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373

林楚茵 @ 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楚茵:(9時56分)謝謝主席,有請徐委員長。
1 主席:請委員長。
2 徐委員長佳青:林委員,早安。
3 林委員楚茵:委員長,早安。在研究今天的主題之前,主席安排了這樣一個題目:如何增進海外僑胞對國家之認同與支持具體做法,坦白講,其實我上週看到題目的時候覺得好像回到我以前在參加國語文作文比賽和演講比賽的題目,所以我好好的思考了一下,事實上,我很肯定主席安排這個題目,非常重要,尤其是人在海外的時候,我們面對這麼多的僑臺商,到底要如何讓他們心向國家,而且這個國家叫做中華民國是非常重要的。
4 從徐委員長上任到現在,一定都經過了一番努力,本席在擔任立法委員之後,真的有比較多的機會跟我們的僑臺商做交流,在這些僑臺商的活動當中,我到海外去的時候深刻感受到的是他們真的很愛自己的國家,有時候甚至於比我們看到的一些新聞都還要激動。我在報告中看到你提出了六點,包括傳播正面新聞、行銷臺灣、善用僑社,運用臺灣軟實力,應用僑臺商經貿網絡,再來是善用留臺校友網絡,以及第六點鼓勵僑青來臺服務,其實已經非常全面了。只是在這些活動當中,我現在最常接觸到的,尤其在海外的時候,就是榮譽職的僑務委員或僑務人員,在第一線不論是對於臺僑或臺商的交流,請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樣的聘用標準?
5 徐委員長佳青:跟委員報告,事實上,我們的僑務榮譽職人員都是榮譽職,他們不但沒有得到我們國家任何的一分薪資,相反的,他們還常常都要捐款,出錢出力、用盡心思,有時候全家都要投入,老實講,我們心裡是非常非常感謝他們,因為我們只能給人家一張聘書,給一張謝卡、謝函,卻換得他們全心無怨無悔的付出。我們對於榮譽職的選拔有4個level,除了僑務委員是由立法院有法源依據的基礎,有總統正式聘任的聘書之外,其餘三項──僑務諮詢委員、顧問及促進委員,分別會是從比較資淺的年輕一輩,然後到比較中階成熟的,再到非常德高望重的3種level。基本上,我們在選拔上大概有三個方向,第一個,這個當事人是長期非常積極投入相關的僑界活動,或是在僑團擔任幹部,這是第一個。
6 第二個,他對於每一次活動的參與度都是相對很高,不會我們叫10次他只來1次,這樣的話大家就沒有辦法有很好的共識。第三個,僑界也對他有很高的認同度,這個人確實很熱心,各種各樣的活動他都願意幫忙,有錢的就捐款,有力量的就找一堆朋友來,有些人的朋友是在主流社會的同學、鄰居等等之類的,或者他的同儕、同事。我們基本上會在這三種level裡面去聘任,有些人會說他是美國公務員,所以他不能接受,我們也會尊重他,因為我們認為他有某一些公職角色的時候,他就不能接受他國政府的聘任,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會非常樂意去聘任他們。他們服務到某一個階段,比方兩屆的促進委員以後,我們認為他真的是實質上很有具體貢獻,我們就會幫他再往上變成是顧問,到了顧問級以上,服務一定年限以後,他就會有機會被推薦為僑務委員的pool名單裡面,然後再由總統去選擇。
7 林委員楚茵:就如你所說,僑務委員在法規上面有人數的限制,目前是90到180人,任期3年,像本席昨天剛好有跟來自於紐西蘭的國會議員一起進行交流,我們在紐西蘭的臺僑人數大概是1萬5,000人,但僑務委員只有1位、諮詢委員有11位、僑務顧問21位、促進委員24位。但是在澳洲,因為我剛好是澳洲和紐西蘭國會聯誼會的成員,我們發現澳洲的臺僑有五萬多人,僑務委員有8人、諮詢委員32人、僑務顧問56人、促進委員80人。這個部分的人數是如何訂定?有沒有考慮到性別的部分?其實現在都只是人數上面的規定,但是我相信優秀的女性,現場包括我們的主席、優秀的召委,僑務委員長是女性,包括我本人也是女性,所以臺灣在性別平權上面是全世界都非常有目共睹的,那麼在外協助僑務委員的部分,有沒有讓女性的women power也加進來?
8 徐委員長佳青:是,跟委員報告,確實,我剛到僑委會的第一年、第二年,我們都被糾正,說我們僑務委員的比例男女失衡,就是男性比較多,而且是年長的、資深的比較多,經過這幾年我們積極努力跟調整,因為每一年我們在行政院報表裡面的時候,都被糾正說我們這個部分沒有達到性別比例的三分之一,所以經過了我們兩年多的努力跟調整以後,去年開始……
9 林委員楚茵:去年是不是有新的一任來聘任?
10 徐委員長佳青:對,去年底到12月31號就結束,所以我們在做新的一任聘任的時候,我們就會特別思考到性別的比例有沒有達到三分之一。
11 林委員楚茵:目前呢?
