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劉委員建國:(10時19分)謝謝主席,有請卓院長。 |
1 |
主席:請卓院長備詢。 |
2 |
卓院長榮泰:劉委員好。 |
3 |
劉委員建國:院長好,院長辛苦。 |
4 |
卓院長榮泰:不會。 |
5 |
劉委員建國:院長,當院長很有挑戰喔? |
6 |
卓院長榮泰:什麼? |
7 |
劉委員建國:院長,當院長很有挑戰喔? |
8 |
我先讓院長看一支影片,讓臺灣未來有更多的挑戰。 |
9 |
(播放影片) |
10 |
劉委員建國:讓世界看見臺灣,在卓院長的帶領之下,我們要再次讓世界看到臺灣。我想有很多的面向要來跟院長就教,這一次AI教父黃仁勳來到臺灣參加臺北國際電腦展,這個過程非常轟動,相關的媒體報導幾乎從不間斷,不管是他在演講、還是在夜市、還是在宴請這些科技大老,幾乎都是焦點。 |
11 |
在這個過程裡面,到底我們在辦臺北國際電腦展,AI教父黃仁勳來到臺灣,到底給臺灣什麼啟示?我在這幾點裡面要特別來跟院長做一些相關的建議,第一個,臺灣有這麼先進的醫療實力,甚至是防疫的模範生,但是連續八年我們未獲得WHA的邀請,甚至都是我們主動叩關,但結果就是毫無進展。 |
12 |
但如果用WHA來對比今年的臺北國際電腦展,我不曉得可以給院長什麼樣的啟發,我要表達的是,當我們登門拜訪世界衛生組織的時候,我們得到的結果是這樣,但是當我們辦了一個臺北國際電腦展的時候,卻有這麼多的科技人才,如三巨頭蘇姿丰、黃仁勳還有Intel相關的,這些主要的科技人才都到臺灣來,臺灣整個跟這些產業鏈相關的大老闆也都齊聚一堂。 |
13 |
曾經中國的媒體嘲笑我們辦這個臺北國際電腦展是叫什麼?自娛娛人的遊戲,在2015年的時候,而且了無新意,甚至比不上中國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但我們臺灣一直堅持至今,迎接了第43年的展覽,不只如此,今年這個展覽也創下4天8.51萬的人次,這是破了紀錄的,同時,包含所有相關產業鏈的巨頭也通通到位,來到我們臺灣。 |
14 |
臺灣不管是醫療、科技還是現在的AI,臺灣在全世界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怎麼樣讓AI跟醫療可以做快速的連結?現在民間的企業已經有在做了,那政府要怎麼去引導?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未來,甚至以最快的速度,明年就由國家主導,舉辦一個AI醫療展?也讓全世界的這些醫療人才、科技人才再度齊聚到臺灣來,讓臺灣可以再度被世界看見。 |
15 |
邱部長,我在衛環質詢的時候也特別提醒相關的事情,他也非常認可,他從當醫師全聯會的理事長,甚至於世界醫師會的理事,甚至不分區立委,持續了八年,包含到現在當了部長,持續八年向WHA叩關,他在委員會的時候也特別請求國人不能放棄、我們要努力不懈,但是我們必須在不放棄、努力不懈的過程中想出更好的方式、更好的一個方法、更光明的一條道路,所以我才會具體建議臺灣是不是由政府來快速地應變、因應,因為院長要做的是行動創新AI內閣,院長能不能認可? |
16 |
卓院長榮泰:謝謝委員,這是COMPUTEX在臺灣的展覽,吸引了那麼多世界知名而且最重要的產業界來,國內的產業也做了產業鏈相關的整合,他們也在現場,更重要的是我們國人參與的這種熱度出乎大家意料,我們媒體的討論度、國際社會的重視,都是遠遠超過大家意料的,但是我們做到了!表示臺灣是有能力成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也善盡這個責任。 |
17 |
但是對於WHA,我們覺得遺憾,我們不能夠進去,只有做一些努力,但也有很多友邦在裡面仗義直言,我們從我們的公共醫療體系當中,證明臺灣也有能力做好世界在這方面的貢獻者。所以剛剛您提到AI進到醫療,這就是包括賴總統一直在推的精準醫療,它將來可以協助醫療系統,把一個病患做更精準而且更前進的一些照顧,這個絕對是人類未來之幸福啊!如果我們能夠傾國家之力,像COMPUTEX一樣,我們也有一個國際醫療展,我認為、我也相信一定會再引起世界上極大的重視,對臺灣的國力能見度、我們的醫療水準絕對是有幫忙的,所以我相信我們的部會首長都會朝向更國際化的臺灣去做努力。 |
18 |
劉委員建國:所以院長就是認可嘛,對不對? |
19 |
卓院長榮泰:我非常…… |
20 |
