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329

林國成 @ 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國成:(13時8分)主席,請部長。
1 主席:不好意思!請簡短一點,因為要處理案子。
2 林委員國成:好,OK。
3 王部長國材:林委員好。
4 林委員國成:部長,今天質詢你,心裡有依依不捨,在我個人不管是當議員甚至當立委,我看到的是講求專業的王國材。
5 王部長國材:謝謝。
6 林委員國成:這不是拍馬屁,是因為我私底下曾請教你,我比較質問的,就是傅崐萁總召就花蓮的部分提出兩個案、三個案,但我看到本會同仁一直在批評這個、批評那個,可是我私底下有請教你,你確確實實覺得花蓮的交通是要解決的,可是我們今天說實在的,你這個專業的走了,又換一個政治的,那就更糟糕了。所以我還是要呼籲未來的賴政府,交通的事情要用交通解決,不是用政治解決,所以我還真的滿希望下一屆的部長,最少要像王國材這樣的講專業再講政治,不要先講政治再講專業。
7 本席雖有依依不捨,但是就事論事還是要來談國道六號的問題,大家為什麼不想一想,我們從南投到花蓮,花蓮到南投,本來是20公里而已,偏偏一定要繞了350公里才可以到花蓮、才可以到南投,情何以堪!南投的人也是人,花蓮的人也是人,住在臺北或是住在哪裡的都是人啊!臺灣人民為什麼要有不同的待遇?就是因為有政治力的介入!所以我就感覺很奇怪,建設都不談專業,卻先談政治,然後再來談專業,這是本末倒置!基本上本席非常不贊同。
8 另外,部長,你有沒有想一想,為什麼他們一直要提這個案?這也是被你們逼的啦!30年來你們說要做,不管是蘇花高、蘇花什麼、蘇花鐵或者國道六號,都被你們騙到現在已經30年過去了,住在花東地區的人,住在沿線的人,我跟你說,剛才我看到傅崐萁總召在播放那些東西,我瞬間就有一個想法,如果那個石頭掉下來砸到的是我或者親人,你情何以堪?你心裡面是什麼感覺?你們在做專業判定的時候,如果有這種心情,我認為這個問題很快就可以解決了,不是嗎?所以真的,將心比心,30年來你們大家都是專家、都在做計畫,都政治凌駕於專業,這樣不好。最後,也有人在講,這已經花3,000億了,但就算花了3,000億,問題還是沒解決,花3兆也是一樣啊!沒有問題被解決,你花一塊錢都是浪費公帑,所以這3,000億不要再講了。
9 還有,有人說那裡有岩石、地震等等什麼東西的,我跟你說,部長,用技術啦!現在都可以有所突破,不要用臺灣人民的想法,我坦白跟你講,任何再困難的技術都有辦法去處理,所以說實在的,我住在臺北,而我本身是屏東人,當然跟我無關,可是我就看不過去,你聽懂嗎?部長,雖然我依依不捨,但是你有在講良心話,我希望下一任的部長不要再政治凌駕專業,所以我要拜託部長,你也不用答復了,因為心裡話你也不敢說出來,不要政治凌駕專業,我還是要呼籲,專業很重要,不要政治凌駕專業,所以拜託這個案件該做的就要做,這是本席對交通部所有人員的一個期許,好,你也不用答復了!謝謝。
10 王部長國材:好,謝謝。
11 主席:謝謝林國成委員。
12 現在處理臨時提案,本日計有1個案子,請議事人宣讀。
13 案由:鑑於0403花蓮地震造成地形地貌重大改變,地質更加脆弱,且山區環境極不穩定;又高速公路局曾於110年12月召開國內專家顧問諮詢會議,諮詢國外專家初步評估須穿越中央山脈,不確定因素高,除工程技術困難度極高,並具有造價高、工期長、環境衝擊巨大、行車安全及防救災疑慮。
14 然安全回家的路,不僅是基於交流便利之交通平權,更應是立於安全之上,本草案涉及重大交通建設之推動,自規劃至執行等過程需經過詳實可行性評估,嚴謹確認符合計畫效益,為避免本草案審查過程過於倉促草率,應給予委員們就法案內容充裕之討論餘地,以期使立法過程更為周詳務實。爰要求交通部針對重大交通建設推動應循序漸進,先完成地質調查及踏勘研究,再視研究成果進行可行性評估。
15 提案人:林俊憲  李昆澤  陳素月  何欣純  徐富癸  蔡其昌
16 主席:請問交通部有沒有意見?
