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傅委員崐萁:(11時42分)主席,今天本來是要討論一個蠻嚴肅、值得社會關懷的議題,我想召委今天排這個議題非常值得大家讚嘆,也就是「鐵窗裡的少年──如何提升輔導處遇、預防再犯、落實社區轉銜機制、促進社會復歸,並完備社會安全網」的專報,但是我剛剛聽到部長的答復,我真的覺得政治在這個地方可以無限上綱,是不是請部長來一下? |
1 |
主席:麻煩部長。 |
2 |
傅委員崐萁:部長就職多久了? |
3 |
鄭部長銘謙:還沒滿兩個禮拜。 |
4 |
傅委員崐萁:應該說還沒有滿十天。部長,您所在的位置是全國檢調體系都唯你馬首是瞻,你要特別謹慎你的言行,尤其這是神聖的國會殿堂,不要在這裡配合執政者來營造你的立場跟帶一些錯誤的社會示範,讓下面起而效尤、逢迎拍馬、迎合上意。司法的風氣要調整,我想部長首當其衝要以身作則,你認為對不對? |
5 |
鄭部長銘謙:司法本來就不是逢迎拍馬,我想這是我們堅守的一個信念與原則。 |
6 |
傅委員崐萁:謝謝,那請問一下,您今天是部長還是大法官? |
7 |
鄭部長銘謙:我是部長。 |
8 |
傅委員崐萁:你可以取代大法官的職務在這裡發言嗎? |
9 |
鄭部長銘謙:大法官有大法官的職權,我是針對委員的詢問,我們必須要…… |
10 |
傅委員崐萁:立法院的修法提案、三讀通過的案子,是可以由你來決定有沒有符合三權分立嗎?有沒有符合毀憲亂政嗎?是你可以決定的嗎? |
11 |
鄭部長銘謙:我想這個在社會上是有一些意見,我們是希望整個法律上的一個…… |
12 |
傅委員崐萁:社會上有意見?一個法律人在沒有明確的法律出來以前,你可以在國會殿堂以部長的名義取代大法官來表示大法官的意見嗎? |
13 |
鄭部長銘謙:我們沒有要取代大法官的意見。 |
14 |
傅委員崐萁:好,那請你謹言慎行。部長,我請教一下,現在你接任部長,目前有這麼多的青少年犯罪越來越嚴重,包括孩子可以去把人家割喉,臺中捷運有隨機的傷人案,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這八年的教育已經出問題,針對我們的法制面,部長有沒有一些想法?針對今天的主題,有沒有什麼想法?能夠讓青少年的犯罪降低而不再犯,有沒有什麼想法?請簡短說明。 |
15 |
鄭部長銘謙:法務部所收治的就是屬於非行少年刑事案件觸法的一些少年,在整個社會安全網我們是收治這些少年,至於預防少年犯罪的部分,那可能就是整個社會安全網由各權責部會大家共同來做。以法務部來講,既然有非行觸法的少年,我們在少觀所或者是在少年矯正學校,就是依照社會安全網的這些理念,針對就學的部分,我們希望他能夠做一個銜接,而不是在收治的過程中讓他失去就學的權利,所以我們用108課綱來幫助他們銜接,不要因為收治而失去學習的一些權利。另外,我們的矯正學校也希望培養他們技術性的技能,同時也協助他們考到證照。 |
16 |
傅委員崐萁:矯正的部分本來就是法務部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跟一環,針對毒品防治的部分,現在青少年的犯罪也是持續在61.94%,未成年的犯罪率還是達到61.9%的占比。今天時間有限,你是新任的部長,要有新的氣象,針對青少年毒品的防治,究竟該如何嚇阻?請部長針對這個部分給本席一個正式的書面報告,因為這個事情已經講了很多年,但是毒品的問題一直沒有降下來,而且再犯率不斷的發生,從一個叫做防治、一個叫做矯正之後,如何再回籠?部長,本席這樣講清楚嗎? |
