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982

林宜瑾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宜瑾:(11時34分)好,謝謝主席,有請次長。
1 主席:我們請次長,謝謝。
2 林次長明裕:謝謝委員、謝謝主席。
3 林委員宜瑾:次長,辛苦了。
4 林次長明裕:是。
5 林委員宜瑾:準公第三期即將在8月上路,之前本席有質詢過退場機制,跟準公教保服務人員薪資的議題,所以本席今天還是要持續關注。如果孩子就讀的準公不符續約的規定而退場,那孩子的受教權議題當然值得關注,教育部之前是說會請縣市政府來協調安置學生,也就是如果這間準公幼確定要退場,那我們就會協調安置到其他平價的幼兒園。如果沒有辦法安置,我們也會研議在一定的期間給予合理的協助,我是要請教,如果安置學生到其他平價的幼兒園,會造成幾個問題,從供需層面來看,接受安置學生的幼兒園,原本它的教保服務人員的人力如果沒有增加的情況之下,恐怕它原本的教保服務人員負擔就會加重,這樣的話,原本就讀的這個孩子跟被安置的孩子都會受到影響。
6 林次長明裕:對。
7 林委員宜瑾:我們要怎麼給予安置的幼兒園協助?如果沒有辦法安置,在原本園所的合理協助是什麼?會給予家長或園所一些所謂金額的補助嗎?本席是要提醒,因為有些幼兒園的孩子對於環境、同學、老師是比較敏感的,所以如果孩子今天已經唸到大班了,你可能下學期或下學年就要來退場,那可能好不容易適應這樣的學校來講,對於這樣的孩子,剩下半年就要被離開轉換環境,其實是非常辛苦的。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想家長一定會希望他留在原本的園所,完成他所謂的學業,教育部對於這樣子的狀況有什麼樣的協助措施嗎?是不是可以依他原本入學的收費標準唸到畢業?
8 林次長明裕:是。
9 林委員宜瑾:如果說準公幼不符合規定退場,它自己就會轉成私校、變成私幼。
10 林次長明裕:對。
11 林委員宜瑾:好,那問題來了,它既然不符合規定,那它的私幼可以再繼續經營嗎?我覺得這個都是教育部要對外完整說明的,請次長簡單說明。
12 林次長明裕:委員,我來補充一下。謝謝委員關心準公幼幼生、家長的權益,如果準公幼A園不續約,可能是自行不續約,或者是退場。
13 林委員宜瑾:對。
14 林次長明裕:孩子要轉到B園去,他的權利照走,但是因為他有一些適應的問題,剩半年就要畢業了……
15 林委員宜瑾:對。
16 林次長明裕:強迫他離園這樣也強人所難。
17 林委員宜瑾:對。
18 林次長明裕:因為這是不可歸責於家長跟孩子的權利,所以我們部長在上個禮拜晨會有特別按照這樣的邏輯去推演,對於不可歸責於家長的錯誤,我們要給他更多的幫助,也就是他沒有辦法馬上離園的,我們就給他一些補助,補貼到他畢業,原則上我記得是半年。
19 林委員宜瑾:對。
20 林次長明裕:補助到學期結束。
21 林委員宜瑾:在原本的園所?