17 趙局長興華:報告委員會,沒有意見。
18 主席:交通部沒有意見。各位委員有沒有意見?有啊!魯委員,你要不要說明一下?
19 魯委員明哲:我想針對於安全的部分跟專業技術的部分,其實大家都是有共識,交通上有一個安全回家的路,不管是通往花東還是西部,都是我們臺灣東南西北的共同要求,我們的意見就這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後面第二段的部分,其實就直接講到了我們國道六號東延花蓮的條例,這整個的內容,我覺得是針對立法委員、是針對我們,它不是在講交通部,而是立法委員應該要怎麼樣、怎麼樣,對交通部反而基本上沒有提任何的事情,完全沒有對他們有一些要求,我想就這個部分,就是對委員這邊有一個討論,因為待會國道六號東延我們花蓮的這個案子,本來就會逐條做一個討論,在這個討論中,都可以直接一一來表達意見,所以我個人是不希望第二段有一些針對立委的文字在裡面,謝謝。
20 主席:好,請副院長。
21 蔡委員其昌:我剛剛在這裡聽林國成委員提到政治不應該凌駕專業,本人深有同感,我也覺得政治不應該凌駕專業,民進黨幾位委員同仁所提的臨時提案,很清楚地「爰要求交通部針對重大交通建設推動應循序漸進,先完成地質調查及踏勘研究,再視研究成果進行可行性評估」。我想請問,要求交通部做這樣的一個行政程序,不是因為對專業的重視、不是國家在面對重大交通建設所該進行的程序嗎?就算今天最後國民黨所提、傅崐萁委員所提的版本通過了,難道我們的程序不是先進行地質調查、踏勘研究,再進行可行性評估嗎?這個叫做專業啦!所以我不知道的是,反對這個案子後,接下來就算傅崐萁委員的版本通過了,請問一下諸位委員,你們該怎麼進行國道六號延伸花東的案子?所以我想民進黨委員所提的這個提案,主要是提醒交通部,程序就是這樣走,如果大家反對程序這樣走,我倒想請教大家接下來認為應該怎麼樣走?表決過了,交通部連地質探勘什麼都不用做,可行性評估也不用做就直接蓋嗎?這個叫做政治凌駕專業,我以上做這樣的報告。
22 主席:好,謝謝副院長。
23 請林俊憲委員。
24 林委員俊憲:謝謝主席,各位同仁,剛剛提到的地質調查報告,也許我們很多同仁不曉得,國道六號東延到花蓮的路廊踏勘及地質調查進行到一半,這是112(2023)年12月14號展開的,也就是說,目前正在進行地質調查當中,預計2026年完成地質的調查,所以地質調查已經開始了,而且調查到一半,如果按照我們傅崐萁委員版本裡面寫的「立即啟動可行性評估」,這個會有衝突啦!應該是先完成地質調查報告,以它作為基礎,可行性評估才能進行,其實我們這個提案也不是反對,這個臨時提案的內容是說先完成地質調查及踏勘研究,因為它已進行到一半了,政府已經花錢花到一半了,你現在突然間要求它立即啟動可行性評估,我們認為這樣有所衝突,所以才提出這樣一個臨時提案。以上補充。
25 主席:請素月委員。
26 陳委員素月:謝謝主席。針對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案,我們的提案事實上不是在反對這個建設,因為我們知道重大交通建設不是一蹴可幾的,然後也需要長時間的推動,所以剛剛林國成委員的發言,我也深表贊同,就是不能政治凌駕專業,真的!我們要尊重專業,所以這個地質調查、踏勘就是專業,而且交通部也不是沒有在處理這個案子,目前是在進行中,就是在進行地質調查及踏勘的研究,所以我們是不是就按照程序來走,讓這個重大交通建設的推動能夠更順暢而且更周延,謝謝。
27 主席:謝謝素月委員。素月委員等一下,早上蔡副院長講我們要尊重憲法,對不對?像馬祖那邊的大橋,副院長,我跟你報告一下,馬祖大橋可行性評估也過了,綜合規劃也出來了,技術也沒問題,預算也沒問題,錢就是不給啊!這是什麼?這是政治凌駕專業,這個才叫政治凌駕專業,剛才已經講了,我也不想再講了,而且傅崐萁委員也沒有提到要多少錢,也沒有說一定要幹什麼,只是希望政府重視一下,是不是?
