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_ID |
151358 |
IVOD_URL |
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51358 |
日期 |
2024-04-18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 |
委員會-11-1-22-8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str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 |
會議資料.屆 |
11 |
會議資料.會期 |
1 |
會議資料.會次 |
8 |
會議資料.種類 |
委員會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0] |
22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0] |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
會議資料.標題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 |
影片種類 |
Clip |
開始時間 |
2024-04-18T09:37:43+08:00 |
結束時間 |
2024-04-18T09:48:17+08:00 |
影片長度 |
00:10:34 |
支援功能[0] |
ai-transcript |
支援功能[1] |
gazette |
video_url |
https://ivod-lyvod.cdn.hinet.net/vod_1/_definst_/mp4:1MClips/566e821c95e2b4452218b61b34f9025557f6d030f47604f3c5dab72e655c1c940b6a72c3f6e2b4145ea18f28b6918d91.mp4/playlist.m3u8 |
委員名稱 |
葛如鈞 |
委員發言時間 |
09:37:43 - 09:48:17 |
會議時間 |
2024-04-18T09:00:00+08:00 |
會議名稱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事由:一、審查委員柯志恩等16人擬具「大學法第三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二、審查委員柯志恩等16人擬具「專科學校法第四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三、審查(一)委員柯志恩等17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委員莊瑞雄等21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二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委員蔡其昌等21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二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何欣純等20人擬具「國民體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第(四)案,如未接獲議事處來函,則不予審查】。
(僅進行詢答)【4月17日及18日二天一次會】) |
gazette.lineno |
137 |
gazette.blocks[0][0] |
葛委員如鈞:(9時37分)謝謝主席。有請教育部劉孟奇次長。 |
gazette.blocks[1][0] |
主席:請次長。 |
gazette.blocks[2][0] |
劉次長孟奇:委員早! |
gazette.blocks[3][0] |
葛委員如鈞:早!次長,今天雖然是與您的初次見面,但是得知您是電機系的背景,同為科技人,可以說是倍感親切。前幾次的質詢我曾提到近來教育界發生很多跟科技有關,尤其是AI有關的爭議事件,包含復興商工美術首獎的作品「大鬧龍宮」被發現使用AI來繪圖,最後學生被取消首獎的資格,並且記了小過的處分;教育部每年主辦的寫作比賽,評審也發現110件作品裡面有25件疑似用生成式AI來寫出,怒斥這個比賽彷彿變成AI人間大亂鬥,教育部強調,若是以AI工具生成代寫,累積兩次,則永久停權,終生不得參加比賽。 |
gazette.blocks[3][1] |
我們其實還是會一直感覺到科技AI從教育部的眼中看起來好像是戰犯,但是我們科技人應該要理解到它其實是戰友,它永遠都應該是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一方面鼓勵學生用數位工具學習,但是另外一方面卻不告訴他們如何善加運用AI、什麼時候可以用AI、什麼樣的情況叫做誤用AI。上一次林明裕次長來備詢,我請教他,教育部目前是否有針對高中以下學生訂定AI使用指引?當時的林次長信誓旦旦地跟我說,現行的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中有相關的內容。想請問次長,你有沒有看過現行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2.0當中有關學生使用AI工具學習的部分?給您一個機會,要不要簡要說明一下內容,有80頁。 |
gazette.blocks[4][0] |
劉次長孟奇:謝謝委員,跟委員說明一下,目前這個數位教學的指引當然AI應該是裡面的一部分…… |
gazette.blocks[5][0] |
葛委員如鈞:一部分…… |
gazette.blocks[6][0] |
劉次長孟奇:對,AI是裡面的一部分…… |
gazette.blocks[7][0] |
葛委員如鈞:我們給次長看一下,多少一部分,80頁裡面只有這樣,學生使用生成式AI的部分就這樣,但我可以理解啦,這是2023年10月份,生成式AI還沒有那麼熱門或影響那麼大,但是我們每天在睡覺,AI都在進步,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更快一點?我們認為這樣的內容比例真的是完全不夠,總共加起來一頁半,不足1,000個字,如果真的仔細去讀內容,會發現說了好像又什麼都沒說。但內容已經如此少,教育部卻對於誤用AI工具的學生喊打喊殺、動輒記過,甚至終身停權不得參加比賽,我們覺得這樣真的是不太公平,有點不講武德啦!次長,我知道現在教育部應該正在研議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3.0,這一份學生使用指引在3.0裡面是不是可以加強?並且也應該定期檢討,增加最新的內容,避免與實務脫節,這部分是不是可以同意? |
gazette.blocks[8][0] |
劉次長孟奇:是,沒有錯,就如委員所說的,這部分我們要來加強。 |
gazette.blocks[9][0] |
