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2471

陳培瑜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陳委員培瑜:(9時13分)謝謝主席,有請潘部長。
1 主席:請潘部長。
2 潘部長文忠:委員早。
3 陳委員培瑜:部長早安。在520以前,我想這是最後一次跟您在質詢臺上對話。
4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
5 陳委員培瑜:首先,我要以家長的身分感謝部長這幾年的辛勞,在很多過往的經驗當中,很多人都會說潘部長是最懂國教的部長,也因為這樣,所以在很多的國教議題上,確實看到潘部長有非常非常多、非常積極的作為,例如,我從去年遞補到現在,在國教法、特教法、霸凌防制準則、三聘辦法及性平教育法,其實都可以看得見部長對於國教的關懷。我很好奇,部長在這一段工作時間當中,你自己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麼?
6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剛才的鼓勵,在這將近七年多來,我算過了,到520是2,645天。
7 陳委員培瑜:我們幫你算過了,是七年多。
8 潘部長文忠:其實在過去這段時間,我們也正面對非常多項的衝擊,108課綱是這些年比較重大的事項,尤其剛才委員談到高中以下這些課程改革要面對未來培養孩子的能力,這個工程非常龐雜。在討論、審議的過程加上有很多各界的參與,包含學生代表,這一次大家確實比較能夠完整地來共同討論,當然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包含後續推動。我要跟委員報告最大的挑戰其實是這三年的疫情,看到全世界在面對疫情後,很多學校學生學習中斷的情形,尤其最嚴肅的是入學部分中斷。但臺灣這些年因為中央、地方政府還有學校一起努力,我們幾乎沒有讓孩子的學習中斷,尤其是各項重大的入學考試,我們克服各項困難讓它能夠執行,因為這對孩子未來的升學發展,對家長都是很重大的事。但是因為疫情的變化千變萬化,每一次我們都謹慎以待,還有跟指揮中心擬定特別方案,保障每一位孩子不會因為疫情受影響,甚至他確診了,最後還是能夠讓孩子進場考試,三年的準備不能因為一個疫情影響到他未來學習的發展。疫情是我過去沒有經歷過的,但是跟同仁一起努力了三年,這確實是非常不容易,但慶幸臺灣走過來了。
9 陳委員培瑜:謝謝部長,我自己的小孩確實也是在疫情那一年正要考試,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天我們考完第一天會考,正在決定第二天到底能不能考,還好教育部和當時蘇院長決定讓我們繼續考完,所以我也印象非常深刻,這是部長剛剛說你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另外問,有沒有在您任內覺得很遺憾、沒有辦法完成,但是你會願意放在交接清單的前三名跟下一位部長溝通?我覺得這也是國人非常好奇和關心的。
10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這些年雖然大家都很努力,包含大院教文會的委員,一直在關心學校校安、霸凌等等,包含一些其次的問題,我覺得校園是一個支持孩子學習的地方,可是卻經常有一些個案的影響發生,加上我覺得整個社會環境大幅變化,對孩子在心理情緒、學習上確實有相當的影響,也有一些校園自傷、自殺的個案,這部分我一直覺得一定要再持續努力。雖然教育部已經在做學生輔導法相關草案的整理,但是在大家意見整合方面看起來還需要再做努力,我覺得學生輔導法務必一定要能夠就目前我們所遭遇的面向多加協助,未來也要麻煩委員這邊再做努力。儘管像大學校院這些專輔人員在113年的預算已經先行了,但是我覺得還是要有法制面的支持,包含中小學整體的人力結構,還有相關專輔人員、輔導教師的這些任務分工方面,走過這幾年如果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機制,我相信是比較能夠齊心協力來支持孩子在未來這些發展上的需求。
11 陳委員培瑜:非常謝謝部長的回復,其實我還滿驚訝部長提到學輔法,因為我在心裡面幫你放的也是學輔法,這件事情確實是很多……而且最近也才發生桃園霸凌事件,我相信部長都知道,這個部分就先謝謝部長的回應。等一下我準備了一本繪本要送給部長,我剛剛說你是最懂國教的部長,過去我在跟部長討論很多議題的時候,我發現你對國教階段的孩子真的有滿滿的耐心和愛心,這本書我自己非常喜歡,這個作家今年也要到國際書展來,書名叫「飛一下、休息一下、再想一下……」,我覺得很適合部長,也許接下來休息,但是休息完不要都沒有再往下做,我相信部長在教育議題、教育領域一定還有東西可以發揮,這個書等一下就送給部長。
12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13 陳委員培瑜:接下來回到今天的主題,今天雖然在談國際招生,教育部的業務報告也提了非常多跟企業合作或是學校的設立,可是其實我們關心的是無國籍者是否可以來臺就讀。去年某北部大學招收了一個無國籍藏人學生,後來行政院和教育部有介入相關協調,後續也發函告訴這個北部大學不要再收相關的學生,可是今年這個學校又再次收到來自西藏學生的申請,四名藏人學生再被校方以教育部的指導下,以無國籍為由拒絕相關申請,部長一定非常熟悉相關議題,我就不再多說。我們有沒有機會請部長想一想,或是跟下一屆部長交接修正「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這個議題?其實在「無國籍學生就讀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辦法」是依照大學法第二十五條另定關於無國籍學生來臺就學辦法跟要點,我覺得我們在看國際人才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很多藏人學生是來自於印度,如果我們在很多南向政策上,必須要跟這些國家有接軌的經驗,也許這些學生就是我們非常好的新南向的好幫手。在相關辦法修訂之前,有沒有機會藉由過去的相關經驗,面對無國籍藏人的求學申請,輔以達賴喇嘛基金會作為保證機構配套?我想這個部分也許今天部長來不及回應,但後續是不是可以跟新部長有交接的機會?