28 請林國成委員發言。
29 林委員國成:我想民進黨提這個案子,我個人的看法當然是OK啦!是不是在最後那三段,我建議比較綜合性地尊重交通部這裡的作業,因為後面那兩段我認為應該、一定要做,所以有沒有可能要求交通部的這個部分改為「建請交通部」或後面再加一個「研議」,這個問題就由交通部他們去做評估,有沒有可能這樣做呢?這個提案當然是沒有問題,能不能「要求」改為「建議」?這樣可能比較柔性一點。因為你們提了這些,最後則是由交通部他們來做後面這些動作,所以我是建議這樣,請大家參考看看。
30 主席:「要求」改為「建請」,行不行?
31 何委員欣純:好。
32 林委員國成:還有交通部「研議」。
33 主席:改為「爰建請交通部研議」……
34 傅委員崐萁:主席……
35 主席:請傅崐萁委員。
36 傅委員崐萁:提案人做一個說明,剛剛誠如主席所講的,馬祖大橋可行性研究通過了,所有程序都完備了,但是沒有錢,因為不願意編列,也誠如剛剛主席在詢答的時候有問到,鄭天財委員詢答時也有提到,2008年5月20號國民黨執政,2年8個月之後,完成可行性研究,完成所有的程序,在2011年1月29號動工,2年8個月蘇花改動工,從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估、預算編列全部完成。
37 我們再轉頭回來看一下,國道六號2020年3月4號在本委員會就已經通過,要進行地質調查探勘,到今天部長表示,2026年年底地質調查才可以完成,一個地質調查總共要6年9個月,還不要想後面的可行性研究,其實提這個案子我想大家都很清楚,裡面都是交通部原本就知道它該怎麼做的,光提這個案子,本席現在是覺得都尊重啦!但是對這整個開發有什麼實質的意義?就只有看到民進黨政府的行政效率,6年9個月才能夠把地質探勘完成,後面的可行性研究,可能再搞10年,所以如果今天這個決議通過的話,以後它就照這個立法院的決議,再搞個15年,15年之後可行性研究才通過,其實我們這個案子裡面已經沒有提到預算了,如果政府要編列就編列,沒有編列的話,發國內或國際的BOT。BOT的話,國際的企業集團,像日本到東南亞做了這麼多的ODA,做了這麼多的PPP,都可以來做,美國、歐洲都可以來做,都很快!不像我們一個地質探勘要6年9個月,我們當然瞭解這個提案的用意是什麼,但是在提案的時候有沒有想一下,將心比心,為什麼那個地方的人要走這樣的路?這次台8線埋掉這麼多人,十幾條人命在台8線裡面,難道還喚不醒大家的一點同理心嗎?這個案子本身我是持反對的態度。
38 主席:三黨的意見都不一樣。
39 林委員俊憲:主席,請交通部回答一下,剛剛傅崐萁委員提的是有一點落差,交通部的資料是112年12月14號才開始地質調查,地質調查不是要6年9個月,如果以預計的115年完成,應該是3年,所以請交通部回答一下。
40 主席:交通部請回答一下。
41 王部長國材:我們是去年12月委託出去,是2023年12月到2026年12月,所以是3年,就這3年裡面,包括地質調查跟路廊的踏勘,就是怎麼樣找到一條好的路廊。事實上,這個做好以後,後面的可行性也就比較容易了,所以我是覺得這個過程當中,因為這個地方過去的確有相當多環境跟地質的課題,我是覺得就3年的時間趕快把它做出一個結論。
42 主席:請鄭天財委員發言。
43 鄭天財Sra Kacaw委員:臺灣重大的交通建設,不是第一次,我一再的跟交通部提到,北迴鐵路民國六十幾年開始做,它的難度絕對不會比國道六號延伸到花蓮來得難,那個更難啦!北迴鐵路不是公路、不是高速公路,是鐵路!所以要不要做而已,這個地質調查、踏勘本來就會做,為什麼這個時候要提這樣的案?這才是一個我們要去思考的,本來就要做,北迴鐵路要開闢,它不做地質調查、踏勘研究嗎?蘇花改要做、要興建的時候,它不做地質調查、踏勘研究嗎?都有做!本來就要做!這個時候為什麼要提?這個時候為什麼要提?重點在這裡啊!重點在這裡!本來就要做,重點是為什麼這個時候要提?對不對?本來就要做啊!
