iVOD / 154621
廖先翔 @ 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19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廖委員先翔:(10時22分)謝謝召委,麻煩幫我邀請部長跟陳局長。 |
1 | 主席:請部長、陳局長。 |
2 | 李部長孟諺:委員好。 |
3 | 廖委員先翔:部長好,謝謝部長。今天應該是我們這個會期最後一次的答詢,為了表示我的慎重,我昨天還特地去剪了頭髮,希望我們今天的答詢能夠愉快。我們今天要討論TPASS的使用,TPASS推出的最主要目的應該是要提升我們公共運輸的使用率,對不對?如果只是單純減輕民眾的負擔,沒有辦法提升公共運輸的使用率,那就單純只是一個政策買票而已,所以你們在報告裡面才會特別強調,從111年7月到112年4月,跟112年7月到113年4月,就是以同樣的月份去做一個比較,我們的運量提升了12.7%,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細項,但是我們在討論一個科學化的統計的時候,我想必須要有一些科學化的作法,譬如在做化學實驗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有什麼?我們要有實驗組跟對照組,對不對?除了那項變因以外的其他變因我們都要去排除,來確認我們做的這一項變因到底對它實際上面的影響有多大。 |
4 | 我們在做TPASS也一樣,從110年7月開始,有幾項臺灣公共運輸比較大的一些變化,包括你們有提到整個南部的公共自行車或者是南部的公共運輸有所成長,有許多的變因跟兩位報告一下,我們統計從110年7月開始,也就是2022年,2022年10月5號高雄捷運美術館站到愛河之心站啟用,同樣的,在2024年1月1號愛河之心站到凱旋公園站啟用,我們高雄的輕軌才是一個完整的環狀線,也因為高雄輕軌環狀線的完整啟用,相信也會促成搭乘使用率的上升,所以我們的一些報告,比如南部生活圈、高屏的部分成長20.5%,是最高的,我想除了我們的TPASS,捷運建設路網的健全,我認為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包括我們的公共自行車成長23.8%,在2022年11月16號的時候,高雄Ubike2.01啟用了,當然陸陸續續都增加了很多站,以及臺北市的Ubike在今年2月8號恢復了前30分鐘免費,這些都是除了TPASS以外的一些公共政策上的改變,那也因為這些改變顯著的提高了公共運輸的使用率。包括剛剛召委講的,我們的疫情指揮中心是在哪時候解散的?是在2023年的5月1號,也就是在這一次的統計數據跟上一次的統計數據之間解散的,在疫情指揮中心解散了之後,疫情的影響降低之後,包括公共運輸路網的完善、公共自行車的改善,導致我們的運量上升,那要把運量上升通通歸功於TPASS月票的推出,我認為這有點自我感覺良好。就比如一個餐廳在考量它的業績好了,我們可以說今年餐廳的業績相較於疫情期間暴增了十倍嗎?你認為這樣的統計數據有意義嗎?其實它有許多不同的客觀因素,包括疫情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因此我認為剛剛李昆澤召委特別提出疫情前跟疫情後公共運輸數據的比較,那才是有意義的。以板南線來講,我們應該要拿疫情前板南線的使用人數、使用率,來跟疫情後板南線或淡水線的使用人數來比,才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並沒有多路線的變換,也並沒有政策上的改變,我們也排除掉疫情導致運量降低,先蹲後跳的成長因素,確實如剛剛李昆澤召委所講的,疫情前的使用率跟疫情後的大眾使用率來相比,我們推出了TPASS之後,使用率反而還降低了,這在剛剛的答詢之中,你們並沒有回答你們檢討出來的原因,可不可以先針對這部分來做一個說明? |
5 | 李部長孟諺:是,跟委員報告,當然大眾運輸使用率的升或降有很多種因素,譬如疫情的考量,人不希望聚集,又譬如Ubike恢復前30分鐘免費,還有路網比較健全、新增的路網,我想都會增加使用率,不過從TPASS實施後,確實像臺北捷運,它的運量增加了11.26%,那桃園…… |
6 | 廖委員先翔:所謂增加是跟哪時候比? |
7 | 李部長孟諺:跟111年7月到112年4月。 |
8 | 廖委員先翔:所以就跟你說了,那段時間還在疫情期間,跟疫情期間比有意義嗎?疫情結束後當然會增加。 |
9 | 李部長孟諺:我們會在…… |
10 | 廖委員先翔:你當然要跟疫情前比啊! |
11 | 李部長孟諺:我們也會再針對疫情前做一個數據的比對,不過,像桃捷就很明顯,它增加了68.1%。 |
