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406

陳冠廷 @ 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0,129 00:00:03,012 你好我們請委員長有請委員長陳委員長安委員長早委員長想請教一下齁這個我們現在講的僑務工作僑民的部分我們現在是用華僑還是用台僑作為區分事實上我們服務的僑民呢包括有從
00:00:28,137 00:00:42,638 中華民國臺灣領過護照的人我們就稱為臺僑還有早期就已經移民到海外可能100多年前或者70年前就已經移民出去的人那這些人我們就稱他是華僑
00:00:44,140 00:00:47,081 所以在我們服務的僑名裡面當然有包含這個不同的成分但是我們有這個不同的親疏遠近以我們目前的這個預算結構跟規模來說我們是以核心先台僑團體作為優先以及台僑的這個子女二代三代親人跟周邊友好的這個社團這些傳統僑社這都是我們先核心的
00:01:12,665 00:01:12,705 ﹚陳冠廷
00:01:24,926 00:01:42,047 那這些老僑、老華僑那有些是來自廣東有些是來自這個其他的福建啊對那他們對認同的對象那是有中華民國那有的是中華民國台灣
00:01:42,748 00:01:54,498 有的是臺灣所以這樣子對這些僑民所謂的僑民你們的服務剛剛說是有所分別有所不同的但是有沒有一個主要的指引方針
00:01:55,872 00:02:08,039 其實不同的僑團他也會有不一樣的需求那我們所有海外的僑團我們有一個核心的概念就是說這些僑團他都是登記在當地國的政府組織NGO那我們作為一個外國的這個單位呢我們是去輔導我們不能干涉他們的自主性的組織
00:02:17,967 00:02:25,293 所以在這個核心概念裡面我們事實上是配合他們如果有些跟我有相關的這些事務希望我們能夠來協助輔導的時候我們有一點補助啦或者派我們的僑務工作人員秘書去參與啦
00:02:36,041 00:02:36,181 陳冠廷陳冠廷陳冠廷
00:03:04,229 00:03:29,682 密集聯繫所以這個確實是有它的差異性那因為傳統僑社他們是已經移民很久了所以可能到了第6代第7代他們也已經是在地所以他其實認同的國家如果在美國就是美國他的認同國家如果是加拿大那就加拿大但是他的文化上面來源他會有一些不同的組成所以我們是在這種文化層次上面大家去做一些合作
00:03:30,612 00:03:55,348 委員長我講這些問題其實不是說要做區別對待而是在說把這個各個不同的它的來源是什麼來由是什麼因為其實用僑這個字本身其實我還要特別再去再去查我們僑委會的定義等等那我為什麼講這些是其實在美國那你說第三代第二代第四代甚至在那幾代之後
00:03:55,888 00:03:57,831 跟委員報告臺僑幾乎沒有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些做法
00:04:14,832 00:04:37,078 我沒有再問這個問題所以說我們對於這些人我是覺得是可以開拓的就是說不管他們的第一代第二代可能是來自中國可能是來自中國的這個反對共產黨的人然後到美國去或者是其實是可能是第一代是對中國是有浪漫的幻想然後後來沒有的
00:04:37,278 00:05:05,133 或是因為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其實受過美國的教育之後他們其實對於中國的文化中華的文化是有興趣的但不代表認同他們的體制那這一些就是我們可以開拓的對象所以我覺得先把定義定義好但是定義完之後我們把資源分配資源分配裡面然後優先次序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就是說其實服務是不是區別對待而是針對我們的目標對象有不同的做法
00:05:05,493 00:05:05,593 陳冠廷
00:05:22,248 00:05:36,388 對此我們當然是認為這些都是社會中間的人士那當然對於我們的僑務會有所幫助可是我是在看包含僑務委員那平均年齡大概都是65歲66歲以上
00:05:39,768 00:06:07,160 僑務顧問跟僑務促進委員僑務促進委員會稍微年齡一點我是主張針對青年的部分特別是年輕的朋友的話也可以類似這樣我是一個榮譽職因為我們要經營的是其實是年輕世代年輕世代才能夠去開拓他們的興趣才可以去開拓我們的這個可能性那特別是這些用社群平台他能夠影響的對象會更多所以其實以前去參與包含美國的一些僑會
