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961

羅廷瑋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羅委員廷瑋:(10時2分)謝謝主席,有請次長。
1 主席:有請林次長。
2 林次長明裕:委員早安。
3 羅委員廷瑋:次長,很高興今天在這邊遇到你,不是我不喜歡你,你知道我們對你也非常予以期待,但當然還是希望有機會部長能夠親自來備詢。
4 林次長明裕:他今天去幾個國立館所勘災。
5 羅委員廷瑋:是勘災的問題嗎?好,不然我下一句就要講,不然下次你來當部長啦!
6 林次長明裕:不敢、不敢。
7 羅委員廷瑋:我要延續前一個委員葛委員說的,我們都很關注學習歷程的問題,待會就要討論到幼兒園,很多的同學一直在跟我們抱怨,甚至希望我們一定要在這邊發聲,這個學習歷程已經變成了多元學習,那個「元」是一元、兩元的「元」,是那個一塊錢、兩塊錢的「元」。對他們來說,真的是要額外花費許多的金錢去學習這個學習歷程,對於一些資訊差或者偏鄉的孩子,比如說我遇過金門的孩子,為了這個學習歷程,他要來到本島做這個學習歷程的充實,這些都會影響到他的一些生活開銷、花費或是家庭的支出。我們如果要推這一個制度,我想立意良善,但是整個配套並沒有做好,所以本席覺得,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學習歷程是不被接受的較多,我們必須把這些狀況好好的通報教育部,教育部應該要正視這個問題,孩子的多元學習不是讓他們增加多的支出,甚至是花費更多更多的時間要培養這個學習歷程,我們臺灣的升學壓力已經非常非常的痛苦,現在又多了一個看似要給他們機會,但是又增加更多的壓力,我想這個部分教育部真的應該要好好想一想,學習歷程這樣推出到底是利國利民,還是誤國誤民。
8 林次長明裕:謝謝羅委員關心我們高中的孩子升讀大學所必經之路,學習歷程來自於多元入學管道其中的一個精神,讓孩子多元學習之後呈現一個表現的證明、履歷,這個經歷勢必有一些偏鄉孩子會比較辛苦,渡海來臺取得相關的認證等等,所以學習歷程檔案呈現的優化或者簡化,這方面我們是要努力。
9 羅委員廷瑋:或者是配套,或者是教育部或地方的教育局能不能給予一些資源,讓這個學習歷程不要有這麼大的壓力,或者是不要有這麼大的金錢上的壓力,讓他們能夠來參與,我覺得這個部分的配套應該要做好。
10 林次長明裕:是,這個我們會注意。
11 羅委員廷瑋:這個部分再做一個報告。
12 再來,針對這份報告我要先問一下次長,公幼、私幼、準公幼中,如果你是家長,你會選擇哪一個?
13 林次長明裕:近便性、平價的費用。
14 羅委員廷瑋:回答到了第一個答案,我覺得有兩個答案,第一個當然就是你說的,便宜、近;第二個,我覺得有些家長覺得花錢不手軟,只要能夠給孩子最好的,他都要。像我的太太對於教育的品質是非常非常的龜毛,他覺得他願意去投資孩子的教育,所以這有兩種答案。但是這一份報告裡面所有的內容提及的都是擴大公共化的進度,包括開設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以及教保服務中心、職場互助中心的班數跟招生人數,這些都在講增加的班級數、招收的人員,但是這些每一個班級跟每一個公立幼兒園不用花費巨額嗎?您有探討這個問題嗎?僅對於國小內利用空餘的教室來改造,增加公立幼兒園或者是班級數所花費的金額,您知道每一個班級平均大概多少錢嗎?您大概知道嗎?
15 林次長明裕:包含建置成本在內?
16 羅委員廷瑋:對。
17 林次長明裕:可能要將近35萬。
18 羅委員廷瑋:一個班級35萬?
19 林次長明裕:對。
20 羅委員廷瑋:只有35萬嗎?
21 林次長明裕:是總成本嗎?
22 羅委員廷瑋:總成本。
23 林次長明裕:總成本那不只。
24 羅委員廷瑋:35萬應該連一個教室的裝潢都不夠,是數百萬啦!
