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_ID |
151378 |
IVOD_URL |
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51378 |
日期 |
2024-04-18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 |
委員會-11-1-22-8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str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 |
會議資料.屆 |
11 |
會議資料.會期 |
1 |
會議資料.會次 |
8 |
會議資料.種類 |
委員會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0] |
22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0] |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
會議資料.標題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 |
影片種類 |
Clip |
開始時間 |
2024-04-18T10:10:31+08:00 |
結束時間 |
2024-04-18T10:20:04+08:00 |
影片長度 |
00:09:33 |
支援功能[0] |
ai-transcript |
支援功能[1] |
gazette |
video_url |
https://ivod-lyvod.cdn.hinet.net/vod_1/_definst_/mp4:1MClips/566e821c95e2b4452bad47789755bf2557f6d030f47604f3c5dab72e655c1c9479b3b4799e39af955ea18f28b6918d91.mp4/playlist.m3u8 |
委員名稱 |
陳秀寳 |
委員發言時間 |
10:10:31 - 10:20:04 |
會議時間 |
2024-04-18T09:00:00+08:00 |
會議名稱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事由:一、審查委員柯志恩等16人擬具「大學法第三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二、審查委員柯志恩等16人擬具「專科學校法第四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三、審查(一)委員柯志恩等17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委員莊瑞雄等21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二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委員蔡其昌等21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二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何欣純等20人擬具「國民體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第(四)案,如未接獲議事處來函,則不予審查】。
(僅進行詢答)【4月17日及18日二天一次會】) |
gazette.lineno |
279 |
gazette.blocks[0][0] |
陳委員秀寳:(10時10分)謝謝主席。請次長。 |
gazette.blocks[1][0] |
主席:請次長。 |
gazette.blocks[2][0] |
劉次長孟奇:委員早! |
gazette.blocks[3][0] |
陳委員秀寳:次長,早安!次長,我想請教您,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學生會16日在臉書發文爆料,指出校方疑似透過各種手段介入學生會的選舉,他們也附上了關鍵的對話截圖,學生會指稱學校疑似透過幫忙繳費、請吃飯這樣子的條件安插學生,企圖介入學生會的選舉,學生會直呼說,校方介入的方式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並且這個關鍵的對話截圖都有附上。次長,本席想請問,我們目前在大專院校發展學生自治目的是希望我們的民主精神可以在校園中落實及實踐,而且讓學生積極的參與我們學校各項的決策,那麼現在臺北大學學生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知道教育部現在有沒有去瞭解,結果是什麼? |
gazette.blocks[4][0] |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我們有注意到這件事情,我們正在瞭解,以我來看,如果這是真的話,這是非常不適合的,也非常不對的作法。 |
gazette.blocks[5][0] |
陳委員秀寳:正在瞭解的意思就是你們還在調查當中…… |
gazette.blocks[6][0] |
劉次長孟奇:是的。 |
gazette.blocks[7][0] |
陳委員秀寳:還沒有一個正式的結果。本席在這邊要強調,其實學生會的指稱,他們有這個截圖,一定不是空穴來風,而且也不會是造謠,所以希望教育部一定要嚴查之後,積極地協助來排解。大專院校發展自治是期許民主的素養能夠向下延伸,發生這樣的狀況也讓我們學生自治會與學校的互信基礎可能被破壞,所以這邊也希望教育部能更積極協助來排解這個情事。 |
gazette.blocks[7][1] |
接下來,本席想請教,英國的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在2023年的世界大學聲譽排名邀請來自166個國家地區總計3萬多名的學者參與意見調查,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學者最多可評估並提名15所在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中覺得研究與教學表現最佳的大學,然而從2020年開始,臺灣大學的排名就一直下降,在2020年臺大排名是在第40名,同時當時成功大學、交通大學、清大也都有入排行,在2021年之後臺大的排名就往下掉了,其他學校也只剩下陽明交大有進入百大,在之後的2022年到2023年只有臺大有入榜,但是排名是一直下滑,到2023年其實已經在百大之外,它是200大。次長,對於臺大的排名一直下降,您有什麼看法?有沒有瞭解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我們的研究量能不足嗎?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因素?讓臺灣從2022年之後除了臺大,沒有再有其他大學入榜。次長,因為我們現在國家政策是很積極的對外要來招攬優秀的人才,這樣一個大學排名的結果,會不會影響我們招攬這些國際人才來臺灣的意願,您覺得呢? |
gazette.blocks[8][0] |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就如委員的這個資料所說明,我們也有去瞭解目前大概的狀況,其實如果看一個學術研究的量能的話,如委員的資料所說,是穩定正向的發展,它比較大的、我們大概會比較吃虧一點的是所謂的同儕評比國際聲譽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在主觀去評的部分,其實我們大概在美國及歐洲主要國家那個部分的得分都還不錯,就目前我們的分析,臺大也有跟我們分享,或者是非歐美國家,因為非歐美國家也會加入做這種主觀的評分,我們在那邊得到的分數的確是比較不理想…… |
