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976

顏寬恒 @ 第11屆第1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顏委員寬恒:(12時19分)主席、各位列席委員、各位官員,大家好。主席,我想請財政部阮政次。
1 主席:阮次,請。
2 阮次長清華:委員好。
3 顏委員寬恒:次長好。今天是勞動節,本席在這裡先向所有的勞工致敬,包括立法院所有的助理、秘書。我想請教次長,今天5月1日開始進入報稅季,財政部在4月25日已經開始寄發稅額試算通知,那112年度有四大新的規定,包括民法成年年齡下修到18歲、每人基本生活費調高至20.2萬、CFC制度首度申報及舊制房屋售屋所得等等,能不能請次長簡單說明一下?
4 阮次長清華:我們今年的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大概有一些調整,主要有四項,剛才委員也都列出來了。
5 顏委員寬恒:對,簡單說明就好。
6 阮次長清華:我們根據民法規定,成年的年齡下修到18歲,所以除非他是無謀生能力,或者是身心障礙或是就學,要不然的話,他要獨立申報,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引進CFC,也就是國外受控的企業,它有一定的門檻規定,如果符合規定,不管它有沒有決議分配,它就是要申報進來,要申報納稅。第三個就是基本生活費由19.6萬提高到20.2萬。第四個就是伙食費由2,400元提高到3,000元。當然還有其他細的啦!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略去了。
7 顏委員寬恒:好。次長,今年綜所稅申報件數會比去年增加,有機會到670萬件,營所稅以年增3%來估計,可能會落在109萬件,我想請教次長,可不可以在這邊告訴大家,今年營所稅會成長多少?金額多少?
8 阮次長清華:跟委員報告,目前還在……
9 顏委員寬恒:手上有資料嗎?
10 阮次長清華:今天才開始申報,所以我們可能到……
11 顏委員寬恒:預估呢?會不會達到670萬件?
12 阮次長清華:基本上,我現在初步地跟委員報告,像去年我們上市櫃的獲利是減少百分之二十七點多,另外去年的經濟成長率是降到1.31%,所以我們預估營所稅應該會略微往下修。
13 至於綜合所得稅那部分也是一樣,因為上市櫃公司的營運比較差,所以分配到的股利也相對比較少,但是它薪資其實是往上拉的,所以基本上我們預估大概也是略微……
14 顏委員寬恒:綜所稅會成長,營所稅會下修。
15 阮次長清華:我們還是比較保守一點。
16 顏委員寬恒:其實稅收是政府的最大財源,超過八成全部都是稅收,2021年的實際總決算數超過2.38兆,稅收的部分就有2.003兆元,是最大的項目,占國家總收入84%。政府在111年稅收超徵,然後最後一個人發6,000元,連續3年的超徵總額超過1.28兆元,3年超過1.28兆元,這是什麼狀況?你可不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會超收那麼多?
17 阮次長清華:我們在預算編列的時候會考慮到很多因素,比如像經濟成長率、國內外的經濟情勢、實徵的情形、各稅目的特性,或者是有一些修法的成果。最主要就是預算編了以後,到執行會有一段落差,大概有一年多的落差,所以在這個期間會有一些變化。
18 顏委員寬恒:超徵是因為經濟大幅度地成長,或者是我們的稅制本身有問題?
19 阮次長清華:不是稅制的問題,是因為估算的問題。我覺得各國都有面臨同樣的問題,因為從編列到執行的階段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那時候的實徵數超過預算數會比較多,但是我們現在已經……
20 顏委員寬恒:就是說一開始就低估了,所以變成超徵,那這個是行政疏失,是不是?
21 阮次長清華:不是。
22 顏委員寬恒:不是?
