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4203
羅美玲 @ 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29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羅委員美玲:(9時27分)謝謝主席,有請顧部長。 |
1 | 主席:請顧部長。 |
2 | 顧部長立雄:羅委員好。 |
3 | 羅委員美玲:部長好。部長,截至今年4月份為止,我國大約有150萬名後備軍人,相當於全國總人口6.4%。國外一個知名的軍事網站公布2023年軍事實力排行,我國在145國裡面綜合排名是第23,我們的後備軍人數是全球排名第一,但是我國的後備軍人從訓練、裝備及編制等等,長期以來其實都受到軍事專家詬病,所以國防部才在2021年的時候推動全動署改組,而且在2022年的時候,後備軍人教召訓練更新了計畫,到目前為止,已經試辦了兩年,然後在明年正式上路。我記得之前有看到一份報導,也就是在新制剛開始的時候,那時候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硬的教召,第一批的教召員曾經接受一些媒體的訪問,我列出幾個例子,待會可能要麻煩國防部長回答一下,因為他說像過去的話,舊制的教召都是在營區裡面聽課,或者是聊天打發時間,所以才需要重組、更新,所以7天現在變成14天教召訓練,這個教召訓練最主要還是希望能夠達到充沛後備軍人的實力嘛!到底有沒有充沛這個實力?我們來看看有一位教召員A說,他是編制為槍榴彈兵的A教召員,他在新制教召的時候,他一發槍榴彈都沒有打過,這是新制第一批的時候。有一位教召員B就說,他那時候是擔任傳令兵,照理來講他是要練習揹上所謂的77無線電機,可是他在教召訓練的14天裡面一次都沒有揹過;有個教召員C說他在教召編制裡面是被分配為營級的情報士官,工作應該是幫助長官蒐集各種地方情報、協助指揮、判斷狀況,可是他跟其他的教召員一樣,只接受步槍兵的訓練,沒有人協助他複習情報士官情蒐相關專業的訓練。這些是新制第一批教召員所提出來的意見,2年過去了,試辦了2年,對於剛剛我所提到A、B、C教召員所提到的這些問題,我們有在做改進嗎?看起來我們的訓練內容其實非常地不精實。 |
4 | 顧部長立雄:跟委員報告,委員指教的我也有相當的認同,就是有關我們後備軍人的訓練,因為我們今年才開始實施1年期的義務役,才從4個月展開到1年期的義務役,後備軍人訓練的部分,如何讓訓練能夠紮實,然後能夠有效地形成戰力,這個部分是我們非常重大的一個挑戰,不單只是訓練部分,還有裝備等等。現在我想我們會從基層幹部人力來著手,就是說一個後備戰力的形成,必須要有一定人數的基層幹部,基層幹部的人力要把它變成是志願役,來帶領這些過去軍事訓練役的人,這樣子才能夠形成有效的戰力,所以從基層幹部人力的補實這一點就開始要做起。有關訓練的部分,我想從一開始展開新式教召確實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但是我們不斷地去改進新式教召的內容,新式教召的內容不管是在實彈的射擊上面,還有各種合乎實戰化訓練要求的射擊姿勢、姿態,然後戰鬥的射擊方式,一直到野外宿營等等,我們現在不斷地在加強,所以訓練的強度會逐漸來加強,另外我們裝備也要到位。總的來講,我們從基層幹部的補實、教召的強度加強,一直到現在建軍的部分,將後備軍人的裝備也列為優先的建軍內容項目之一,希望透過這三個部分,能夠來形成一個有戰鬥力的後備部隊,這是屬於現在國防部重要的政策項目。 |
5 | 羅委員美玲:是。部長,剛剛您提到裝備,不單裝備,還有武器,像過去我們在教召的時候是單位之間互相借用武器跟裝備,也就是說後備單位是沒有自己的武器跟裝備,請問這個情況有改善嗎? |
6 | 顧部長立雄:裝備的籌獲列為我們近五年來建軍的重要項目之一,我們把它的優序往前排,將後備的裝備,當然包括您講的武器的部分,把它列入優先籌獲的…… |
7 | 羅委員美玲:到目前為止,這部分還是各單位在互相借用當中,所以還沒有完備,是不是?部長的意思是這樣子,未來會改進的意思嗎? |
8 | 顧部長立雄:我必須誠實地講,就是說我們要快速地來加強,現在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 |
9 | 羅委員美玲:OK,好,謝謝部長。所以我們的新制教召所採取的就是就地動員、就地編制、就地訓練、就地守備的方式,這部分我們當然是非常地肯定。當然動員署的成立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常後合一,我們有做到常後合一嗎?請問我們的常備軍人跟後備軍人曾經有過協同作戰的演習嗎?這是我們的目標之一,我們有做到嗎? |
