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林委員倩綺:(18時39分)謝謝主席,我們請院長。 |
1 |
主席:請卓院長備詢。 |
2 |
林委員倩綺:院長好。 |
3 |
卓院長榮泰:林委員好。 |
4 |
林委員倩綺:一整天辛苦了!在今天進入有關交通跟觀光這樣一個主題之前,我想要藉禮拜二我提的一個議題,然後過渡到今天交通相關的議題。禮拜二我提到了運動發展部的成立,這個部分我提醒院長一下,就是在成立的過程當中,不知道行政院這邊有沒有一個時間表? |
5 |
卓院長榮泰:關於時間表,因為它牽扯到中央機關組織法的調整,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大家有這樣的共識底下來提出,但是內部就未來這個部的組織規劃,我們都已經縝密的在進行,我希望能夠先把這個規劃向外界說明,我預計大概在8、9月的時候,看能不能有一個初步的規劃出來。 |
6 |
林委員倩綺:好的,謝謝。本席這邊也知道你們有幾個跟大眾來做溝通的規劃設計,所以在這個部分,我提出一個建議,建議在明年的預算年度,也就是明年大概我們立法院的第4個會期能夠有很具體的一個結果,這樣在設立的期程上,賴總統的政見是比較有機會完成的。這是本席的建議,不曉得院長您的看法? |
7 |
卓院長榮泰:我們朝這個目標跟時間來努力。 |
8 |
林委員倩綺:好的,謝謝。從這個議題,我要先提醒一下有關於今天我們主要的議題,大家應該知道前幾天在新竹的新月沙灘發生了一件有關於高中生戲水的事件,其中有兩個人被救起來了,一個人失聯,但是今天那個人也找到了。所以就這件事情來提醒,在暑假期間有關於海灘的管理,不知道交通部這邊有沒有什麼樣的方案,讓大家在暑假能夠很安心的在海灘戲水,這部分不知道行政院在整個海岸的安全上,有沒有什麼樣的想法、規劃,讓大家在整個暑假能夠安全無虞? |
9 |
卓院長榮泰:溪邊、海邊經常在暑假發生這類遺憾的事情,我想地方政府也要跟中央政府一起合作,是不是有充足的人力或是明顯的告示,以及現場場地的維護等等,都需要互相的協助跟努力,那…… |
10 |
林委員倩綺:謝謝。院長,你講到一個重點,本席這邊有一個建議,本席看到這個問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您剛才也有講到,有沒有充足的人力。暑假快到了,這個其實跟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體育署,目前在海岸的人力是不是足夠。現在可能在游泳池有很多的救援人力,但是在沙灘、海岸,這個跟觀光署或是交通部有很大的關係,你們在海岸的安全還有路上的安全,其實有相關的單位去做處理,當然跟縣市政府要一起來共同的守護,這個部分不知道交通部現在對於暑假的規劃為何? |
11 |
李部長孟諺:我想我們會針對這些民眾常遊憩的地方,跟地方政府大家來再做一次安全相關部分的評估跟進一步維護的措施。 |
12 |
林委員倩綺:好,謝謝部長。所以我這邊特別提醒,現在暑假已經開始了,可能現在就要趕快先就這個部分,院裡面跟地方政府,是不是交通部這邊來做主導,針對海岸的觀光、海岸的戲水,在暑假讓大家能夠有一個安全的暑期生活,好不好? |
13 |
李部長孟諺:是。 |
14 |
林委員倩綺:這點希望交通部能夠更積極、主動地來做,本席這邊有一個提醒。本席會這樣講是因為,本席其實經常都在海岸,照片上這是本席,我也是經常都在海上開帆船的,對於海域的狀況,本席略有所知,所以剛才院長所提的人力,這個不僅涉及觀光、交通等相關單位,教育其實也很重要,人員的巡查是目前即時可做的,但是海洋教育確實應該由交通部跟教育部,好好的針對這一塊來提供給大家更積極的未來。 |
15 |
在這樣的提醒之下,我今天有一個主題是要針對無動力的相關議題來跟院長這邊做個交流。請看接下來這一張,我們知道現在交通部一直在推無動力自行車環島,本席待會會給你們看幾個案例,這邊要提醒的是,這個部分可是說用生命環島,大卡車、自行車什麼時候能夠分道? |
16 |
