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3733

林宜瑾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宜瑾:(11時20分)謝謝主席,有請李部長。
1 主席:有請李部長。
2 林委員宜瑾:部長好。自從上一次我們的詢答過後,直到最近這幾天,你一定還是持續接受到一些批判的聲音,這些批判的聲音從何而來?是因為文化部面對大是大非表現得似是而非。部長回應中正紀念堂該如何轉型的態度,彷彿對於何謂轉型正義絲毫沒有概念,文化部也好像沒有打算要承接任何促轉會移交的工作。促轉會在任務總結報告中花了一整個章節、58頁,討論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的問題,所以我還是要請文化部不能視而不見。去年3月2號文化部就從促轉會的手中承接這個任務,進行專題報告,當時文化部就很明確地指出,「中正紀念堂整體規劃、配置與設計,係將領袖崇拜具現於實體空間,並透過空間象徵,強化個人威權形象,因此如何從威權崇拜的標記,轉變為彰顯民主價值的空間……」,這是文化部的任務、目標之一。
3 可是根據促轉會的任務總結報告第三部的第116頁,國防部早就在2021年表示,目前的三軍儀隊是依據當時主管機關──教育部的要求才派駐的,後來中正紀念堂改隸文化部,國防部仍舊依據主管機關的要求繼續派駐。換句話說,就這個觀點來看,有權有責撤離三軍儀隊的單位是文化部。部長,促轉會在總結報告中所說的是不是事實?
4 李部長遠:完全是事實。
5 林委員宜瑾:對,在上一次的詢答中,部長說三軍儀隊不應該在政權轉移中被移來移去,本席相當認同你的說法,因為三軍儀隊移出去之後就不該再被移回來,三軍儀隊當然也不該被馬戲團化。我們看一下歷史文件就知道,在馬英九的任期內,他是怎麼樣羞辱三軍儀隊。請部長看看這兩張2009年的公文,第一張是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發給當時的主管機關──教育部,第二張是教育部依據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請求,發給國防部。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請求了什麼?他們當時要求恢復三軍儀隊,理由不是什麼儀式不儀式,是要提振觀光,協助回復經濟景氣。怎麼當時的三軍儀隊是為了觀光,現在三軍儀隊就是為了儀式?請問部長,這到底是對歷史的無知,還是對國人的欺騙?
6 李部長遠:這個理由我是第一次聽到,用觀光的理由讓儀隊再回來,我覺得更是羞辱了。
7 林委員宜瑾:是。
8 李部長遠:因為你就必須承認你是對他的敬意所以有儀隊,還是要去除威權把它撤掉,這兩個答案清清楚楚,用觀光就表示這個問題很敏感,它只能用觀光的理由讓儀隊又回去,我倒希望未來能夠處理得很明快又很清楚。
9 林委員宜瑾:好,在上一次的詢答中,因為部長你說現在的國防部已經不堅持一定要派駐三軍儀隊在中正紀念堂,所以本席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目前的三軍儀隊向已經死了半個世紀的獨裁者所進行的崇拜行為,現在已經是文化部的責任?
10 李部長遠:我可能在上一次回答委員的時候,講了太多很浪漫的,像鴿子啊!什麼、什麼,事實上,我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在我自己的家族,我的4個舅舅有3個是白色恐怖的,所以最近有很多NGO覺得我好像不認得這件事情,他們寫了很多信給我一直講,其實我必須再講一次,我對於中正紀念堂的威權象徵是完全承認的,然後我對於去威權、轉型正義也是完全支持的,所以國防部如果不堅持的話,再來的事情我們會跟國防部來溝通。
11 林委員宜瑾:好。
12 李部長遠:這件事情必然是這樣,因為我們必須跟國防部溝通,甚至於中正紀念堂的這個高度是要到行政院、甚至是總統的,但是我必須發動這個溝通。
13 林委員宜瑾:是,好,所以最後還是向文化部呼籲啦!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理由其實很簡單,也如同部長您所說的,我覺得這就是互相尊重,沒有誰的歷史記憶比較偉大,也沒有誰的歷史記憶應該遭受羞辱跟打壓。有的人如果喜歡蔣介石,他在自家後院要擺蔣介石的銅像,自掏腰包請保全去看守,那是他個人的自由,可是如果有人要強迫全民一起用納稅人的錢來維護蔣介石的銅像,還要請三軍儀隊來看守,我們就必須堅決反對。
14 接下來進入今天的主題,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第五條,中央主責機關就是文化部,應該定期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會議,要來研議、協調及推展國家語言發展事務。2021年文化部總共辦理了8場線上論壇,還有1場正式大會,在大會中文化部有承諾,針對臺語、馬祖語以及臺灣手語等欠缺明確專責機構的國家語言,文化部會來主責辦理這些工作,也就是說,針對臺語的推廣,其實我們並不需要成立一個像客委會或原民會這種層級的臺語事務委員會,因為文化部已經有相同量能來處理臺語的推廣,是這個意思,對不對?
