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麥委員玉珍:(10時49分)謝謝主席,有請院長。 |
1 |
主席:再請卓院長備詢。 |
2 |
卓院長榮泰:麥委員好。 |
3 |
麥委員玉珍:院長好,很開心,又再見到你。 |
4 |
卓院長榮泰:謝謝,謝謝麥委員非常地努力,陪我們走了一些地方,看到了很多國家在進步發展的現場,以後有相類似的場所,我們還是會邀請、歡迎麥委員到現場來。 |
5 |
麥委員玉珍:好,謝謝。今天來到這邊,除了院長,還有其他的部會,都是老朋友,也是合作過,也幫助過,都升官了,恭喜大家!在今天的臺灣社會,想要請教一下我們的院長,交通不僅僅是一種從A點再移到B點這樣子的移動方式,它是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的重要因素。當我們討論到交通政策時,常常聚焦於都市高速公路擴建或者智慧交通的科技應用,往往都忽略了偏鄉地區的交通建設。請問院長,拉近城鄉差距是我們的目標嗎? |
6 |
卓院長榮泰:當然是,我們追求的是均衡臺灣,把臺灣每個地方的各項建設跟人民的生活都把它往上提升,讓臺灣到每個地方都能感受到同樣的政策照顧及所有的制度。 |
7 |
麥委員玉珍:太好了!但是在我們臺中及苗栗海線地區,因為我住臺中,所以接到很多民眾反映,臺鐵海線的班次已經很少了,現在還要砍班,而且每站都停的區間車只有在海線地區來回行駛,海線的居民高齡人口又非常多,多半行動不便,導致這些行動不便的人都必須要從竹南站到彰化站,背著大包小包換月臺轉車。另外,我們統計全臺有62個臺鐵站還沒有無障礙電梯,而這個問題已經反映10年了,但是關於班次及無障礙措施的問題,臺鐵每次都說要等待雙軌化,還有不符合效益為由拒絕改善,我也邀請他們來跟我們說明,也被拒絕了。所以請問院長,你認為這樣對偏鄉及行動不便的居民公平嗎? |
8 |
卓院長榮泰:我希望臺鐵的服務會越來越好,那細節請部長來跟委員說明。 |
9 |
麥委員玉珍:好。 |
10 |
李部長孟諺:委員,跟您報告,有關無障礙的部分,臺鐵現在大概有98%的站都已經有無障礙電梯。 |
11 |
麥委員玉珍:對,但是現在有62個沒有,所以這個部分要如何去改善? |
12 |
李部長孟諺:電梯是98.1%了,預計到年底可以到98.5%,現在可能需要努力的就是月臺要跟車子平接,就是說不用再……能夠無障礙平順地接,目前241個站已經有132個站完成了,後續還有六十幾個站,我們會持續來推動,不用等到雙軌化。 |
13 |
麥委員玉珍:好,這樣太好了。還有班次,班次也要增加。 |
14 |
李部長孟諺:班次的話,不會減班,目前年底海線還會再規劃增加兩班。 |
15 |
麥委員玉珍:是的。 |
16 |
李部長孟諺:主要是因為海線有一個狀況就是有百分之四十的路段都還是單軌,所以那個部分我們還要再努力。 |
17 |
麥委員玉珍:好,謝謝。希望就是要服務到偏鄉的居民,很不方便。 |
18 |
李部長孟諺:是,謝謝委員。 |
19 |
麥委員玉珍:我們沒有高鐵,我們真的是靠臺鐵,臺鐵又拒絕的話,民眾真的就很可憐,所以這個部分,交通部…… |
20 |
李部長孟諺:所以海線雙軌化,這個部分才能夠比較大幅地增加班次,年底我們還會新增加兩班。 |
21 |
麥委員玉珍:好,所以我們認為不管是客運也好、臺鐵也好,政府在制定交通政策不應該僅考量效益,要考量的是民眾的方便,所以要求可以的話就增班,這樣子的話,不管是當地的民眾,還是想要進去投資,現在那邊越來越好,但是有很多公司、很多地方班次太少了,導致很多人沒辦法進去消費,所以我們臺中的民眾希望透過我這次的總質詢,院長跟交通部這邊可以增加一些班次,還有交通上的方便,讓我們在海線這邊的居民方便,有更多的商業在這邊的話也會更方便,這個地方才會繁華。 |
22 |
李部長孟諺:是,謝謝委員提醒。 |
23 |
卓院長榮泰:謝謝委員。臺鐵的同仁都非常地辛苦,也一直在提升所有努力,我會請部長去督促臺鐵同仁跟所有員工們,一起再把委員剛剛所說的部分加速來檢驗,有不足的地方、照顧不到的地方,還有班次如果能夠再合理地檢驗跟調整,這些都請部長來督促。 |
24 |
麥委員玉珍:好,部長,就是增班,還有無障礙的部分也要增加。 |
25 |