17 |
鄭部長銘謙:清楚。 |
18 |
傅委員崐萁:好,請將完整的正式資料送給本席,本席一定還會再請教。另外,對於矯正的部分,本席還是要拜託部長,關於現在我們矯正處遇整體的情況,為什麼很多人再犯率還是這麼高?原因就是這些人到了社會上之後,還是要有一技能夠謀生,現在在裡面包括摺紙蓮花這些東西,在社會上它是沒有辦法銜接的。我過去在花蓮縣政府服務,我讓地方所有的公務機關,甚至軍營、軍人、國防部我們都合作,不用到四十五歲退伍,我們在營就給他第二專長訓練,都由縣政府來支援,不管是烹飪,不管是汽修,甚至修飛機,很多大廚,甚至園藝,甚至有機農業栽種,都培養他們能夠有一技在身,當時也協助國防部讓更多的人願意從事軍旅,未來不只四十五歲、四十八歲以後的終身俸,還有第二專長,他可以有其他的收益。所以部長,本席提醒你,如果要讓這些人不要再犯,你一定要讓他有一技之長能夠在社會上生存下去,要去思考現在的矯正教育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再犯率會這麼高?有沒有問題? |
19 |
鄭部長銘謙:這部分我來努力,我對這個議題很有興趣,我本來就有在做,針對預防的部分,我本來就是長期一直都在關注,委員提到的這些具體的部分,我們會再來檢視。 |
20 |
傅委員崐萁:請部長將完整的計畫給本席,本席很樂意跟你一起來討論,把再犯的防治提升起來。 |
21 |
鄭部長銘謙:是。 |
22 |
傅委員崐萁:另外,法務部本來就應該要中立,本席再強調一下,司法是國家社會正義最後的防線,一定要秉持公正。部長及秘書長,本席要請教一下,透過中央社這麼多媒體報導,本席不請教不行啦!郭台銘的事件,參選總統預備賄選罪全國發生數十起,幾乎都是易科罰金就了事,唯獨現任屏東縣的議長,這不是重罪,為什麼收押了五個月?而且現在起訴以後,依然在收押,賄選的事件有需要起訴以後還要收押嗎?秘書長請回答。 |
23 |
吳秘書長三龍:向委員說明,這個涉及到個案…… |
24 |
傅委員崐萁:不是、不是,你不能永遠以個案來回答,今天既然已經起訴了,如果起訴的資料不齊全,為什麼可以起訴?既然已經起訴,證據齊全,那為什麼還要收押?請問一下秘書長。 |
25 |
吳秘書長三龍:因為這個…… |
26 |
傅委員崐萁:國際人權兩公約不是無罪推定嗎?是不是? |
27 |
吳秘書長三龍:因為羈押有…… |
28 |
傅委員崐萁:秘書長,本席請教你,國際人權兩公約是不是無罪推定?是不是? |
29 |
吳秘書長三龍:無罪推定應該是一個大原則。 |
30 |
傅委員崐萁:一個大原則,好。既然已經起訴了,應該證據齊全,為什麼還在收押? |
31 |
吳秘書長三龍:至於說個案要收押,法官有裁量權啦! |
32 |
傅委員崐萁:你現在一直在強調個案,那本席現在不跟你談個案。在此請教秘書長及部長,根據各媒體報導,這不是誰講的,而是在法院正式公開審理,從錄音檔有聽到檢察官對偵訊人說:大局為重,給點時間來處理、查證。這一句其實也還好啦!但請問一下部長,檢察官講的「大局」,什麼叫大局? |
33 |
鄭部長銘謙:我不瞭解這個個案,這個大局…… |
34 |
傅委員崐萁:不是,這不是個案。本席請教你,一個正常的檢察官會不會講什麼叫大局? |
35 |
鄭部長銘謙:我對案情不瞭解,這個大局…… |
36 |
傅委員崐萁:這個媒體已經報導成這樣子了,這不是說你瞭不瞭解,即使不瞭解你還是要給本席答復,今天沒有回答,還是要有書面回答。這是貴部的檢察官對著偵訊人錄音、錄影的情況之下講的,所以才在法院開驗的時候聽到錄音檔是這樣公開審理,在場所有的記者都聽到,所以共同予以報導,國會當然要關注。什麼叫大局?請部長回答。 |
