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郭委員昱晴:(10時50分)有請文化部部長。 |
1 |
主席:有請李部長。 |
2 |
李部長遠:委員好。 |
3 |
郭委員昱晴:部長好。剛剛我有特別聽到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就是即將成立一個平臺,等於是一個統合的單位,將來會做跨部門的一個協調,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對於我們本土語的保留跟推廣來講,因為其實除了華語以外,我們有很多的本土語即將瀕臨危險的狀態了。我想請教一下,這個語言研究發展中心大概什麼時候會成立?成立近期的目標還有進程,大概是什麼樣的狀況?可以先請部長跟我們說明一下。 |
4 |
李部長遠:其實我們在法律上已經有一個進程,我請次長報告一下好嗎? |
5 |
郭委員昱晴:好。 |
6 |
李次長靜慧:跟委員報告,語發中心的設置條例,我們原本在108年、109年已經送了3次到行政院,去年也曾經行政院通過然後進到立法院,但因為屆期不續審的原因,所以我們在今年度5月31號又重新函送行政院,現在行政院審查過後,就會再發到立法院,再請大院來給予支持。如果這個設置條例通過了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依照條例裡面的編制,然後開始籌組整個……因為它是一個行政法人啦…… |
7 |
郭委員昱晴:對。 |
8 |
李次長靜慧:所以這個設置條例通過了,我們就可以開始籌組。 |
9 |
郭委員昱晴:好,我們也期待啦!因為文化這種東西,尤其是語言,如果你平常沒在講,其實很快就會忘記了,可能我們從小有跟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在家裡說台語,但是現在的小孩在學校或是在家裡跟父母說台語的機會其實越來越少了,所以這部分我們的確要向下扎根。 |
10 |
我們來看一下國家語言流失的部分,其實還是滿嚴重的,尤其是我們來看一下這張簡報,幾乎都超過了五成,包含我剛剛講的,跟爸爸、媽媽講台語的時間,還是跟爸爸、媽媽說原住民語言的時間,或者是跟我們的另外一半在講話,其實有時候我們也不太會用到台語,這對於語言教育、本土語教育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危機。當然我們知道除了這個部分以外,我們希望把它擴及到從教育開始做起,所以本土語的師資是我接下來想要請教署長的部分。 |
11 |
署長早安,目前為止我們看到本土語的教學,在學校第一現場碰到的、我所聽到的、接觸到的,甚至接到了一些陳情,他們第一線反映給我的狀況,不管是來自學生還是來自於老師,許多學校要不就是找不到老師,要不就是這個政策下來很好,但問題是與最後實行結果有一段很大的落差,尤其是找不到老師,以高中本土語的師資來源為例,在實體授課部分,他們當然是以在職教師兼任,或者是以教支人員為主,教支人員是用鐘點費外聘的人員,通過一些認證就可以來做教學。但問題是,要通過這個認證是不是門檻很高?是不是比例上能夠通過認證的人其實真的不多?我記得之前國教署是不是開始要慢慢放寬這個標準?目前為止反應如何? |
12 |
彭署長富源:跟委員報告,去年教學支援人員大概有五千餘名,那麼今年已經有八千多人,所以在人數上很明確有成長,成長大概超過50%。然而,這裡面的教學可能還要有一點增能,讓他真正在面對孩子或是班級教學時,不是只有靠語言能力,還有要靠他教學以及導引學生有興趣的學,這一點的增能,我們會持續努力。 |
13 |
郭委員昱晴:你講到了一個重點,學生為什麼要學?怎麼樣誘發他們去學習,或者應該是說找回他們原本就會說的台語…… |
14 |
彭署長富源:對。 |
15 |
郭委員昱晴:或是本來就會說的本土語,由於這個界線比較沒有那麼清楚的界定,或許比較模糊一點點,這是台語的部分。我們講到原住民族語的教學更是有這樣的問題,因為他不是只有認證,相對來講,好像他們也找不到授課的老師,我知道去年時有說,好像只要身分認證是耆老就可以來做教學,現狀真的是這樣嗎?對於耆老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對於教學的定義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規範? |
16 |
彭署長富源:待會原民會的副處長也可以一起說明。 |
17 |
郭委員昱晴:是。 |
18 |
彭署長富源:原則上原民的水準要要求到高級…… |
19 |
郭委員昱晴:對。 |
20 |