因為你們有一個精進的計畫,待會我們可能要就這個精進的計畫知道你們未來這四年五十七億多的錢要怎麼處理。現在請看這個目前在動的部分,不好意思,在這上面也是本席,本席在2021年參加了這個100公里的自行車挑戰,這個是本席所騎的每一段,不知道院長有沒有看出來,其實在路幅的部分有很嚴重的衝擊,也就是說,基本上,腳踏車在很多時候是沒有地方可以騎的。我們接下來看下面一個,這個是在2024年,本席在過年的時候又親自再看一下我們的道路,不知道院長有沒有看出問題?這邊有一個騎自行車的騎士,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他的周遭是什麼樣的狀況? |
17 |
卓院長榮泰:都在大車的圍繞當中。 |
18 |
林委員倩綺:是的,大車就圍繞他,本席在全島不只參加過這一次,也有挑戰過200公里的,本席就發現,其實騎自行車的環境很不友善,不僅是在市區,尤其是在部落、原鄉還有臺灣的公路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19 |
我們再來看更可怕、更危險的,接下來所看到的這個圖,是在花蓮清水斷崖跟東澳─南澳路段,這是0403之前的狀況,我們知道在0403之後就更辛苦了。過去還有人在騎,現在可能很難騎,未來不知道怎麼騎,這個可能是交通部必須要去正視的一個問題,因為確實有很多人這樣子騎來騎去,包括本席。本席是很實地的騎,而不是只有在剪綵的時候才騎一段,是實地的在全國都有這樣子騎,不知道部長對這個部分有什麼樣的看法? |
20 |
李部長孟諺:其實我們對自行車也都非常的愛好,所以非常認同這句話,就是「臺灣騎時很美麗」。現在我們有幾個計畫正在進行,首先就是目前在北海岸跟東北角,除了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是可以從淡水一直到龍潭…… |
21 |
林委員倩綺:是,河濱公園就是有被保護的車道,可是本席還有在參加一些比賽的時候,事實上,它不可能在比如說觀光局相關的這個場域裡面,所以在…… |
22 |
李部長孟諺:我跟委員報告,目前在這個計畫裡面包括要從淡水做到基隆,沿著台2線會有一個專用道,把既有的專用道串連在一起。第二個就是會從基隆到東北角,甚至到宜蘭的頭城這一帶,我們也希望儘量把專用道做起來,讓台2線的大卡車跟自行車不會因為爭道而產生危險。所以這個是第一階段,我們這個計畫應該在未來兩三年左右就會陸續的實現。另外,西濱其實現在已經從桃園到新竹,甚至到苗栗…… |
23 |
林委員倩綺:本席有騎過那一段。 |
24 |
李部長孟諺:都已經有專用道。 |
25 |
林委員倩綺:是。 |
26 |
李部長孟諺:都陸續有專用道。 |
27 |
林委員倩綺:但是有一些道路是沒有連起來的,本席在這邊做一些提醒。 |
28 |
李部長孟諺:對,現在公路局正在處理這個部分,他們會配合西濱的一些改善,從八里的海岸這邊一直到苗栗都會有一個專用道來把它串連。 |
29 |
林委員倩綺:好的,本席樂見這樣子的一個規劃,也期待在規劃的時候能夠更細緻。 |
30 |
李部長孟諺:這個也在這筆57億裡面會來達成。 |
31 |
林委員倩綺:好的,那至少…… |
32 |
李部長孟諺:剛剛提到最嚴重的就是蘇花。 |
33 |
林委員倩綺:對,這一段我想可能交通部要結合路政司、觀光署還有運研所等相關單位,這些單位其實要就不同的用路方式來做相關的規劃。 |
34 |
李部長孟諺:還有我們現在在做的花東景觀道路,在花東景觀道路兩旁都有留相關的自行車騎乘或者是人行的空間,用綠帶去組合,這一百多公里都有。 |
35 |
林委員倩綺:是,在這邊我要跟部長提醒的就是說,自行車還有行人在進入部落這個部分其實也應該做一些相關的規劃。我們先談安全的問題,接下來請部長還有院長看一下,這個是這幾年自行車騎士死亡跟受傷的數據,如果未來有這樣一個計畫,院長跟部長是不是可以讓死亡跟受傷的人數變少?我想應該朝減少這個數字的計畫目標去進行。 |
36 |
李部長孟諺:是。 |
37 |
林委員倩綺:好的,這個部分希望院長跟部長能夠給本席承諾。 |
38 |
李部長孟諺:是的,我們很期待東北角跟…… |
39 |
林委員倩綺:至少有一個數據的目標,讓這樣子比較負面的數據能夠減低。 |
40 |
李部長孟諺:是。 |
41 |
