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641

王正旭 @ 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王委員正旭:(10時40分)謝謝主席,有請薛部長,同時也請張秀鴛司長。
1 主席:請薛部長、請張司長。
2 薛部長瑞元:委員好。
3 王委員正旭:部長好。雖然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4 薛部長瑞元:不到了。
5 王委員正旭:部長繼續辛苦,因為其實保護民眾所有的工程或者是事情,真的是沒有所謂可以休息的時間,就麻煩部長和同仁們繼續努力。
6 今天要跟部長討論的主題是健全高齡者受暴防治機制,早上也聽了部長的簡報,另外,如果時間夠,我們希望能夠多瞭解一下臺灣目前在推的「無管人生」到底有沒有什麼問題或是成效。
7 我們先看健全高齡者受暴的因應跟防治機制。我們也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兒童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以不管是年長者或者是兒童們,我們都很希望能夠用社會的力量來提供一個良好、安全的生活環境,讓他們不管是在生活當中或在成長當中,都能夠受到很好的保護,讓他們免於各種可能的風險。我們也知道其實過去這五年來,老人受暴的通報率成長了52%,而且在今年2月3日,那時候可能是因應春節的關係,所以衛福部也特別把受虐、受暴這些訊息傳遞給民眾們,看起來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老人受暴的成因分析裡面,好像跟照顧或者是經濟依賴是有一些關係的。所以這邊想要瞭解的就是,通常這些施暴者如果又是照顧者的話,到底你們分析的這麼多案件裡面,這樣的百分比是多少?如果有這樣的狀況的話,它跟季節性有沒有關係?因為我們看到好像春節就會比較擔心,就會提供民眾作為一些參考。如果不是季節的話,這個案件是不是非季節因素造成的風險比較低?有沒有相關內部的分析可以提供給我們做參考?
8 薛部長瑞元:這裡面大概有一些數字,以去年來講,老人保護案件大概2萬2,540件,其中直系血親卑親屬作為施暴者的大概占百分之五十五,就是說子女或是孫子女對老人施暴的就大概占了百分之五十五;其次就是親密關係伴侶,比方說夫妻之間,這一種占了百分之二十六;另外就是其他家庭成員,大概占了百分之十四;非家庭成員大概就比較少,大概是百分之五。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是不是像照服員或是外籍看護會比較容易有這種案件,但其實不是,而是自己的子女,這是最多的。
9 王委員正旭:所以我們有時候也會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影片,就是這些高齡者是怎麼被施暴的,我們都替他們擔心,也覺得這樣的作為真的是不應該,除了相關的刑責以外,我們也期待多瞭解一下。剛剛部長也提供一些訊息告訴我們說……
10 薛部長瑞元:直系血親卑親屬或是親密關係通常會是同住的人,同住的人有比較多施暴的現象,當然有些是因為老人家有失能的狀況或者已經有失智,所以他沒有辦法配合照顧者的要求,照顧者如果本身在這方面的知識也不夠的話,他一抓狂起來就會出現這種動作,所以為什麼同居家屬的比例會比較高,也是有原因的。
11 王委員正旭:是,剛剛有提到季節性,一年裡面有那麼長的時間,會不會在哪一些季節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
12 薛部長瑞元:季節是比較不會啦,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情形的家暴,我們發現都是節慶的時間發生得比較多,所以連假也不要休太久。
13 王委員正旭:其實照顧者也很需要有另外的方式來放鬆他在照顧的過程中所帶來的這種相對的壓力,所以如何能夠提供照顧者好的、另外的適應方式?可能也要麻煩衛福部,因為這個策略的確是非常的不一樣,我們如果知道它的可能成因的話,所以下面要討論的就是,你們有哪一些作為可以讓我們在面對這種年長者受到施暴的時候能提早因應,因為我們將來都有機會變成一個社會的年長者,當然我們不希望需要那麼多的人來照顧我們,可是在很難避免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現在能夠有好的因應措施或作為的話,希望能夠保護更多的年長者。我們可以看下面這一張,到底我們有沒有辦法用現有的或者是更好的軟體應用程式等等,至少可以知道當施暴者對老人家提供或者造成身體上或語言上的暴力的時候,我們要如何提早來因應?
14 薛部長瑞元:這個部分其實是這樣子,即使有一些軟體應用程式或者一些科技的方式,通常他也很難用在自己的家裡,你如果是在照護機構裡面或者是社區的日照中心這一類的話,也許還做得到。但是從我們的統計來看,親密關係或者是家屬之間的施暴是占最多數的,等於這些科技的東西就比較派不上用場,所以我是認為可能最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照顧的家屬知道,其實政府的長照2.0是有提供一些方法可以來協助他們,照顧這些老人家並不是只能依靠你這個家屬,那不是唯一的方法,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有地方可以來尋求幫助或協助,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15 王委員正旭:是,所以我們希望這是一個好的照顧網絡,不只是各個單位做自己的事情,而是希望碰到問題的時候可以有更好的思維模式,不管從網絡的合作或者是扎根社區整體地去保護所有社區的居民,包括這些年長者。
16 薛部長瑞元:是。
17 王委員正旭:謝謝。針對無管人生,我們也希望多瞭解一點點,雖然礙於時間的關係,但我還是想瞭解一下。其實衛福部在兩年前就開始希望讓留置鼻胃管的民眾能夠有機會把管子拔除,重新享受他作為一個人可以從嘴巴來進食,但到目前為止,好像我們所看到的成效還是有一些限制,因為從111年6月1日開始執行到目前為止,就我們瞭解,只有200件左右有透過健保申請,這個量似乎跟當初的預估有很大的落差,不知道目前在執行上有碰到哪些困境,或者有哪些是需要重新提出來檢討的部分?
18 薛部長瑞元:關於這部分,如果健保能夠提供一個適當的誘因,應該是有幫助的,也就是說放置鼻胃管的原因是照顧比較方便,就直接用liquid diet直接灌食,這樣對照顧者好像比較方便,但是對於這一個受照顧人來講的話,他就失去了咀嚼、吞嚥這一些功能恢復的機會,所以兩者之間要去做一些平衡,也就是說其實我們如果要拔除鼻胃管,健保要提供一個誘因,這樣拔除之後,照顧者不會覺得要去餵食是一個困難的事情,倒不如直接灌食是比較方便,讓這個狀況可以扭轉。
19 王委員正旭:所以我們期待部裡面也有更好的配套措施,讓這些插鼻胃管的民眾有機會透過大家的努力把鼻胃管拔除,同時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謝謝部長。
20 薛部長瑞元:是,謝謝。
21 主席:謝謝王正旭委員。現在休息10分鐘。
22 休息(10時51分)
23 繼續開會(11時1分)
24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25 請林淑芬委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46
meet_id 委員會-11-1-26-13
speakers ["黃秀芳","陳昭姿","林月琴","陳菁徽","廖偉翔","邱鎮軍","王育敏","涂權吉","王正旭","林淑芬","李坤城","陳亭妃","楊瓊瓔","陳培瑜","黃珊珊","何欣純","黃國昌","李彥秀","洪孟楷","羅智強","徐欣瑩","陳瑩","劉建國","楊曜","盧縣一","蘇清泉","鍾佳濱","牛煦庭"]
page_start 253
meetingDate ["2024-04-24"]
gazette_id 1133401
agenda_lcidc_ids ["11334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就「家暴零容忍─ 檢討 112年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施行概況」進行專題 報告,並備質詢;二、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數位發展部、內政部警政 署、法務部、文化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就「非法網站創意私房案件,提出兒少性影像防制具 體作為、檢討報告,並就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正方向」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34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