14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這些年就像委員提到的,我們在國中小其實也有突破,大院這邊也支持。
15 陳委員培瑜:這個我都認同。
16 潘部長文忠:過往像香港政治比較危急的階段,對於港生來臺也有一個比較具彈性的措施,我想這部分會請國際司持續來跟外交部就這方面的議題進行討論,因為確實已經陸陸續續有這種情況,我相信跨部會應該可以找到因應的措施。
17 陳委員培瑜:是,沒問題,這個部分也謝謝部長的回應,部長請回。
18 接下來請體育署長,謝謝部長。
19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20 陳委員培瑜:好,謝謝署長及主席。
21 鄭署長世忠:委員早。
22 陳委員培瑜:署長,在520之後,我猜想您會繼續留任,所以有很多事情要持續跟署長拜託及討論。這個是全大運的開幕現場,署長你有在現場,在畫面中,其中有一個可憐的選手,他的心情非常地錯綜複雜,可是他還是乖乖地在這一天把聖火的工作完成,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他其實被取消了資格,其中有一個選手曾經在過往自費報名參加國際賽事,在相關的規定上他就被算成國家代表隊,所以他這一次在相關運動賽事上的報名資格被認定有問題,最後被取消,這個事情不知道署長您知不知道?
23 鄭署長世忠:我曉得,這部分有經過我們組委會開會決議,還是必須依照競賽規程取消他的資格。
24 陳委員培瑜:好,沒問題。目前看起來辦法是這樣,可是我們來看一下,這個一刀兩斷的切法真的合理嗎?再跟署長分享另外一個案例,一日體資生、終日體資生這件事情,我覺得也是相關類似的爭議,目前這個事情,我剛剛說的兩個選手,其中的一個選手也很願意接受目前的仲裁結果,可是這樣的限制是不是合理?我們來看一下,今天他不是透過單項協會的選拔,也不是體育署的審查報名,而只是協會代為報名自己自費報名的選手,就要被算進國家代表隊嗎?我剛右邊的這個例子,就是所謂的一日體資生、終日體資生,我們覺得相關的很多辦法是不合理的。
25 我們是不是可以跟署長討論──其實通盤檢討相關的規程、分級制度合理性,檢視目的跟手段一致性的這件事情,還有認真思考公正第三方仲裁做為救濟的可能性,我相信署長從上任到現在,一直很致力想要解決整體制度結構面的問題、系統性的問題,這非常地困難,可是有沒有機會從一個一個案例來看相關的事情?
26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我想的確在資格的部分,可能在體育紛爭仲裁方面……
27 陳委員培瑜:確實有很多的困境。
28 鄭署長世忠:接下來我們再來跟委員一起討論一下,的確在當時訂那個法的時候,針對比賽現場資格的問題,的確沒有辦法像國際仲裁組織可以及時去處理,這部分我們再來跟委員一起討論看看後面怎麼來修正。
29 陳委員培瑜:好,這個部分我們接下來一起努力喔!
30 最後一個題目,關於國家代表隊風紀的問題,相關的新聞我相信署長一定都有印象,到底國家隊集訓期間跟比賽期間,教練跟球員是不是都不可以喝酒,這部分我想先請署長說說看。
31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我們大部分的國家隊隊員都非常自律。
32 陳委員培瑜:好,教練的部分呢?在集訓期間,教練可以喝酒嗎?
33 鄭署長世忠:教練的部分,他們外出我們基本上不會做太多的限制,但是他們其實還是會自律,絕對不會有太誇張的行為出現。
34 陳委員培瑜:那你認為可不可以喝酒?
35 鄭署長世忠:基本上我覺得在集訓期間,在他自己私人的時間是他的事情,我們不管,但是回到營區內,他就要保持清醒,就要維持他該有的運作。
36 陳委員培瑜:好,維持清醒跟你剛剛一直不說死,到底可不可以喝酒,你說他有他個人的時間,可是我們來看下一頁,我們其實收到相關投訴,4月25號男足U20的教練團跟廠商喝酒,還拍照上傳到社群媒體,可是因為剛剛署長一直不肯說他到底可不可以喝酒,你只說他要保持清醒,我還是要說這件事情真的有觀感的問題,當然很多球員都非常自律,很多選手都已經很自律,可是教練這個狀態真的可以嗎?我剛剛問了三次,署長你都沒有說死,我想相關看法,我們都還需要討論,署長,你覺得呢?
37 鄭署長世忠:我想這個還是個案來處理啦!
38 陳委員培瑜:這個個案有沒有機會由體育署來組成調查,不要交給協會?
39 鄭署長世忠:這部分我回去會來處理,我來調查。
40 陳委員培瑜:不要只交給協會,可以嗎?由體育署來主責相關調查。
41 鄭署長世忠:好,我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這部分目前我還不曉得。
42 陳委員培瑜:所以我們之後就直接跟體育署對於相關這個個案?
43 鄭署長世忠:好。
44 陳委員培瑜:謝謝署長、謝謝主席。
45 鄭署長世忠:謝謝委員。
46 主席:接下來我們請洪孟楷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46
meet_id 委員會-11-1-22-12
speakers ["柯志恩","陳培瑜","洪孟楷","萬美玲","羅廷瑋","葉元之","葛如鈞","郭昱晴","林宜瑾","吳沛憶","張雅琳","吳春城","范雲","麥玉珍","林倩綺","邱志偉","徐欣瑩","陳秀寳"]
page_start 385
meetingDate ["2024-05-13"]
gazette_id 1134401
agenda_lcidc_ids ["1134401_0001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大學推動國際招生及臺灣優華語計畫之執行成效及檢討」進行專 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4401_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