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吳委員春城:(11時14分)謝謝主席。我請王次長,還有胡元輝董事長,還有文策院的蔡董事長。 |
1 |
主席:請王次長、胡董事長,還有蔡董事長。 |
2 |
王次長時思:委員好! |
3 |
吳委員春城:不好意思!請三位,主要是要跟大家溝通,因為我們今天談兒少,不過我要問大家,你知道80%的兒少都是誰帶長大的?你們有帶過小孩嗎?家裡有小孩嗎?80%的兒少都是誰帶的?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 |
4 |
王次長時思:父母吧! |
5 |
吳委員春城:父母嗎?唉唷!你家是你父母帶大的? |
6 |
王次長時思:是啊! |
7 |
吳委員春城:是你的父母還是小孩子的父母? |
8 |
王次長時思:我的父母,我沒有小孩。 |
9 |
吳委員春城:你的父母,也就是阿公阿媽帶大的嘛!對不對? |
10 |
王次長時思:我的父母也是他的父母帶大的。 |
11 |
吳委員春城:你在講什麼? |
12 |
王次長時思:就是我的阿公阿媽帶大的。 |
13 |
吳委員春城:好啦!我這個是根據資料的,將近80%,臺灣大部分的兒童都是爺爺奶奶帶長大的,在臺灣這個現象很普遍,像我家裡也是一樣,我有3個孫子,帶著3個孫子。我們今天談兒少,大家知道我在談壯世代,其實你看很多,我們都不理這些人,大部分的孩子到了小學,畢業之後就回到父母的身邊,然後就遠離他的爺爺奶奶。甚至我們測過,很多人對爺爺奶奶的認識度只有30分,爺爺奶奶認識小孫子都有達到80分,為什麼?因為爺爺奶奶落伍了,小孩子認為問什麼你都不知道,你都沒跟上時代。 |
14 |
我請各位看一下,文化部想像的高齡社會是什麼?你想像的高齡社會是一個金字塔型還是一個倒金字塔型? |
15 |
王次長時思:我想臺灣整體面臨人口老化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也已經上升到甚至是國安問題,我想大家都很瞭解,臺灣在未來老化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
16 |
吳委員春城:很清楚,就是2040年,就是這樣子,我們未來的社會主力就是高齡者…… |
17 |
王次長時思:比例會相當高。 |
18 |
吳委員春城:所有的事情,如生產力、社會力,各方面都是高齡者的社會,但是我就不曉得文化部在設定文化的時候如何看上面這一層。 |
19 |
王次長時思:應該是整體啦!全部的人都是文化部服務的對象。 |
20 |
吳委員春城:有整體但現在的確沒有看到,去年你們針對60歲以上的文化預算只占文化部的0.2%,我有去統計,這一部分史部長都認同了,所以他為什麼這麼的驚訝?我們都在做青年文化、在做古蹟文化,對於這一塊,只要過60歲,包括我們文化界的人,只要過了一個年齡以後,幾乎都是放到倉庫裡面,這個都有在做,但是比例太少了,與人口不成比例。這個算是你們現在在做的,我要請問次長,壯世代只剩下鄉土劇可以看嗎? |
21 |
王次長時思:我想不是啦!現在的壯世代應該任何節目的類型,不管是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各種的電視型態都沒有做這種年齡的限制,其實都是可以提供服務的對象。 |
22 |
吳委員春城:對,都可以服務,但是你瞭解嗎?有瞭解他們的需求嗎?事實上,各位想像的,現在好萊塢都已經發現……我剛才講的這個也不僅是說我都提供老人服務啦!事實上,這個是一個很龐大的產業,因為壯世代掌握三分之二的財富,但是剛才在聊天時就發現,我們所有的品牌都要年輕化、要去老化,這一塊離得越遠越好。最後就做一點想像,不然他們需要什麼你們也不太瞭解,想一想,應該是鄉土劇吧!對不對?把這一群人越搞越low。 |
23 |
王次長時思:沒有,我們沒有做這類的設定。 |
24 |
吳委員春城:你給他文化歧視,對,他們是應該什麼都有,理論上是…… |
25 |
王次長時思:不會啦!應該是跟其他的年齡層一樣,各種的文化媒介都應該可以享受。 |
26 |
吳委員春城:對,但是是這樣的嗎?你用想像的說孩子看的他們也會看,年輕人看的他們也可以看,所以不需要為他們而特別設計,那世界一家,你有需要做客家文化、有需要原住民文化嗎?反正都是人嘛!人可以看的東西,他都可以看,是這個意思嗎? |
27 |
