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蔡委員易餘:(12時28分)好,謝謝主席,我們是不是請國發會劉主委? |
1 |
主席:好,我們請主委。 |
2 |
劉主任委員鏡清:委員午安。 |
3 |
蔡委員易餘:主委好。主委,今天的議題是AI的議題,這幾個禮拜以來,整個臺灣都被AI的浪潮席捲,事實上今天也是討論了包括針對AI的產業應用,甚至人才培育,講了很多,那我想先就教主委,就AI這個產業,公部門部分有哪些是從公部門就可以開始採用這樣的AI技術? |
4 |
劉主任委員鏡清:跟委員報告,公部門很早就開始使用生成式AI做一些資料的分析、整理跟查詢,因為這有安全跟效率兩個構面,針對安全面,國科會有提出了一個使用生成式AI的參考指引,確保在資料上的安全。另外,在政府的應用部分,目前數發部有一個智慧政府辦公室,專門在做整個公部門數位化跟智慧化的部分。 |
5 |
蔡委員易餘:所以說,公部門的部分當然是用生成式AI,包括未來很多公部門的一些政策的制定,甚至包括來立法院做最簡單的報告,是不是未來都會用AI來做基礎的一些架構? |
6 |
劉主任委員鏡清:是的。我們上次稍微聊了一下,幾乎每個部會都在使用中。 |
7 |
蔡委員易餘:每個單位都在使用? |
8 |
劉主任委員鏡清:然後政府特別成立了智慧政府辦公室,專門在推動我們整個智慧政府的發展。 |
9 |
蔡委員易餘:對。所以現在公部門的教育訓練這一塊,大家都會使用嗎?還是說,會用的人會用,不會的人就讓他們自己去學習? |
10 |
劉主任委員鏡清:以本會而言,我們全部都有上過課。 |
11 |
蔡委員易餘:全部都有上過課? |
12 |
劉主任委員鏡清:對。所以大家大概都會去使用。 |
13 |
蔡委員易餘:好,這是第一個問題。 |
14 |
第二個要就教主委的就是,所謂的生成式AI,就是說它的生成必須要有人餵資料,那這部分會不會涉及到政府機密資訊外洩的問題?如何去預防? |
15 |
劉主任委員鏡清:謝謝委員。這裡面有兩個構面,如同我前面講的,當我們在查詢、整理資料的時候,怎麼樣做到安全,國科會已經給了一個指引。 |
16 |
第二個部分,就我了解,國科會現在正在做一個AI基本法,目的就是希望做到主權AI,讓臺灣的資料能夠保存在臺灣而不會被其他的地方拿到。進一步的說明,當然我們可以請國科會來補充,但是就我了解,目前政府很積極在做這個部分。 |
17 |
蔡委員易餘:如果涉及到機密資料已經跑進去了呢?如果涉及到真的有一些屬於比較機敏性的資料已經在AI的基本資料裡面,但是你也沒辦法把它抽離啊。那這部分你要怎麼樣去做未來的預防? |
18 |
劉主任委員鏡清:政府目前現在是有在做資料治理的管控,這個資料治理管控是不會讓機密資料進去的。 |
19 |
蔡委員易餘:所以必須一開始先管控好嘛? |
20 |
劉主任委員鏡清:對。 |
21 |
蔡委員易餘:我想這個應該也不只臺灣啦,全世界大概都會因應,因為這種AI就是資料怎麼產生,資料的來源庫是什麼。 |
22 |
劉主任委員鏡清:沒錯。 |
23 |
蔡委員易餘:我們有這樣的一些指引,事實上,多去參考國外怎麼做,這個也是一個很必要的過程,好不好? |
24 |
劉主任委員鏡清:主權AI的確是目前臺灣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
25 |
蔡委員易餘:好。再來就教主委第三個問題,臺灣過去也有在發展類似臺版的ChatGPT的AI,叫做TAIDE,TAIDE跟ChatGPT比較不一樣的是它比較有臺灣味,它的使用可能是以繁體中文,然後可能比較有一些臺灣的語言,本土語言的一些特色,但是畢竟市場有限,所以如果要導向國際的話,可能還要更多類似英語的資料,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資料的涉入,所以未來臺灣的政策會在開發自己的AI軟體,還是說,畢竟現在黃仁勳也帶了臺灣的產業嘛,對不對?就是在這兩個抉擇上,我們還是要開發自己的軟體呢?還是就讓它順其自然?業界本來就是強者恆強,如果不夠強的話,自然會被淘汰。國發會你們具體的策略是怎樣? |
26 |
