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2049

陳冠廷 @ 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陳委員冠廷:(10時29分)主席好,我們請部長。
1 主席:請吳部長。
2 吳部長釗燮:委員好。
3 陳委員冠廷:部長好。在開始之前,我先簡單回應今天很多記者朋友都有問到的,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到對臺灣或者是對盟友,應該是強調盟友是否有付錢,基本上是這樣。我必須強調,其實我們對美的順差去年是805億美元,所以某種程度來看,我們對美國其實在貿易上面得到的利益是非常多的,藉由這樣子的貿易利益,我們再去對美不管是軍購或武器系統的獲得,或者是其他服務的取得,其實是一個雙贏的策略,也就是說,我們在從美國得到能夠承諾保衛我國的武器系統的同時,又能夠確保我們的貿易基準能夠更加平等,我想這都是更好的方式。
4 部長,我想要請教一下我們對日關係的框架。我知道其實我們對美關係是越來越好,但是對日的部分隨著安倍前總理過世之後,在自民黨方面都還是會有一些系統上面的變化。是不是可以請部長或秘書長簡單扼要說明一下我們現在對日工作的狀況?
5 吳部長釗燮:我先做一個非常簡單的回應,有關我們跟日本之間的交流,雖然安倍總理已經不在了,可是我們跟日本各界的關係也都維持得非常的好,譬如說跟官僚體系的關係,通常我們這一方面是沒有對外來做說明,但是跟官僚體系之間的聯繫狀況也都非常的密切,我們臺灣的待遇也都提升了,至於一些對我們的禮遇也都在加強當中……
6 陳委員冠廷:謝謝部長。
7 吳部長釗燮:在政界方面,各個不同的派系也都是我們聯絡的對象。
8 陳委員冠廷:非常好!
9 我特別強調這個部分,是因為其實我們很多國會議員的同事,包含我的前輩郭國文委員,都是與自民黨,甚至安倍總理那個系統比較友善,但我們是希望,包含我跟其他國會議員的同事都希望能夠開拓不同的系統,包含維新會(維新會)也好,或者是公明黨,或許是立憲民主黨……
10 吳部長釗燮:有,廣結善緣。
11 陳委員冠廷:這是我們想要做的。所以我們是希望說,在因應這樣的狀況之下,特別是我們現在國會議員對日本的國會外交,如同你所說的,待遇不斷在成長,以前在日本參議院實習的時候,其實我們知道有很多限制,現在這些限制不斷在模糊化,所以這個部分老實講,對於對日的這些工作同仁我們是給予肯定,但是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在哪裡?就是說對日本的外交工作,在人力上面其實我看每年的外交特考在日本的部分不是1位就是2位,我還記得在馬前總統時代,本來2位的被砍成1位,在這樣子的狀況下,有沒有辦法應對六、七百名國會議員,包括眾議院、參議院,我們必須長期跟他們接洽。我想請教這個部分你們會有什麼樣的看待?是否能夠擴增這個部分的員額?
12 吳部長釗燮: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我們跟日本國會的聯繫到目前為止都非常密切,而且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原則就是廣結善緣,越多國會議員支持臺灣越好,最重要的應該是這些領袖層級的,這些領袖層級跟我們代表處的關係也都非常的好。至於人員到底夠不夠、需不需要補,這個部分我請我們的秘書長來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好嗎?
13 陳委員冠廷:秘書長,我先簡單補充一下,然後你再一併回應好了。
14 范秘書長振國:好。
15 陳委員冠廷:我們在半導體產業上面,特別是跟熊本縣,其實需要的會晤、交往不斷在上升,需求也在上升,過去我們包含縣級單位就是我們對他們的縣知事,我們的縣市首長出訪,在我們人員不足的時候,對方可能會聘請中國的翻譯,未來包含台積電或者是重大的半導體產業進駐日本,我們很多國會議員去參訪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人力配置,首先,你要瞭解科技產業,專門用語要會,第二個,你又要同時具備日語的能力,第三個,甚至你要具備英文的能力,這部分人力上面的配置你怎麼看?