王次長時思:沒有,市場的需求當然還是依據不同的需求來進行,除了年齡也有不同的…… |
28 |
吳委員春城:不要講這個,就是沒有做啦!就是非常的偏廢,事實上是這樣子。你知道他們的需求嗎?壯世代有很多的願望,我希望文化部好好去研究他們的文化需求,剛才講的那個說法實在是太普遍、太廣泛論了,基本上沒有真正瞭解他們。你看高齡者看電視的動機,第一點就是知道各地的新聞消息,有滿足他們所關心的。每一個不同年齡的人所關注的東西不一樣,你知道他們關注什麼嗎?第二個是知道有用的生活常識、技能,占87%。在我們現在的節目當中,針對這一群人所關注的,只關注健康資訊嗎?你認為有做一些高齡者的養生、保健,這樣就是有在關心他們了,他們的生活只有這樣子嗎? |
29 |
王次長時思:沒有,我想還是值得努力啦!但是譬如我們在科技計畫裡面也有針對高齡者的計畫,我們做的可能還可以再提升。 |
30 |
吳委員春城:針對這個數據,我們要更精進。我來自行銷界,行銷廣告人不會做60歲以上的廣告,所以企業當中針對60歲以上投放廣告只占行銷費用的5%,基本上是放棄這塊市場,這塊市場掌握三分之二的財富,結果企業都不想賺他的錢。 |
31 |
接下來我要請胡董事長,要來問一下公視的問題。公視主要的收視群年齡應該都比較偏高,55歲以上,我想公視可以再進一步去瞭解這一些需求。我提供一個,荷蘭有一個MAX電視臺,是荷蘭的公視,他們特別做一個50+專屬的節目,這個節目後來成為黏著度非常高的熟齡社群,我不曉得你們知不知道這個。這個熟齡社群在意的不是省錢,很多人認為他們省吃儉用、不花錢,所以沒有這個產業,事實上不是,他們重視的是怎麼把錢花得有意義,但是大家不知道他們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目前看到公視還是以銀髮照顧、養生為主,你所想像的還是老人的這些需求,未來希望能夠以這個為典範,多增加社會參與的部分。 |
32 |
最後我也要請文策院蔡董事長,這是史哲部長上次答復我的,但他交辦的都是文策院,不曉得你有沒有收到這份公文? |
33 |
蔡董事長嘉駿:有,除了有收到公文之外,其實上次去你辦公室也聽你分享很多壯世代的議題,回文策院之後,其實我們也跟相關的主管開了針對壯世代這樣的內容投資的一個計畫,近期希望有機會再去拜訪委員,聽取委員更多、更專業的意見。 |
34 |
吳委員春城:好,謝謝,很感謝,因為這個太重要了。部長回復我的文中提到會納入壯世代的文化需求,會更進一步深入的瞭解;第二個,也要請文策院去規劃發展臺灣高齡文化產業這部分的計畫,所以期待你下一步的消息。 |
35 |
最後,公視是不是可以兩個月之內提出來,深入調查……次長,你只要去GPT輸入高齡者的需求,其實跑出來的都是銀髮族的需求,因為我們長期有一個銀髮的思維,認為60歲就是老人,現在不是啦!現在80歲以後才會稱為老人,我們有空白的20年,我們沒有任何第三人生的想像,這是文化部應該去努力的,現在做的真的差距很大,次長真的要好好去瞭解,我們要深度,所以我要請公視針對50+的收視行為與節目需求提出報告,然後也可以參考荷蘭,規劃壯世代的節目及頻道計畫,不曉得公視可不可以?次長認不認同、支不支持? |
36 |
王次長時思:第一個,針對壯世代的節目需求跟節目內容規劃,我想這個公視應該可以繼續來做,文化部也會針對壯世代的需求提供的藝文服務來做研析跟提供。 |
37 |
第二個就是要針對55+的收視行為及節目需求報告,我是建議我們如果要做這一類的收視行為調查,通常需要的時間軸距比較長,是不是不要限制公視兩個月,譬如讓他們一季或半年之後,才可以有一個比較像是收視調查,會比較接近真實的結果? |
38 |
吳委員春城:謝謝,次長是支持的,文化部支持,胡董事長,你可以嗎? |
39 |
胡董事長元輝:我們努力,因為目前來講,本身有做一些收視的調查,另外,我們知道有一些廣告公司及傳播業有做,我們可以整合這個部分來做一些處理。剛才說要更深入的話,就要長一點的時間。 |
40 |
吳委員春城:對,因為調查這個有很多文化植入,包括當事者也有很多被認知,所以它調查出來的數據,這個調查數據會用傳統的價值觀,但不是他心裡需要的,所以必須要用一些質化的調查。OK,謝謝文化部。 |
41 |
王次長時思:謝謝委員。 |
42 |
吳委員春城:謝謝主席。 |
43 |
主席:謝謝吳春城委員,次長請回。 |
44 |
接下來請葉元之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