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3670

林月琴 @ 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月琴:(9時25分)謝謝主席,有請部長。
1 主席:請彭部長。
2 彭部長啓明:林委員早。
3 林委員月琴:部長早。我看了部長針對廢棄物處理的報告,寫得非常詳細,方法也很多,可是我4月質詢的時候,提到如果沒有面對問題核心,再多的方法也是沒有用,所以應該要訂定目標,包括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個廢棄物到底要減量多少等等,所以今天我就一一來跟部長探討這些相關問題。有關廢棄物的核心問題,到底環境部掌握到了嗎?我相信部長跟我都非常同意要處理很多政策,除了法制以外,事實上要訂出目標,手段更為重要。上個會期我們已經通過了氣候變遷因應法,也明確訂出減碳目標及方法、路徑,環境部後來也陸續公布了子法,本席希望環境部針對廢棄物處理也一定要有積極的態度,並能實質上的做到源頭管理,另外,地方政府跟居民比較頭痛的垃圾暫置問題,也希望做好社會溝通。
4 在我上次質詢完沒多久,環境資訊中心就報導說8年來國人的垃圾是越減越多,所以有幾個問題,想請部長跟我們說明一下。第一,我國人口近來是越來越少,為什麼垃圾卻越來越多,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5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有兩個部分,一個是算法的問題,就是過去我們有統計,現在環境部升格之後,資源循環署的算法又精進很多,掌握到更多,所以那個數據就顯著增長。第二,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外食變得多很多,這是一個蠻大的問題,如何改變這個習慣也非常重要,這是兩個最主要的因素。
6 林委員月琴:如果部長已經掌握到問題的話,未來就要看你的解方,因為現在疫情其實已經是解封的狀態。第二個,垃圾減量政策,過去重點都花在末端處理,這樣的政策方向是否有錯誤?為什麼?因為垃圾越減越多,卻一直花錢在處理末端的事物,政策上是不是有錯誤?
7 彭部長啓明:其實現在資源循環的比例也顯著增多,剛剛講過,一邊增長,一邊下降,未來我們希望資源循環促進法能夠在年底提出來,之後應該可以更有效整合各個部分,其實也要跟委員報告,所有的資源其實是掌握在各個政府的管理項目裡,環境部積極地想要推出資源循環促進法,希望年底草案能夠先預告,如果這個法案可以通過的話,就可以有效的把各種資源合在一起,作更有效的管理。
8 林委員月琴:好,我們也希望這個法可以趕快在年底送出。院長曾經提過老問題要找新方法,新問題要找好方法,請問部長,針對未來整個垃圾處理量的問題,你有沒有想到更好的方法?
9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我有去看了一些SRF或垃圾場,的確環境條件沒有那麼好,所以我也特別跟同仁討論到一個議題,就是過去環保署是以比較管制的角度來管理,現在我們是環境部了,應該把所謂的業界結合在一起,過去想到業界,可能會認為是工業局或經濟部的事情,但是我們現在是部了,如何把資源循環相關的產業聚集在一起,幫助他們,也解決我們的問題,所以我目前希望有不一樣的讓他們籌組聯盟的方式,讓一些產官學也能夠在一個平臺裡面來討論這個事情,等到更明確之後,我希望有半年的時間,然後把這個草案送到大院,看能不能在年底的時候預告出來,這樣會更周延一點。
10 林委員月琴:這樣子表示也有在做社會溝通啦!
11 彭部長啓明:要社會溝通,這個要社會溝通。
12 林委員月琴:部長,我要為地方的百姓發聲,垃圾暫置場的問題已經困擾百姓非常久了,雖然我是不分區立委,可是我有認養桃園市,地方的事務我也非常關心,所以希望透過這樣的質詢,讓部長能夠正視地方的垃圾問題。擱置場造成居民有三大困擾:一個是垃圾來不及燒、燒不完,這樣子造成垃圾一直在堆積,都已經高到越過了護欄,然後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就可能會影響到居民甚至用路人的安危。第二個就是垃圾暫置產生惡臭的問題,有沒有想辦法去解決?有時候甚至會影響鄰近的集水區、學校和居民,他們對於這樣的困擾,常常都要跟市府做溝通才有下一個動作。第三個,事實上剛才陳昭姿委員也有提到火災這件事情,桃園的掩埋場也常常發生火災,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可是造成空氣污染,我比較擔心的是兒少,因為距離學校蠻近的,變成孩子上課都要戴口罩。以去年桃園會稽掩埋場為例,火災影響到周邊數十間學校,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邀請彭部長跟我一起到我的認養選區走走,但我不是要去看棒球,也不是要去看籃球,我希望的是能夠來看掩埋場問題的嚴重性,我希望還是能夠聆聽民眾的聲音,因為剛剛聽起來部長是很願意做社會溝通的。
13 彭部長啓明:我非常樂意,我也很樂意去看掩埋場。
14 林委員月琴:去看完之後,真的還是要去思考怎麼解決。
15 彭部長啓明:好,可以。
16 林委員月琴:部長,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現在已經有一百座垃圾擱置場,許多擱置場都有剛剛前面提到的那三個問題,這些儼然是臺灣的垃圾百岳,我來自兒少界,我發現這些距離學校和水源區都非常近,對孩子的健康是有疑慮的,所以想請問部長,針對這部分你有統籌的管理辦法嗎?未來退場機制是什麼?
