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2734
王定宇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經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教育及文化三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Index | Text |
---|---|
0 | 王委員定宇:(9時2分)謝謝主席。本席今天在這裡進行提案說明,有關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增訂第二十一條之一條文草案,這個法我先從一個故事跟在場所有官員、我們立院所有同仁報告,有一個法國人來臺灣二十多年,他的太太在將近三年前因為癌症過世,他太太是臺灣人,他在一年多前被診斷出漸凍人症,現在已經癱瘓躺在病床上,唯一能照顧他的是過世的太太跟前夫生的女兒。他在臺灣工作二十年也有繳稅,他有我們的永居,可是當他到老弱病殘的時候,他不能使用臺灣的社會福利,這樣的case我可以在這邊跟大家報告,一個接一個,很多國際的朋友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各種因素被我們的國家吸引而來,他可能是英文老師、他可能是工程師,他可能來自法國、來自印度、來自美國、來自各國,後來我們發現我們都只看到這些國際朋友年輕時為臺灣貢獻心力、工作的片刻,卻忘了他也會有老的時候、他會有生病的時候。當他正在這邊努力工作的時候繳納稅金,盡他的義務,我們把他當家人;當他老弱病殘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叫他回自己的國家,因為他已經把這裡當家,我們不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家人。 |
1 | 而當我們在延攬國外白領勞工、技術勞工、藍領技術工的時候,對於他長期在臺灣工作,不管是取得臺灣的就業金卡、永久居留證,當他老了、面對人生困難的時候,這個國家能不能照顧他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誘因,所以本席這個案子從上一屆跟勞動部、衛福部、國發會溝通了近兩年的時間,我最後提案的版本還是國發會的同仁協助擬稿提出的,所以在行政部門的執行上已經溝通達到共識,沒有窒礙難行之處。在這過程當中,有一個推動外籍人士在臺灣相關權益,甚至協助國發會進行白領勞工攬才的Crossroads協會,也一直在協助、參與溝通跟擬定草案的過程。就在我們現在說話的時候,這些我們臺灣的家人、國際的朋友也正在線上觀看修法的過程,這個法案已經經過兩年的溝通協調,因為屆期不連續,我們在這一屆又重新提出,我們希望增訂第二十一條之一,在臺灣累計居住達十年以上,有相關的就業、繳納稅金、有盡義務的相關規定,他可以適用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五十條及第五十一條,以及長期照顧服務申請及給付辦法之規定。 |
2 | 這個案子沒有爭議,也許其他的法案跟這個法不一樣,但他有跟時間賽跑的壓力,我們的家人們也許皮膚是白的、黑的,不管他來自於哪一州、哪一國,他們在臺灣奉獻他們的青春,在他面對困境的時候,這個法能早一天通過,我們就可以讓他們知道臺灣不只是他們工作賺錢、納稅的地方,臺灣是他們的家,所以謝謝主席今天排審,也相信我們的邱議瑩召委應該特別能體會到類似這樣的法案,就像你一直在推動的再生醫療法一樣,它其實不應該有爭議,它唯一的壓力是來自跟時間賽跑,希望我們所有的同仁、所有的委員、所有在場的官員能協助這個法儘速修訂完成,它已經慢了,我們希望能夠更早完成,謝謝。以上是本席的提案說明。 |
3 | 主席:謝謝王定宇委員。 |
4 | 接下來我們請羅美玲委員進行提案說明。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76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1-1-19,26,22-1 |
speakers | ["邱議瑩","王定宇","羅美玲","陳亭妃","林岱樺","邱志偉","楊瓊瓔","萬美玲","賴瑞隆","鄭天財Sra Kacaw","呂玉玲","陳菁徽","葛如鈞","謝衣鳯","林宜瑾","陳秀寳","張啓楷","林月琴","洪孟楷","黃秀芳","陳培瑜","張雅琳","郭昱晴","范雲","王正旭","吳沛憶","徐欣瑩","蔡易餘","鄭正鈐","劉建國","陳昭姿","張嘉郡","莊瑞雄","盧縣一","邱鎮軍","蘇清泉","林淑芬","陳超明","廖偉翔","羅廷瑋"]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4-05-22"] |
gazette_id | 11349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49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經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教育及文化三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一、本院委員羅美玲等 20 人擬具「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二、本院委員王定宇等 16 人擬具「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增訂第二十一條之一條文草 案」案;三、本院委員邱志偉等20人擬具「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 |
agenda_id | 11349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