23 阮次長清華:其實我們都是依法課稅啦!有時候很多東西真的很難去預估,但是我跟委員報告,我們現在已經成立了估測的專案小組,也希望建立一個稅收估算的模型,希望能夠越來越準,但是我一直在想,絕對不會有人民吃緊或者政府緊吃這種狀況,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24 顏委員寬恒:這是現況,已經產生的現況,剛剛很多委員也提到,現在的貧富差距是66.9倍,嚇死人啊!現在政府超收,我們也知道連續3年超徵那麼多,1.28兆元,這對於我們現在最關心的勞工朋友,對於這些比較貧困、比較低收的國人來說,真的是人民吃緊啊!賺不到錢,對不對?那政府超徵,然後財團收入,所有的資源都掌握在前面20%的人手上。
25 阮次長清華:不至於發生這種事啦!為什麼呢?因為實徵數超過預算數的部分,這些東西如果跟特別預算加起來的話,基本上還是赤字。
26 顏委員寬恒:好,謝謝次長,次長請回。
27 阮次長清華:謝謝。
28 顏委員寬恒:接著請勞動部許次長。
29 主席:有請許次長。
30 許次長傳盛:顏委員好。
31 顏委員寬恒:許次長,我國GDP的分配結構是由受僱人員報酬、營業盈餘、固定資本消耗、生產及進口稅等4項組成,受僱人員報酬就是多數民眾的勞務收入、勞務成果,營業盈餘就是企業放在口袋的錢,從過去10年以來的趨勢,可以看到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持續下降,在2022年低到只剩下43.9%,營業盈餘占GDP的34.4%。
32 臺灣企業越來越有錢,但是勞工越來越窮,低薪窮忙,貧富差距擴大。我們蔡總統說過,勞工是他心中最軟的一塊,但是心中最軟的一塊在做最硬的工作啦!在做最硬的工作,勞工的付出跟回報實際上不成正比。現在大家都是血汗勞工、廉價勞工,在臺灣變成是最低薪資做最多事情,然後還要負最多責任,每個月可能還會被扣一些莫名其妙的錢,所以臺灣勞工普遍的工作環境的現況就是這樣,針對高工時低薪水這種狀況要如何改善?
33 許次長傳盛:謝謝顏委員。我想跟顏委員報告,蔡總統8年任內有不斷地提高基本工資,包括月薪跟時薪都大幅度地提高,我們勞動部也有推出很多的方案,讓我們的員工、特別是青年員工可以透過勞動部的加值計畫,包括他要去進修、他要取得各種證照,提升他個人相關的勞動條件之後,可以換取更高的薪資。
34 我們也有鼓勵更多的中壯年世代,透過補貼方案讓他可以重新進入職場,相關的鼓勵措施我們部裡面都會一項一項推出來,讓更多的臺灣勞工能夠提升他的薪資水平,包括我們也有跟各種企業的工會,增加它協商、協調的能力,能夠去跟雇主協議,把經濟成長的果實跟大家分享,我想這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
35 顏委員寬恒:好。次長,臺灣是一個過勞之島,這個不是空穴來風。根據勞動部的統計,2022年臺灣受僱者平均每年工時是2,008小時,在主要國家排名第6,鄰近的日本是1,626小時,韓國是1,904小時,臺灣都比他們高出許多。那實質經常性薪資又降低了0.05%,連續3年都是負數,實質總薪資也減少了1.04%,甚至是7年以來首次負成長。我請教次長,調整基本工資,有調跟沒調一樣啊!工時那麼多,然後薪資那麼低,調整基本薪資是不是因應物價上漲?這樣會不會陷入薪資價格螺旋上漲的狀況?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是不是會這樣?
36 許次長傳盛:臺灣勞工的工作薪資,目前一週大概是四十一點多小時,其實和國際的標準相差不大。至於基本工資,現在變成最低工資,我們今年會召集委員會討論,把相關因素都納進來,包括剛才委員說的物價調整指數,或者其他相關因素都會納入,希望給勞工一個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這是勞動部的責任。
37 顏委員寬恒:次長,明明薪資持續增加,但是實質薪資反倒衰退,我們不應該和人民玩這種數字遊戲。
38 許次長傳盛:這個部分我們會努力。
39 顏委員寬恒:國民最關心的就是薪資,一定要增加民眾的收入,讓他們的生活得以受到保障,才不會影響到整體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所以在通膨和薪資水平方面,我們面臨的挑戰非常大,我們一起努力想辦法啦!以上。
40 許次長傳盛:好,謝謝委員指教,謝謝。
41 主席:謝謝顏寬恒委員的質詢。緊接著請洪孟楷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22
meet_id 委員會-11-1-20-11
speakers ["郭國文","林德福","吳秉叡","賴士葆","李彥秀","賴惠員","王世堅","李坤城","王鴻薇","黃珊珊","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羅明才","顏寬恒","洪孟楷","楊瓊瓔","鄭天財Sra Kacaw","陳玉珍","黃秀芳","陳冠廷"]
page_start 51
meetingDate ["2024-05-01"]
gazette_id 1133601
agenda_lcidc_ids ["11336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行政院主計總處朱主計長澤民、財政部莊部長翠雲、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勞動部就 「如何改善受僱人員報酬占 GDP 比重偏低現象,導引企業與勞工共享獲利,提升我國勞工實質 薪資」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36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