12 徐委員長佳青:有,我們已經超過了,就是到最後總數在計算的時候,萬一沒有的話,我們就要回頭再去檢視一次,所以這個很重要,就是我們也必須從基礎開始打起,所以現在包括我們的促進委員跟顧問,在性別的比例上,就是要越來越趨近於一致。
13 林委員楚茵:本席也並不是因為我是女性,就認為一定要給女性什麼樣的機會或保障。但是我們都知道剛剛講到的國家認同、講到的社會參與,其實過去女性在政治面是比較不願意表態的,尤其在海外的臺僑商,我相信很多的女企業家或者是一些職場的女性,他可能就是忙於事業,如果可以讓他貢獻women power,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
14 另外談到性別,剛剛我會特別問在遴選的時候,到底有沒有什麼樣的標準,我們看到這個標準,都是希望能夠選一些德高望重、崇高聲望等等的,但是通常來說,德高望重就代表年紀上面會偏大,當然德高望重絕對沒有不好,因為他的社會影響力夠,他的財力、實力可能也算雄厚,有助於我們在海外推動活動,尤其是像本席過去在媒體的時候,在「消失的國界」中,有許多臺僑、臺商給予我們媒體海外採訪有非常大的扶助,他們都事業有成,但是現在隨著所謂新創或者是產業發展的不一樣,我們很多年輕的二代、三代,可能他們很早就可以有貢獻的機會,所以有關於青年保障,或者是年輕化的部分,請問有沒有這樣的規劃?
15 徐委員長佳青:跟委員報告,針對僑務委員,我們低於180個人比較清楚的一個統計數字,目前55歲以下的占比不到一成;56歲到65歲這一層是占三分之一;66歲以上的,確實是占將近快六成,所以這個比例的懸殊,也讓我們覺得這是未來應該要努力的目標,就是如何讓比較多還沒有非常年長的人,有機會在促進委員或者顧問的歷練裡面,開始去強化他的這個角色。過去我們有時候起聘這個促進委員時才發現,有人60歲了、70歲了才被聘為促進委員,我們都嚇一跳說,以前為什麼沒有給人家聘任呢?所以近年來我們就會去強化、去注意,這些過去其實很有貢獻的人,可是我們沒有提早給人家一些該有的感謝或者一些角色的扮演。所以這幾年我們一直在盤點,就是逐步讓促進委員的比例可以開始增加一些,然後也年輕化。同樣在下一層的顧問,也會有年輕化的趨勢,這個我們會一步一步來做,現在我們僑務委員的部分,我相信在下一次,今年底還會有再有一批,一定就會再更年輕一些。我知道很多委員都很關心這件事情,對於比較年長、資深的,我們也很尊重他們,我們就會讓他們做諮詢委員,比較是一個諮詢的性質……
16 林委員楚茵:顧問的性質。
17 徐委員長佳青:對,顧問的性質,他就是在那邊做指導性的角色,不用自己親自做第一線的工作,就以這樣我們來做一些分工,比例上、配比上也會比較清楚。跟委員說明一下,我們澳洲的台僑人數不止5萬,可能是接近9萬,僑務委員沒有8人,只有6人而已,但是很……
18 林委員楚茵:這已經是舊資料了。
19 徐委員長佳青:對,舊資料,但是可喜的是,我們紐西蘭跟澳洲加起來,總共是7個僑務委員,去年以前是5個女性,然後2個男性,今年我們比較平衡一點,4個女性、3個男性,有時候在有些場合還被開玩笑說,哇!現在我們澳洲都是女性的天下。總之,現在我們也注意到怎麼樣讓性別參與的機會,在各僑區都能夠比較均衡一點。
20 林委員楚茵:最後,其實本席會問到有關性別或年齡的問題,是認為既然我們有不一樣的職稱,包括促進委員、僑務委員、諮詢委員,其實就應該有所區別,我會比較建議,在促進委員的部分,可以讓年輕人多來參與,才不會變成是有這麼多的職稱,其實只是為了把人塞進去,而是應給他更多的機會,否則對於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題目,或者是對於國家的認同,或者是對於國家的支持的這個部分事實上它並沒有達到這樣的功效。
21 徐委員長佳青:是,我們現在也讓一些30歲左右的年輕人,開始有機會擔任促進委員,也很大幅度的提升他們對於臺灣、中華民國的認同,他們也更願意去投入跟付出,其實他們自己事業很忙,但是因為有了這個角色的扮演,他們就很願意投入了。
22 林委員楚茵:好,謝謝。
23 徐委員長佳青:謝謝委員。
24 主席:接下來請王定宇召委上臺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98
meet_id 委員會-11-1-35-14
speakers ["馬文君","沈伯洋","羅美玲","黃仁","林楚茵","王定宇","陳冠廷","徐巧芯","麥玉珍","楊瓊瓔","林憶君","洪申翰","邱志偉","陳培瑜","羅智強"]
page_start 51
meetingDate ["2024-04-18"]
gazette_id 1133001
agenda_lcidc_ids ["11330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報告「如何增進海外僑胞對國家之認同與支持具體做法」,並備質 詢
agenda_id 11330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