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吳委員思瑤:(13時15分)謝謝主席,有請部長。 |
1 |
主席:請部長。 |
2 |
吳部長釗燮:委員好。 |
3 |
吳委員思瑤:部長、所有外交部辛苦的同仁,大家午安。剛剛徐巧芯委員有送你一個禮物是蜜餞,他要暗喻的就是密件嘛!他覺得國家機密就像在7-ELEVEN或是FamilyMart隨手買的蜜餞一樣,可以隨便大放送,可以隨便的拿來做自己政治作秀的場域。思瑤今天要送你一個蜂蜜,「是密件就該封」,國家機密不能有漏洞。我們認識這麼多年,我第一次送禮物給吳部長,我們是本家,吳家大哥跟小妹,請接受我的蜂蜜,好嗎?「是密件就該封」,好嗎?加油,繼續全力以赴,為我們熱愛的臺灣。 |
4 |
我剛剛在隔壁的司法法制委員會,我對於司法院跟法務部提出了質詢。我非常難以接受中華民國的立法委員可以利用他立委的職權來號召國民黨籍的立委透過車輪戰,在今天的外交委員會要逼迫外交部具狀給檢方,對於徐巧芯委員的洩漏國家機密案來爭取不起訴。吳宗憲委員身為法律人,卻做出這樣的司法指導棋,我剛剛在司法法制委員會,我想司法院的代表秘書長也好,法務部的代表黃次長也好,都表情凝重,深深以為不可。吳宗憲召委他試圖為自己的行為來說明,他說因為外交部不是司法機關,所以我們去給外交部一點點壓力不叫做干預司法。 |
5 |
部長,如果吳宗憲委員今天請在野黨的委員透過質詢給你們形成壓力,請外交部要具狀給檢察官對於此案不起訴,就是給你施壓了,這是不是在干預司法? |
6 |
吳部長釗燮:我期期以為不可,我們臺灣的政治體制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如果說透過立法權來施壓行政權去改變司法權的決策的話,我想這個會把我們的政治體制給搞混了,這個是不好的。 |
7 |
吳委員思瑤:期期以為不可,臺灣的憲政體制是五權分立啦!所以部長,即便您離開這個職位,不該低頭,未來承接責任的是在座每一位有為有守的外交人員,就如同我送您的蜂蜜,「是密件就該封」,國家機密不能打折,不能受制於政治的壓力,好嗎?我們繼續加油。 |
8 |
吳部長釗燮:謝謝委員。 |
9 |
吳委員思瑤:今天的主題,其實我是非常地有感而發,我在2016年擔任立委之後,多次對吳釗燮部長提出來的,其實是我對於公眾外交的倡議,它是臺灣的外交新生路,也是外交的新活路。 |
10 |
我這邊援引的是我2016年質詢的文件,現在在學外交的年輕世代、大學生都會去修公眾外交,它又稱人民外交或稱公共外交,它是多元外交的一環,它是一個軟實力的展現,透過文化,透過傳播,透過私部門,透過地方政府、公民團體還有非政府組織,對於國家形象的建構來創造一個臺灣的國家品牌,我想您非常認同。 |
11 |
也因為公眾外交可以成為臺灣在中共無所不用其極的政治、外交打壓之下,去中心化、去政治化,我們可以讓國力有限、民力無窮,讓私部門代表臺灣政府官方站出去,而且公眾外交訴求的對象非官方,我們是以贏得他國國人的喜好為核心。 |
12 |
吳部長釗燮:的確。 |
13 |
吳委員思瑤:我們這幾年確實很有斬獲,部長可以和本席分享,您擔任部長這麼多年,臺灣推動公眾外交時,有什麼案例是你覺得真好,可以繼續做的? |
14 |
吳部長釗燮:第一個是我們的NGO走出去。雖然他們接受外交部的支持,以NGO的本質來看,他們就是民間團體,政府不應該以任何形式去嘗試型塑,但是他們也需要協助。 |
15 |
吳委員思瑤:自發自主,我們從旁協力。 |
16 |
吳部長釗燮:對,自發自主、從旁協力。例如婦女團體的公眾外交,我在外交部時,就希望我們的同仁能夠以這個為主軸推動NGO,讓他們能夠積極的走出去。 |
17 |
吳委員思瑤:確實。臺灣的婦女權益,在參政等各個面向都是亞洲最進步的國家。 |
18 |
吳部長釗燮:對。不只是走出去,而且也要把其他國家的NGO帶進來。 |
19 |
吳委員思瑤:可以input和output,它是一個很好的串接。 |
20 |
吳部長釗燮:對,沒有錯。 |
21 |
