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王委員育敏:(9時54分)謝謝主席,我們有請薛部長。 |
1 |
主席:請薛部長。 |
2 |
薛部長富盛:王委員好。 |
3 |
王委員育敏:部長好。部長,本席想請教你,對於新任環境部部長人選彭啟明先生,他是氣象達人,你認為以他的專業度來擔任環境部部長,在各方面條件上,是不是最適合的人選,還是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因為之前傳出來的人選不是他,而是包括張皇珍女士或是其他人,他們真的都是環工背景出身的。 |
4 |
薛部長富盛:王委員對於彭準部長的看法我尊重,但是以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他很有專業,特別是在大氣、氣象、空氣污染跟國際合作上,當然,其他領域他可能沒有涉獵,但他也可以透過他在其他產業的經驗,以及未來跟我們部內主管同仁再慢慢學習…… |
5 |
王委員育敏:你認為他的專業有沒有超越你?在環境相關的專業上面,他有沒有超越你?因為我們希望部長是越換越專業越好,你認為他有沒有比你優秀? |
6 |
薛部長富盛:事實上,他有他的專業,我們尊重。 |
7 |
王委員育敏:是氣象專業我知道啦,但是目前中央氣象署是隸屬在交通部。 |
8 |
薛部長富盛:但是環境部監測資訊司、大氣司事實上跟氣象署合作有很長久時間,關係非常密切,譬如像今年2、3月份,我們跟NASA…… |
9 |
王委員育敏:好,好,這個話題我想到此打住,或許部長你也不適宜對新部長有一些評論,不過本席認為環境部各部門大家其實都很有專業,比較不是政治考量,我們當然希望部長也要以專業取勝,而不是只要跟準總統關係比較親近,就可以擔任這個位子,這是我們期待的。當然,我也謝謝部長,你是專業出身,大家對你其實也有期待,8個月時間本席是認為太短了一點,應該讓你有更多時間,可以把你相關的專業跟長才發揮得更淋漓盡致才對。 |
10 |
好,進到今天的主題,部長,你是臺中出來的,你在臺中的時候,有沒有半夜睡覺被惱人的機車、汽車噪音吵醒過? |
11 |
薛部長富盛:有。 |
12 |
王委員育敏:有,對不對? |
13 |
薛部長富盛:對,正好住在大馬路旁邊,所以…… |
14 |
王委員育敏:很惱人,對不對? |
15 |
薛部長富盛:是。 |
16 |
王委員育敏:這個的確是…… |
17 |
薛部長富盛:所以我很認同這個要取締。 |
18 |
王委員育敏:是,這個是民怨之首,但是要取締,我們就要看怎麼有效的取締。事實上,噪音案件已經飆增56%,如果都要靠環警監,要動用基層的環保局人員、警察人員三更半夜10點到凌晨6點在那邊站崗,這個叫勞師動眾,真的會累死人…… |
19 |
薛部長富盛:是。 |
20 |
王委員育敏:恐怕稽查人員做不久就會過勞,所以本席覺得最有效的方式,應該是透過科技執法。 |
21 |
薛部長富盛:認同。 |
22 |
王委員育敏:認同,好,所謂科技執法就是透過照相跟聲音的部分就可以直接取締開罰,這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我們看看這張圖表,部長,我希望您在離任之前,在這件事情上要全力支持,科技執法可以提升執法的量能,也可以減少人力,但是目前全國的設備只有210套,固定109套、移動101套…… |
23 |
薛部長富盛:太少了! |
24 |
王委員育敏:真的太少了!目前我們看到的問題一個是少,一個是分布不均。你看看,臺中市人口即將邁入285萬,比臺北市還要多,但是光看六都的分配,臺中市13部,臺北市23部,新北市36部;臺中市的人口比臺北市多,為什麼會有這種落差?我不知道環境部在補助上面,是按照人口數、幅員大小,還是機車數量?在補助上,你們有沒有什麼樣的標準?因為我看完這張圖表,老實說我不知道標準在哪裡? |
25 |
薛部長富盛:跟王委員報告,剛開始才210部,的確有一點分配不均,我會責成環境部同仁再來檢討,但是更重要的是,既然大家認同科技執法最有效,而且不會勞師動眾,那我們也很期待委員將來能夠幫忙環境部爭取更多的資源。 |
26 |
王委員育敏:我一定大力支持,但是你們預算編列太少,我現在要告訴部長,114年編列預算1.9億要設置96部,分配到二十幾個縣市…… |
27 |
薛部長富盛:不是,是306部啦! |
28 |
王委員育敏:你是要增設96部,還是306部? |
29 |
薛部長富盛:王委員,到明年底是306部,本來是…… |
30 |
王委員育敏:因為你們的語意有點不清楚。 |
31 |
薛部長富盛:本來112年到116年編列1.9億要買306部,我們現在把時間縮短到114年,提早2年就達到…… |
32 |
王委員育敏:是明年就可以? |
33 |
薛部長富盛:增加306部…… |
34 |
王委員育敏:是增加306部? |