10 | 顧部長立雄:就在漢光實兵驗證的時候,我們就會納入像這樣子的一個…… |
11 | 羅委員美玲:就是在漢光的時候有納入,那平常訓練的時候、平常教召的時候是沒有的嗎? |
12 | 顧部長立雄:平常教召的時候,剛剛您講的是…… |
13 | 羅委員美玲:因為常後一體不是我們的目標嗎? |
14 | 顧部長立雄:我們現在拉到現地去,讓他去熟悉戰場的環境,然後讓他瞭解,讓他熟悉他的戰鬥位置,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至少就教召的14天是沒有辦法跟漢光演習一樣這樣來進行,但我們會讓他到他的現地位置,讓他去熟悉他應該要有的守備位置。 |
15 | 羅委員美玲:部長,我給你一個建議,像新加坡,其實新加坡跟臺灣非常類似,他也有戰備軍人的回訓,之前我有看過韓岡明少將有提到,像新加坡一樣也是有14天的回訓,他們叫回訓,我們叫教召,他們說這些教召員做原來的專業、拿原來的槍、睡原來的床,這個部隊的人他們都是互相認識的,不管是下部隊、教召、動員,全部都是在同一個單位,可是我們好像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對不對? |
16 | 顧部長立雄:跟委員報告,新加坡的這個部分,我跟新加坡相關的人員已經有談過好多次了,他們最重要的就是,在18歲當兵的時候,把他們組成一組的人力之後,就會從中拔擢幹部,從中拔擢幹部之後,這一組會用一個他們自己的比如說LINE或是社群平臺來聯絡,所以他們隨時可以進行動員,然後這些小組的幹部就會通知這些人馬上去報到,有時候是光報到,但是不實施教召,有時候報到以後把衣服穿好,然後就回家,有時候是報到後再加實演的訓練,他們用各種方式來進行這樣的動員演練,這確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17 | 羅委員美玲:是。因為我有看過相關的報導,我是覺得確實就像部長您所講的,新加坡經驗真的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它也擔心馬來西亞、它也擔心印尼,它周邊也有很多的強國,所以他們全民在這方面防衛的意識其實是非常強的,國家意識也是非常地強。而且他們在教召的時候不是單純只有自己在做所謂教召員的訓練,他們可能還會結合民間,讓全國都有這樣的想法,就是保家衛國的想法,我在想說這個部分的新加坡經驗很值得我們去瞭解跟學習。時間到了,以上,謝謝。 |
18 | 顧部長立雄:是,謝謝委員指教,因為新加坡地方比較小,但是我們要學習它的方法論,是應該的。 |
19 | 主席:接下來請黃仁委員上臺質詢。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8 |
---|---|
meet_id | 委員會-11-1-35-29 |
speakers | ["馬文君","賴士葆","羅美玲","黃仁","陳永康","黃國昌","林楚茵","王定宇","陳冠廷","沈伯洋","洪申翰","徐巧芯","林憶君","翁曉玲","徐欣瑩","吳沛憶","鍾佳濱"]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4-06-26"] |
gazette_id | 1136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67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2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國防部部長顧立雄率參謀總長報告「漢光四十號演習」規劃情形,並備質詢;二、審查 本院委員馬文君等 21 人擬具「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三條、第五條及第五條之一條文修正草 案」案;三、審查本院委員黃仁等24人、委員王鴻薇等25人、委員賴士葆等21人、台灣民眾黨黨 團、委員羅智強等24人分別擬具「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
agenda_id | 11367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