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4588

邱若華 @ 第11屆第1會期第21次會議

Index Text
0 邱委員若華:(16時17分)謝謝主席,有請卓院長。
1 主席:請卓院長備詢。
2 卓院長榮泰:邱委員好。
3 邱委員若華:院長午安。首先先來請問院長一個問題,院長,請問您知道算至今年2月,我國全臺縣市人口成長率排名第一的是哪個縣市嗎?
4 卓院長榮泰:全國縣市人口?
5 邱委員若華:人口成長率。
6 卓院長榮泰:就我所知,桃園是增加很快的。
7 邱委員若華:沒錯,第一名就是我們桃園市。根據內政部最新的人口統計,全臺縣市人口成長率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們桃園市,年增率達1.32%,1年內增加了約3萬人。桃園市近一年的人口成長幅度最多的行政區依序來看,首先是龜山區,年漲幅3.03%;第二名是桃園觀音區,年漲幅1.9%;第三名則是桃園區,年漲幅1.52%。院長,請問這樣人口爆炸性的成長,是我們10年前能預見的嗎?
8 卓院長榮泰:應該不是,所以我們一些公共設施跟相關配備要補得上來、趕得上來。
9 邱委員若華:對啊,要跟著提升嘛。就是因為2014年桃園升格為直轄市之後,社會福利變多了,重大的公共建設也變多,產業進駐,就業機會多,增加了許多人口移入。但是我們來瞭解一下桃園的醫療分布,我們可以看到南桃園有天成醫療體系,還有聯新國際醫院,還有衛生福利部的桃園醫院,可以說是醫療資源相當豐富。但是院長,桃園人口成長最多的地方是龜山區、觀音區,還有桃園區,這些都是北桃園,而我們的醫療區域已經十多年沒有做調整了,桃園市2010年是200萬人,到目前最新統計已經達232萬人,成長了32萬人是什麼樣一個概念?就是直逼一個基隆市的人口,反觀基隆市人口持續外流,從38萬人已經萎縮到36萬人,結果我們現在住在北桃園的民眾如果生病有就醫需求的話,他們可能會到臺北,要去跟臺北人爭林口長庚醫院或是新北的恩主公醫院,雖然一直在討論我們八德要增設次醫療區,立意良好,請問院長,這樣一共會增加多少床位?我們是否來建議我們每五年就重新檢視並做醫療區域的劃分?
10 卓院長榮泰:八德區人口迅速的增加,所以我們將規劃桃園市次醫療區從2個變成3個,也增加了八德次醫療區這樣新的規劃,請衛福部報告我們有新的、進一步規劃的計畫。
11 邱部長泰源:謝謝委員關心桃園的醫療資源分布,的確八德地區人口已經達20萬,因此我們已經把桃園市的次醫療區由2區變成3區,新增加了八德次醫療區,床數的部分我們會再來精算,目前……
12 邱委員若華:本席在這邊要告訴部長,如果從2處的次醫療區域調整為3個,這個範圍包括八德、大溪、復興、平鎮、龍潭,床數可以增加1,528床,每萬人不得超過50張的急性、慢性一般病床,院長,關於我們八德次醫療區這件事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八德以及鄰近的人口,我們看到增加如此快速,是否還適用我們的次醫療區?這是第一個問題。另外,近來桃園整個人口都在提升,北桃園其實是相對非常缺乏醫療資源,是否我們北桃園人需要自己的區域醫院呢?請院長、部長說明。
13 卓院長榮泰:我們如果用均衡臺灣的理念來看,各地的各項公共設施的配比,應該要讓它合理均勻化,但是也考慮到地方的配合,很多的包括土地、包括人力、包括經費,這個都要一併考慮在內,衛福部應該會有詳實的計畫。
14 邱部長泰源:我可不可以跟委員報告一下?我們在109年2月12號已經許可八德長榮醫院的設立,這個是在八德區,病床的規模是急性一般病床150床,這個部分已經核可;在111年5月,原則同意清華大學新設立桃園附設醫院,這個是在大園,病床規模為急性一般病床200床以及精神病床達30床。另外,桃園市政府好像也有意要設置市立醫院,一般病床也達到100床,這個也可以由桃園市政府向衛福部提出申請。
15 邱委員若華:部長,其實將2個區域劃為3個一直是我們桃園市政府提出的,而八德,您有提到八德要增設醫院,那都還沒有興建中,所以八德、大溪的民眾他們都必須到新北市鄰近的醫院來就醫,剛才有講到我們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根據衛生局統計,急性一般病床是7,919床,桃園次區域是5,253床,中壢的次區域是2,666床,平均每萬人口是35床,雖然衛福部醫審會另外通過1,894床的急性一般病床,但這些都還是本席剛才說到籌建中的醫院,比如說像聖保祿醫院,還有我們的國軍桃園總醫院增設的病床,長遠看下來,我們地方真的很需要醫療資源重新合理來分配,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劃分次醫療區。
16 邱部長泰源:是的,我想劃分次醫療區的區域,就是希望能夠把資源分配讓民眾的醫療可近性能夠增加,而且能夠由各個醫院,整個由各級,從比較大的醫院到小的醫院,到基層醫療診所……
17 邱委員若華:部長,那桃園何時可以來做劃分?