gazette.blocks[9][0] |
陳委員秀寳:所以是我們在校際的互動上比較缺乏嗎? |
gazette.blocks[10][0] |
劉次長孟奇:對,我記得的如果沒有錯,因為它本身大概有高達三成或三成以上的分數是所謂的主觀評分,主觀評分就是各個學者來評。 |
gazette.blocks[11][0] |
陳委員秀寳:次長,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在國際間是很有知名度的,一般也覺得它是很有公信力的,尤其2023年的評比又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它在評比裡面有指出,臺灣的大學院校在研究成果引用影響力以及國際合著論文方面的表現是呈正向的發展,但是也提醒提升研究品質及發展國際合作有助強化大學的聲譽,所以在這兩個指標上臺灣的大學院校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就是還待努力。這也符合剛才次長所說的,在校際的互動上面可能我們也必須要再加強,所以您也覺得它這個方向的建議可以參考作為讓臺灣大學繼續進步的一個努力方向嗎? |
gazette.blocks[12][0] |
劉次長孟奇:對,其實他們還包含「雇主聲望」,「雇主聲望」也是一個主觀聲譽,所以它不是光看這些研究的客觀,這個部分我們的表現其實一直都算穩定,就是這些主觀評價的地方要怎麼突破。 |
gazette.blocks[13][0] |
陳委員秀寳:其實以它對我們臺灣的評論來講,它也是對我們有肯定,如同本席剛剛所說的,在研究成果引用影響力以及國際合著論文這個部分,它也是對我們很肯定,如果有指出我們哪裡有不足的,也希望我們各學校以及教育部可以在這方面再加強,雖然一個大學的排名不是在國際上大家對我們的看法,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也許會受這樣子排名的影響,對我們的教育會更有信心,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能夠去努力的方向,我們也不要放棄,我們再來加強。 |
gazette.blocks[13][1] |
接下來,我要請教次長,教育被認為是民主社會中促進社會流動以實現社會正義的主要機制,透過教育資本的累積,弱勢階級可以憑藉個人的能力來參與社會資源的競逐,消除因為財富所衍生出來的社會不公平,而有機會翻轉階級,也就是教育是翻轉階級的助力。但是從2009年到2014年的統計來看,低收入戶子女進入頂尖大學的比率都很低,在1%以下,進入公立大學的比率最高也只有0.7%到1.2%,目前高中職畢業生就讀公立大專院校的只占35%,就讀私立大專院校的是占65%,一年學費的差距有將近5萬元,也有研究論文指出,家境優渥的孩子進入臺大的機率是弱勢孩子的6倍,頂大學生的家戶所得分布普遍比較高,家境優渥的子女進入前20名大學的比例也比較高,資源較多的學校學生經濟狀況會比較好,這是他們研究論文的顯示,這些在在都顯示臺灣目前高教現場仍舊因為家庭背景的不同,在教育上是會有落差的。我們教育部為了落實教育平權從2007年辦理學校推薦,2010年正式推動繁星計畫,也在2021年推動願景計畫,今年2月也正式實施了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方案,但是繁星計畫錄取率最高只到今年的六成二,願景計畫名額今年只有558名,顯然教育部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努力。次長,請問我們明年仍然會持續推動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方案嗎? |
gazette.blocks[14][0] |
劉次長孟奇:會…… |
gazette.blocks[15][0] |
陳委員秀寳:會繼續推動。 |
gazette.blocks[16][0] |
劉次長孟奇:這個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方案就是持續推動下去了。 |
gazette.blocks[17][0] |
陳委員秀寳:會持續的推動。那麼在預算許可之下,有沒有提高補助金額的規劃? |
gazette.blocks[18][0] |
劉次長孟奇:如果可能的話,當然,既然是拉近,當然朝能夠拉得越近越好,不過這個就是要看預算有沒有可能來支持。 |
gazette.blocks[19][0] |
陳委員秀寳:所以如果我們有機會再爭取更多的預算,這個補助的金額也可以再提高? |
gazette.blocks[20][0] |
劉次長孟奇:因為畢竟這還是有一點差距。 |
gazette.blocks[21][0] |
陳委員秀寳:希望可以造福更多的弱勢學子們。 |
gazette.blocks[22][0] |
劉次長孟奇:也是。 |
gazette.blocks[23][0] |
陳委員秀寳:在繁星計畫的部分,如何提高錄取率?還有我們願景計畫的名額及校系會不會再提升? |
gazette.blocks[24][0] |
劉次長孟奇:我們可能還要再來看一下各校,因為這個也不是我們教育部單方面決定,還要再來看各校,不過我所知道,現在臺大是積極在提升當中。 |
gazette.blocks[25][0] |
陳委員秀寳:所以還是有很多學校會有意願提供機會給這些孩子們。 |
gazette.blocks[26][0] |
劉次長孟奇:對、對、對。 |
gazette.blocks[27][0] |
陳委員秀寳:次長,教育公共化是實現教育平權的重要手段,在我們有限的資源之下,讓更多弱勢的孩子可以分配到教育資源,這是我們教育部現在要做的課題,剛才次長有說我們這個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方案會持續來推動,也希望願景計畫的名額可以持續再增加,讓更多孩子有機會。 |
gazette.blocks[28][0] |
劉次長孟奇:是。 |
gazette.blocks[29][0] |
陳委員秀寳:好,謝謝。 |
gazette.blocks[30][0] |
主席:謝謝。 |
gazette.blocks[30][1] |
接下來請林宜瑾委員。 |
gazette.agenda.page_end |
214 |
gazette.agenda.meet_id |
委員會-11-1-22-8 |
gazette.agenda.speakers[0] |
柯志恩 |
gazette.agenda.speakers[1] |
何欣純 |
gazette.agenda.speakers[2] |
莊瑞雄 |
gazette.agenda.speakers[3] |
洪孟楷 |
gazette.agenda.speakers[4] |
萬美玲 |
gazette.agenda.speakers[5] |
葛如鈞 |
gazette.agenda.speakers[6] |
郭昱晴 |
gazette.agenda.speakers[7] |
陳秀寳 |
gazette.agenda.speakers[8] |
林宜瑾 |
gazette.agenda.speakers[9] |
吳沛憶 |
gazette.agenda.speakers[10] |
陳培瑜 |
gazette.agenda.speakers[11] |
羅廷瑋 |
gazette.agenda.speakers[12] |
范雲 |
gazette.agenda.speakers[13] |
張雅琳 |
gazette.agenda.speakers[14] |
蔡其昌 |
gazette.agenda.speakers[15] |
