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2740

萬美玲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萬委員美玲:(9時17分)謝謝出席,有請李遠部長。
1 主席:請李部長。
2 萬委員美玲:部長早。
3 李部長遠:早。
4 萬委員美玲:真的不緊張嗎?
5 李部長遠:本來很緊張,現在不緊張了。
6 萬委員美玲:什麼原因?
7 李部長遠:因為我準備好了。
8 萬委員美玲:很好!我們也期待你一定要準備好了。其實剛才本席在跟主席說有請李遠部長的時候,我一度想要說有請小野部長,因為我們對小野這個名字大概比對李遠這個名字更熟悉一些。您剛剛也自己提過,您過去從一個文化創作者,然後投入文化產業,也推動臺灣新浪潮電影運動,也擔任過電視臺的經理、董事跟總經理,現在踏入了政壇,你可以說是走過了臺灣文化影視產業的興起、蓬勃跟衰弱。在這五十幾個年頭,也從過去老三臺的電視到現在數位匯流的OTT時代,我相信你應該對整個臺灣影視娛樂的產業環境相當熟悉,對嗎?
9 李部長遠:完全對。
10 萬委員美玲:很好。部長,面對整個產業發展的數位化轉型,還有現在我們都知道的韓流以及對岸的陸劇、電影、音樂的強勢崛起,在這個時間點要扛起整個臺灣文化跟影視產業的重大責任,不曉得部長知不知道臺灣現在整個碰到的困境是什麼?您認為是什麼?
11 李部長遠:其實臺灣的困境,第一個,就電影或戲劇來講,它的市場太小,然後頻道太多,像Netflix這種國外的頻道大舉入侵以後,它變成是全世界的競爭,它的預算變高,臺灣因為本身市場就很小,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用很高的預算在製作節目,甚至於用原來的預算都不見得可以回收成本,這就是根本的問題。
12 萬委員美玲:好。我想部長有看到所謂的市場面問題,所以我們就也要想想看,在未來我們怎麼樣來協助他們有這個舞臺、有這個市場,然後找到問題點,對症下藥來解決。但是我們知道問題點在哪裡是最可貴的,最重要就是如果今天我們主政不知道問題點在哪裡,甚至於不覺得那個問題是問題,我想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13 剛剛提到這個市場需求,過去我們看到文化部有的時候其實用補助的方式來去解決問題,或者是一直蓋很多的硬體,然後做很多的文化園區,展演空間不斷地蓋,最後這些我們看到很多都淪為蚊子館,甚至於我們還有說要發展什麼什麼國家隊,很多口號喊得漫天價響,或是很多的計畫非常大,但最後不但沒有打進世界盃,還浪費很多的預算,也浪費很多的資源。誠如您剛剛說的,一直在談預算也好、資金也好,但是我覺得怎麼樣對症下藥才是最重要,不然其實預算跟資源都會浪費掉。所以接著我想請教一下部長,您目前最常使用來觀賞節目的平臺是什麼?
14 李部長遠:都有,我從Netflix或者是直接看公視或者看華視或者看我們自己的頻道。
15 萬委員美玲:所以不管是無線、有線電視或者OTT數位串流影音平臺,您都有接觸,對嗎?
16 李部長遠:對。
17 萬委員美玲:好。根據本月(5月)15號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公布的調查,顯示國人觀看OTT串流影音已經達到49%的偏好度,超越了非串流影音的44%,而且推估在未來3年可能就會過半,所以OTT數位串流影音平臺在未來也是一個市場的趨勢,針對這一點,部長同意嗎?
18 李部長遠:同意。
19 萬委員美玲:您自己曾經使用過或者是看過影音平臺抖音嗎?
20 李部長遠:沒有。
21 萬委員美玲:您從來都沒有看過?
22 李部長遠:我很排斥。
23 萬委員美玲:您排斥是您個人排斥嗎?你都沒有在任何的平臺上去看過任何一個抖音的資訊嗎?