18 邱部長泰源:我想我們已經先公布將會多設一個區,我們會去瞭解到整個要興建的,或者是已經通過的,整個來做一個檢討,我想我們這個部分檢討以後,我們再跟委員報告,我們共同來思考怎麼樣來充實這裡的醫療資源。
19 邱委員若華:同時,院長,可否請您回去就上開問題偕同桃園市政府,還有衛福部等相關單位共同討論符合桃園發展的對策,因為不能每一次政策都在邊緣性做修改。隨著我們人口高齡化,對於醫療的需求會更加深,桃園現在的情況也不是當初規劃次醫療區的情況,我們為什麼不一剛開始就把這個事情做到位,給我們桃園一個安身立命的好環境?可否請院長回去就本席提出的問題,像是重新劃設次醫療區,還有給八德人一個區域型的醫院來做討論,可以在兩個月內開會完畢嗎?
20 卓院長榮泰:剛剛部長已經承諾會跟委員,包括跟桃園市政府就實際需要進一步再去協商,大家能夠討論出一個最可行,而且是好的方法。
21 邱委員若華:兩個月內……
22 卓院長榮泰:馬上就進行。
23 邱委員若華:馬上就進行,好,謝謝,謝謝院長,再請提供本席書面資料。
24 邱部長泰源:我們會儘快進行。
25 邱委員若華:接下來我們看到弱勢兒童,還有青少年、弱勢兒少療育補助,院長,您知道早期療育和復健之間的分水嶺在哪嗎?
26 卓院長榮泰:請委員指教。
27 邱委員若華:6歲之前叫早期療育,6歲之後叫做復健。院長、部長,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的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人數,我們從2011年起來看是逐步緩升,平均每年增加7%,2019年在疫情爆發之前,通報人數已經超過2萬5,000人了,2020還有2021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沒有明顯的波動,疫情解封之後,我們看到2022通報人數大幅上升,2023年通報的人數高達3萬4,781人,創下歷史的新高,跟疫情之前相比成長逾3成。
28 我們桃園對於早療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像是跟家長加強宣導早期療育的重要性,但是院長,我現在想跟您探討的是關於弱勢青少年,還有早期療育延續性的問題。當孩子超過6歲之後就會進入教育部的特教資源系統,但很多孩子雖然年紀已經超過6歲,他們還是有繼續復健的必要性,請問院長,你有注意過這個問題嗎?部長、院長。
29 卓院長榮泰:我們曾經接觸過很多早療的單位,包括在臺南各地,都有對這些早期發展比較遲緩的或是需要照顧的小孩子,做了很多學前的輔導工作。
30 邱委員若華:謝謝院長有關心到這個問題。我們這邊要來討論的是,針對特殊境遇的家庭,如果他們碰上有持續需要早療或是復健的孩子,家庭的負擔是非常沉重的,相信院長和部長都知道,也許執政者會說,如果他們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話,他們可以來申請復康巴士,或是學校有特教資源,但是對於慢飛的孩子,他們從學校回到家之後,家長本身並沒有特教的專業,他們也不是職能治療師,他們沒有辦法自己來做教育跟訓練,只能送去醫療院所接受復健,對於弱勢家庭來說,不論是車馬費還是自費的項目,都是很沉重的!如果我們在青少年他們有成長進步空間的時候可以持續訓練的話,拉他們一把,往後可以替政府省下更多成本。院長、部長,您認同嗎?
31 邱部長泰源:報告委員,認同。而且我們除了早療的早期發現,我們現在的努力是早期發現,發現了進行早期治療以後,也連結到醫療機構,這個部分在量能方面,這幾年擴展得非常大,如果需要再怎麼改善,我們都願意把這些……因為這真的是很需要,不管是白天或者是下課以後,真的都很需要給他多一點照顧,他才能夠真的在社會上趕快恢復社會功能。
32 邱委員若華:因為我們現在看到針對弱勢家庭,還有特殊境遇家庭,本席有請教臺北市政府,他們有施行這個政策,一年需要增加多少預算,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兩百多萬元,其實兩百多萬元並不算高,可是如果我們來支持他們,可以讓特殊境遇的慢飛兒家庭有希望,並給予他們最及時的幫助。院長,這樣的德政,我們是否可以全國統一施行?