徐欣瑩 |
gazette.agenda.speakers[16] |
葉元之 |
gazette.agenda.speakers[17] |
王鴻薇 |
gazette.agenda.speakers[18] |
吳春城 |
gazette.agenda.speakers[19] |
楊瓊瓔 |
gazette.agenda.page_start |
167 |
gazette.agenda.meetingDate[0] |
2024-04-18 |
gazette.agenda.gazette_id |
1133001 |
gazette.agenda.agenda_lcidc_ids[0] |
1133001_00005 |
gazette.agenda.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gazette.agenda.content |
一、審查委員柯志恩等16人擬具「大學法第三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審查委員柯志恩等
16人擬具「專科學校法第四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一)委員柯志恩等17人擬具「國
民體育法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委員莊瑞雄等21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二十三條條文修
正草案」案、(三)委員蔡其昌等21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二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
何欣純等20人擬具「國民體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
gazette.agenda.agenda_id |
1133001_00004 |
transcript.pyannote[0].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0].start |
0.03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0].end |
0.65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start |
6.74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end |
9.02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start |
13.51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end |
14.15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3].start |
14.44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end |
15.30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4].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4].start |
16.39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4].end |
69.84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5].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5].start |
70.56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5].end |
80.94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6].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6].start |
80.55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6].end |
172.54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7].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7].start |
82.90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7].end |
83.20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8].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8].start |
172.72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8].end |
204.35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9].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9].start |
179.10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9].end |
179.17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0].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0].start |
204.97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0].end |
225.02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1].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1].start |
225.31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1].end |
249.32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2].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2].start |
248.98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2].end |
252.04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3].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3].start |
251.92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3].end |
264.37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4].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4].start |
