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050

范雲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范委員雲:(11時26分)謝謝召委,有請林副主委跟災防中心的陳主任。
1 主席:好,請林副主委、陳主任。
2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委員好。
3 范委員雲:副主委早安。因為我想我們面對強震,國科會如何協助科技防災是我今天想問的主題,因為我自己其實也做過莫拉克風災災後重建的研究,當時也感謝國科會的計畫支持,所以跟國際學者我們發表了至少有3篇的英文期刊論文,所以後來我就在想其實國科會下面有很多相關的研究,我們如何能夠在執行面上更協助我們國家從防災到重建的部分,至少我覺得當時的研究成果好像並沒有機會,就是純學術的內容,沒有機會能夠貢獻在我們的重建執行面中,就瞭解,不知道經歷過這個震災,副主委有沒有想到從你們現在所做的事情中,還有哪些可以加強的?
4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目前其實在傳統上,防災這件事情確實是一個比較科技跟技術的問題,事實上在韌性防災這個概念,整個社會的支持網絡、各方面在防災、救災的部分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事實上我們現在有一個韌性防災的專案計畫,裡面也有很多跨領域的人一起來合作,所以這個部分我們會朝這個方向,在我們的災防中心其實也有調適跟各方面,也就是說不是只有在做技術本身的調適,也在很多社會人文的部分做支持。
5 范委員雲:至少我就莫拉克風災後檢視過我們社會學界,幾乎很少做相關的研究,在之前啦!當然那一波有一些做了,我想不管是重建或是防災,國科會的角色還可以加強什麼,這也許是副主委可以思考的,好不好?
6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我們回去……
7 范委員雲:因為這次發生在花蓮,國際上稱讚說我們很有韌性,可是以我過去服務花蓮4年,有一部分是因為花蓮真的常常遇到震災,所以他們相對的準備,加上地廣人稀,就是相對來講災情……雖然還是非常遺憾有13人罹難,然後一千多人受傷,可是如果發生在其他的地方,我覺得可能就……
8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就非常嚴重。
9 范委員雲:所以國科會有沒有辦法準備得更好,是今天我想請副主委想的,當然我有看到你們其實在去年有啟動一個災害防救韌性的科技方案,是3年的計畫,有好幾個課題,我覺得第一個災防數位轉型,這部分非常好,還有風險的評估,還有城鄉防災的韌性。所以針對這幾個部分,我想問一個問題,因為這次很多人抱怨說警報沒有收到,然後後來我們的氣象署是告訴大家說因為預期沒有達到標準,是低估了,那這個部分,我知道你們的災害防救中心也有在協助氣象署,可是我們看了一下,這其實符合了你們的PWS的警報發布標準,不知道在你們的協助下,為什麼我們一般的民眾所得到的氣象署資訊還是沒有警報呢?這部分不知道副主委或者是主任有沒有答案?
10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我們請主任說明一下。
11 范委員雲:好,我們請主任說明一下。
12 陳主任宏宇:范委員好,我想PWS它是由各個主責機關,剛剛您提到的氣象署,依照我們在2021年5月1號的規定,也就是規模5、震度4它會發布,當然有很多地方很可能很多民眾有很多抱怨他怎麼會沒有收到。
13 范委員雲:為什麼會低估?
14 陳主任宏宇:它在預估的模式裡頭,很可能某些地方,它需要精進的地方……
15 范委員雲:所以這部分是氣象署嗎?你們沒有辦法再協助他們更精進這個預測嗎?
16 陳主任宏宇:當然大家有一起討論,我會提供一些意見給他們。
17 范委員雲:當然我想這是一個跨部會,但是我們認為國科會下面應該是要有我們全國最優秀的相關的地震預測。
18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如果它是一個科技估算的問題的話,我想國科會可以更積極跟他們合作,好不好?這個部分。
19 范委員雲:好啊!那也希望副主委關心這個問題,加強我們相關的研究資源跟能量,因為我們這個警報系統是好的,可是預測低估就非常地可惜,好不好?這是第一件事,我想你們既然說有在協助各部會做預測的工作,尤其是災害防救中心就是做這個,所以這應該要強化。第二個部分,假消息,我因為要質詢你們就訂閱了你們的官方LINE帳號,我覺得這帳號其實做得非常好,可是我覺得很遺憾,我之前也不知道可以訂閱,而且你們的網站設計有點難,我找了半天才知道怎麼訂閱,是助理跟我講訂閱,這裡面我去訂閱了臺北跟新北的相關訊息,包含停班停課,我想先問,也許副主委不知道,主任可以回應,當天像新北市那個假訊息,如果訂閱你們新北的停班停課會收到嗎?會收到什麼結果?
20 陳主任宏宇:我想如果主責單位也就是新北市政府沒有發布這個訊息,我們不會發布。
21 范委員雲:所以你們並沒有發布?