林委員倩綺:接下來本席要談一個概念,本席其實在上個會期也有談,這個會期再重新談一下,目前先用這樣一個計畫跟名稱來講,就是福爾摩沙徒步路網,我們知道交通部目前在自行車,也就是無動力這部分做了一些規劃,但是在徒步這部分的路網有的時候不太友善也不太完備,所以本席在此提出,可不可以利用目前已有的環島1號線跟臺灣的長步道?不知道部長知不知道國家綠道有哪三條? |
42 |
李部長孟諺:國家級綠道原來規劃是七條。 |
43 |
林委員倩綺:目前有三條。 |
44 |
李部長孟諺:現在有三條比較受歡迎。 |
45 |
林委員倩綺:你有走過嗎? |
46 |
李部長孟諺:有部分有走過。 |
47 |
林委員倩綺:本席走過一條,整整一條,待會跟您分享。 |
48 |
李部長孟諺:其中有一條是我在臺南做的。 |
49 |
林委員倩綺:就是山海圳那一條,是吧? |
50 |
李部長孟諺:山海圳,還有一條是樟之細路,北邊就是淡蘭古道。 |
51 |
林委員倩綺:所以在部落跟村落之間的連結,本席期待交通部能夠讓它更完備。 |
52 |
接下來第一個還是安全的問題,這是一個YouTuber叫Eva,他在走路的時候經常是沒地方走的,自行車都沒地方走,更何況人,這個是安全性的問題。第二個部分是部落間,各位可以看一下動態的部分,我們在部落常常是,車子也行,然後部落的老人的「賓士」也要跟車子一起共用道路,也請交通部再重新檢視村落跟部落裡面的交通安全,看看道路有沒有可能分道,或者是路幅是不是可以做得出來。 |
53 |
接下來本席跟您分享一下,本席這幾年經常在國外走,剛才我聽到魯委員在問你們有沒有常搭機場捷運,本席也是常搭,本席也不太喜歡老是開車,所以在2017年、2018年疫情前經常都在走動,世界文化遺產聖雅各路本席已經走過了四條,走過四次,第一年走了兩百公里,第二年走了三百多公里,第三次走了一千零七百公里,中間還有一次走了三百三十四公里,這樣一個概念其實就是本席剛才所講的,這個路網不僅是公路,也可以是進入村落還有部落的步道,這是給我們說的最弱勢的徒步的人的道路。現在其實有越來越多人這樣走,不是只有登山,是徒步,那我們如何在全國的路網裡面把人徒步的路網做出來,希望能夠連接您講的七條國家綠道,讓大家能夠透過這樣一個路網在臺灣行走?這是本席對院長提出來的一個期待跟建議,我想我們對於所謂交通上最弱勢的人的尊重應該是偉大國家的一個表現,提供你們參考。 |
54 |
卓院長榮泰:我要對委員表示非常的敬佩,你不僅文武雙全,還是海陸健將,走過那麼多地方。未來的國家級綠道,除了剛剛部長講的四條以外,未來還有台糖、原住民古道、脊梁山脈保育綠道這三條規劃中的,我會請國發會學習委員剛剛講的那樣的精神去規劃,儘量以人、安全為本的方式來做規劃。 |
55 |
林委員倩綺:最後一個提醒就是我們走過這些道路,不管是水路還是道路,如果能夠留下一些痕跡,應該是我們人生很期待的一個事情,所以大家可以去參考國外的作法,部裡面以前做過蓋章,或者是每個地方跟地方產業做一些連動,這樣可以有更大的效果。 |
56 |
談到這邊,也要做一個有關危險性的提醒,也就是部落的邊坡問題。本席的研究室有跟交通部做過討論,發現目前部落的邊坡沒有做相關的檢視,就是做A、B、C的分級和處理,基本上沒有基本資料,所以我們要去處理部落的安全其實是很難有答案的,不知道部長在這部分是不是可以承諾本席,針對部落的邊坡做相關的檢視? |
57 |
李部長孟諺:我想這部分可能需要跨部會來協調,因為交通部主管的部分是道路的邊坡,但有些部落的邊坡不完全是道路,需要跟相關的部會一起來合作。 |
58 |
林委員倩綺:那可以開始吧? |
59 |
李部長孟諺:我們請政委來協助做跨部會的協商。 |
60 |
林委員倩綺:好的,謝謝。 |
61 |
卓院長榮泰:我們加速來改善,謝謝委員。 |
62 |
林委員倩綺:好的,謝謝。 |
63 |
委員林倩綺書面補充資料: |
64 |
主旨:本院林倩綺委員,為釐清交通部現行交通安全政策、原住民部落交通、居住安全與公車司機缺問題,特向交通部提出書面質詢。 |
65 |
說明: |
66 |