261.07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4].end |
261.55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5].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5].start |
262.53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5].end |
263.07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6].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6].start |
264.52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6].end |
311.32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7].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7].start |
311.35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7].end |
329.22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8].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8].start |
329.56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8].end |
377.15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9].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9].start |
377.96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9].end |
432.53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0].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0].start |
432.97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0].end |
466.40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1].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1].start |
467.13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1].end |
488.41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2].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2].start |
488.57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2].end |
493.62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3].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3].start |
489.23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3].end |
490.08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4].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4].start |
493.03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4].end |
498.14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5].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5].start |
498.92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5].end |
507.52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6].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6].start |
507.52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6].end |
513.60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7].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7].start |
514.04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7].end |
516.25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8].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8].start |
516.11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8].end |
525.51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9].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9].start |
518.26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9].end |
518.98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0].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0].start |
526.86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0].end |
539.32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1].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1].start |
539.33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31].end |
539.35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2].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32].start |
539.37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2].end |
544.70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3].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3].start |
542.76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3].end |
543.28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4].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4].start |
543.45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34].end |
543.96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5].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35].start |
545.29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5].end |
568.44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6].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36].start |
569.59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6].end |
570.20346875 |
transcript.whisperx[0].start |
0.2 |
transcript.whisperx[0].end |
0.22 |
transcript.whisperx[0].text |
委員長 |
transcript.whisperx[1].start |
14.528 |
transcript.whisperx[1].end |
39.72 |
transcript.whisperx[1].text |
市長早安市長我想請教您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學生會他們在16號的時候我在臉書幫我們爆料說指出校方疑似透過各種手段介入學生會的選舉他們也附上了關鍵的對話截圖學生會指稱學校疑似透過安插學生幫忙繳費請吃飯這樣子的條件企圖介入學生會的選舉學生會直呼說 |
transcript.whisperx[2].start |
44.222 |
transcript.whisperx[2].end |
69.497 |
transcript.whisperx[2].text |
校方介入的方式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並且這個關鍵的這個對話截圖都有附上次長本席這邊想請問我們目前在大專院校來發展學生自治目的是希望說我們的民主精神可以在校園中落實跟實踐而且讓學生積極的參與我們學校各項的決策那麼現在台北大學學生會的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知道教育部你們現在有沒有去了解結果是什麼 |
transcript.whisperx[3].start |
70.972 |
transcript.whisperx[3].end |
92.059 |
transcript.whisperx[3].text |
跟委員報告我們有注意到這件事情我們正在了解那以我來看的話如果這是真的話這是非常不適合的也非常不對的做法所以正在了解意思就是說你們還在調查當中還沒有一個正式的結果本席在這邊要強調其實學生會的指稱他們有這個截圖一定不是空穴來風而且也不會是造謠 |
transcript.whisperx[4].start |
92.819 |
transcript.whisperx[4].end |
112.239 |
transcript.whisperx[4].text |
所以希望說教育部這邊你們一定要嚴查之後積極的協助來排解大專院校來發展這個自治是期許說民主的素養能夠向下延伸那發生這樣的狀況呢也讓我們學生自治會跟學校這邊的互信的基礎可能被破壞所以這邊也希望說教育部這邊能更積極來協助來排解這個情勢 |
transcript.whisperx[5].start |
115.622 |
transcript.whisperx[5].end |
125.008 |
transcript.whisperx[5].text |
接下來本席想請教英國的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在2023年的世界大學生育排名有邀請來自166個國家、地區總計有3萬多名的學者參與意見調查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
transcript.whisperx[6].start |
132.412 |
transcript.whisperx[6].end |
138.54 |
transcript.whisperx[6].text |
那學者最多可評估並提供15所在他們的各自的專業領域中覺得研究教學表現最佳的大學然而從2020年開始台灣大學的排名就一直下降在2020年台大排名是在第40名同時當時的成功大學、交通大學、清大也都有入排行 |
transcript.whisperx[7].start |
152.256 |
transcript.whisperx[7].end |
171.609 |
transcript.whisperx[7].text |
在2021年之後,台大的排名就往下掉了之後其他學校也只剩下陽明教大有進入百大在之後的2022年到2023年只有台大有入榜但是排名是一直下滑到2023年其實已經在百大之外他是兩百大 |
transcript.whisperx[8].start |
173.05 |
transcript.whisperx[8].end |
180.498 |
transcript.whisperx[8].text |
市長您對台大排名一直下降您有什麼看法?有沒有了解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我們的研究量能不足嗎?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因素?當台灣從2022年之後除了台大沒有再有其他大學入榜市長您覺得因為我們現在國家政策是很積極的對外要攬財來招攬優秀的人才 |
transcript.whisperx[9].start |
196.814 |
transcript.whisperx[9].end |
224.287 |
transcript.whisperx[9].text |
那這樣的一個大學的排名的結果會不會影響臺灣我們攬財這些國際人才來臺灣的意願?您覺得呢?跟委員報告就如委員的這個資料所說明其實我們在我們也去了解目前的一個大概狀況其實如果看一個學術的研究的量能的話如委員的資料所說其實是穩定正向的發展那它比較大的我們大概會比較吃虧一點的是所謂的 |
transcript.whisperx[10].start |
225.467 |
transcript.whisperx[10].end |
251.788 |
transcript.whisperx[10].text |
同儕評比國際生育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在主觀去評的部分那其實我們大概在美國跟歐洲的主要國家大概那部分得分都還不錯那目前我們的分析就台大也跟我們有來分享或者是非歐美國家因為非歐美國家也會加入做這種主觀的評分那我們在那邊得到的分數的確是比較不理想所以是說我們在校際的互動上比較缺乏嗎? |