35 |
薛部長富盛:是,是,我們會把這個數目儘量把它…… |
36 |
王委員育敏:那我問你,臺中市政府有行文給你們需要50部,你們未來、明年要新增306部,那他們想要的數量可以達到嗎? |
37 |
薛部長富盛:我想我們同仁應該有一些計算公式,不過針對王委員的這一點意見,我們將來會特別留意,好不好?因為…… |
38 |
王委員育敏:我今天也不是只幫臺中市爭取,而是這個問題很惱人。 |
39 |
薛部長富盛:是,我知道。 |
40 |
王委員育敏:我去年也擔任副市長,您也是臺中出身。 |
41 |
薛部長富盛:是。 |
42 |
王委員育敏:臺中問題很嚴重,我知道像桃園其實也很嚴重。 |
43 |
薛部長富盛:對。 |
44 |
王委員育敏:新北其實也很嚴重,大家都很嚴重,現在既然環境部要編足,我希望你們要聽見地方的聲音。 |
45 |
薛部長富盛:好。 |
46 |
王委員育敏:地方需要的量,你們就應該一次把它編足,因為明年的預算還沒有要審,如果現在部裡面編的還不夠,其實環境部各樣的預算很多,針對民怨之首,我覺得環境部如果用力地去做,大家會很有感,而且會很感謝部長。 |
47 |
薛部長富盛:OK。 |
48 |
王委員育敏:雖然您上任不到一年,但是如果您可以回去好好督導環境部,在520之前讓大家把這個預算編足,也讓各地方政府感受到,中央、環境部很重視大家,也不要讓我們地方的這些環保局人員過勞的話,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政績,好不好? |
49 |
薛部長富盛:好,謝謝王委員的支持。 |
50 |
王委員育敏:我們全力來支持,你要督促部裡把這件事情做好。 |
51 |
薛部長富盛:好,謝謝,我們來努力。 |
52 |
王委員育敏:好,謝謝。另外一個是我們燃油機車數量居高不下的問題,這個在空污中是我們的移動污染源,這個管制在燃油機車就占了一個非常大的比例,你看這個圖表,每一年我們的燃油機車數量還在成長。 |
53 |
薛部長富盛:對啊。 |
54 |
王委員育敏:已經來到1,384萬,雖然我們的電動機車有在成長,但坦白講成長的幅度並不算太高。 |
55 |
薛部長富盛:很慢,是,沒錯。 |
56 |
王委員育敏:所以在這個部分,今天交通部林福山司長也有來,我覺得這件事情也不是只有環境部的責任,因為主管燃油機車的其實是交通部,交通部這邊的資源也很多啊!是不是跟環境部討論,用一個更有效的政策?我們來有效地引導,讓電動機車的增加能有效去汰換燃油機車,而不是兩個數字都增加。目前我看起來,民眾好像機車汰換後會再買的比例也很高,然後會再買燃油機車的比例也很高,所以我們想要達到改善空污,想要達到更節能減碳等各方面,好像離那個目標都很遙遠,這個部分除了現行的這些補貼政策,我希望交通部跟環境部好好來討論,特別是交通部,在這個議題上面怎麼樣有效地引導,透過你們的政策,讓大家願意去換電動機車的比例再提高,不要再繼續購買燃油車,這個交通部有沒有什麼想法? |
57 |
林司長福山:這個部分跟委員報告一下,運具電動化裡面,剛剛提到,包括電動大客車、電動小客車。 |
58 |
王委員育敏:對,這部分做得很好。 |
59 |
林司長福山:還包括電動機車。 |
60 |
王委員育敏:我覺得公車做得很好,但是機車做得不好。 |
61 |
林司長福山:現在就是說,2040年電動小客車跟電動機車,我們原則上希望達到市售比百分之百,目前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剛剛委員所提到的就是針對電動小客車還有電動機車的部分,目前交通部跟經濟部還有環保署,我們三個部會會通力來合作,目前是每年都有設定市售比要達到的一個目標。 |
62 |
王委員育敏:你們的目標是什麼? |
63 |
林司長福山:目前的標準大概是各有分點目標,但是整體的部分是,希望到2040新車的市售比全部都是電動。 |
64 |
王委員育敏:好,這個我提醒司長跟部長,2040是設一個遠程的沒錯,但你要達到這個遠程目標,你必須在每一年的分年、短期的跟中期的,也要有一定的目標,如果過程中沒有達到,那個結果是達不到的,好不好? |
65 |
薛部長富盛:是。 |
66 |
王委員育敏:所以畫那麼美的藍圖、願景在那邊,但是如果我們現在看到的數字都還是居高不下,都還在成長,那就有修正的空間。 |
67 |
薛部長富盛:是,沒錯。 |
68 |
王委員育敏:我待會兒會有一個臨提,這個回去之後,你們要有一個比較具體的檢討跟修正方案出來,好不好? |
69 |
薛部長富盛:OK,謝謝王委員。 |
70 |
王委員育敏:好,謝謝薛部長。 |
71 |
主席:謝謝王育敏委員。現在先作宣告:等一下在黃秀芳委員質詢結束,休息10分鐘。 |
72 |
現在請盧縣一委員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