一、目前我國已開通環島1號線,然環島1號現行道路設計對於自行車與徒步行人不友善,以北宜公路與蘇花公路為例,幾乎沒有獨立自行車道與人行道提供,被迫與大型客貨車共用一道,且兩公路山路蜿蜒,行車死角多,大客車的車流量大,對於共用一道的自行車、行人有極大安全疑慮,根據交通部統計109-112年間共有961人死於自行車交通事故、1605名行人死亡。請交通部研擬環島1號線全線增加自行車道與人行道並於一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 |
67 |
二、花東地區,吸引國內外大量旅客前來旅遊,目前有台9線與台11線兩條道路貫穿花東地區,然本席發現台9與台11線之旅客多為經過部落,沒有做停留,為此,建請行政院長與交通部長開拓與部落連結之長步道,讓徒步朝聖者與旅客沿步道接觸原民文化、帶動當地方展。請交通部研擬並於一個月內提出具體報告。 |
68 |
三、請交通部與原民會跨部會合作,繪製部落地圖,將台灣約740個部落位置在部落地圖中標示出,做出部落簡介並公開出版發行,讓國人與國外旅客得以普遍接收該資訊。請交通部研擬並於一個月內提出。 |
69 |
四、近日邊坡坍方事件頻傳,除基隆潮境公園外,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屏東霧台神山部落甚至是蘇花公路皆有坍方發生,邊坡問題有急迫性,台灣多有原鄉部落靠近邊坡,交通安全堪慮。請交通部針對部落周圍邊坡做出具體統計,並加強巡檢。兩周內提出統計資料。 |
70 |
五、現今國內各地公車駕駛員缺工問題嚴峻,高雄7家業者面臨至少70位職缺,本席上月知悉交通部目前正研議有關外籍人士投入公車司機一事,本席請交通部優先研議擴大招募與改善公車駕駛員之職場環境。並於一個月內以書面方式提出改善方針。原住民族人口目前就業佔比中,運輸業排在前七大類,請交通部與勞動部研評估將公路汽車客運業與市區汽車客運業納入「留用外國中階技術人力計畫」外,一併提出相對應措施針對向原住民族人口擴大招募公車駕駛員之職位,並於一個月內以書面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 |
71 |
主席:謝謝林委員、謝謝卓院長。 |
72 |
李昆澤委員之質詢以書面提出,請行政院書面答復,並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
73 |
委員李昆澤書面質詢: |
74 |
公共工程傷亡以安全設備設施不足為大宗 |
75 |
公共工程中的勞動安全問題,一直是本席最重視的問題,因此過去本席就要求過工程查核的比例應達到10%,從稽查面來保障公共工程的工地安全及建造品質。 |
76 |
這樣的作法如果從裁罰件數來看,的確有產生部分的成效,以職安署2021到2023年的統計來看,裁罰的件數以每年2,000件左右的速度減少。 |
77 |
如果以違法樣態來看,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缺乏必要安全衛生設備及措施)以及第23條(未制定安全管理計畫、缺乏安全衛生人員及未完成自動檢查)。 |
78 |
再延伸到發生的事故因素來看,依照統計:近三年前三大職災受傷因素,分別是跌倒平均約3,000多件、被刺割擦傷平均約1,900件、被捲夾平均約1,500件。 |
79 |
以職災死亡來看,則是以翻滾掉落、物體倒崩塌、被夾捲為最主要的死亡因素。 |
80 |
由裁罰的樣態及受傷死亡的樣態都能看出,在目前的工程環境中,最容易造成事故傷亡的往往就是缺乏必要的安全衛生設施及措施,以及缺少安全管理計畫! |
81 |
從裁罰件數與罰鍰金額的狀態來看,也可以看出雖然裁罰件數是逐年下降,但平均的裁罰金額卻是逐年的上升,由此可知公共工程違規的嚴重性是越來越嚴重。 |
82 |
行政院應督促工程會加強對公共工程的勞動安全改善除了加強工程查核之外,應有其他改進的作為。 |
83 |
評分及格最低標模式研議納入職業安全衛生評分 |
84 |
公共工程的安全衛生改善,除了要建立完整的工程及人員履歷,加強稽查面的查核與全民督工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提升公共工程承包業者的品質! |
85 |