24 李部長遠:如果有人傳給我,我會蠻討厭的。
25 萬委員美玲:你會蠻討厭的喔!但是有看過,對嗎?
26 李部長遠:我其實還不知道什麼是……哪一則算抖音。
27 萬委員美玲:您不知道哪一則算抖音?
28 李部長遠:它上面要寫「抖音」那個字,我沒有太在意。
29 萬委員美玲:這樣子很好,就是過去你沒有看過,對不對?本來本席想要提醒您,之前您如果有看過,我們行政院所屬,公務部門現在是明令禁用抖音,這一點您知道嗎?
30 李部長遠:我知道。
31 萬委員美玲:您知道嘛!雖然您自己本身說蠻排斥,但不知道為什麼您要排斥,能不能說明一下?
32 李部長遠:我覺得抖音蠻明顯的是一個認知作戰,它讓所有接收抖音的人缺少耐心看更長的片子、缺少思考,我曾經當過學校校長,我覺得現在年輕人在看電影的時候幾乎沒有能力從頭看到尾,他必須快轉,當人類都看很短暫的影音,他幾乎沒有能力組織屬於自己的一個思考。
33 萬委員美玲:好,部長後段講的其實我非常認同,但前段如果您要說所有的抖音都是認知作戰,這個我也無法認同。事實上我們也必須瞭解很多現況,才能知道到底我們要用什麼方式才能制定有效的策略,協助將來我們在文化或相關國際影音產業上面的發展。
34 根據2024年台灣數位趨勢報告指出,針對抖音,雖然部長很排斥,但是我相信您一定看過,臺灣用戶已經高達565萬人,觸及率更達到全臺灣網路使用者的26%,而且很多用戶是國中以下的少年族群。依照目前這樣的狀況,部長,您本人是贊成我們完全禁用抖音嗎?
35 李部長遠:其實你問這個問題是蠻難,因為我覺得在臺灣這個自由民主社會,包括我們的法令,好像很難完全禁止它。
36 萬委員美玲:很好。
37 李部長遠:但是可以局部地限制它。
38 萬委員美玲:跟您討論到這邊,其實我蠻能贊同你,就是你有自己的看法跟想法,但是你也蠻務實去看整個現狀。很多的事情,禁止其實不是解決之道,因為你禁完一個,可能會再來一個,你永遠沒有辦法完全把它禁止掉。尤其您剛剛說現在又是一個民主社會,儘管我們自己沒有下載,但今天不管透過IG或者臉書,它都很有可能會跳出來,您還是會看到,甚至像您剛剛所說的朋友會傳給您。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就像一場比賽當中,我們要想一想怎麼提升自己去擊敗對手,而不是阻止別人參賽,用這個方式,我想部長應該是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們要怎麼樣協助打造更有競爭力的臺灣本土OTT影音平臺及相關產業,我想這才是正道,所以將來也希望部長往這個方向走。
39 另外我們再來討論的是,臺灣過去在整個華語世界,在戲劇的節目上面我們可以算是領導品牌,電影、音樂,我們其實有很多很棒的作品。過去有很多華劇、台劇,我們都很喜歡追劇,甚至那時候我們有很多偶像,但這幾年來很多所謂的天王、天后,男神、女神好像都漸漸地被韓劇、陸劇所取代了,在這件事情上,部長認為要怎麼因應?
