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陳委員秀寳:(10時34分)謝謝主席,請部長。 |
1 |
主席:我們請部長。 |
2 |
鄭部長英耀:委員好。 |
3 |
陳委員秀寳:部長早安。在進入今天的專報議題之前我先請教您,部長,您覺得科技跟人文社會哪一個領域比較受目前學子的歡迎?或者說部長個人覺得哪一個領域比較重要? |
4 |
鄭部長英耀: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所以沒有人文的素養、沒有哲學的思考,我覺得科技的文明有時候不一定會提供人類好處。我一直認為人文社會的人才,包括基本的人文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用來支撐科技是否能夠對人類的發展有所貢獻的一個關鍵。 |
5 |
陳委員秀寳:謝謝部長。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子的擔憂,所以今天在這邊特別要請教您,AI浪潮來襲,除了像AI教父黃仁勳來臺引起這些轟動之外,對於未來科技的想像、發展以及潛力等等,我們其實都專注在所謂AI的領域,可以想像學生們對於整個AI科技領域的學科一定是會覺得比較有興趣。建中跟北一女的人社班確定在今年退場,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擔憂,就像部長您剛剛回答的,科技來自於人性!AI的規範、發展還是要回應社會的需求,溫柔的回應社會。本席並不是在今天一定要強制教育部或各高中一定要強勢發展,或者說把人社班開回來,但是人文社會的重要性並不能在這個科技的浪潮之下被淹沒。在未來的課綱下,人社的課程是會存在於各班的基礎課程裡面,但是本席這邊要強調,我們如何有效並確實的將人文社會的柔軟、思辨與關懷傳遞到孩子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科技跟人文是永遠不會脫離的! |
6 |
接下來進入今天的專題,校園霸凌跟學生自殺的議題是教文委員會的委員們長期非常關心的議題,針對如何有效防制校園霸凌,從上個會期教文委員會就一直安排很多次專報。潘前部長在卸任前最後一次質詢也提到,他擔任七年多的教育部長以來最大的遺憾是,關於校園霸凌的議題跟學生自殺的議題沒有達成目標,也呼籲各界都要持續共同關心! |
7 |
部長,這邊請教您,您跟潘前部長交接的時候,對於校園霸凌跟學生自殺議題的政策如何延續有沒有特別討論?或是潘前部長有沒有提供他的一些建議呢? |
8 |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我跟潘前部長有非常深厚的情誼,因為我當時決定要上來之前,事實上還是中山大學的校長,為了讓許多校務階段性的結束,確實也讓我壓縮了跟潘部長進行更多請益的時間,但是我們事實上是有熱線的,我隨時可以向他請益。 |
9 |
陳委員秀寳:謝謝部長。您剛才的回答也透露出訊息,其實您在學校的實務面應該會有滿多的經驗。針對霸凌案件,根據教育部給本席的資料,112年的霸凌通報件數高達3,257件,平均一個月就有271件,相較於111年的1,942件,等於幾乎翻倍。當然,這個數據可以解讀為我們現在反霸凌的意識比較提高,所以我們的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但是相對的,這個確認的件數增加也表示現在霸凌事件真的也是增加,這個讓大家都覺得非常的擔憂。我們在校園的霸凌防制到底有哪個環節可以再做得更好?我們要教育孩子不要被霸凌,但是我們更要教育孩子不要去霸凌別人,我們在教育這一端還能多做什麼,部長,您認為? |
10 |
鄭部長英耀:謝謝委員的指正。事實上,我想在中小學輔導活動的相關課程,我們怎麼樣來落實?我一直認為人我之間人際的相處,怎麼樣讓我們青少年、我們的學生有更多同理心,透過角色替代,包括人際的一些互動、小團體、班級活動,我想第一個階段發展性的一些課程,我們要落實,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能夠有更多的設身處地,我相信校園霸凌是可以減少的。另外,因為要培養這些同理心或者「角色取替」,事實上在中小學有藝術、人文課程,我們怎麼樣透過一些戲劇課程,讓青少年朋友能夠在不同的角色裡面去想像他可能遭到的處遇,他能不能感同身受,我相信這是…… |
11 |
陳委員秀寳:部長,您說的同理心非常的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讓孩子們去感受到我不希望被這樣子對待,我們也不要這樣子對待人家,所以教育的課程、教材、教案就非常的重要,而且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人格特質跟個性,但一些比較內向的孩子遇到霸凌事件很容易發生遺憾的事情,我們有沒有確實的接觸這些孩子?我們隨便上網搜尋一下新聞會發現,現在學生傳出自殺的頻率真的非常高,從5月底到現在,目前新聞報導至少就可以找到4則學生輕生的新聞,其中更有兩位學生是直接寫明就是因為受不了學校的霸凌而輕生。根據數據統計資料顯示,從106年一直到111年,所有階段的自殺通報都是暴增的,尤其在國小更是增加了十幾倍,總通報件數高達11,663件,平均一天就有超過31件,等於每個小時都有自殺案件的通報,這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 |