工程會有創設新的招標機制「評分及格最低標」,要求業者參與投標需要先進行評分,且評分須達八十分以上,才能以最低標的方式進行投標。 |
86 |
以這樣的方式,對不良廠商資格先進行篩選,排除有不良紀錄的業者參與投標,改善了過去最低標中有部分廠商為了壓低價格搶標而不顧工程品質的問題! |
87 |
這樣的招標方式工程會應研議將職場安全衛生也納入評分的項目,讓公共工程的安全衛生品質能更加提升。 |
88 |
運安會成立近四年,已累積大量運輸安全改善建議 |
89 |
強化事故調查量能、提出改善建議及監督改善落實,是運安會最重要的三項業務,這三項業務對台灣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有重大的意義,也是本席推動運安會成立最主要的目標。 |
90 |
從成立至今累積非常多且重要的改善建議,這些都是交通安全改善非常重要的基礎資料! |
91 |
但以目前運安會網站公布的改善建議來說,雖然內容足夠詳細,卻非常難以查詢及進行資料分析! |
92 |
以2022年0528臺鐵第177次車竹南站重大鐵道事故為例可以看出,圖上只有受建議單位及處理狀態兩項分類;但如果仔細去看建議內容,就可以依照改善建議的類型,分出: |
93 |
制度類的─檢查項目、規章修改、負責人制度等等 |
94 |
人員類的─人員培訓 |
95 |
機械類的─閘瓦積鐵、踏面受損、告警系統 |
96 |
運安會應該將各交通系統內的改善建議進一步分類,並且針對類型進行統計,才能有效統計出相同或類似的問題,進一步提出系統性的改善建議! |
97 |
建立統計儀表板,強化樣態統計及系統性問題改善 |
98 |
不只是要進行樣態統計跟系統性分析之外,相關的內容也應即時公開,建立安全改善建議的儀表板,顯示出目前改善建議的落實情況!讓民眾可以即時查閱,並且開放累積的統計資料查詢! |
99 |
交通系統的監督改善,不僅是運安會的責任,更經常是全國矚目的問題!運安會更要盡可能的把事故的相關資訊公布透明,才能有效的督促交通系統進行改善! |
100 |
改善建議遲遲未改善,運安會應加強單位溝通 |
101 |
不只是應該進行資料統整,依照今年3月份運安會最新出爐的「年度運輸安全改善建議評估報告」中,改善建議結案率一項也可以明顯看出來,目前各項交通運輸系統的安全改善建議結案率,除了飛航的部分最高僅約75%最低甚至只有62%。 |
102 |
當然,對比前年的數據,可以看出改善建議結案率整體有明顯的上升,這部分運安會功不可沒,但仍有3-4成左右的改善建議未完成是不爭的事實!尤其在水路的部分,水路案件案件數量大量的增加,也代表著安全風險的增加,運安會應督促相關單位進行改善。 |
103 |
日本人口約為臺灣5.3倍,交通事故及死傷卻遠低於臺灣 |
104 |
交通安全一直是本席最在意的議題,也多次提醒交通部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對比日本來看是不及格的,以2023年全年統計來看,日本人口約是我國的5.3倍,但日本的交通事故件數卻比我國少9萬4,996件,死亡人數少345人,受傷人數少17萬1,262人。 |
105 |
此外,在鐵道事故的部分,日本鐵道總長2萬7,311公里,臺灣鐵道總長1,065公里(日本長度約25.6倍),但2023年日本全年鐵道事故卻比台灣少219件,在死傷人數方面更是達到直接事故0死亡15人受傷。 |
106 |
過去交通部也曾宣示交通事故、死亡數要每年降低5%,交通部今年有沒有辦法達成,請簡單說明一下。 |
107 |
日本的交通改善歷史來看,目前全年道路事故件數只有過往的30%不到,死傷人數更是只有過去的15%左右,鐵道事故件數只剩下40%左右,並且仍在逐年下降中。 |
108 |
同時,在高鐵的方面雖然目前沒有出現傷亡事故,但行車異常事故卻從2021年的16件到2023年的36件,開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今年四月就已經出現5件,交通部應密切注意高鐵有沒有進行改善。 |
109 |
任何交通事故都會造成家庭永久的傷害,交通部不能僅是達成每年的減少目標,更是要持續的精進能不能有更好的方式來進行交通改善,0死亡願景是事關國人交通安全,交通部最重要的任務,交通部務必要達成。 |