葛委員如鈞:而且速度要快,本席在此具體要求,教育部不只要趕快推出3.0,因為現在馬上要申請考試,我自己以前在學校也是在審這些內容,一大堆東西過來,到底哪些是AI、哪些不是AI,我當時就已經開始發現有這個問題了,現在更是如此。我們在此具體要求教育部在1個月內,針對訂定學生AI使用指引,提出具體規劃內容以及期程,並將研議結果以書面送交本席辦公室。另外,針對上一次本席所提出兩個非常重要要來幫助老師的部分,第一個,AI生成內容判斷原則,以及經過教育部認可的AI生成內容判斷工具,現在都是老師用肉眼在看,當時的林次長承諾會馬上進行研議,能不能也請教育部1個月內將研議情形與書面送到本席辦公室? |
gazette.blocks[10][0] |
劉次長孟奇:報告委員,沒有問題,我們1個月內把這個送到委員辦公室。 |
gazette.blocks[11][0] |
葛委員如鈞:謝謝,這個真的非常重要。 |
gazette.blocks[11][1] |
接下來我想請次長看一張圖片,請問次長知道照片中的場景是什麼情況嗎? |
gazette.blocks[12][0] |
劉次長孟奇:不是很清楚。 |
gazette.blocks[13][0] |
葛委員如鈞:看起來很熱鬧嘛,這真的是非常悲催,這是3月份全臺各縣市私中、私立中學入學考試的其中一場,學生考試家長陪考,全家一起為了進入私立國中而努力。回顧七年多前潘部長上任以後的第一場記者會,當時就提到希望落實12年國教全面免試、就近入學,消除不當升學壓力,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我們再來看一下,是不是很輕鬆?實際上我們其實可以感覺到,現在這個問題都還是一樣,七年多過去了,兒盟在112年所做的調查有關國高中生的生活困擾,我在這邊提供給您,學校課業76.9%;再來才是未來前途67.3%;交友人際大家都很輕鬆,是43%。這個結果竟然跟107年的調查報告是一致的,表示這幾年來兒少困擾的原因根本就沒有改變,更令人憂心的是,這樣的學習壓力沒有減輕,反而進一步向下延伸到義務教育的階段。 |
gazette.blocks[13][1] |
這是什麼?瘋狂私校潮的議題,平均每7名國中生就有1名要就讀私校,跟其他的國家相比,臺灣學生就讀私立國中的比例15%,從102年的11%,學生人數下降,因為少子化,竟然進入私中的比例還提高了,我們是15%,跟其他國家比是怎麼樣呢?我在此提供數據,我們是很科學的,美國8.3%,日本7.4%,英國5.4%,更不用講法國只有0.5%,我想這種公校出逃的現象真的不太好。想請問一下次長,您認為公校出逃現象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許多中產階級的家庭寧願勒緊褲帶,也要把小孩送進私校就讀,你有瞭解嗎? |
gazette.blocks[14][0] |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國教署比較不是我督導的業務,但我大概有一點粗淺瞭解,這可能還是跟升學比較有關係。 |
gazette.blocks[15][0] |
葛委員如鈞:好,我想您是次長,相關議題也都還是希望有所瞭解,尤其我們是科技背景的,我想我們每個領域都要來關心一下。我們在這邊來跟您分享一下,公校教育的品質不穩定,師生對立的情形惡化,校園霸凌的案件增加,這都還只是報導裡面非常小的部分,希望您可以來多加瞭解。換算起來,其實OECD裡面的PISA相關成績,我們現在還出現城鄉差距,城市與鄉間的學習程度落差將近3年,而且還在持續擴大當中。我們也評估了相關預算,數位跟科技其實是來彌補這個落差的很好的工具,是我們的戰友,但我們看到年度預算的漲跌幅竟然比比特幣還要兇,我們可以看到111年度跟以前比起來多了64倍,到了112年度剩下32億,從122億到32.8億,這不只是腰斬,甚至對折再對折,打到骨折了。我想這樣的波動有時候其實不是那麼好,當然我知道都是善意,但是我們能不能更穩定地來提供數位AI科技協助大家的方法? |
gazette.blocks[15][1] |
我們其實看到過去有提倡因材網,我們看了數據,發現六成的學生沒有使用或沒有使用超過4個小時,想請教一下次長,為什麼使用比例好像不夠高,沒有超過一半,有沒有什麼樣的原因? |
gazette.blocks[16][0] |
劉次長孟奇:跟委員報告,剛剛所說的111年度預算增加,最主要是購買載具。 |
gazette.blocks[17][0] |
葛委員如鈞:我知道啊,那接下來呢?明年是不是又要再腰斬?你們有沒有一個更長期的規劃? |
gazette.blocks[18][0] |
劉次長孟奇:對,會有。 |
gazette.blocks[19][0] |
葛委員如鈞:波動是不是可以不要這麼大?要多,我們現在應該要再更多,你們有沒有在做AI軟體的補助,有沒有做數位工具的規劃,我希望接下來我們可以一次看到更多,不是每年都好像在抽樂透,明年又變150億,再來又變15億。對此,希望教育部可以持開放精神,多元選擇,建議可以採用公私協力的方式,很多基金會、公益組織都在創建數位學習的資源平臺,我們真的是鼓勵教育部應該要來參考。 |
gazette.blocks[19][1] |
最後,我想提供一下相關資訊,史丹佛大學也開始在開發AI的工具即Gatekeep AI,我們現在的數位學習都要讓老師錄很多的影片,但是現在已經可以用AI自動化生成教學講解影片,很多大型的國際公司,如G開頭的,也可以用自動化生成影片的方式幫老師來做講解影片,我們也發現有很多的NGO非營利組織或基金會已經在開發AI的工具。我們在此真的建請教育部可以把眼睛打開,用開放的精神去擁抱,支持大家一起來努力,否則真的跟不上啦,貧窮世襲會非常嚴重。 |
gazette.blocks[19][2] |
次長是電機工程背景,對科技很熟悉,期待我們分享給你,您也分享給即將上任的鄭部長,期勉教育部可以繼續為減少學習落差,我們一起來努力,可以嗎? |
gazette.blocks[20][0] |
劉次長孟奇:可以。也跟委員報告,我們資科司的確也在努力把AI引進目前的數位學習裡面,我們會繼續來努力。 |
gazette.blocks[21][0] |
葛委員如鈞:期望不要只是教育部,這樣真的不夠,我們剛剛提到了很多、很多的作法,可以跟外部一起協力,麻煩了,謝謝。 |
gazette.blocks[22][0] |
劉次長孟奇:是,謝謝。 |
gazette.blocks[23][0] |
主席(郭委員昱晴代):接下來有請柯志恩委員。 |
gazette.agenda.page_end |
214 |
gazette.agenda.meet_id |
委員會-11-1-22-8 |
gazette.agenda.speakers[0] |
柯志恩 |
gazette.agenda.speakers[1] |
何欣純 |
gazette.agenda.speakers[2] |
莊瑞雄 |
gazette.agenda.speakers[3] |
洪孟楷 |
gazette.agenda.speakers[4] |
萬美玲 |
gazette.agenda.speakers[5] |
葛如鈞 |
gazette.agenda.speakers[6] |
郭昱晴 |
gazette.agenda.speakers[7] |
陳秀寳 |