劉主任委員鏡清:我有看過TAIDE的整個展示,的確臺灣需要有自己的工具,原因是不論是用臺語也好,或者是用中文也好,它所得到的資料的精準度都會比國外的產品好。英文的部分國外本來就會有,所以基本上它會兼具英文、兼具中文、兼具臺語,那它所能夠服務臺灣人民的資料查詢的精準度,以我看到的展示,都會比國外的來得好很多,對於服務國民的一些政府服務,也都可以做得比較好一點。 |
27 |
蔡委員易餘:所以TAIDE的優勢就是比較本土化,我們的臺語或是我們說的一些方言,這一套軟體是有辦法掌握的。 |
28 |
劉主任委員鏡清:對。 |
29 |
蔡委員易餘:但是它的掌握在專業度上可能會不夠,不像其他軟體餵的資料可能比較多,而且比較多元,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主委你的說法是說,這一套軟體還是有它的優勢,所以未來我們還是會扶持這一套軟體,讓它繼續壯大囉? |
30 |
劉主任委員鏡清:是。就我了解,國科會目前的做法是這樣。 |
31 |
蔡委員易餘:好。除了扶持它之外,我們要怎麼鼓勵大家使用? |
32 |
劉主任委員鏡清:現在應該是有一個發展進程,成熟之後,應該就會開始開放出來,是不是我請國科會來說明? |
33 |
蔡委員易餘:請國科會來說明一下。 |
34 |
林副主任委員法正:跟委員報告,基本上TAIDE這個計畫原來是到4月底,可是我們會把它延續到12月底,就是讓TAIDE資料的收集和模型的訓練,能夠更有臺灣味。明年開始,我們會加強它的推廣跟應用,目前來講,調整後的model,我們會把新的版本都公布,然後讓業界和公務機關都能夠下載,經過微調之後,就可以來使用。 |
35 |
蔡委員易餘:過去類似這樣的,在幾年前LINE剛興起的時候,臺灣也有一度說要去開發我們自己的通訊軟體,但是後來也是卡在市場因素,整個市場大家就是都用LINE,所以臺灣自己的通訊軟體開發後來在當時也無疾而終。所以我現在也擔心你們現在去開發這一套TAIDE,但是它的市場優勢究竟在哪邊?以及它這個市場優勢,是否足以讓它未來可以在這個競爭的環境中支撐下去?這件事情我是打問號的。所以你們如果沒有講出一套未來要怎麼去推廣、去行銷,我感覺起來,我們這一套軟體要怎麼跟ChatGPT競爭?ChatGPT現在還在不斷地成長中,我們要怎麼跟人家競爭啊? |
36 |
劉主任委員鏡清:這個有兩個部分,它跟LINE比較不像,這裡面其實更有助於服務臺灣人民,如我們鄉下的長輩,其實他們需要用臺語來服務,或者是用客語來服務,所以它對於本土性的服務,對於做智慧政府或者是廠商要做智慧醫療、智慧零售,都會有很好的貢獻。 |
37 |
蔡委員易餘:所以你的意思是說,它的優勢就是對於臺語、對於方言的適應度是更高的,辨別度也會比較好? |
38 |
劉主任委員鏡清:對。東南亞市場的華人市場,我們都還是可以進入。 |
39 |
另外,因為它的邏輯是一樣的,它轉回到英文跟中文的時候,在華人市場跟海外市場,還是有機會做進展,所以它跟LINE會比較不太一樣。 |
40 |
蔡委員易餘:當然。我說LINE只是一個舉例啦,未必是類似的狀況。但是我只是要跟你強調的就是說,我們既然要發展這套軟體,我們要怎麼把它的優勢發揮到最好?我相信ChatGPT總有一天它的臺語功能也是會變強,哪一天它覺得這一塊有市場的時候,它就會在哪一塊強化,等它那一塊強化的時候,我們的優勢就會跟著消失,所以我們既然要在這個軟體上要競逐的話,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推動的重點。 |
41 |
劉主任委員鏡清:是。 |
42 |
蔡委員易餘:好不好? |
43 |
劉主任委員鏡清:好。 |
44 |
蔡委員易餘:我覺得這可以再研究看看,我是給你們鼓勵啦,但是我也知道,以我們的市場,我們要開發出足以支撐下去並可以賺錢的軟體,那是很困難的,我也是鼓勵你們。 |
45 |
劉主任委員鏡清:好。 |
46 |
蔡委員易餘:謝謝。 |
47 |
劉主任委員鏡清:謝謝。 |
48 |
主席:好,謝謝。 |
49 |
接下來,我們請羅智強委員詢答。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