110 |
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辦理情形 |
111 |
過去本席多次要求交通部推動各項安全改善措施,包含交通安全基本法、道路安全檢核機制入法、交通安全綱要計畫,也一力推動運安會的成立,台鐵四大安全改善等多項計畫,也與交通部進行反復的協調與溝通,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保障國人的交通安全! |
112 |
其中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其內容主要就工程、教育、監理、執法及宣導幾個面向進行改善。 |
113 |
針對目前路口的安全改善、路側的道路品質提升等工程面以及教育宣導、車輛安全規格及駕駛人管理的部分,也有相當作為。 |
114 |
建議強化道路工程改善 |
115 |
本席要提醒,交通改善要進行全面性的檢討,並且依照區域位置的問題不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1.路段的品質改善2.路口的安全改善兩種。 |
116 |
其中,路段的重點在於道路品質的提升,從人行道、自行車道及無障礙的連續性、平整性改善,到路邊臨停的相關設計及措施。 |
117 |
路口的重點在於利用設計達到安全性提升,包含轉角視線的改善及行徑動線應減少交疊,以及行人的專用時相讓人車穿行分流。 |
118 |
過去本席都有提出過具體的改善措施及建議,如設置停靠區、易肇事路段的改善計畫,也提醒過易肇事路段的改善要加強追蹤等等,而這些都需要更全面的綜合規劃,來進行系統性的改善。 |
119 |
建議檢討現行車輛等載具安全規格,建立新興載具規格 |
120 |
應參照歐美日韓等國,針對現行車輛載具的安全規範進行通盤檢討,強化車輛安全規範。 |
121 |
參照歐美日韓等國,針對新興載具如:自動駕駛車輛等新興載具建立安全規範。 |
122 |
數位轉型推動方向,個案計劃執行困境應加強突破 |
123 |
數位部長首次接受採訪就表示會將打詐、韌性及發展數位經濟作為施政目標,並表示:台灣的機會在數位經濟,一個是要做興利,讓數位產業蓬勃發展;另一個是要做防弊,防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防詐騙。 |
124 |
依照本席了解,數位發展部截至目前已推動「服務型智慧政府2.0推動計畫」,協助各中央機關進行業務及服務辦裡數位轉型及精進,計畫案件數共34件,總經費約45億2千萬元。 |
125 |
在地方政府的部分,計畫案件數總共有19件,總經費約4,900萬元。此外,還有為因應部會可能有臨時需求以個案方式協助機關進行服務設計再造及數位轉型,總計2件,總經費143萬元。 |
126 |
目前針對未來如何推動政府數位轉型以及建立有效的回饋管道,讓轉型符合民眾需求,應加強辦理。 |
127 |
在目前的個案計劃中,原有的規劃是希望針對臨時性或緊急性的轉型或業務需求提供其他部會經費與協助,但目前能協助的金額卻只有一兩百萬。 |
128 |
這樣的經費規模其實多數部會都會有其他方式可以支應,也因此導致使用的案件量並不多(成立至今兩案),其實這樣彈性協助的策略在方向上是正確的。 |
129 |
但要如何兼顧經費規模能足夠支援其他部會,但也同時兼顧經費的編列使用,例如經費編列多,但如果當年沒有緊急案件需要執行,就會導致執行率低,遭到主計的糾舉,但如果經費編列少,卻又造成部會申請意願低,在執行率與能合理有效的的運用間的衝突,數位部有應有具體的改善作為。 |
130 |
主席:報告院會,本日排定質詢的委員均已詢答完畢,謝謝卓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列席答詢。7月9日(星期二)上午9時繼續開會,進行交通組之質詢。現在休息。 |
131 |
休息(18時5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