22 林次長明裕:在原本的園所。
23 林委員宜瑾:可是原本的園所如果退場了,它就是變成私幼了,而不是準公了。
24 林次長明裕:對,但這在我們的但書裡面會給予多一個保障,因為家長是善意的第三人,所以我們應該給他充分的保障,這合理。
25 林委員宜瑾:我瞭解。這個邏輯就應該是準公退場,它不跟政府合作,它就是變成私幼。
26 林次長明裕:是。
27 林委員宜瑾:可是我現在的問題是,這個私幼既然是不符合我們的規定,雖然這個規定是針對準公幼的規定,但是讓這個不符合規定的私幼繼續經營下去……
28 林次長明裕:它也是合法經營。
29 林委員宜瑾:對。
30 林次長明裕:但是這個補助我們是補助家長,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可以講得通的。
31 林委員宜瑾:好。另外就是說,現在縣市公幼招生,因為受到少子化的衝擊。
32 林次長明裕:對。
33 林委員宜瑾:再加上準公幼申請的增加,所以公幼招生招不滿,這是很多縣市發生的問題。
34 林次長明裕:對。
35 林委員宜瑾:可是我們要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我覺得就應該要投資更多資源在公幼裡面,所以本席看到準公幼每學期都可以申請設備、課程教學、輔導補助,不過公幼的設施、設備補助3年只能申請一次,所以這是不是有經費排擠的疑慮?這是一個問題;另外,當然我樂見我們公幼在今年寒暑假有平價的延長照顧服務,因此想請教今年公幼寒假留園的實施狀況如何?教育部到底有沒有掌握有多少比例的孩子有使用到這項服務?當然我也關心,今年7月我們將要推動150個公共化的幼兒園來試辦臨時的照顧服務。
36 林次長明裕:臨托。
37 林委員宜瑾:對,每園會增加1名人力,只增加1名人力夠嗎?這些都是想要請教次長的問題。
38 林次長明裕:好,謝謝委員關心。公幼的設備費以前是3年申請1次,剛才也有多位委員同時建議,我們再來盤點我們的資源。
39 林委員宜瑾:好。
40 林次長明裕:如果有亟需補助的,我覺得也應該不受限於3年1次……
41 林委員宜瑾:應該是要這樣。
42 林次長明裕:這是合理的。另外,公幼的留托從今年的寒假1月就開始,88.7%的公立幼兒園已經開辦留園服務,從7月開始有臨托,您說的是1個人的照顧人力可能不足……
43 林委員宜瑾:對。
44 林次長明裕:我們再盤點一下,因為也許現有的非營利幼兒園讓人臨時托兒,可能……
45 林委員宜瑾:它原本就有這個服務。
46 林次長明裕:原來就有這個人力了,它如果沒有新聘人,我們就補貼它課托、臨托的費用,我們是可以處理的。到暑假就擴大到全國所有的地方都有公幼課後留園,因為暑假開始,一個月才收2,000塊,對家長有很多的便利,所以以後對於公幼招生量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因為服務品質比較好。
47 林委員宜瑾:對,好。接下來想要跟您討論的是,現在有公立幼兒園出現半班編制的問題……
48 林次長明裕:對。
49 林委員宜瑾:依照現行幼照法第十六條的規定,2歲至3歲幼兒的班級人數上限是16人,所以師生比是1比8;3歲至8歲幼兒的班級上限是30人,師生比是1比15,現行幼照法是這樣規定。可是以3歲以上的班級為例,現在正常運作的是一個班有2個教保服務人員一起帶30個孩子,但是現在很多的縣市出現了所謂半班編制這樣的狀況,就是班級給半班,所以就是1個教保服務人員來帶孩子,雖然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沒有違法,可是我覺得卻罔顧了現場的教學品質,這要怎麼說?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其實沒有很高的自理能力……
50 林次長明裕:1個老師不夠。
51 林委員宜瑾:對,如果1個老師,譬如他要去廁所,或者有其他緊急的事情要離開教學現場,放15個孩子在那裡,本來一班有2個,另外一個還可以cover;如果給半班的編制,只剩1個,那個老師就完全不能離開現場,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變得很嚴重。
52 林次長明裕:我們有發現南部某一個縣市因為預算不足還是怎樣,比如原本一班45個人,他們把它變成一班30個人、2個老師,這是合理的,但是另外剩下的15個人變成半班的人力,我覺得對那個老師不公平。
53 林委員宜瑾:對,我覺得這是萬萬不可實行的方式。
54 林次長明裕:是。
55 林委員宜瑾:當然,我覺得教育部有監督之責。
56 林次長明裕:對。
57 林委員宜瑾:我們要調整師生比1比12,無非就是要讓孩子受到更好的照顧,可是如果是剛剛這樣的情況,半班……
58 林次長明裕:它誤用了1比15的方式。
59 林委員宜瑾:對,所以是不是請次長要求各縣市政府每班至少要配置2名的教保人員,不能給半班的編制?