transcript.whisperx[11].start |
252.348 |
transcript.whisperx[11].end |
274.759 |
transcript.whisperx[11].text |
對,因為它本身會有高達,我記得如果沒有錯,它大概有高達三成或三成以上的分數,是所謂的主觀評分。這主觀評分就是各個學者來評。太武市高等教育特科在國際間它是很有知名度的,也一般的覺得說它是很有公信力的,尤其是2023年的評比又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
transcript.whisperx[12].start |
275.259 |
transcript.whisperx[12].end |
304.531 |
transcript.whisperx[12].text |
那大家在批評裡面有指出喔台灣的大學院校在研究成果引用影響力及國際合作入文方面的表現是成正向的發展喔但是也提醒提升研究品質及發展國際合作有助強化大學的聲譽所以在這兩個指標上台灣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就是還在努力也符合剛才次長您所說的在校際的這個互動這上面可能我們也必須要再加強喔所以您也覺得說他這個方向的建議 |
transcript.whisperx[13].start |
305.211 |
transcript.whisperx[13].end |
328.937 |
transcript.whisperx[13].text |
是很可以來作為參考讓台灣大學能繼續進步一個努力的方向嗎?對,因為包含其實他們有包含僱主聲望,僱主聲望那也是一個主觀聲譽,所以變成說我們台灣這些它的一個,其實就是說它不是光看這些研究的客觀,這部分我們的表現其實一直都算穩定,那就是這些主觀評價的地方要怎麼突破。 |
transcript.whisperx[14].start |
329.642 |
transcript.whisperx[14].end |
351.466 |
transcript.whisperx[14].text |
其實他在他的這個對我們台灣的這個評論來講他也是有對我們有肯定的如同本席剛剛所說的在研究成果上引用影響力以及國際合作論這個部分他也是對我們很肯定但如果有指出我們哪裡有不足的也希望說我們各學校以及教育這邊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再加強因為其實雖然說一個大學的排名 |
transcript.whisperx[15].start |
356.327 |
transcript.whisperx[15].end |
373.313 |
transcript.whisperx[15].text |
是不是說在國際上有大家對我們的看法那也我覺得對我們的學生對我們的孩子也許會受這樣的排名影響是不是對我們的教育會希望可以更有信心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能夠去努力的方向我們也不要放棄在這個部分我們再來加強那接下來我要請教次長 |
transcript.whisperx[16].start |
378.007 |
transcript.whisperx[16].end |
398.859 |
transcript.whisperx[16].text |
教育被認為是民主社會中促進社會流動以及實現社會正義的主要機制。透過教育資本的累積,弱勢階級可以憑個人的能力來參與社會資源的競逐,來消除因為財富所衍生出來的社會不公平而有機會翻轉階級,也就是說教育是翻轉階級的主力。但是從2009年到2014年統計來看,低收戶 |
transcript.whisperx[17].start |
404.482 |
transcript.whisperx[17].end |
432.35 |
transcript.whisperx[17].text |
低收入戶的子女進入景天大學的比率都很低在百分之一以下那進入公立大學的比率最高也只有百分之零點七到百分之一點二那目前高中職畢業生就讀公立大學院校只佔百分之三十五那就讀私立的大專院校是佔百分之六十五一年學費的差距有將近五萬元那也有研究論文指出說家庭優渥的孩子進入台大的機率是弱勢孩子的六倍 |
transcript.whisperx[18].start |
433.09 |
transcript.whisperx[18].end |
454.329 |
transcript.whisperx[18].text |
那頂大學生的家戶所的分佈普遍比較高家庭優渥的子女進入前20名大學的比例也比較高資源較多的學校學生經濟狀況會比較好這是論文他們研究的顯示這些在在都顯示說台灣目前高教現場能就因為家庭背景的不同在教育上是會有落差的 |
transcript.whisperx[19].start |
455.189 |
transcript.whisperx[19].end |
459.252 |
transcript.whisperx[19].text |
教育部為了落實教育平權從2007年辦理學校推薦2010年正式推動繁星計劃也在2021年推動願景計劃今年二月也正式實施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的差距方案 |
transcript.whisperx[20].start |
472.242 |
transcript.whisperx[20].end |
497.55 |
transcript.whisperx[20].text |
但是繁星計劃錄取率最高直到今年的六成二,願景計劃名額今年只有558名。顯然呢,教育部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努力。次長,請問我們明年能仍會持續推動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方案嗎?會。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這個差距方案就是持續推動下去了。會持續的推動喔。那麼在預算許可之下有沒有提高補助金額的規劃? |
transcript.whisperx[21].start |
498.916 |
transcript.whisperx[21].end |
525.251 |
transcript.whisperx[21].text |
如果可能的話當然就是既然是拉近當然才能夠拉得越近越好不過當然這個就是在看預算有沒有可能來支持所以如果我們有機會再爭取更多的預算那在這個補助的金額也可以再提高因為畢竟這還是有一點差距希望可以造福更多弱勢的學子那在防新計畫的部分如何提高錄取率或者說還有我們運行計畫的名額跟效性會不會再提升 |
transcript.whisperx[22].start |
526.857 |
transcript.whisperx[22].end |
526.877 |
transcript.whisperx[22].text |
市長 |
transcript.whisperx[23].start |
545.345 |
transcript.whisperx[23].end |
567.774 |
transcript.whisperx[23].text |
教育公共化是實現教育平權的重要手段在我們有限的資源之下讓更多弱勢的孩子可以分配到教育資源這是我們教育部現在要做的課題也希望說剛才次長您有說了我們這個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長費差距方案會持續來推動那也希望說願景計畫這個名額可以持續在增加讓更多孩子他們有機會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