李部長孟諺:會持續來努力。 |
26 |
麥委員玉珍:大家都聽到了,謝謝部長還有院長。 |
27 |
接下來想要請教一下院長,你覺得你現在滿意我們政府所推的南向政策成果嗎? |
28 |
卓院長榮泰:南向政策從蔡前總統開始,一開始很多人都寄予比較懷疑的眼光,但事實上看起來,我們不管從經濟上、從戰略上、從外交上,甚至從政治上,我覺得這幾年走下來,都讓臺灣在南向政策的發展上得到了相當的成果,我覺得這個路我們還是必須要繼續勇敢地往前邁進。 |
29 |
麥委員玉珍:好,謝謝院長。現在因為少子化的問題,大專院校學生越來越少,為了南向政策,各個產業缺工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國發會去年有提到,外籍勞動力在2030年就要增加40萬人,每年僑外生畢業生人數超過一萬三千多人,但留在臺灣就業的畢業生只有六千多人,請問院長認為問題在哪裡?還有僑外生評點配額歷年來一直調整,調到今年2024年還是只有提高到7,000人,按照目前政策成效,能不能在2030年達到這樣的政策目標?是否可以研議取消評點制的上限? |
30 |
另外,我認為應該放寬外國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或相關法律來擴大留用我們自己培育的僑生,才能真正地達到我們南向政策的成效;還有我們的僑外生的個人工作許可。 |
31 |
卓院長榮泰:非常謝謝麥委員對於僑外生相關事務這樣地深入瞭解。從評點的制度,以及另外有一些研議修法的方向,甚至到一些跨部會的會商及檢討等等,我們是不是請勞動部就細節來跟委員報告一些數字跟現在的進度? |
32 |
麥委員玉珍:好。 |
33 |
卓院長榮泰:國發會先說。 |
34 |
劉主任委員鏡清:我想從國發會角度先說明一下。跟委員報告,我們原來其實對僑生留下來的制度訂得是比較嚴謹,後來我們做了一個寬鬆的改善,也就是說現在有8個面向的評點,滿分是190分,只要有70分就可以留下來。所以我們在2016年的時候只有21%的僑生留下來,到現在2023年已經有48%,留下來的人是1萬7,000人。 |
35 |
另外,針對現在整個人才戰爭,我們最近正在重新檢討整個人才戰略,在盤點各國的戰略之後,我們會進行放寬。目前有些已經送到大院,正在討論中,包括他留下來的時間,我們希望給他兩年的時間找工作;另外對於他的基點放寬,我們會放得更寬,分數會加得更多,讓更多的人留下來,所以我們…… |
36 |
麥委員玉珍:這個是今年的計畫吧? |
37 |
劉主任委員鏡清:對,今年的計畫,所以會…… |
38 |
麥委員玉珍:今年增加的金額還有人數的計畫,但我是說你要的是40萬人,我們看到的是現在畢業的數量跟留才的數量,那今年的還沒有實施嘛? |
39 |
劉主任委員鏡清:40萬人是這樣,我們是評估人才需求,但是我們還有供給面,所以整個差異對全國來講,我們現在看到是14萬左右,14萬左右我們會從整個僑外生的部分還有其他地方進行攬才,還有國外進口,找更多的人進來,放寬外人進到臺灣,我們這幾個步驟都在進行中。 |
40 |
麥委員玉珍:好,佳青姐。 |
41 |
卓院長榮泰:請僑委會。 |
42 |
徐委員長佳青:院長,報告委員,有關我們僑外生近年來的留臺狀況,使用評點制至今已經有超過五萬一千多人通過評點制,其中僑生的部分(含港澳)就已經有兩萬兩千多人次,到目前為止,今年已經留在這邊就業的僑生有一萬七千多人。事實上,評點制從過去到現在名額一直在放寬,我們也有跨部會,包括由國發會來主導跨部會協調,希望未來能夠將評點制的上限拿掉,甚至進一步取消評點制這樣的規定,讓我們的僑外生留在臺灣、畢業後能夠充分就業,針對臺灣這樣的一個門檻逐漸把它寬鬆化、降低阻礙。近年來我們招募僑生的情況非常好,我們有信心2030年這個階段目標應當可以達成,以上報告。 |
43 |
麥委員玉珍:謝謝委員長。能夠來這邊讀書是很不容易的,我們希望要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才能真正達到我們南向政策的目標。有些人好不容易來到臺灣,但是找工作又困難,又沒辦法留才,我們很對不起其他的國家,所以我們希望僑生能夠留在臺灣的工作。 |
44 |
我要請教一下院長,剛才有說門檻要減,但是院長知道現在要請僑生的企業資本額是多少嗎? |