60 林次長明裕:好,我們應該會給它一個行政指導,這樣誤用1比15的計算式,其實是千千萬萬不可。
61 林委員宜瑾:好。另外想跟你談的是,剛剛也有委員提到,今天是4月10日,剛好教改已經30年。
62 林次長明裕:對。
63 林委員宜瑾:這30年來經過政黨輪替,很多政策及施政其實也絕非民進黨所為……
64 林次長明裕:這是累積的。
65 林委員宜瑾:可是我們是執政黨,所以我們就要虛心接受各方的指教。面對教改,我相信教育部也聽了很多意見,我那時候也有去參加遊行,當年四大訴求還言猶在耳: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及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請問次長,你怎麼看這30年的教育發展?媒體下標是寫:「教改30年惡果反噬」,你認同這樣的下標嗎?
66 林次長明裕:是有人提出在30年的教改歷程下來,經過不同政黨的輪替,目前由本黨執政,我們有責任、義務就之前延續、累積的相關弊病做一下檢討。
67 林委員宜瑾:當然,誠如次長說的,教改本來就有其侷限及缺陷,也有與時俱進的部分,可是我覺得把教改打得一無是處倒也大可不必。
68 林次長明裕:是。
69 林委員宜瑾:410教改有其時代背景,那時候產業正朝向資本密集發展,也在民主化的初期。當然,廣設高中、大學這一點是被批評得最厲害的地方,有人說大學太多,讓學歷貶值,有人說國家鼓勵一些不需要讀大學的人來讀大學,又有人說大學太多,面對少子女化的問題就變得相當棘手,可是我還是認為,知識的普及對臺灣國家的發展絕對有好處。
70 林次長明裕:整體是對的。
71 林委員宜瑾:當然,我們肉眼可見的不外乎私校退場的問題,或者部分人士對菁英教育的想像,可是我覺得我們肉眼沒有辦法看到的價值是什麼?是國民邏輯思辨能力、權利意識及人文素養的提升,這些都非常地重要。
72 林次長明裕:對。
73 林委員宜瑾:所以我想我們還是要肯定30年前的教改。這10年包括318運動,到現在還持續進行的樂生保留及重建運動等等,我們都看到很多大學生在積極奔走、參與公共事務,這都是非常有活力的能量展現。面對30年教改,我們當然要檢討到底哪裡可以改進,所以私校退場也應運而生,可是我還是認為少子化的衝擊對改革其實也是一個轉機,除了追求高教品質的提升,讓我們的孩子有更豐富的教育資源、朝向教育精緻化,我覺得也要進一步追求高教公共化,未來再跟次長一起努力,好不好?
74 林次長明裕:謝謝委員。
75 林委員宜瑾:謝謝。謝謝主席。
76 主席:謝謝委員。
77 主席(林委員宜瑾):我們再來請吳春城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20
meet_id 委員會-11-1-22-7
speakers ["林宜瑾","洪孟楷","柯志恩","萬美玲","葛如鈞","羅廷瑋","吳沛憶","郭昱晴","陳培瑜","葉元之","陳秀寳","張雅琳","吳春城","林倩綺","范雲","李坤城","鍾佳濱","鄭天財Sra Kacaw","楊瓊瓔","林月琴","何欣純","黃國昌","羅智強","蔡易餘","陳亭妃","劉建國","邱志偉","牛煦庭","陳冠廷"]
page_start 227
meetingDate ["2024-04-10"]
gazette_id 1132701
agenda_lcidc_ids ["11327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列席就「『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成效及未來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27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