彭署長富源:跟我們講的中高級不一樣,他是要到高級,所以相對有人反映,這我們有聽過,因此我們在直接幫忙的過程中,用兩個比較特別的方法,第一個我們是以專聘的方式,大概有229位專職的教師夥伴,不是只有鐘點式的教學支援人員而已,是專聘的;第二個就是用直播共學,剛才我有特別報告,直播共學的好處是我們找到最棒的、最好的老師,一對一也好或是一對二來教孩子,最重要是能夠媒合成功,不要讓老師想教卻沒有孩子學,或是孩子想學卻找不到老師,直播共學這件事,我們也一直在努力。目前這兩個措施的現況,我昨天晚上查了一些數據,在媒合率上算是百分之百,但是我還會細節的去瞭解,百分之百的這個實況有沒有到學生選的都開成。 |
21 |
郭委員昱晴:對,這個比較重要。 |
22 |
彭署長富源:這個我會再詳細瞭解,謝謝委員。 |
23 |
郭委員昱晴:可以看一下簡報的表格,我們大概可以看到,目前國小、國中以及高中的師生比,舉例來講,像是原住民的語言,其實一間學校分配不到一個老師,當然我們不是說所有學校都有這方面的需求,只是可以想見,具有教學資格的老師必須要疲於奔命,他也可能要有跑班的狀況,我想師資培育的確是我們接下來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
24 |
還有很多老師跟我反映,如果班上孩子的程度落差太大,對他來講其實是教學信心上的折損,其實有很多老師在反映這個問題,是不是有可能變成類似像英文,針對英文,其實小學就已經開始在跑班了,學生的程度是A1、A2、A3,就可以開始分級教學,對於本土語來講,我想這也應該可以納入考量。 |
25 |
彭署長富源:以上委員講的一個是師資,一個是教學面能不能夠分組,這兩件事我們都會來處理。 |
26 |
郭委員昱晴:好。 |
27 |
彭署長富源:針對師資的部分,我要說明一下,委員提供的數字應該是5月底的數字。 |
28 |
郭委員昱晴:是。 |
29 |
彭署長富源:我們會一直管制到8月29號開學前,所以歷來這兩學年,以及以前九年一貫開始的國小本土語言,師資的問題大概要等到8月,最後都會處理完,目前可能看到的問題,我們都會持續幫忙地方政府跟所有學校,謝謝委員。 |
30 |
郭委員昱晴:謝謝署長。接下來我可能要請一下文化部長,不好意思。我們就文化部的問題來討論一下,因為在上個禮拜,也就是前幾天,本席這邊有接到影視產業的專業人員張庭翡,他是監製,他也做過編劇,他得獎無數,他特別來跟本席陳情,他也提到了現階段所碰到的一些問題,包含勞檢或者是勞災,這也是我在一開始對文化部做總質詢時特別提到的,我們知道在2022年神仙谷的事件之後啟動了勞檢制度,但問題是我們沒有針對影視產業訂有專條或是專章的規範,比方說他們可能在外面出外景的時候要搭鷹架,但是這個所謂的鷹架它用的是什麼樣的標準?它用的是營造的標準來審核,但問題是那個是完全、非常不切實際,我自己本身在影視產業工作過,所以我知道比較容易拆裝、比較容易移動的,它會是所謂的螃蟹車,但是這個部分其實我們如果還是用一般營造的、用搭鷹架的方式去檢視它,說它勞檢不合格,然後對這個劇組人員做一個裁罰、開罰,我覺得這個部分是不是真的要有一些完整的修訂?不然其實你一直用營造那一套、工地那一套標準套用在真正出外景的製作公司、在拍戲的劇組,他們在勞檢規章的部分,其實是有點不公平,這個部分是不是可以說明一下下?不好意思,占用一下時間。 |
31 |
李部長遠:當然,因為我自己也是來自這個工作,所以我最近還有去現場看他們拍戲。 |
32 |
郭委員昱晴:是。 |
33 |
李部長遠:您剛才講的的確是這個問題,我想我們文化部馬上做檢討,然後研究一下看有什麼方法來保障這個東西。 |
34 |
郭委員昱晴:好,其實剛剛秀寳委員有特別提到,520總統就職之後,其實中國的那雙黑手也伸入到影視工作產業當中了,陳慕義大哥來跟我會面的時候也特別提到,他從得獎之後,他幫臺灣的影視產業的工作同仁講話之後,或者表明他的態度是支持這片土地的時候,他的工作量就非常非常之少。所以這個部分,我想我們對文化部長有一些期待,如何能夠幫助成為我們真的認真在這片土地上工作的影視同仁們成為他們最好的後盾、支持他們,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能夠展現他們的才華,這是我們對您的期許。在這邊也謝謝! |
35 |
李部長遠:好,謝謝! |
36 |
郭委員昱晴:謝謝,也謝謝主席! |
37 |
主席:謝謝郭昱晴委員,部長請回。 |
38 |
我們接下來休息5分鐘。 |
39 |
休息(11時2分) |
40 |
繼續開會(11時7分) |
41 |
主席:我們現在繼續開會,接下來請林俊憲委員質詢,時間4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