12 | 廖委員先翔:是,那是跟疫情前比嗎?還是疫情後? |
13 | 李部長孟諺:它是跟實施前比。 |
14 | 廖委員先翔:我知道,因為桃園捷運價格落差比較大。 |
15 | 李部長孟諺:是,那臺中捷運是增加31.7%,不過,這個數字委員建議可不可以跟疫情前再做比較,我們再做一些double check。 |
16 | 廖委員先翔:對,我只是希望推出這個政策,我想不會有民意代表反對,畢竟它就是撒錢去做補貼,只是撒的錢到底有沒有意義,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如果撒的錢只是有點類似補助民眾而已,沒有辦法增加大眾運輸使用率的話,那我會認為我們交通部的這個政策沒有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務必要再推出一個政策,提升民眾大公共運輸的使用率,這個政策才叫做成功,如果跟疫情前比我們並沒有顯著的成長的話,那我們花了這幾十億、兩百億,我認為只是有點類似政策買票的概念而已。 |
17 | 李部長孟諺:另外就是除了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我們也希望縮小城鄉差距,讓住得離蛋黃區稍微遠一點的人一樣可以減輕負擔,這個對居住正義,我們覺得也有一些幫助。 |
18 | 廖委員先翔:我提供一些我個人搭乘大眾運輸的體驗,因為臺灣的公共運輸跟國外比確實價格便宜非常多,所以許多的民眾其實在乎的不一定是價格,許多民眾在乎的是搭乘舒適度。我不知道部長最近有沒有機會看到搭公車的民眾,因為公車司機缺員導致班次減少,民眾搭乘公車的時候跟擠沙丁魚一樣,這是非常不好的乘車體驗。每一個人在選擇公共運輸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同的原因,有的人是因為價格,有的人是因為舒適度,我覺得交通部不要只用價格來考量,好像做一個政策性的補貼就是交通政策的成功,好像很多人買就很成功,問題是買的這些人本來就是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我們的政策並沒有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 |
19 | 李部長孟諺:是。 |
20 | 廖委員先翔:我是希望從兩個面向著手,交通部願意補助搭乘的民眾,我當然覺得很好,但是我們也希望交通部能夠提升我們大眾運輸搭乘的品質,我上禮拜搭臺鐵來立院差點遲到,因為第一班我擠不上去,第二班我是硬擠、貼在門上才搭過來的,這就是搭乘體驗嘛!唯有雙管齊下,在搭乘體驗的部分也同步的提升,我相信才能夠提升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使用率。我希望交通部所有的統計資料,不要用美化後對自己有利的統計資料來呈現,希望往後相關的數據都能夠把疫情前跟疫情後的數據來做比較,這才會比較有意義。 |
21 | 李部長孟諺:我們會虛心來面對,那有很多待改善的,譬如該提升品質的,我們也會來努力。 |
22 | 廖委員先翔:好,謝謝部長,謝謝局長。 |
23 | 主席:好,謝謝廖先翔委員。 |
24 | 現在請林俊憲委員發言。 |
25 | 先做以下宣告:在陳素月委員發言完畢之後,我們休息10分鐘。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42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3-19 |
speakers | ["李昆澤","陳素月","廖先翔","何欣純","林國成","林俊憲","許智傑","黃健豪","魯明哲","陳雪生","林沛祥","蔡其昌","邱若華","牛煦庭","陳俊宇","游顥"] |
page_start | 99 |
meetingDate | ["2024-07-10"] |
gazette_id | 1137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73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1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交通部部長李孟諺就「TPASS 通勤月票辦理情形」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73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