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盧委員縣一:(10時4分)主席,有請部長。 |
1 |
主席:請薛部長。 |
2 |
薛部長富盛:盧委員早。 |
3 |
盧委員縣一:早。我們先看一下噪音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我們現在容許的標準越來越低了,你知道現在的標準大概是設在哪裡嗎?容許的噪音分貝數。 |
4 |
薛部長富盛:有關哪一部分的噪音標準? |
5 |
盧委員縣一:對身體的長期影響。 |
6 |
薛部長富盛:你是說對健康的? |
7 |
盧委員縣一:對。 |
8 |
薛部長富盛:對健康的當然是希望在綠色的區域。 |
9 |
盧委員縣一:是,以前我們大概都會說如果你要提高音量來講話的話,大概就是80分貝。 |
10 |
薛部長富盛:是。 |
11 |
盧委員縣一:現在大部分都越來越嚴格,所以希望能夠設定常態在53或54這裡,先大概有一個基礎的瞭解。 |
12 |
薛部長富盛:好,謝謝委員的指教。 |
13 |
盧委員縣一:第二個,現在大家都知道噪音是最高的一個公害,不知道部長有沒有去我們鄉下住宿過?如果我們在山上生活的話,大概6點會叫你起床的是村長的廣播,村長廣播前會先放一段音樂,讓大家知道村長要講話了,但現在不是村長的廣播叫醒我們,大概五點多,那些騎重機的人就會經過鄉間的道路,所以現在是重型機車的噪音叫醒我們的村民,怎麼樣取締都沒有用,因為那個時間點不會有公務人員上班,你要取締的話,根本就無人到場,也無人舉證,無人蒐證。剛剛前幾位委員都在講,現在山上我們那些檢測的設備根本就不夠,你們說114年才會有,大概全省三百多件,那山上更不用講有這個設備,我們連分貝這件事情也都搞不太清楚,那樣的一個設備我們連看都沒有看過,在山上旅遊地區的話,你要怎麼來監測或者防止噪音的惡化? |
14 |
薛部長富盛:在山上基本上還是要靠人力跟檢舉,然後這種噪音的檢測,說真的,為什麼我們現在要科技執法?最主要是它是一個非常短時間的現象。 |
15 |
盧委員縣一:他就呼嘯而過啊!你也看不到。 |
16 |
薛部長富盛:對,呼嘯而過,事實上,他假如…… |
17 |
盧委員縣一:一個部落大概1到2公里的距離,他一下子就過去了。 |
18 |
薛部長富盛:所以那個的確是一個挑戰,盧委員,我想你也可以…… |
19 |
盧委員縣一:所以我想你們在做規劃的話,山上或者是旅遊地區,這個噪音的規範應該要更嚴格,可以嗎? |
20 |
薛部長富盛:山上,特別是國家公園還是什麼,我們應該是有一個特別區域的噪音管制,那是一個加嚴的管制。 |
21 |
盧委員縣一:因為無論多少人在提,也沒有看到有人在取締,或者他們因此受罰,所以造成在山上生活的那些老人家困擾,大家都知道噪音的影響可能會引起老人家失眠,或者是一些認知上面的問題。 |
22 |
薛部長富盛:是,可以體會。 |
23 |
盧委員縣一:對,我覺得應該放一定的比例在山上,來防止這樣一個惡化的情形,好不好? |
24 |
薛部長富盛:好,我們來思考,盧委員也可以給我們建議,在哪些地方可能要特別來加強。 |
25 |
盧委員縣一:OK,現在針對近鄰噪音,我們也沒有辦法來量測,或者有一個具體的數據,讓大家能夠在生活上比較安靜,在國外通常是說10點以後就不要洗衣服了,在臺灣有這樣的規定嗎? |
26 |
薛部長富盛:在臺灣,我們都知道,參加很多活動,基本上10點以後就不允許…… |
27 |
盧委員縣一:所以有沒有一個強制的規範? |
28 |
薛部長富盛:這個部分的強制規範,因為活動的部分我比較不清楚,不曉得內政部對這個…… |
29 |
盧委員縣一:我覺得現在的近鄰噪音造成很多人生活上的困擾,因為每個人的上班時間不一樣,有的人上夜班,有的人回來是要補眠了,結果造成鄰居都在一些混亂的聲音…… |
30 |
薛部長富盛:跟盧委員報告,我們的噪音科技執法是沒有時間限制的,24小時都有在監測,超過…… |
31 |
盧委員縣一:也就是說你舉發他以後,他就會過來測嗎? |
32 |
薛部長富盛:沒有,那個科技執法事實上就是全天候隨時都有記錄整個聲音的音波,同時還有攝影機針對那一部車拍攝,它的結構事實上是還滿複雜的一套設備,在我們的簡報裡面有一張圖。 |
33 |
盧委員縣一:OK,我希望針對近鄰噪音這邊可以多做努力,好不好? |
34 |
薛部長富盛:好,可以。 |
35 |
盧委員縣一:關於現在重機的罰則,我覺得太少了,我看你們的報告,那個罰金大概就3,000塊、3,600塊。 |
36 |
薛部長富盛:有,剛剛有談到。 |
37 |
盧委員縣一:這樣一個數值,一部重機大概都50萬以上,甚至到百萬了,這個罰金對他來講根本就不痛不癢。 |
38 |
薛部長富盛:所以他就沒有影響。 |
39 |
盧委員縣一:是不是? |
40 |
薛部長富盛:對,我認同,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再思考,除了金錢的罰則,是不是還要上課或者做哪些更可以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
41 |
盧委員縣一:對,大概有幾個方向。 |
42 |
薛部長富盛:好,請盧委員建議。 |
43 |
盧委員縣一:大概就是從WHO的一些規範,當然有來源的、有路徑的、有基礎設施的,甚至是一些硬體設備,最後就是你剛才講的行為的,我們希望在行為上面的教育,比如大部分使用這些重機的不是高社經地位的人,可能在學校生活上面要多一點教育,不然你很快樂,人家並不快樂,這樣的舉動…… |
44 |
薛部長富盛:是,要懂得尊重別人。 |
45 |
盧委員縣一:所以應該是從行為這邊來direction,我希望我們山上的生活品質,不能因為時代的進步而倒退,希望把這件事情能夠看得很重要,可以嗎?部長。 |
46 |
薛部長富盛:可以,我認同這種想法,就是罰鍰這種東西對某些人,他根本一點感覺都沒有。把他找去上課,而且告訴他懂得尊重別人。 |
47 |
盧委員縣一:是,要有一些罰則或者是處罰,應該要多元一點,讓他更困難或者是說不再觸法…… |
48 |
薛部長富盛:是,我覺得我們環境部跟交通部來檢討一下這一塊。 |
49 |
盧委員縣一:OK,謝謝部長。 |
50 |
薛部長富盛:謝謝盧委員。 |
51 |
主席:謝謝盧縣一委員的發言。 |
52 |
接下來請蘇清泉委員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