45 |
卓院長榮泰:500萬。 |
46 |
麥委員玉珍:就是500萬,對不對? |
47 |
卓院長榮泰:對。 |
48 |
麥委員玉珍:但是按照現在的規定,企業要僱用僑生必須達到實收資本額新臺幣500萬元以上、營業額新臺幣1,000萬以上,還有進出口實績總額達美金100萬元以上,或者代理佣金達美金40萬元以上的門檻。在這樣子缺工的世代,相信很多老闆很困擾,所以這個門檻是雙向的,如果今天僑生畢業想要就業,也要找到這樣子的公司才能去投履歷,加上有一些新的公司還有中小企業達不到這個門檻,因此造成僑生求職產生很多問題! |
49 |
我有詢問勞動部跟僑委會,也有行文希望這個部分要改善或者我們的機制要修正,但是我收到的回復說:現階段宜維持雇主資本額、營業額限制,未達到門檻的企業只能按照個案來跨部會會商免除限制。這麼繁雜的程序你覺得一個企業要去跟你們協調嗎?所以造成很多企業的困難,無形中對僑生也有限制。所以對於一些領域的企業要請僑生,他想說政府有這個好意,他想要請這個學生,但是我們的門檻太高,他們也請不到,你們又說:想要請就要來跟我們協商。事實上,如果院長你是這個企業,你要去跟政府協商嗎?困難度很高啦!還有僑生如果要留下來,他要去找有符合門檻的,他才能去投履歷,我們沒有一個橋梁,也沒有一個地方,讓他們變成說……就困難了,兩邊都困難,到最後就是一邊請不到人,另外一邊也找不到工作。所以我們希望今天要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協助企業跟僑生,變成一個最佳的橋梁。 |
50 |
卓院長榮泰:很同意麥委員所說,現在全世界不僅在搶人力,也在搶人才,臺灣的產業現在發展得這麼快速,當然需要更多的人力跟更多的人才,而僑外生持續以來一直是提供臺灣人力人才上面我們相當感謝的一個區塊。誠如委員剛剛所說的,有一些門檻,現在政府也陸續在放寬,針對一些新創產業,針對5加2產業、六大核心產業,甚至對未來的五大信賴產業,至於細節該怎麼做、要不要做一些制度上的檢討跟改進,我想國發會跟僑委會都有密切注意,也有聯繫這件事情當中。 |
51 |
麥委員玉珍:所以門檻是不是可以放寬一點,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企業覺得在這邊請不到人,全部都移到國外去。我們越南有一句話,不知道臺灣有沒有應用,「人民富有,國家興旺」,如果企業都往外移了,我們政府就沒有企業在這邊,就沒有工作,大家就苦哈哈的。 |
52 |
劉主任委員鏡清:是的,委員這個聲音其實我在上個禮拜有聽到,所以我們現在做幾個短期跟長期的問題解決,長期一定是我們要來考慮放寬條件,短期的部分是,本來有一些個案可以直接特別申請,然後就個案去核准,我們得到反映是有些學生不知道,所以我們會在學校、各個地方加強畢業生的宣導,然後我們也會協助企業儘快得到核准。至於長期的部分,我們就會來檢討整個放寬的政策。 |
53 |
麥委員玉珍:好,謝謝。 |
54 |
徐委員長佳青:委員,我補充一點,有關於這一些新的政策資訊,今年以來我們有強化,去各個不同院校進行校園的就業宣導會議、說明會,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北、中、南、東也辦了四場針對企業跟學校的座談會,廣泛地蒐集大家在聘僱僑外生的一些疑問或者是相關的訊息。 |
55 |
所以委員指教的部分,我們一定會強化,讓我們的企業以及學生跟學校都能夠收到最新的一些相關資訊,我也會積極地來幫助我們的僑外生在臺灣就業的門檻可以很快地達到目標。另外我們在臺北跟高雄今年也辦了兩場就業博覽會…… |
56 |
麥委員玉珍:我知道,我有去參加。 |
57 |
徐委員長佳青:謝謝。 |
58 |
麥委員玉珍:但是我的問題是夠嗎?這樣子夠嗎? |
59 |
徐委員長佳青:當然還不夠,所以我們也會持續強化,希望未來可以做得更多…… |
60 |
麥委員玉珍:是啊!所以臺灣才有104跟1111人力銀行嘛,對不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懂中文了,都還需要兩個部門介紹工作,你只有辦幾場的博覽會解決是不夠啦,我的意思是這樣,所以我們希望…… |