22 陳主任宏宇:我們並沒有發布。
23 范委員雲:我覺得這樣非常好,至少如果訂閱你們的就不會誤解,因為我們辦公室有助理差點路上要回家了,因為在路上看到新北停班停課,的確有新北來上班嘛!那我想的是說這邊是不是可以考慮再加一個假訊息啊?當然這是你們的專業,你們可以評估一下,因為我這邊有show出說其實這非常好,有這麼多可以訂閱,包含臺鐵的事故、停班停課,像我就訂閱地震跟停班停課,臺北市跟新北的訊息,這邊如果能夠有個假訊息的話,我覺得會更集中,因為像我們假訊息,我也訂閱了政府的假訊息的部分,如果能夠整合在防災的假訊息中,你們可以考慮一下你們的app要不要加這個部分,好嗎?
24 陳主任宏宇:非常謝謝委員的建議,我們來考慮一下,謝謝。
25 范委員雲:另外我也覺得你們的app做得不錯,可是宣傳得不夠廣,從你們的網站要到訂閱中間沒有那麼清楚,請問一下你知不知道你們這個app有多少人訂閱呢?
26 陳主任宏宇:158萬,到目前為止。
27 范委員雲:所以占我們人口的百分之多少?
28 陳主任宏宇:我想LINE是一家公司,它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個公益的帳號,免費的。
29 范委員雲:158萬,我們可不可以測試一下,我們現場有訂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LINE的舉手好嗎?不錯耶!我們召委好厲害,召委有訂閱,所以我們現場這麼多資訊充分的人都還沒訂閱,是不是可以再推廣一下?
30 陳主任宏宇:好。
31 范委員雲:我覺得介面還可以再思考怎麼改善,譬如我想要讓我的家人訂閱,但分享的東西都設計得不是非常清楚,相比於我們訂閱其他的,其實還可以更好一點,好不好?
32 陳主任宏宇:好,謝謝委員。
33 范委員雲:因為我想它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防災精確訊息,而且有很多的選項,這是好事,但可以做得更好。再來,假訊息我剛剛問了。
34 最後我也想問偏鄉的部分,因為我非常關心花蓮,雖然我現在服務的是桃園的南邊,這次包含西寶國小因為路斷了,所以在那邊等很久,也包含在酒店服務、實習的高三生悲劇,我在想既然你們計畫中有一個偏鄉災防跟重建的部分,不知道是副主委可以回答還是主任可以回答,可不可以告訴我們這方面國科會的協助策略?目前能做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改善的空間?
35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整體的偏鄉災防,我舉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比如地震的偵測器本身,我們已經在前幾年由地震中心直接在比較偏鄉、比較小的東岸中小學學校做設定,因為它必須要快速,學校如果有學生上課的時候要丟出來,所以就災防的部分,我們會針對特殊的需求去做科技的支援,所以它是……
36 范委員雲:所以是全國都有嗎?花蓮也有?
37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它是針對比較特別的需要、比較危險的地方,因為花蓮本身地震非常多,也許地震中心有些資料可以提供給委員,這是一個部分。
38 范委員雲:好啊!
39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重建的策略我們當然是配合整個行政院來做,看看在技術上或者是在其他的科研部分是不是可以去配合。
40 范委員雲:我想這次花蓮是一個很好的警訊,因為他們已經是相對比較有韌性的一個地區,但還是發生一些不幸的事情,然後有國小本身就是在一個非常脆弱的地點,是不是可以請副主委督導防災中心還是你們相關的計畫去瞭解一下在偏鄉的防災跟重建策略上,目前你們所做的事情還有什麼可以精進的?好不好?
41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是,沒問題。我們就既有計畫,針對今天這個案子看看能不能有哪些可以改善。
42 范委員雲:對,我想國科會就是從國家的角度希望提升我們的科技研究,對整個國家發展提供協助,這兩點是不是請副主委責成防災中心還是其他部門在多久之內可以給我們辦公室一個初步報告?
43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兩個禮拜。
44 范委員雲:好,兩個禮拜,謝謝。
45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整個重建策略需要稍微跟其他的計畫溝通,如果能夠一個月是比較好。
46 范委員雲:沒關係,就一個月,好不好?謝謝副主委。
47 林副主任委員敏聰:好,謝謝。
48 主席:謝謝范雲委員。
49 主席(范委員雲代):我們請林宜瑾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86
meet_id 委員會-11-1-22-7
speakers ["林宜瑾","洪孟楷","柯志恩","吳沛憶","羅廷瑋","陳培瑜","葛如鈞","郭昱晴","葉元之","陳秀寳","張雅琳","吳春城","萬美玲","范雲","鄭天財Sra Kacaw","牛煦庭","鍾佳濱","楊瓊瓔","林倩綺","陳冠廷","邱志偉"]
page_start 321
meetingDate ["2024-04-11"]
gazette_id 1132701
agenda_lcidc_ids ["11327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列席就「國家科技發展策略與布局」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27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