gazette.agenda.speakers[8] |
林宜瑾 |
gazette.agenda.speakers[9] |
吳沛憶 |
gazette.agenda.speakers[10] |
陳培瑜 |
gazette.agenda.speakers[11] |
羅廷瑋 |
gazette.agenda.speakers[12] |
范雲 |
gazette.agenda.speakers[13] |
張雅琳 |
gazette.agenda.speakers[14] |
蔡其昌 |
gazette.agenda.speakers[15] |
徐欣瑩 |
gazette.agenda.speakers[16] |
葉元之 |
gazette.agenda.speakers[17] |
王鴻薇 |
gazette.agenda.speakers[18] |
吳春城 |
gazette.agenda.speakers[19] |
楊瓊瓔 |
gazette.agenda.page_start |
167 |
gazette.agenda.meetingDate[0] |
2024-04-18 |
gazette.agenda.gazette_id |
1133001 |
gazette.agenda.agenda_lcidc_ids[0] |
1133001_00005 |
gazette.agenda.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gazette.agenda.content |
一、審查委員柯志恩等16人擬具「大學法第三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審查委員柯志恩等
16人擬具「專科學校法第四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一)委員柯志恩等17人擬具「國
民體育法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委員莊瑞雄等21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二十三條條文修
正草案」案、(三)委員蔡其昌等21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二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
何欣純等20人擬具「國民體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
gazette.agenda.agenda_id |
1133001_00004 |
transcript.pyannote[0].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0].start |
12.88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0].end |
15.64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start |
15.94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end |
16.90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start |
20.17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end |
20.85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3].start |
21.22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end |
70.23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4].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4].start |
70.53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4].end |
119.28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5].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5].start |
120.36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5].end |
128.78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6].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6].start |
128.78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6].end |
131.87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7].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7].start |
128.93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7].end |
129.20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8].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8].start |
129.24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8].end |
131.09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9].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9].start |
132.26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9].end |
133.68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0].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0].start |
134.67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0].end |
135.57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1].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1].start |