61 |
徐委員長佳青:博覽會除了兩場實體的還有半年的線上,所以會一直持續媒合,我們去年…… |
62 |
麥委員玉珍:好,我會持續追蹤,也會去請教你。 |
63 |
徐委員長佳青:謝謝麥委員。 |
64 |
麥委員玉珍: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真正達到南向政策的目的啦!因為這都是為你們南向政策所執行的,是不是? |
65 |
接下來我想要請教一下,因為我是新住民立委,所以我也很關注我們新住民的相關議題,今天也要針對這個議題請教院長,一起研討一下。我國新住民現在差不多要超過60萬人,加上我們的新二代,在臺灣可能要破百萬人,顯示新住民在社會上是很重要的一份子。我們帶給臺灣不只是經濟、文化、教育,還有各方面的創新發展,在社區也有很多關於這樣子的協助,所以我們覺得必須要保障新住民在我國法律的地位,也正因為生活上面臨一些困境,所以制定新住民基本法刻不容緩,在本會期4月底的時候,內政委員會也有排審新住民基本法,但是在審法案時因為沒有院版,所以召委最後決定請內政部針對各委員所提的版本,希望在520之後能有院版,讓我們可以一起研議如何讓新住民基本法可以順利通過。請問一下,院版什麼時候出來?你覺得必不必要? |
66 |
卓院長榮泰:非常感謝新住民朋友在國內的產業、甚至照護上面都提供了相當多,國人受到很多的照顧跟產業的發展,這要表示非常感謝。新住民是臺灣一股新興的力量,我們對新住民的照顧跟權益長期以來都非常關注,但是移民事務因為涉及非常廣泛,內政部應該是主導整個包括您剛剛所說的修法以及其他的事項,我們是不是請部長來做一些細節上的說明? |
67 |
劉部長世芳:謝謝麥委員對於新住民非常關心。4月多的時候,在內政委員會確實有討論新住民基本法及新住民權益保障法,當時就有要求5月20日之後要有行政院版本。現在內政部有草擬版本出來,包括名稱或是未來的很多照顧方案,不管是在教育、醫療、勞動,或者是其他新住民比較弱勢的扶助方面,還有包括新住民的定義,現在會送到行政院。所以我個人會建議在內政委員會討論時,是不是願意就這個行政程序上面讓行政院版本送進來的時候我們一起來討論?我想這樣子的方式會更周全,可以照顧接近60萬的新住民朋友。 |
68 |
麥委員玉珍:謝謝部長,我們現在要談的這個不是只有我們4月份來談新住民基本法,不是沒有時間給你們。要跟你報告一下,因為我在2016年輔選蔡英文總統的時候,他也是說要照顧新住民,所以我們不是到現在才說要給行政院時間,我不知道要給多少年才夠。沒有一個統籌新住民事務的部會,導致新住民事務落在不同的部會,上次你來拜訪我,我也有跟你提到。目前主要的新住民事務就是…… |
69 |
劉部長世芳:移民署。 |
70 |
麥委員玉珍:哪裡都有,移民署,就是每一個地方都有編列預算,每一個地方都說要照顧新住民,是多頭馬車,就是大撒幣啦!這是現在流行的話,對不對?我學來說。變成哪裡都有撒錢,每一個部會都要照顧新住民。我們現在希望新住民事務不要只是在移民署,因為移民署沒辦法跨部會統整,所以我們希望有新住民基本法,要有一個部會可以跨部會統整,才能真正照顧到新住民,你覺得目前這樣子就夠了嗎? |
71 |
卓院長榮泰:跟委員報告,剛剛這些努力還在階段性進行當中,我們從2015年就已經成立了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這個是由行政院長親自擔任召集人。 |
72 |
麥委員玉珍:是,一年開會兩次,很有效,是不是? |
73 |
卓院長榮泰:記得上次委員垂詢的時候,我跟你說過我們不會很久不開會,我們會儘快找一個適當時間蒐集必須討論的議題跟事項,就新住民所關心的事情,我們來做集體共同的討論跟決議。 |
74 |
麥委員玉珍:都是討論…… |
75 |
卓院長榮泰:跟決議。 |
76 |
麥委員玉珍:都是討論…… |
77 |
卓院長榮泰:跟決議。 |
78 |