吳委員思瑤:本席要分享幾個曾經協力推動的,也是大家一起參與的案例。今天我們質詢的主題是WHA,過去我們都是在場外抗議,因為在中國的打壓之下,我們拿不到邀請函。歷年到現場的,包括許多醫療團體,本席這張照片裡面還有陳時中前部長,大家一起在場外,讓國際社會在重要的WHA開會現場聽到臺灣的聲音,看見臺灣的醫療成就,這是before。 |
22 |
但是我們導入公眾外交之後,after,就是思瑤在2018年剛當選立委時,曾協助一群年輕的醫師和設計團隊,用策展的方式,在日內瓦會場旁邊找了一個策展空間,主題是臺灣的醫療成就,用EXPO展覽的方式,讓來開會的世界各國政要看到臺灣的醫療成就。本席認為這樣的做法非常正向、非常有效,未來是不是持續協助往這方面推進?可以嗎?好。 |
23 |
吳部長釗燮:這是非常好的做法,外交部應該朝這個方向繼續走。 |
24 |
吳委員思瑤:本席認為策展就是一個最好的政策說明方式,走到國外,讓大家seeing is believing。 |
25 |
吳部長釗燮:對,其實我們的ICDF國合會,在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策展。 |
26 |
吳委員思瑤:也有扮演這種角色?好的。本席要和您回饋,並且和大家分享,就是本席擔任市議員的時候,推動、協助10位七年級的年輕人前進2015年的米蘭世博,因為臺灣沒有辦法以官方名義參與世博。但那一年開了一個公民團體的新型態,所以一群交通大學建築系的學生來找本席,那時候本席是市議員,他們說思瑤姐姐,我們要去米蘭世博,請大家一起來成就, |
27 |
所以當時我們用公民力量自主參與國際社會,搭Mega Event的便車,從米蘭的OPTOGO,我們獲得很大的收穫。我們協助年輕世代在米蘭蓋起一個臺灣館,除了年輕的建築系學生,我們號召所有米蘭的外國留學生、臺商一起來,弄了一輛茶車在米蘭世博的會場奉茶,用臺灣最好的茶待客。其中包括館、車、樓,我們還設了一個臺灣館,把我們的米粉湯、洋蔥炒蛋、滷肉飯、珍珠奶茶帶到米蘭,因為那一年米蘭世博的主題是食物。 |
28 |
當初本席邀請了蔡英文,那時候她是主席,賴清德是臺南市長,本席也曾經邀請臺北市長柯文哲一起響應,獲得很好的效果,大家一起捐錢去做這件事,當時我們獲得很好的國際宣傳成果。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本席不再多說。在米蘭世博的經驗之下,從本席擔任立委之後,搭配每一次的Mega Event,和文化部成功催生,以文化為主題,在2021年的東京奧運,我們把展演、設計力、臺灣文化週帶到東京。 |
29 |
過去有視覺藝術、有設計的展覽,也有表演藝術,把我們最好的舞蹈創作、音樂創作帶去,連歌仔戲都可以和日本的藝術家柳美和合作,這是公眾外交,也是文化的力量,更是無限強大的臺灣民力。最後,我們也善用Mega Event打造臺灣的國家品牌。2024年,本席同樣督促文化部要前進巴黎奧運,目前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下一個機會就是明年的大阪萬博,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準備?用公眾外交、文化外交,用人民的力量、藝術文化的力量,搭配Mega Event,這是臺灣走出去的珍貴機會。 |
30 |
謝謝吳部長這幾年協助本席、支持本席,每當本席需要為公民朋友找資源的時候,外交部都全力協助。未來您將離開這個崗位,但在場的每一位外交部同仁,請把公眾外交、無限強大的臺灣民力、文化力扛在肩上,讓他們可以為臺灣打每一場漂亮的外交聖戰。部長,可以嗎? |
31 |
主席:好,謝謝。 |
32 |
吳部長釗燮:可以,沒有問題,我們的同仁會承接這個責任,繼續和委員配合,謝謝委員。 |
33 |
吳委員思瑤:今天很依依不捨,但未來我們還是會繼續見面,大家加油,謝謝。 |
34 |
吳部長釗燮:謝謝委員。 |
35 |
主席:謝謝。我們現在休息5分鐘。 |
36 |
休息(13時25分) |
37 |
繼續開會(13時30分) |
38 |
主席:繼續開會。因為部長說待會不休息,等一下如果有準備便當,大家就在座位上先用餐。 |
39 |
接下來請郭昱晴委員上台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