135.68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1].end |
136.27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2].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2].start |
136.75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2].end |
194.85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3].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3].start |
194.85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3].end |
199.07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4].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4].start |
198.58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4].end |
257.03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5].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5].start |
257.03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5].end |
257.44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6].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6].start |
257.44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6].end |
258.42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7].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7].start |
257.64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7].end |
259.01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8].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8].start |
259.01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8].end |
259.02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9].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9].start |
259.02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9].end |
259.61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0].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0].start |
259.61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0].end |
259.72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1].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1].start |
259.72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1].end |
259.77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2].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2].start |
259.77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2].end |
259.78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3].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3].start |
259.78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3].end |
259.83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4].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4].start |
259.83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4].end |
266.82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5].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5].start |
269.13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5].end |
270.03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6].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6].start |
270.03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6].end |
392.39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7].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7].start |
394.36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7].end |
395.78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8].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8].start |
396.74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8].end |
400.27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9].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9].start |
400.89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9].end |
405.01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30].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30].start |
405.41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30].end |
512.15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1].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1].start |
514.09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31].end |
520.28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2].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32].start |
520.28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2].end |
617.41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3].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3].start |
520.43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33].end |
521.77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4].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4].start |
522.07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4].end |
522.09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5].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5].start |
522.51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5].end |
522.97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6].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6].start |
526.96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6].end |
527.91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7].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7].start |
529.92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7].end |
530.17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8].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38].start |
617.65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38].end |
626.04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9].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39].start |
626.04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39].end |
632.87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40].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40].start |
632.87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40].end |
633.56909375 |
transcript.whisperx[0].start |
13.197 |
transcript.whisperx[0].end |
16.254 |
transcript.whisperx[0].text |
謝謝主席,有請教育部劉孟綺次長。好,我們請次長。 |
transcript.whisperx[1].start |
20.219 |
transcript.whisperx[1].end |
46.832 |
transcript.whisperx[1].text |
委員早 早 次長今天雖然是與您的初次見面但是得知您是電機系的背景同為科技人可以說是倍感親切前幾次的質詢我曾提到近來教育界發生很多跟科技有關尤其是AI有關的爭議事件包含復興商工的這個美術首獎的作品大鬧龍弓被發現使用AI來繪圖最後學生被取消首獎的資格並且記了小過的處分 |
transcript.whisperx[2].start |
50.134 |
transcript.whisperx[2].end |
69.448 |
transcript.whisperx[2].text |
教育部每年主辦的這個比賽的活動,寫作比賽,評審也發現110件作品裡面有25件儀式用生存式AI來寫出。目次這個比賽彷彿變成AI人間大亂鬥。教育部強調,若是以AI工具生成代寫,累積兩次則永久停權,終身不得參加比賽。 |
