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075

陳菁徽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第9次會議

Index Text
0 陳委員菁徽:(9時14分)主席、各位委員以及媒體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談論的是「打造防護網,對抗粉紅灰犀牛」,大家聽到粉紅灰犀牛一定非常地陌生,但這個詞是描述女性遇到乳癌病痛時所面臨的衝擊。根據統計,乳癌是臺灣女性發生率的首位,也是死亡率的第二名,它就像一頭大犀牛來襲,很多女性在不清楚也不明白的狀況下,生活和家庭就被這頭粉紅灰犀牛撞得頭暈目眩。預防勝於治療,這是我們從小都聽過的話,但是當今政府國健局的篩檢,對於乳癌的預防機制卻始終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1 乳癌除了是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之一,近年來也開始有年輕化的現象,年輕乳癌個案比例高達32%,臺灣罹患乳癌的高峰年紀更是下修到40至50歲,與歐美國家相比,提早了整整10年,我們篩檢補助的年齡卻依舊訂在45歲以上的婦女,而且超過半數的女性一生中從未接受過篩檢。
2 除了預防措施趕不上民眾的需求,癌症病友等待新藥納入健保的時間可以說是遙遙無期,平均要等候的時間長達787天,如要自費使用新藥,每個月的花費動輒數十萬元;如果沒錢,就只能用時間來和病痛纏鬥,這絕非良善的政策,相反的,對於癌友來說,就像被政府拋棄一般。
3 為此,本席想對新政府呼籲,首要任務就是儘速成立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幫助不論乳癌或其他癌友和他們的家人免受病痛、心理以及經濟的沉重壓力。我們希望因病而貧的困境,尤其是乳癌年輕化的現在,該如何保障女性的健康權,都是未來政府重要的課題。對此,本席要求衛福部強化現今的衛教資源,將篩檢年齡下修到40歲,提供篩檢升級差額負擔的方案,加速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主動提供年輕癌友以及所有癌友心理支持的資源,還有生育保存機制,讓我們一起為全臺灣的女性打造防護網,一同幫助他們對抗這頭粉紅灰犀牛吧!謝謝。
4 主席:謝謝陳菁徽委員的發言。
5 接下來請登記第6號張委員智倫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56
meet_id 院會-11-1-9
speakers ["韓國瑜","許宇甄","羅智強","張嘉郡","楊瓊瓔","陳菁徽","張智倫","羅廷瑋","陳冠廷","林沛祥","黃健豪"]
page_start 149
meetingDate ["2024-04-12"]
gazette_id 1132501
agenda_lcidc_ids ["11325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第9次會議紀錄
content 國是論壇
agenda_id 1132501_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