劉委員建國:對,因為我那天也特別跟邱部長講,邱部長雖然認可,但是這絕對不是單一部會可以去完成的,包含經濟部、包含國科會、包含國發會,相關的部會都必須要傾全力參與院長所帶領的創新行動、創新的AI內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明年就來籌辦AI醫療國際展? |
21 |
卓院長榮泰:我們努力朝這個方向,但是我再次強調,中華民國臺灣所有成功的例子都不會是行政院的,我也很希望立法院大院也能夠來支持、國人一起來支持,我們一起朝向一個更高遠的目標來前進。 |
22 |
劉委員建國:好,院長,我的時間有限,反正院長就是認可,那我們就朝這個方向來努力打拚啦,好不好?院長可以吧? |
23 |
卓院長榮泰:我們一起努力。 |
24 |
劉委員建國:好,謝謝。第二件事情,再請院長看一支影片。 |
25 |
(播放影片) |
26 |
劉委員建國:我擷取裡面的簡單重點,就是黃仁勳表示在這10到15年,我們的教育體系都是教學生如何寫程式,有AI之後,這不用了啦!靠人工智慧來協助我們如何把這樣的程式灌輸在我們的思維裡面,變成我們可以使用的一個程式,這個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變革,在這個變革過程裡面,我們院長自詡的行動創新AI內閣裡面,從教育的體系、從相關面向,我們怎麼去做因應?我在這邊要用幾個例子給院長做參考,像韓國在2025年的時候,國民教育就將推行AI數位教科書,而日本高中也有AI輔助老師教學,在基礎教育上,他們就很熟悉AI,並且培養AI素養,同時避免過去城鄉之間所出現的數位落差再重蹈覆轍。過去蘇前院長任內推動班班有冷氣、生生有平板,院長認可這個事情,我們要應變、我們要行動,在你的任內什麼時候,第一年或是第二年能校校有AI? |
27 |
卓院長榮泰:謝謝委員,我始終認為任何創新都要被學習才有價值,所有的科技都要讓大眾使用才能改變人類的生活,所以我們跟郭部長的討論過程當中,我們曾經談過一句話,叫做「創新驅動,普惠大眾」,就是把這個創新帶來驅動整個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進步,讓人民能夠享受得到。現在我們也一直希望,我們自己知道AI內閣、行動創新內閣的責任,就是要把這些AI技術導入到政府部門、公共領域及人民生活當中,我們希望能夠儘速做到這個事情,所以我們已經責成包括國科會、包括經濟部、包括數發部等等相關部會,已經就這個部分來提出他們管轄業務當中所必須做到的,再來進行跨部會的整合。 |
28 |
劉委員建國:是,導入人民的生活,其實它的一個擴建基本上就是要導入教育啦!因為基礎教育非常重要,所以我特別引用韓國跟日本的例子給院長做參考,因此我才會用這樣的字眼,最快速地讓人民最清楚、讓家長更加瞭解、讓學生也準備進入這樣的學習,校校有AI,院長,你還是要導入…… |
29 |
卓院長榮泰:這個目標非常好,但是郭部長提到,我覺得他的這個先做,他希望我們的各部會裡面,部部都有AI的人士、AI的工程師去把部會裡面的先做好,政府部門做到了,我們更容易往外接著做,我覺得教育部也要朝這個方向去做。 |
30 |
劉委員建國:好,新部長已經上來了,教育部長能不能簡單答復何時能校校有AI? |
31 |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我們現在從小學的部分,事實上都是融入課程主題式的,而且我們在酷英網跟因材網裡面事實上都已經融入AI,讓學生在學習上包括數位的學習都能應用。從今年我上任以後,原本是10月,但我希望8月提供所有的資訊給家長參考、給老師參考,跟校長參考,我們這個指導手冊在8月之前都會發展出來。 |
32 |
劉委員建國:從小學開始,對不對? |
33 |
鄭部長英耀:是。 |
34 |
劉委員建國:所以你的第二階段是進入小學,那國中、高中、大專院校? |
35 |
鄭部長英耀:國中本來就有資訊科技的…… |
36 |
劉委員建國:國中已經有了? |
37 |
鄭部長英耀:都有。 |
38 |
劉委員建國:是校校均有,還是沒有? |
39 |
鄭部長英耀:是,因為它的課程裡邊就已經有資訊的…… |
40 |
劉委員建國:校校均有,還是沒有? |
41 |
鄭部長英耀:師資的部分,我們還在努力。 |
42 |
劉委員建國:到目前為止還有城鄉落差。 |
43 |
鄭部長英耀:是,當然是。 |
44 |