17 彭部長啓明:目前就是等到焚化爐整改上來之後,還有新的上來之後,這個就會陸續的去化。關於委員提到的問題,有幾個特別的案例我們現在正在處理,例如它離水源地比較近,我們會特別妥善來處理。至於你剛剛提到火災燒的、惡臭的,其實已經都在改善當中了。
18 林委員月琴:好,我們也希望要持續處理,這個問題必須解決,畢竟跟學校這麼接近的話,事實上對孩子的健康也會有影響,這件事情我是非常關心的。
19 彭部長啓明:好,謝謝。
20 林委員月琴:垃圾問題有可能不是民生問題,也有可能是政治問題,因為目前就在開打垃圾大戰,垃圾擱置、焚燒及運送,都有可能是各縣市之間的利益交換,可是人民常常不知情,不知不覺當中他必須拿健康來交換,所以本席也要提醒環境部不能作壁上觀,而必須負起責任、正視問題。本席也想請問部長,針對目前全臺這些跨縣市的垃圾問題,環境部的角色是什麼?畢竟中央還是要給地方一些政策方向,然後讓他們可以去做,所以有沒有做量能調度的協調?
21 彭部長啓明:有,報告委員,相關調度就是環境管理署在做跨區域的調度,這個有在進行當中,而且已經實施一段時間,我們跟各縣市環保局也都有密切的配合,所謂的調度其實就是我們這邊在處理的。
22 林委員月琴:是不是可以給我們更完整的書面資料?
23 彭部長啓明:好。
24 林委員月琴:再來就是要跟部長討論預算問題,從環團的研究來看,環境部在廢棄物末端處理要花將近17.7億,對比源頭管理,我們都一直在講源頭管理很重要,結果這部分只花0.9億,兩者相差22倍,如果連環境部自己的報告都強調要做好源頭管理的話,這顯然是說的跟做的好像有點落差。部長你剛上任,馬上就要遇到編列預算了,請問目前編列預算怎麼調整?明年的源頭管理重點做什麼?
25 彭部長啓明:我請署長來報告源頭管理。
26 賴署長瑩瑩:跟委員報告,現在針對源頭管理,我們在綠色設計、循環採購都有一些工作的推動,特別是我們還要去做一些資源回收,讓我們的產業可以建立商業模式,這部分都有一些相關的人員及經費投入。
27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其實前兩天有一個新聞稿,就是我請他們算出來我們資源循環相關產業有1,400億,所以我們會用公私協力的方式來推動這些事情。當然過去針對源頭管理的費用,都是宣導做這個事情不夠啦,我會逐步來調整這件事情。
28 林委員月琴:部長真的要多花一些心思,針對編列預算,真的前面要做源頭管理,因為源頭管理才能夠解決問題。部長你跟我一樣都來自民間,我想你非常懂民眾要什麼、想什麼,垃圾減量應該不是一種小確幸或小亮點,希望未來能夠真正反映在數字上,所以就麻煩部長要研議有用、有效的方法來解決,謝謝。
29 彭部長啓明:謝謝委員。
30 主席:謝謝林月琴委員的發言。
31 接下來請陳菁徽委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18
meet_id 委員會-11-1-26-20
speakers ["黃秀芳","盧縣一","陳昭姿","林月琴","陳菁徽","邱鎮軍","蘇清泉","王正旭","賴惠員","牛煦庭","林淑芬","廖偉翔","洪申翰","劉建國","陳冠廷","林俊憲","陳瑩","葉元之","楊曜","王育敏","鍾佳濱","涂權吉"]
page_start 131
meetingDate ["2024-06-06"]
gazette_id 1136001
agenda_lcidc_ids ["11360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環境部部長就「廢棄物暫存量逐年攀升,廢棄物處理政策短中長程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 備質詢
agenda_id 11360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