12 |
剛才提到教材的部分,教育部的1953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本席發現裡面提供的教材、教案已經很久沒有更新,最近的更新是在4月18日,但是點進去連結的內容是連結到2019年的舊內容,上一次是在2023年的2月更新的。但是,部長,你可以看到教學指引以及教學媒體下載只有一千多次,使用的次數非常少。根據2023臺灣兒少遭微歧視經驗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指出,有近兩成的兒少表示學校沒有做任何反歧視、反霸凌的教育,甚至只有四成的兒少認為這些教育內容對於現實狀況有幫助;意思就是說,教育部推動了這些反霸凌教育的相關內容其實是沒有貼近現實狀況,也無法讓我們的孩子在面對有歧視,或是有霸凌狀況的時候能夠從容的面對。 |
13 |
部長,我們教育部也在今年4月中修正了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相關的反霸凌教材、教案一定也是會更新,請問預計什麼時候更新? |
14 |
鄭部長英耀:我想我們會加速來做,確實因為社會的快速變遷,許多霸凌的樣態,包含網路的霸凌,我想許多的教材確實也應該要快速的與時俱進,我們會請許多專家…… |
15 |
陳委員秀寳:對,與時俱進!針對我們的孩子反映反霸凌教育沒有落實,以及內容不符合現實的這個問題,教育部現在規劃如何改善? |
16 |
鄭部長英耀:我跟委員報告,會後我們會積極邀請第一線的老師跟學者專家,趕快利用暑假能夠有一些更與時俱進的教材、課程。 |
17 |
陳委員秀寳:所以,部長,您理解我在這邊向您反映的問題嗎?就是我們的教材,不管是老師他們採用這個教案、教材並不踴躍,還有孩子們反映他們學校可能沒有做這些反霸凌教育,或者他們覺得這些內容對他們來講不符合現況、用不到! |
18 |
鄭部長英耀:所以我想滾動式的檢討跟修正是必要的。 |
19 |
陳委員秀寳:謝謝部長您也重視這個問題。教育部應該善盡職責,落實反霸凌教育,而且應該儘速研議相關規劃。 |
20 |
接下來,部長,您留步,我想請法務部檢察司郭司長。 |
21 |
郭司長永發:委員好。 |
22 |
陳委員秀寳:司長好。根據教育部的統計,112年的數據裡面,持有、販售與吸食藥品的總件數是483件,平均一個月有40件,從113年的1月到4月,平均下來一個月也高達37件,針對這個部分,司長,你有什麼看法? |
23 |
郭司長永發:有關於學生是不是有濫用毒品的問題,我曾經擔任過雲林、新竹與臺中地檢署檢察長,其實我們每季都有一個緝毒小組會議,這個緝毒小組會議的組成,包括學校、教育局人員以及少年隊。我們都會交代、拜託少年隊能夠跟學校有所溝通,對防制毒品入侵多所努力,因為我們跟學校之間的溝通,學校比較忌諱執法人員進入校園,這一部分就是少年隊跟學校的努力,儘量防杜毒品。 |
24 |
陳委員秀寳:孩子不管是被毒品吸引,或是防制這個部分,我們的主力還是放在校園。 |
25 |
郭司長永發:是。 |
26 |
陳委員秀寳:目前學生濫用藥物的大宗應該是大麻,而新興毒品也很盛行,彩虹菸等等複合式毒品是防不勝防,但是目前的情況看起來,我們的教育體系對這些變化萬千的藥物真的可以說是無能為力。請問部長覺得,現在的措施我們還可以如何優化? |
27 |
鄭部長英耀:我想謝謝委員的關心,我其實一直認為我們怎麼樣把一些發展性的……從學校課程,班級會議、班會裡面有很多融入課程,老師多一些在教材裡面把防制校園霸凌,包括民主、基本的公民素養、人權關係、人我的身體自主權,適時融入學科的教材或者在許多的活動裡面,我覺得它是會有價值的。當我們這個真正更落實的時候,我相信霸凌是會被降低的。 |
28 |
陳委員秀寳:還是要提醒部長,教材的內容真的非常重要。 |
29 |
主席,你再給我一點點時間。 |
30 |
我們來看一個「反毒大本營」的網站,請問這個網站的主管機關是法務部還是教育部? |
31 |
鄭部長英耀:法務部。 |
32 |
郭司長永發:跟委員報告,這是我們法務部保護司所做的。 |
33 |
陳委員秀寳:是你們的。目前我們知道,不管法務部還是教育部都說我們在推反毒教育,也有做海報,但部長和次長看一下,這個反毒大本營的網站上面提供的毒品防制影片,觀看次數是多少?5個月以來是六百多人次。六百多人次!不是六百多萬,是六百多人次喔!部長和次長覺得這樣是有成效的嗎?我相信法務部和教育部製作這樣子的反毒宣導,是要向孩子們宣導反毒的觀念,但如果你們製作出來的影片沒有人觀看,其實也浪費了這些資源。所以本席在這邊要建議教育部及法務部,你們要掌握孩子們觀看影片的習慣,用他們感興趣、願意去看的方式來製作反毒內容。甚至也可以跟文化部跨部會合作,我們用製作短影片的方式,而且比較有趣、比較生動,找孩子們熟悉的人物來做這樣的宣導。我們既然要做這樣子的反毒影片提供給孩子,讓他們從裡面學到如何保護自己,但如果它是一個他們不會去看、不願意去看的影片,其實做了也是等於白做。所以我請教育部和法務部針對反毒宣導的內容進行檢討,一個月之內提供檢討報告給本席。謝謝部長、次長,謝謝主席。 |
34 |
主席:謝謝。接下來請吳沛憶委員。吳委員質詢完畢之後,我們就休息5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