transcript.whisperx[3].start |
70.649 |
transcript.whisperx[3].end |
98.594 |
transcript.whisperx[3].text |
我們其實還是會一直感覺到這個科技AI從教育部的眼中看起來好像是戰犯但是我們科技人應該要理解到它其實是戰友它永遠都應該是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一方面鼓勵學生用數位工具學習但是另外一方面卻不告訴他們如何善加運用AI什麼時候可以用AI什麼樣的情況叫做勿用AI上一次林明裕次長來備詢我請教他教育部目前是否有針對高中以下 |
transcript.whisperx[4].start |
99.534 |
transcript.whisperx[4].end |
118.453 |
transcript.whisperx[4].text |
學生訂定AI使用指引當時的林次長現實淡淡的跟我說現行的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中有相關的內容想請問次長你有沒有看過現行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2.0當中有關學生使用AI工具學習的部分嗎給你一個機會要不要簡要說明一下內容好80頁 |
transcript.whisperx[5].start |
121.789 |
transcript.whisperx[5].end |
131.72 |
transcript.whisperx[5].text |
委員柯志恩等19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四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案。議員柯志恩等19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四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議員柯志恩等19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四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議員柯志恩等19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四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議員柯志恩等19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四十四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議員柯志恩等19人擬具:「國民體育法第四十四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議員柯志恩等19人� |
transcript.whisperx[6].start |
134.744 |
transcript.whisperx[6].end |
158.997 |
transcript.whisperx[6].text |
只有這樣跟學生使用AI生成視野的就這樣但我可以理解啦這是2023年10月份生成視野還沒有那麼熱門或影響那麼大但是我們每天在睡覺AI都在進步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更快一點我們認為這樣的一個內容的比例真的是完全不夠總共加起來一夜半不足一千個字 |
transcript.whisperx[7].start |
159.937 |
transcript.whisperx[7].end |
187.938 |
transcript.whisperx[7].text |
內容啦,如果真的仔細去讀發現說了好像又什麼都沒說但是既已經是內容如此的少我們教育部卻對於誤用AI工具的學生喊打喊殺、洞察忌過甚至終身停權不得參加比賽我們覺得這樣真的是不太公平有點不講武德啦所以市長我知道現在教育部應該正在研議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3.0這一份學生使用指引在3.0裡面是不是可以加強 |
transcript.whisperx[8].start |
188.898 |
transcript.whisperx[8].end |
209.769 |
transcript.whisperx[8].text |
並且也應該定期檢討,增加最新的內容,避免以實務脫節,這部分是不是可以同意?是,沒有錯,就如委員所說的,這部分我們要來加強。好,而且速度要快,本席在此具體的要求,教育部不只要趕快來推出3.0,因為現在馬上要申請考試,我自己以前在學校也是在審審這些內容, |
transcript.whisperx[9].start |
211.71 |
transcript.whisperx[9].end |
236.61 |
transcript.whisperx[9].text |
一大堆的東西過來到底哪些是AI哪些不是AI我當時都已經開始發現有這個問題了現在更是如此我們真的在此具體要求教育部在一個月內針對訂定學生AI使用執意提出具體規劃內容以及期程並將研議結果以書面送交本席的辦公室另外針對上一次本席所提出的兩個非常重要來幫助老師的 |
transcript.whisperx[10].start |
237.09 |
transcript.whisperx[10].end |
266.331 |
transcript.whisperx[10].text |
第一個AI生成內容判斷原則以及經過教育部認可的AI生成內容判斷工具我們現在都是老師用肉眼在看當時的林次長承諾馬上會進行研議能不能也請教育部於一個月內將研議情形與書片送到本席辦公室報告委沒有問題我們一個月內把這個送到委員辦公室這個真的非常的重要那接下來我想請次長看一張圖片請問次長知道照片中的場景是什麼情況嗎 |
transcript.whisperx[11].start |
273.257 |
transcript.whisperx[11].end |
292.484 |
transcript.whisperx[11].text |
這是三月份全台各縣市私中、私立中學的入學考試的其中一場學生考試家長陪考全家一起為了進入私立國中而努力回顧七年多前潘部長上任以後的第一場記者會當時就提到希望落實十二年國教全面免試 |
transcript.whisperx[12].start |
293.864 |
transcript.whisperx[12].end |
309.744 |
transcript.whisperx[12].text |
究竟入學消除不當升學壓力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我們再來看一下是不是很輕鬆啊是不是很輕鬆那實際上呢我們其實可以感覺到啦現在這個問題都還是一樣七年多過去的俄盟 |
transcript.whisperx[13].start |
310.225 |