麥委員玉珍:決議那麼久了,還是沒有辦法決議,所以我現在來到立法院,就是因為要實現兩任總統的目標以及六大政見。因為當時我全國去幫蔡總統拉票的時候,他說要照顧新住民,所以我們希望有一個地方可以真正的讓新住民發揮,我們不希望我們只有專業的學生。所以賴清德總統去年在競選的時候,也提出六大新住民的政見,要強化新住民專責單位,其中一個是前總統也有說的,就是讓國人感受到民進黨是最尊重多元文化,也是最重視新住民的政黨,所以為了保障新住民能夠得到更平等的社會福利和權益,院長,你認為應該成立二級機構,還有新住民委員會嗎?來統籌新住民的資源還有法律,才能真正提高這個部會的層級跟各個部會去協調,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業務推動順利,也達到總統的政見。 |
79 |
卓院長榮泰:現在中央政府的組織受到法律規範,有一個額數的限制,所以如果要突破這個,必須去修訂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在這個還沒有修訂完成之前,跟委員報告,我們會持續地強化剛剛跟委員報告的協調會報,讓它能夠有實質的功能,能夠產生一些對新住民朋友實際上的幫忙,所以這個部分我們會透過行政院裡面這個會報來加強它的功能。 |
80 |
麥委員玉珍:這個是照顧新住民,就是永遠讓你們照顧,是這樣的意思嗎? |
81 |
卓院長榮泰:階段性,就是這樣開始…… |
82 |
麥委員玉珍:好,院長,我不想用這個來打臉你,但是你們有說,剛才你有說各個部會滿了,對不對?但是上個星期有委員提出體育署是否應該要升格,院長,你的回復是如果要讓體育及運動發展部成為更有權責的專責機構,當然會朝單一部會的方向來做,除此之外,還提到未來申設時希望能打破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現有的規模,有餘裕的空間。如果按照院長這麼說,機關總數的建置標準有彈性的調整空間,未來的組織改造是否有新住民委員會成立的空間呢?我們是要幫總統實現政見,是你在反對總統的政見嗎? |
83 |
卓院長榮泰:不會,程序是一樣的,如果要檢討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透過這個程序增加任何部會,這個程序是一樣的,所以它的功能…… |
84 |
麥委員玉珍:所以這個一樣,我們新住民基本…… |
85 |
卓院長榮泰:它的功能大家再來好好地討論。 |
86 |
麥委員玉珍:就是新住民的部會,應該要成立啊! |
87 |
卓院長榮泰:功能大家還要再討論。 |
88 |
麥委員玉珍:因為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裡面也有成立新住民委員會,成立這個新住民委員會的服務功能是什麼?後來又把各國的姐妹當作你們的宣傳,亮出來的時候,說你們有照顧到各國的人,但是我們只是穿著國服亮個相,你們就說是照顧,到最後也就沒有了。到現在賴總統又把這個部會改成事務部,由事務部來照顧各國的人,所以我們又來亮相,穿各國的國服,讓你們說有照顧到各國,但是到現在,你說的就是沒用。所以我們希望的是,你們要實踐賴總統的政見,要實際有效的發展,就是要成立一個部會,不只是設立在民進黨裡面的部會,這個只是讓我們在那邊當一個花瓶,讓你們在選舉的時候說有照顧新住民。這是常講的一句話:選舉前山盟海誓,選舉之後說,新住民我對你歹勢啦!是不是這樣?我們看到的是這樣。 |
89 |
卓院長榮泰:委員,您誤解了,我們不會做這種表面的工作。其實對新住民的照顧,我想我們的部會首長都非常地瞭解這個重要性,而且我們都有時時地記得。 |
90 |
麥委員玉珍:所以你覺得有必要把你們民進黨的部會,成為我們的行政院中可以實際發揮的部會嗎?照顧新住民,也要新住民有可以發揮的平臺。 |
91 |
卓院長榮泰:我已經跟委員報告,程序是相同的,那要怎麼樣來處理,要經過大家廣泛的共識、合理的討論,我們一定會去徵詢各方的意見,非常謝謝委員的提醒。 |
92 |
麥委員玉珍:好,希望我們這個是真正的去實踐。 |
93 |
還有我要請教一下,因為很多人都跟我說要來問我們的院長,我們的立法院是可以打人的嗎? |
94 |
卓院長榮泰:到哪裡都不可以打人。 |
95 |
麥委員玉珍:好,是到哪裡都不可以打人,因為時間…… |
96 |
主席:謝謝麥玉珍委員的質詢,謝謝卓院長的備詢。 |
97 |
接下來我們請登記第10號賴瑞隆委員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