15 李部長遠:我們現在已經把設置語言中心的條例送到行政院,等待立法院,所以我們會成立一個……
16 林委員宜瑾:對,語言發展中心。
17 李部長遠:語言發展中心的意思就是各種語言,但是因為文化部是負責臺語、馬祖語跟手語,那這個組織要怎麼編,我們已經大概有想法。
18 林委員宜瑾:好。今天的主題叫「自信臺灣深根文化軟實力」,背後想跟部長討論的是,我們發揮國際影響力不用捨近求遠,也不該忘記自己的根本,因為臺灣最豐沛的能量早就蘊含在我們的文化脈絡中。不過臺灣因為連續被殖民,而且資本主義在全球化的發展,所以我國文化的根本,也就是我們的國家語言,其實是一點一滴在流失當中,這是一項非常嚴肅的警訊。
19 當然英文大家都會聽都會講,差是差在那個字彙量,英文的文化當然是我們全球人類最習慣最熟悉的文化態樣,不過臺灣文化就不一樣,因為臺灣文化在全世界也只有臺灣人能夠詮釋到位,所以如果臺灣文化能夠像黑潮一樣湧向世界,讓世界認識臺灣,進而學習臺灣文化,我覺得這個就是讓臺灣在國際舞臺上充分展現文化軟實力,將來就會有機會獲得豐沛的果實。
20 我們覺得日本就是一個充分發揮文化軟實力很標竿的國家,日本用它自身的文化以及對它語言的重視,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日本所開創的IP跟各種文化內容已經不僅僅用潮流可以形容它,由日語以及日本文化所灌溉出來的,不管是漫畫、動畫、電影、小說或者是電玩的產品,如同全世界共同呼吸的空氣,陪伴每個小孩大人日常的生活。日本的亮眼成績好像是可望而不可及,可是我覺得不起步當然就永遠追不上,還好文化部已經有開始在做,不管是您剛剛的報告所提到的,培育臺語家庭計畫、強化影視臺語內容、國家語言本土動畫IP開發等等,或者是對臺語聲優、臺語配音師的培育,這都是文化部出錢出力的,我們看得出來是正在努力的現在進行式,可不可以請部長跟國人再一次地說明相關的具體規劃?
21 李部長遠:其實我自己本身也非常不喜歡把日本動畫配成臺語,最近我們自己有一部「八戒」,「八戒」賣得很好,它有臺語版跟多語版,多語裡面就是客家語,然後3種語言同時出去,發現各種語言的確有它自己的樂趣,票房也各自有擁有它的觀眾,我們會在未來的電影跟戲劇裡面表達我們的態度,這一點我可以做到。
22 林委員宜瑾:好,從你現在在努力的這幾個面向。
23 李部長遠:是。
24 林委員宜瑾:不過我覺得臺語的推廣,剛剛很多委員對臺語瀕臨危險其實都很擔憂,所以這個部分真的還是請文化部多加強。
25 李部長遠:是。
26 林委員宜瑾:最後30秒跟您探討一下,昨天我的辦公室有接到一通來電,是一個接受安寧療護的民眾打來的,他想要在有生之年去參加張學友的演唱會,可是苦於黃牛猖獗,所以他也買不到票,他後來其實是甘冒犯罪的風險,花加倍的金錢買到黃牛票。文創法的黃牛條款其實已經上路了,對於黃牛的掃蕩跟嚇阻,我們當然也持續滾動式的檢討中,我想要說的是,無論是演唱會或藝文活動,黃牛利用粉絲的喜愛來炒作,我覺得這個還是持續進行中,所以是不是有什麼樣的具體作為或檢討,再一次去遏阻黃牛的這種行徑?
27 李部長遠:在這一次張學友的演唱會,我覺得文化部展現了一個比較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先斷絕了兩萬多個假帳號,然後直接去跟警察局報案,有抓到了很多黃牛,然後在現場也發現有黃牛,就是說我們用幾個方式去杜絕黃牛,在這一次做得還算不錯。
28 林委員宜瑾:不過還要加強。
29 李部長遠:是。
30 林委員宜瑾:因為這次你還抓得到黃牛,就表示黃牛還是一直在。
31 李部長遠:他的確很難抓,不過我們已經儘量抓了。
32 林委員宜瑾:好,再努力,因為昨天那個癌末病人這樣子打電話,其實我們心裡頭都滿難過的,我覺得這是一個現象,我們還要再加油,好不好?部長,謝謝。
33 李部長遠:謝謝。
34 主席:部長請回。
35 主席(林委員宜瑾):接下來請吳沛憶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74
meet_id 委員會-11-1-22-15
speakers ["林宜瑾","洪孟楷","陳培瑜","林倩綺","萬美玲","柯志恩","葛如鈞","陳秀寳","郭昱晴","林俊憲","張啓楷","吳沛憶","范雲","吳春城","鄭天財Sra Kacaw","張雅琳","羅廷瑋","高金素梅","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葉元之","黃仁","陳冠廷"]
page_start 207
meetingDate ["2024-06-06"]
gazette_id 1135902
agenda_lcidc_ids ["1135902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文化部部長李遠、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列席就「自信臺灣深根文化軟實力 ─ 『國家語言發展法』推動成效總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5902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