劉委員建國:對,既然已經在做,所以我才特別要求院長何時校校有AI?要具體。 |
45 |
卓院長榮泰:我們知道有城鄉的落差,也有數位的落差,很多的條件都還不足,所以像我們推班班有冷氣一樣,在全面地檢查之後,包括它的線路等等要做改善,我們也希望有一個環境是讓他能夠進去的,我覺得AI要先有觀念,再來有訓練,再來有條件,再來才進行實驗,最後我們才做全民的檢驗。 |
46 |
劉委員建國:OK,所以8月已經開始要啟動,對不對?既然我們要行動就要趕速度嘛,所以是不是在今年年底前可以達到校校有AI這個目標? |
47 |
卓院長榮泰:我請部長今年年底前達到一種程度、一種階段,一定要向委員來提出報告,我們持續地做更精進的計畫。 |
48 |
劉委員建國:對不起,院長,我不是刻意要去要求這樣的時間,因為確實變革太快,這樣的速度太快,行動的內閣就必須要做這相關的應變,所以要加緊腳步,即便在今年年底沒有辦法達到100%,最少要90%,應該可以做到吧? |
49 |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事實上從課程、師資這個部分,我們都一直在持續努力,會朝委員的目標再精進,而且…… |
50 |
劉委員建國:最少一年內吧!現在開始起算,一年內應該可以吧? |
51 |
鄭部長英耀:因為城鄉的落差,我們事實上也都有發展相關的線上課程。 |
52 |
劉委員建國:好啦,院長,我就這樣具體要求了,好不好?謝謝!第二件事情就這樣。其實我們要因應新興科技這樣的浪潮,教育部要打造20座人才培育的基地,現在已經有18座,它也在趕速度,我很敬佩也很肯定,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相關的AI智能產業人才培育基地,到目前為止沒有,我提供一個地點,就在雲林的環球科大,這個土地是經濟部台糖的,前副院長要卸任之前還特別為這件事情在相關的琢磨,甚至開了會,決議快速的…… |
53 |
就誠如院長所講的,賴總統希望產業均衡,希望地區均衡,中部、北部都有人才培育的基地,但雲嘉沒有,環科剛好就到一個階段,然後所有校舍、硬體基本上都籌備了,我們只要中央主導,就可以快速地讓AI產業培訓基地來建置完成。院長、部長,是不是可以快速來做這樣的一個評估? |
54 |
卓院長榮泰:我請郭部長跟你答復相關的後續和現在在處理的進度。 |
55 |
劉委員建國:好。 |
56 |
郭部長智輝:報告委員,現在我們的進度是這樣子,環球科技大學要捐贈給經濟部,所以我們現在跟教育部還在談,如果它捐贈給經濟部以後,我們會落實委員所指教的,AI科技人才的培育就在環球科技大學。 |
57 |
劉委員建國:我自己本身有在追了,就整個規劃的方向,還有相關的興辦計畫,它都必須要啟動了。院長、部長,但到現在是完全沒有,如果完全沒有的話,這個行動是會被挑戰的。我想整個均衡的人才培育,雲嘉不能沒有,剛好有這個腹地,土地又是台糖的,由經濟部來主導、相關的科技法人來主政,我想我們馬上就可以在這個地方產生這樣一個AI人才培訓的基地,請院長思考,請部長快馬加鞭。 |
58 |
最後,因為時間真的很有限,我剛剛特別提到了AI跟醫療要去做這樣的一個連結,我在任內的時候跟蘇前院長、蔡前總統特別爭取到國家級的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今年年底會完工,邱部長當立委的時候也積極在協助,然後還有臺大虎尾二期的擴建。如果今天要讓AI跟醫療直接有連結,相關的病症有test、相關的測試,那個地方絕對是最重中之重的地方,所以中科管理局虎尾園區在蘇院長的時候也願意要來擴編,這三個面向是不是可以連結在一塊,我們可以快速地打造一個AI醫療的產業鏈,甚至也有產業園區?所以我也提供這樣一個地點、這樣的訊息,給院長、給部長來做參考,但這個如果你們認可,可能相關的可行性評估都要用最快的速度提出來,是不是…… |
59 |
卓院長榮泰:我們再請部長跟委員做請教,謝謝。 |
60 |
劉委員建國:好,是不是院長也可以答應我1個月內把相關的可行性評估提出來,讓我們做參考? |
61 |
卓院長榮泰:我會來瞭解,那時間上再跟委員報告,好不好? |
62 |
劉委員建國:好,謝謝院長。 |
63 |
主席:謝謝劉委員,也謝謝卓院長。 |
64 |
報告院會,休息10分鐘,現在休息。 |
65 |
休息(10時35分) |
66 |
繼續開會(10時4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