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756
何欣純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何委員欣純:(11時50分)謝謝主席,林召委,請次長。 |
1 | 主席:請王次長。 |
2 | 王次長時思:委員好。 |
3 | 何委員欣純:王次長你好。其實我剛剛聽到陳培瑜委員的質詢,我關心的跟他也很類似,第一個,我當然非常支持,也非常高興小公視這個兒少頻道要開臺、要開始,但是關鍵是什麼?錢、人,還有製作的團隊夠專業,我肯定,但是內容呢?我相信我們之前一直在關心臺灣的影視音產業,最重要是在於內容,我們的製作人才很專業的也有,但是能不能留住?這是一個議題。第二個議題是在於剛剛陳委員跟我一樣很關心的,留住人才、培育人才、經驗及專業的傳承,尤其我們現在鎖定的是兒少,兒少相關專業領域的人如何留住、如何培育?這會牽涉到我們剛剛講的內容,內容產業產業鏈的建立如何讓兒少頻道可以成功?我覺得這是很關鍵的一件事情,次長,你有沒有想到這件事? |
4 | 王次長時思:委員說的沒有錯,所以第一個就是說,現在臺灣製作兒少影視音節目最主要的團隊大概都在公視,不管就品質上、內容上、技術上,大概都是以整體的公視集團,包括客語臺、臺語臺、原住民臺等,做為最主要的團隊,所以由他們的技術跟方式來擴散是我們現在的第一個基礎。第二個…… |
5 | 何委員欣純:所以你現在意思是說,公廣集團下面的整個專業團隊能夠互相支援、互相合作嗎? |
6 | 王次長時思:不是,是跟民間合作。我說的擴散指的是第二個,就是跟民間,不管是在資金面,還是在產製面展開合作,這是第二件事情,一定要透過民間力量的引進,所以在公視裡面,包括現在我們希望公視跟民間合資、合製的標準也都已經放寬,這是第二件事。第三個就是在開發端,在開發端這一件事上,我們希望跟臺灣的IP合作,要發展成臺灣兒少的影視音節目,其實需要我們有自己的IP…… |
7 | 何委員欣純:沒錯。 |
8 | 王次長時思:臺灣民間有IP,但是IP見得會成為動畫、戲劇等等的節目,所以在臺灣自己原生IP上的合作會是第三個面向。第四個面向當然就是所謂的人才孵育,我們希望透過共製的方式來同步進行人才孵育。我剛才一開始有說到,公視現在有點先天不良,它一開始整個製作環境上面可以投注在兒少的資源就非常少,現在即使有了6億,其實6億也不算是一個足夠的數字。 |
9 | 何委員欣純:不算多。 |
10 | 王次長時思:所以它必須在產製、孵育、開發同步前進,它沒有辦法像其他比較完整的國家的公共電視,有比較龐大的資金可以支持。 |
11 | 何委員欣純:我以前就關心過這個議題…… |
12 | 王次長時思:所以它大概是…… |
13 | 何委員欣純:不管是英國的BBC,或者是其他國家的公視集團…… |
14 | 王次長時思:是,委員應該非常瞭解。 |
15 | 何委員欣純:臺灣的公視規模算是相對小,謝謝各位委員的支持,我們之前也修法讓公廣集團…… |
16 | 王次長時思:解除了9億的限制。 |
17 | 何委員欣純:沒錯,讓它可以有更多無限的可能,我也希望以這個為利基,現在看到兒少的小公視要開臺、要開頻道,我們擔心的是資源不夠多。你剛才提到要跟民間合作,跟民間合作邁向國際,我相信這也不是只有我們臺灣自有的IP或者是頻道平臺合作,還必須要邁向國際。 |
18 | 王次長時思:是。 |
19 | 何委員欣純:因為我們現在的孩子,坦白說能夠接受到的資訊非常多元,而且接收的管道也非常非常的多,幾乎人手一機,如何能夠讓孩子在他們生活當中接觸到公視所謂的小公視兒少頻道,而且進一步能夠吸引他們來閱聽、收視,那個才是重點,是不是? |
20 | 王次長時思:是,因為公視今年是第一年,非常謝謝大院的支持,修法使得預算可以提高上限,我希望可以給公視機會,讓他們一步一步來,從這個起步開始,能夠累積越來越多臺灣的兒少節目內容。 |
21 | 何委員欣純:對,我們更進一步是期許什麼?因為在你的報告第10頁有提到,我剛剛一開始講到內容產業,有關這個部分,你們說節目的內容希望跟教育服務結合,跟教育服務結合可以提供各級學校的教師,他可能可以把多元的兒少節目轉為豐富的影音素材,可以發展成教案。 |
22 | 王次長時思:對,現在公視有在提供教案。 |
23 | 何委員欣純:現在公視有在提供嘛,對不對? |
24 | 王次長時思:是。 |
25 | 何委員欣純:我們希望它更多元,因為臺灣的語言文化很多樣化…… |
26 | 王次長時思:非常多元。 |
27 | 何委員欣純:很多元,有多元性,再來是國際化,再來我們更進一步必須要宣導孩子如何自我保護,因為最近發生了很多兒少案件,孩子自身能不能感知到必須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或者是什麼樣的東西是應該拒絕的,我覺得這就是在我們兒少節目的內容產業裡面如何去跟教育服務結合,這個自我保護的觀念不是只有學校老師要教而已,而是在生活當中,在他所接觸到的部分,包括從這個節目內容裡面,他能夠深化、內化成他自己的觀念,我覺得這個也是我們該做的。 |
28 | 王次長時思:這些就是兒少影視內容節目的主要目標。 |
29 | 何委員欣純:對,所以再回到我剛剛一開始講的,我們如何讓內容產業能夠更細緻化、更專業化、更生活化?後面就必須要有更多的人、事、物、財力來投資、投入,結合更多民間資源,共同讓這個頻道可以成功,讓它未來能夠有無限的可能性,並且更加國際化,好不好? |
30 | 王次長時思:是,我想公視會在今年開始的這個基礎上一步一步往前進步。 |
31 | 何委員欣純:好,那我們一起努力,謝謝。 |
32 | 王次長時思:謝謝委員。 |
33 | 主席:謝謝何欣純委員。 |
34 | 接下來請鄭天財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74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2-9 |
speakers | ["林宜瑾","洪孟楷","柯志恩","萬美玲","葛如鈞","郭昱晴","陳秀寳","吳沛憶","張雅琳","吳春城","葉元之","陳培瑜","何欣純","鄭天財Sra Kacaw","麥玉珍","范雲","羅廷瑋","林倩綺","林月琴","陳冠廷","羅智強"] |
page_start | 309 |
meetingDate | ["2024-04-25"] |
gazette_id | 1133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3301_00006"]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文化部次長列席就「跨族群、跨平台、跨語言兒少服務計畫─ 公視第3台轉型兒少頻道」進 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3301_0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