transcript.whisperx[13].end |
332.262 |
transcript.whisperx[13].text |
一百一十二年所做的調查國高中生的生活困擾我在這邊提供給您學校課業76.9%再來還是未來前途67.3%交友人際大家都很輕鬆啦43%這個結果竟然跟107年的調查報告是一致的表示這幾年來兒少困擾的原因根本就沒有改變 |
transcript.whisperx[14].start |
333.203 |
transcript.whisperx[14].end |
351.913 |
transcript.whisperx[14].text |
更令人憂心的是這樣的學習壓力沒有減輕反而進一步向下延伸到義務教育的階段這是什麼瘋狂私校潮的議題平均每七年七名國中生就有一名要就讀私校跟其他的國家相比台灣學生就讀私立國中的比例15% |
transcript.whisperx[15].start |
354.675 |
transcript.whisperx[15].end |
361.339 |
transcript.whisperx[15].text |
從102年的11%學生人數增加,結果竟然進入私校的比例還提高。我們是15%跟其他國家比的是怎麼樣呢?我在此提供我們很科學。美國8.3%,日本7.4%,英國5.4%,更不用講法國只有0.5%。 |
transcript.whisperx[16].start |
376.508 |
transcript.whisperx[16].end |
404.322 |
transcript.whisperx[16].text |
我想這種公校出逃的現象真的是不太好。想請問一下次長您認為公校出逃的現象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許多中產階級的家庭寧願勒緊褲帶也要把小孩送進私校就讀?您有瞭解嗎?跟委員報告,國教署比較不是我督導的業務,但我大概有一點出錢的瞭解這還是跟升學可能比較有關係。 |
transcript.whisperx[17].start |
405.458 |
transcript.whisperx[17].end |
425.985 |
transcript.whisperx[17].text |
好,我想這個您是次長啦,相關的議題也都希望還是有所了解,因為尤其我們是科技背景的,我想每個領域都我們都來關心一下。我們在這邊來跟您分享一下,公校教育的品質不穩定,師生對立的情形惡化,校園霸凌的案件增加,這都還只是報導裡面非常小的部分。 |
transcript.whisperx[18].start |
426.505 |
transcript.whisperx[18].end |
445.957 |
transcript.whisperx[18].text |
希望您可以來多加了解一下換算起來啦其實呢這個OECD裡面的這個PISA相關的成績呢我們現在還出現了城鄉差距這個城市與鄉間的學習程度落差將近三年而且還在持續擴大當中我們也來評估了一下這個預算 |
transcript.whisperx[19].start |
447.878 |
transcript.whisperx[19].end |
463.543 |
transcript.whisperx[19].text |
數位跟科技其實是來彌補這個落差的很好的工具是我們的戰友但我們看到這個年度預算的漲跌幅竟然比比特幣還要兇我們可以看到111年度跟以前比起來是多了64倍到了112年度剩下32億結果從112億到32.8億這不只是腰斬 |
transcript.whisperx[20].start |
473.146 |
transcript.whisperx[20].end |
492.742 |
transcript.whisperx[20].text |
甚至對折到對折打到骨折我想這樣子的一種波動有時候其實不是那麼的好當然我知道都是善意但是我們能不能更穩定的來提供數位AI科技來協助大家的一個方法我們其實看到過去有這個提倡什麼英才網對不對英才網 |
transcript.whisperx[21].start |
495.484 |
transcript.whisperx[21].end |
511.958 |
transcript.whisperx[21].text |
那我們裡面看了數據我們也發現呢欸六成的學生沒有使用或者沒有超過使用四個小時想請教一下次長為什麼原因這個使用好像比例還不夠高啊沒有超過一半有沒有什麼樣的原因 |
transcript.whisperx[22].start |
514.387 |
transcript.whisperx[22].end |
523.553 |
transcript.whisperx[22].text |
跟委員報告,剛剛所說的那個111年度那個預算增加最主要是購買載具。我知道啊,那接下來咧?我們明年是不是又要再邀展啊?我們有沒有一個更長期的規劃?我們的波動是不是可以不要這麼大? |
transcript.whisperx[23].start |
530.157 |
transcript.whisperx[23].end |
544.749 |
transcript.whisperx[23].text |
要多我們現在應該要再更多我們有沒有在做AI軟體的補助我們有沒有做數位工具的規劃我想希望接下來我們可以一次看到更多一點不是好像每年都在抽樂透明年又變150億再來變15億我想對此希望教育部可以開放精神多元選擇建議可以採用公司協力的方式很多的基金會、公益組織都在創建數位學習的資源平台 |
transcript.whisperx[24].start |
557.96 |
transcript.whisperx[24].end |
584.697 |
transcript.whisperx[24].text |
這個我們真的是鼓勵教育部應該要來參考最後我想提供一下史丹佛大學也開始在開發AI的工具Gate Keep AI我們現在的數位學習都要讓老師錄很多的影片但是現在已經可以用AI自動化生成教學詳解的影片很多大型的國際公司G開頭的也可以用自動化生成的影片的方式來幫老師來做講解的影片 |
transcript.whisperx[25].start |
585.237 |
transcript.whisperx[25].end |
603.447 |
transcript.whisperx[25].text |
我們也發現有很多的NGO非營利組織或基金會已經在開發AI的工具我希望我們在此真的是建請教育部可以把眼睛打開我們用開放的精神去擁抱支持大家一起來努力否則真的跟不上啦貧窮世襲會非常嚴重市長是電機工程的背景對科技很熟悉期待我們分享給你您也分享給即將上任的政部長 |
transcript.whisperx[26].start |
610.811 |
transcript.whisperx[26].end |
632.233 |
transcript.whisperx[26].text |
期免教育部可以繼續的為減少學習的落差,我們一起來努力,可以嗎?可以,也跟委員報告,目前的確我們資科室也在努力把AI引進目前的這個數位學習裡面,那我們會繼續來努力。希望不要只是教育部,這樣真的不夠,我們剛剛提到了很多很多的做法,可以跟外部一起協力麻煩,謝謝。是,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