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484
楊瓊瓔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第10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楊委員瓊瓔:(9時25分)親愛的院會主席韓院長、辛苦的媒體朋友們、各位同仁,楊瓊瓔發言。教改是成功還是失敗?李登輝先生說李遠哲應該為教改負起全責,但是李遠哲先生表示李登輝先生的指責是不對的,他應該要指責行政院、教育部,而不是寫報告的人。在此看到雙李的推辭,我們就可以一窺到底教改是成功還是失敗?可惜的是,全臺灣的人都知道教改出了問題,但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政府提出轉軸性的政策,尤其是高教危機迫在眉梢,過去的8年空白浪費掉,所以我們在這邊要呼籲準總統賴清德先生切莫重蹈覆轍。 |
1 | 從大廣度的角度來看,當時的教改訴求確實是有需要,但是在整個執行面當中,卻未能與時俱進,甚至跟現實環節整個脫節,成為教改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以十二年國教而言,當時主要的目的是要協助弱勢學生成長、紓解升學壓力、適性揚才、多元發展、培育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但是我們看到現在城鄉差距、資源落差這麼大,升學主義的導向仍舊沒有改、依舊未解,因此適性揚才、多元發展淪為空談。 |
2 | 我們再往上看高教的領域,少子化問題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浮現,但是當時廣設高中、廣設大學,沒有相對適時的調整,導致大學退場一再上演,甚至不斷地在蔓延。馬政府的時候,尚有陸生、外籍生,但是到目前為止,因為政治惡鬥,導致學校、學生以及老師三輸的政策。 |
3 | 臺大陳文章校長說了一句話,他感嘆沒有一個總統候選人提出完整的高教政策,但這是我們非常希望的。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目前為止,升學主義仍舊是主導學生學習的方向,我們在這邊看到七成的弱勢學生讀私立大學,所以務請準總統先生投資教育,希望永遠在,教育是百年大計,務必要達到教育資源的公平性。 |
4 | 二十年了,教改走了甚至三十年了,是該修補的時候了,內閣不應當迴避教改的問題。 |
5 | 主席:謝謝楊瓊瓔委員的發言。 |
6 | 接下來,請登記第9號陳委員冠廷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80 |
---|---|
meet_id | 院會-11-1-10 |
speakers | ["韓國瑜","陳菁徽","洪孟楷","羅智強","黃建賓","許宇甄","丁學忠","張嘉郡","楊瓊瓔","陳冠廷"] |
page_start | 75 |
meetingDate | ["2024-04-19"] |
gazette_id | 1132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28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第10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 國是論壇 |
agenda_id | 1132801_00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