37 |
鄭部長銘謙:我們再來瞭解。 |
38 |
傅委員崐萁:好,你再瞭解。再過來第二句話:涉及政治案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的。什麼叫政治案件?檢察官心裡還有政治嗎?不是依法辦案嗎? |
39 |
鄭部長銘謙:這部分我們再來瞭解。 |
40 |
傅委員崐萁:還要再瞭解? |
41 |
鄭部長銘謙:對,因為這個…… |
42 |
傅委員崐萁:部長,每一天的資訊這麼多,但是關於法務部的就這麼一、兩件,你也關心一下嘛!你知道社會對這個質疑,你是不是第一時間就要趕快瞭解清楚,不然你怎麼到國會來備詢呢?已經引起軒然大波,你可以置若罔聞嗎? |
43 |
鄭部長銘謙:凡是社會注意的事情,我們都會…… |
44 |
傅委員崐萁:再講一次,檢察官說:這是政治事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的。那請問誰可以決定?是部長可以決定還是誰可以決定? |
45 |
鄭部長銘謙:我不清楚這個,所以我必須要再去瞭解…… |
46 |
傅委員崐萁:錄音檔就這樣播出來了,檢察官就是這樣說的。再過來是「上面都同意」,所謂「都」就不是一個人,他的上面不是一個人,他說「都同意再放人」,上面有哪些人?要都同意是哪些人?部長。 |
47 |
鄭部長銘謙:這個我不清楚個案。 |
48 |
傅委員崐萁:現在已經不是個案了,這已經是矚目事件,已經涉及司法調查是否公正,這是很嚴重的問題,這已經涉及司法調查是否公正,部長今天你可以回答你不清楚,但請你針對這個案子給本席一個正式的書面回答,本席今天正式提出,在這裡錄音錄影,我們在國會正式詢問這樣的問題,檢察官可以這樣做嗎?檢察官可以這樣做嗎?檢察官可以這樣做嗎?政治辦案的檢察官?還是國家的檢察官? |
49 |
鄭部長銘謙:我們再瞭解,再做一個釐清,這部分委員要我們…… |
50 |
傅委員崐萁:儘速給本席書面回答,謝謝。 |
51 |
鄭部長銘謙:謝謝。 |
52 |
主席:謝謝。 |
53 |
接下來請楊瓊瓔委員、楊瓊瓔委員、楊瓊瓔委員。 |
54 |
郭昱晴委員、郭昱晴委員、郭昱晴委員。 |
55 |
沈發惠委員、沈發惠委員、沈發惠委員。 |
56 |
所有登記發言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詢答結束,委員質詢時要求提供之相關資料或書面答復,請相關機關儘速送交個別委員及本會。 |
57 |
部長,還是一樣要提一件事情,我還是蠻肯定您的一個政策,就是對於三專生再留任的政策,這在基層檢察官反應非常好,這真的可以留下目前戰力最強的檢察官,因為戰力強的檢察官很多都走掉,而您的這個制度真的可以有效留下很多有戰力的檢察官,光就這一點,我不敢叫做給你肯定,我沒有那個資格啦,但我真的是非常支持以及感謝您的這個制度。因為很多我們以前的同仁都有跟我說這件事,所以我在這邊要謝謝部長這個非常棒的政策,謝謝部長。 |
58 |
委員質詢時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書面答復,請相關機關儘速送交個別委員及本會。委員陳俊宇、謝龍介、沈發惠所提書面質詢均列入紀錄,刊登公報,並請相關機關以書面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