40 李部長遠:這個問題對我來講,早期七十年代,臺灣年產兩百部國片是因為沒有競爭對手,我們靠馬來西亞、新加坡就可以收回來一半,可是當香港起來、當中國大陸電影起來的時候我們就被打敗了。現在韓國及日本文化,包括動漫這麼吸引臺灣青少年,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們也要反過來從我們的動漫、動畫、電影及文學裡面,要有我們自己的特色,包括造型,否則那個造型怎麼看都是韓國、日本的或者長得很像,對我這個年紀來講是蠻感傷的,因為我曾經也非常努力地在八十年代希望臺灣電影走上國際。
41 萬委員美玲:是,好,所以我們應該要思考,因為OTT數位匯流的發展,臺灣的影視產業也可以這樣打入國際市場,但相對地就像您剛剛所說的也要面對更多競爭,所以我們除了針對市場有好的IP之外,也需要引進更多民間資金,需要更有競爭力的OTT平臺配合。過去史哲部長曾經說過要組OTT國家隊,讓台劇不再受限於國際平臺,您的看法是什麼?要組OTT國家隊。
42 李部長遠:OK,你問到重點了,因為臺灣對於電影、影視的輔導、輔導金是比較屬於藝術的,由文策院主導的是比較商業、產業的部分。目前文策院正在進行的好幾個計畫,就是找到臺灣幾個最大的影音平臺跟他們合作、共同投資,鼓勵他們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影音、有自己的作品。目前為止,我感覺到他們比過去更知道應該來投資自己的作品,壯大自己的OTT內容,相較於過去電信業者比較不相信可以有內容這個東西。
43 萬委員美玲:您其實可以繼續講,可能你是第一次來,聽到鈴聲,如果主席沒有制止,你還是可以繼續回答。
44 李部長遠:好,現在我們文策院在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動用國發基金給的100億去找到民間願意跟我們相對投資的幾種類型,其中我知道可能最有效的就是OTT平臺,比如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或者遠傳,能夠說服他跟我們一起投資一個新的影視公司,生產自己的影片、生產自己的戲劇,我們就不會完全依賴Netflix、完全依賴國外的串流平臺。加上臺灣自己也有很多頻道,我們只要算出來投資多少錢的戲劇可以從哪裡回收,甚至可以賣到國外的市場,電影也好,戲劇也好,你只要算到投資可以回本,那大家就可以一直拍。
45 萬委員美玲:好,臺灣當然影視產業還是面對很多的危機,但我相信危機就是轉機。尤其部長上來後,看起來做了很多的功課,也有很多對於未來的看法和想法,那看怎麼落實,現在是多角化商業模式的時代,不管是電視網路OTT或實體演出的全平臺,透過多角化的平臺能夠行銷到國際龐大的市場,未來臺灣的影視產業才有可能在不靠政府的補助之下,並且脫離內宣文化走出國際。我們希望,部長從業界來,過去也有這麼多經歷,將來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協助臺灣影視產業從逆境中突圍。部長,最後問您有沒有信心?
46 李部長遠:我其實非常有信心。你讓我多講一句話,我看過非常多台劇,最近這段時間看過非常多台劇,也看過非常多韓劇、日劇,我覺得臺灣是在各種文明相激盪的一個地方,其實我們每一部台劇,最近我看到的,它的人文底蘊都比韓劇好。我這樣講不是一種自傲,我自己一路做電影到現在,其實對於韓劇的商業操作模式我是佩服的,但對於內容、角色的設定情境以及社會性,我覺得台劇非常有希望。
47 萬委員美玲:好,那部長繼續加油。
48 李部長遠:是,謝謝。
49 萬委員美玲:我們大家拭目以待你的成績,好不好?
50 李部長遠:謝謝。
51 萬委員美玲:好,謝謝。
52 主席:謝謝萬美玲委員。接下來請柯志恩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54
meet_id 委員會-11-1-22-13
speakers ["林宜瑾","萬美玲","柯志恩","洪孟楷","羅廷瑋","葛如鈞","陳秀寳","張雅琳","陳培瑜","郭昱晴","吳春城","范雲","葉元之","吳沛憶","蘇巧慧","林倩綺","楊瓊瓔","麥玉珍","高金素梅","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張智倫","陳冠廷","林楚茵"]
page_start 85
meetingDate ["2024-05-22"]
gazette_id 1135001
agenda_lcidc_ids ["11350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文化部部長李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50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