00:06:08,300 00:06:08,760 陳冠廷
00:06:38,340 00:06:38,580 陳冠廷
00:07:03,968 00:07:29,172 確實﹖
00:07:29,512 00:07:51,099 委員長我現在談一下我們這個最近有新加坡的這個研究所他有做的民調那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圖表那委員長你看完這個圖表你有什麼看法就是這些針對這個越來越多國家的民眾傾向對中國的認同這個部分你怎麼看
00:07:53,066 00:07:53,686 這個馬來西亞這個是針對馬來西亞的這個華裔人口的統計
00:08:03,270 00:08:21,975 我可以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先看左邊好了左邊就是這個是馬來西亞僑民的部分嗎不是僑民我們先我們先看左邊先看整個各個國家那對這個中國或者是對美國的認同這個部分是包含僑民就是直接是他們整個整體國民的民調你先看一下左邊你有什麼看法
00:08:24,952 00:08:40,428 委員因為我這沒有關係這沒有正確答案這無所謂因為我不知道這個研究的基礎是什麼所以我很難在這樣簡單的資料裡面做好沒關係就是那基本上就是說在東南亞國家東協國家
00:08:43,330 00:09:05,451 這些國家對於中國的認同其實是比較起美國的話他是有在增高的趨勢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這個僑務工作那當然是一個對我們來講是一個越來越因為我們比較針對自由民主國家是比較比較想比較親美或者是比較親歐等等但是同時這個中國在這些東南亞的這些國家
00:09:07,253 00:09:26,961 他的影響力是日漸增高那這些日漸增高來講的話就是說在於華僑或者是台僑他的對中國的認同的可能性也是慢慢的增高我想請教一下委員長針對這些對於可以接受中文為背景的僑民這樣子的資料來看你有什麼樣的做法
00:09:27,781 00:09:33,326 委員我其實看到這個統計資料不意外我覺得這還蠻吻合因為他是問東協的這些國家分別對中國跟美國的一些看法那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加入美國的聯盟跟加入中國聯盟的這些國家的差異性是越來越明顯那這裡面跟他的國家歷史的發展民主體制的這個成熟度其實都有一定的關聯
00:09:54,244 00:09:56,506 中國當然在這10多年來一直用一帶一路企圖在東協國家發揮影響力這樣的一個趨勢也是我們長期一直在關注的尤其是馬來西亞是最明顯的我可以這樣說2000年以前中華民國在馬來西亞
00:10:12,841 00:10:12,981 陳冠廷
00:10:30,738 00:10:49,766 謝謝委員長我最後強調一下根據2022年的統計年報馬來西亞的華人有688萬人那在僑委會實際納屬的僑胞是不到8萬人那資源怎麼樣運用其實我們也要思考一下因為畢竟規模中國的規模跟台灣的規模是不同的
00:10:50,253 00:11:03,813 所以如果我說我要請僑委會把688萬的這些僑民全部都納入然後全力的推展來跟中國來對抗我覺得這樣的資源配置也不見得是對的但是我們可以思考的是這688萬人裡面
00:11:06,296 00:11:35,318 哪一些會更認同台灣的透過在當地的僑社或者是透過這些過去曾經校友會也好馬來西亞在台灣有59個校友會所以你可以利用這樣的基礎這樣的資料來去開拓可能性那他們可能不見得是台灣的第二代第三代他們可能是來自中國東南部各省份移民到馬來西亞的很多從潮州啦有可能嘛可是他們可能對台灣是有認同的
00:11:35,478 00:11:49,383 因為已經太多代了,他們不見得會認同這個1940年留台的大部分僑生對台灣認同度都很高可是他們的家人或者他們沒有來留台的這些同儕就不見得是這樣,所以我們確實是要強化
00:11:51,624 00:11:52,104 許曉欣委員上台質詢
00:12:26,386 00:12:29,390 徐委員長徐委員早安早安首先想要跟您看是不是要說一聲恭喜在媒體上面有看到許多的報導提到您在520之後會留任不曉得您有沒有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