16 范秘書長振國:跟委員報告,也謝謝委員關心日本的業務,其實我們跟日本在員額上面有一個所謂的共識,就是說雙方派駐對方國家的外交官員額是100名,現在我們派駐的員額是還有餘裕,還沒有到100名,所以在這個人力上隨時都有調整的空間。至於剛剛委員提到的就是,有一些像台積電進駐熊本,當然會帶動其他不只是半導體的業務,還有一些經貿的交流,這個業務也會成長。這個對外館來講,當然是一時接待上的負擔會增加,但是我們外館假設對於國內來訪的首長或者是委員,我們都是儘量用自己的同仁或自己的雇員來擔任接待或是傳譯,如果人手還有不足的時候,我們也會用比如我們優秀的留學生來擔任協助。您剛剛講的,用所謂的中國人來當翻譯,我是知道日本的其他縣市,有時候他們會聘請一些外部的人員,包括中國的人士來擔任中文的傳譯。
17 陳委員冠廷:秘書長,我沒有針對這件事情在批評,我不覺得這是一定對或者是一定錯,因為其實有時候在觀光上面的這些對話,我們不需要去限制哪一個國籍。我今天講的這些人力上面的配置,就是希望在敏感的議題上面,比方在半導體產業上面,可能是希望我們自己國家能夠有專門的傳譯在,或者是有外交官直接來進入這樣子的場域裡面。這個東西沒有一定對或一定錯,因為首先我們資源的配置不可能無限,但是在資源配置不可能無限的時候,我們優先順序必須要把它調整,當然知道美國是我國最主要的盟國,甚至軍事上面的援助等等都有,但是其實在地緣政治上面,我不敢說他一定是第二,但是日本的重要性實在是很大,因應未來第一島鏈也好,或者是地緣政治上面的安排,我們勢必要做調整,當然就是要在對等的狀況之下,日方派多少人,我們就派多少人,我是認為未來的溝通上面,包含日方派駐我們的增高、我方派駐他們的增高都必須要討論。
18 范秘書長振國:是。
19 陳委員冠廷:還有在防衛上面,在安全保障上面,其實我們要求的、接觸的對象,這層面很廣,那就不是只有外交,也不是只有他們的什麼海保廳或者是他們的防衛省,包含他們的警視單位、警視廳等等,其實那個安全的層面就很多元,也就是我們各單位包含國防、警政或者是海巡這些單位去的時候,如果要有效的對話,變成我們這些人力的配置就很重要,因為說實在話,英文大概我們的外交人員基本上都會,但是日文專業,還是需要花時間去培訓,就算是我們很優秀的國人、這些日文系畢業的同學,但是要進入政治的領域、外交的領域,還是都要長時間的培育,長時間培育包含外交的培育上面,我們是真的希望對日的部分還是要先想好,還有都沒有提到CPTPP這些貿易相關的,經濟部也必須要有這樣的協助,所以還是希望整體的人員配置上面能夠全面性的再做討論。
20 再來,我想要請教數位外交的部分,我先請部長。
21 吳部長釗燮:是。
22 陳委員冠廷:部長,我們在媒體上面或者是現在已經不是只有單純的媒體,就是社群媒體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外交部其實在推特也好,現在叫X嘛!特別在歐洲的部分,我是滿肯定,外交部都可以因應時事,然後快速的讓歐洲的國會議員看到我們在做些什麼,可是有一些部分,我認為必須要去做一些調整,就是受眾上面是要以目標為導向,而不是比方以得到的戰術為導向,如果我們看這一個,這一則是全中文的,這個是給臺灣人看,還是給韓國人看?如果我們不仔細看,應該會認為它是駐臺北韓國代表部,為了要拉近跟臺灣人的距離,寫中文貼文,但其實這是我們駐韓國代表處的臉書文,所以我認為這一個貼文的溝通方向是不正確的,我們不需要……或許也需要,但是就比重上面,我們還是以韓國的為主,或者是以駐在國家為主,我認為這個沒有什麼好特別去批判的,只是這個方向可以跟我們其他的駐外同仁們來稍微談一下,還是以駐在國為主,能夠讓他們多瞭解我國的狀況為主,這樣子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麻煩部長來跟他們分享一下?
23 吳部長釗燮:是。第一個,非常謝謝委員的提醒,我們會提醒我們相關的外館,我們也鼓勵我們的外館,不管是在臉書或者是X上面都能夠使用當地的語言,或者是至少使用英文,目前大部分的館處都沒有問題,有關這個個案,我們來提醒。
24 陳委員冠廷:召委,抱歉,我再補充一下就好。關於clearance的部分,其實我知道因為部長可能要去接任秘書長了,所以我還是要再談一下,最近的外交部也好,國防部也好,有很多洩出的文件,它可能是資安的議題,但我都會傾向可能是用最低科技的方式,就是有可能是某一個人直接把它洩出去,或者他不經意地把它傳出去,我認為我們在接密層級或者是對密等的對待上面,他所接觸到的人,我們還是要有當責的概念,就是我們不能夠說外交同仁都很辛苦、國防同仁都很辛苦,然後就沒有把責任傳下去。我當然知道每一個縣市的這一些官員或者是到中央的官員,大家要應付的事情、大家要處理的事情都很多,可是還是要有當責的概念,就是如果這個團結,比方我們的外交邦交評等的各個燈號的狀況被洩出去的話,總是要有人負責,不管是在考績上面還是要做一些調整,不要再發生,儘管我們知道中國的挑戰會讓它一直在發生。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機制,就是不能夠一方面只是責難同仁,但是我們卻沒有解決的方案,我是希望能夠討論出解決的方案之後,才針對人再去做處置,但是先對事這部分再處置。好,謝謝召委。
25 吳部長釗燮:謝謝委員,如果有機會,我再跟委員做比較詳細的說明,針對我們這些公文被流出去的,的確我們也採取了很多必要的補救措施,對於同仁的security clearance這個事情,我們也都非常重視,沒有處理到相關業務的同仁是不應該去處理這些事情,或者是沒有security clearance的同仁,根本連電報都不應該……
26 陳委員冠廷:召委,最後20秒就好,最後一個問題。部長,可能未來你可能會遇到,其實不只是我們而已,包含承包人員的security clearance必須要定期更新,希望未來還是要跨部會,你在國安會的話,可能可以做這件事情,再麻煩你。謝謝召委。
27 吳部長釗燮:謝謝委員。
28 主席:謝謝。
29 接下來請林楚茵委員上臺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04
meet_id 委員會-11-1-35-17
speakers ["馬文君","羅美玲","陳永康","王定宇","徐巧芯","洪申翰","沈伯洋","陳冠廷","林楚茵","羅智強","黃仁","林憶君"]
page_start 73
meetingDate ["2024-05-02"]
gazette_id 1133801
agenda_lcidc_ids ["11338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外交部部長吳釗燮報告「外交部如何構建友善工作環境暨人員心理輔導具體做法」,並備質 詢
agenda_id 11338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