44 何委員欣純:要做就要同意。
45 主席:鄭委員……
46 鄭天財Sra Kacaw委員:這個時候提……這個才是政治的……
47 主席:鄭委員,這個扯不完的,因為國民黨有國民黨的意見,民進黨的委員同意林國成委員修正的意見,但國民黨不同意,我看就表決吧!是不是?同意不同意表決?同意不同意表決?要不要表決?要嗎?
48 何委員欣純:這有什麼好表決的?
49 主席:不然怎麼辦?
50 何委員欣純:本來就要做,那就同意……
51 主席:不然就一直扯!
52 鄭天財Sra Kacaw委員:本來就要做就不要提,我的意思是就不要提了,提了反而是有政治的考量。
53 蔡委員其昌:兇什麼!
54 鄭天財Sra Kacaw委員:我沒有兇,我是大聲而已。
55 主席:好,工作人員發點涼茶給他們喝,情緒不要激動!不是啦!就這麼一個案子,大家緩和一點!都是立法院的好同事嘛!
56 國民黨委員是不是同意民進黨委員這個提案?同意不同意?
57 何委員欣純:「建請」啊!「建請」已經很緩和了。
58 蔡委員其昌:只是「建請」,也要反對?
59 主席:不然就只有表決了,對不對?我們就採民主的方式,因為我們後面還有案子要處理。
60 我看表決前就先清點人數好了。
61 (清點人數)
62 主席:在場出席委員13人,不包含主席,已足法定人數。
63 現在進行表決,贊成這個提案的,請舉手。
64 (進行表決)
65 主席:贊成者6人。
66 反對者,請舉手。
67 (進行表決)
68 主席:反對者7人。
69 反對者多數,本案不通過。
70 登記質詢委員均已發言完畢。作以下的決定:一、報告及詢答完畢。二、委員林憶君、黃仁、許智傑、陳培瑜、沈伯洋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三、委員於質詢中要求提供相關書面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交通部儘速以書面答復。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42
meet_id 委員會-11-1-23-7
speakers ["陳雪生","李昆澤","傅崐萁","蔡其昌","游顥","林俊憲","何欣純","陳素月","林國成","魯明哲","林沛祥","黃健豪","徐富癸","廖先翔","王世堅","許宇甄","麥玉珍","邱若華","鄭天財Sra Kacaw","洪孟楷","林憶君","黃仁","許智傑","陳培瑜","沈伯洋"]
page_start 291
meetingDate ["2024-04-17"]
gazette_id 1133001
agenda_lcidc_ids ["11330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就「花蓮地震公路、鐵路、空運、海運應變機制」進行專題報告,並 備質詢;二、審查委員傅崐萁等53人擬具「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案
agenda_id 11330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