33 卓院長榮泰:我請衛福部去瞭解一下,如果是這樣的經費可以幫助很多的人,那政府該投入的政府投資、社會投資是絕對值得的,我們往這個方向來做思考。
34 邱部長泰源:我們馬上來瞭解、來精進。
35 邱委員若華:是,再請部長回去做研究。
36 本席要說,對於資源比較集中的北臺灣都還需要這樣的補助,更何況是資源比較匱乏的其他偏鄉地區。這個制度一旦施行的話,可以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其他的單位也可以陸續加入並且投入關注這樣的情況。
37 是否可請院長回去針對推動全國弱勢兒童還有少年醫療補助,讓6歲以上未滿18歲的弱勢兒少,也可以申請健保不給付、須自費發展遲緩療育的教育訓練費用?
38 卓院長榮泰:我不大瞭解這個……
39 邱部長泰源:可不可以請委員再……
40 邱委員若華:我們希望能夠推動弱勢兒童還有少年醫療補助,讓6歲以上未滿18歲的弱勢兒少,也可以申請健保不給付、須自費發展遲緩療育的教育訓練費用。
41 邱部長泰源:我想只要弱勢家庭需要幫忙,不管是在健保或者是在社福方面,應該都會給他最大的支持。
42 邱委員若華:希望衛福部這邊可以持續來做關注。
43 邱部長泰源:一定、一定。
44 邱委員若華:包括罕見疾病還有重大傷病的兒童。
45 邱部長泰源:對小孩子的照顧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46 邱委員若華:OK,再拜託部長。
47 卓院長榮泰:我會請衛福部研議這個方式。
48 邱委員若華:好,謝謝。
49 接下來是有關遠距離醫療一條龍看診和領藥。院長,我們桃園雖然整體來說給人家交通方便的印象,但是桃園其實也有交通不便利的偏鄉,部長,您知道是哪裡嗎?我們桃園的偏鄉。
50 邱部長泰源:桃園的偏鄉?
51 邱委員若華:對,您知道是哪裡嗎?
52 邱部長泰源:請委員指教。
53 邱委員若華:是我們桃園的復興區,就是以前的復興鄉。
54 邱部長泰源:喔,復興。
55 邱委員若華:我們桃園市政府為了減緩偏鄉孕媽咪看診的不方便,辦了一個叫做線上看診app的遠端服務。因為山區的交通相當不方便,目前也沒有婦產科的專科醫師執業,我們山區內的孕(產)婦不容易接受良好的孕(產)期醫療照護和衛教,請問院長,您認為這個政策如何?遠端照護app。
56 卓院長榮泰:遠距醫療行為對偏鄉、原住民或是山區的地方都有它的實際需要,我們要增加它很多的相關設備,包括通訊的條件。
57 邱委員若華:我看了一下我們的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專科門診遠距會診有以下7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心臟內科、胃腸科、神經內科、胸腔科,缺乏婦產科。院長,既然少子化是國安危機,為什麼沒有納入婦產科?
58 卓院長榮泰:這個可以讓衛福部研議,馬上當做一個檢討的方式把它納入。
59 邱部長泰源:因為桃園這個是有做IDS計畫還有遠距醫療的計畫,所以它應該是所有需要的都可以來做,如果其他的地方有需要加強科別的話,我想這個都是應該要做的。
60 邱委員若華:那再請部長納入。謝謝。
61 邱部長泰源:好,謝謝。
62 邱委員若華:謝謝主席、謝謝部長和院長。
63 主席:好,謝謝邱委員、謝謝院長。
64 下一位請涂權吉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82
meet_id 院會-11-1-21
speakers ["江啟臣","王定宇","黃國昌","羅明才","吳琪銘","葉元之","邱若華","楊曜","羅智強","黃健豪","盧縣一","蘇清泉","林國成","李昆澤","羅廷瑋","陳培瑜","林月琴","游顥","王正旭","林淑芬","涂權吉"]
page_start 93
meetingDate ["2024-07-09"]
gazette_id 1136601
agenda_lcidc_ids ["1136601_00005","11366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第21次會議紀錄
content 施政質詢 對行政院院長報告施政方針繼續質詢─ 詢答完畢─
agenda_id 11366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