25 林次長明裕:一個園至少要3,500萬。
26 羅委員廷瑋:臺中市南區國光國小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他們以前的回收室,把它變成一個公立的幼兒園場所。
27 林次長明裕:上個禮拜羅委員有特別關心。
28 羅委員廷瑋:我們有一起去看過,只有一班,我非常開心終於爭取到,然後我很開心問他,這樣子招收名額有多少?他說,12位。
29 林次長明裕:那是兩歲班?
30 羅委員廷瑋:應該是兩歲班。
31 林次長明裕:它還有三到五歲的。
32 羅委員廷瑋:可是它只有一班而已,因為他只有一格教室,所以我看到在設立的過程當中,我們的量能是不夠的,而且在設立的過程,我們是花費巨額在設立公立幼兒園或者是公托或者是兩歲專班,比如說公立幼兒園,整個幼兒園園所的成立、設立,我覺得大概要一億左右,如果每一間幼兒園花費的費用都這麼巨額,難道我們都沒有想像過要怎麼快狠準讓這些家長可以馬上享受這些福利?比如說,如果蓋要三、四年,我的孩子基本上已經錯過兩歲專班了,那我們真的能夠使用得到嗎?而如今少子女化,每年出生率下降,只剩十三萬餘人,我們一直不斷的大量擴大、擴建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我起初是認同的,我是覺得公托、公幼要倍增,但我覺得花費巨額,而且耗時真的很長,我們是不是應該把這些巨額的預算趕緊來做另類的跟民間來合作?
33 林次長明裕:是。
34 羅委員廷瑋:當時我開出的政見,我們當然是希望公幼全部免費,但是希望私幼能夠加碼、加碼、再加碼,我知道你們已經有加碼,但是我希望私幼補助到一萬元這個部分能夠作為一個目標,我們更希望普及公幼的兩歲專班,我必須講,這一份報告裡面……
35 林次長明裕:委員所知道的,我們對於私幼跟準公幼也納入夥伴關係,這方面的補貼目前是五千塊,委員的意思是,與其加速建置公共化幼兒園,不如縮短時程來獎助相關優良的幼兒園。
36 羅委員廷瑋:跟民間我們已經有合作了,但是我們看到投入的金錢不符成本,再來,現在又面對大量減少的出生率,如果這些園所未來我們不需要用到,或者是它的需求量減少,那怎麼辦?所以我覺得在短期上能夠立竿見影,應該是趕緊跟民間來做合作,加碼再補助。再來,有關普及兩歲專班,這份報告裡面也有提到,這個數字真的是有一點慘不忍睹,它增加的名額並不多,您知道我們在地方說抽公托、公幼像在抽樂透,我可以說兩歲專班像是在抽威力彩。
37 林次長明裕:的確,如委員所認知的,兩歲專班我們還要努力,目前全國有九百多班,我們覺得還不夠。
38 羅委員廷瑋:我還想要再跟您討論,其實我在當議員時就在講,兩歲專班還遇到一個問題,因為兩歲專班的名額不夠,我們許多孩子在所謂的公托、托嬰中心,那當然衛福部是主管機關,他一滿三歲,馬上被趕出去,兩歲專班又不夠,真的不誇張,園方就講我們不能再收了,已經延到三歲了,一滿三歲請你離開托嬰中心,結果這個時機點找不到銜接的兩歲專班或者是幼兒園,有中間的一個空窗期。
39 林次長明裕:空窗期。
40 羅委員廷瑋:對啊!空窗期我們都不處理。次長,我要特別拜託你,你是會做事的人,而且跟你接觸後,我發現你是講實事的人,這個空窗期我們可不可以跟衛福部做跨部會的一個討論?因為有的只差幾個月,真的是幾個月,比如說,我可能是5月剛滿三歲,但7、8月才可以入學,這3個月中間要找臨時的保母,有這麼好找嗎?每個保母都有空額嗎?再來,有適合的保母嗎?然後要換新的環境,家長會不會擔憂?為什麼這3個月中間還要找臨時的保母?為什麼不能直接進入到幼兒園?幼兒園也說時間還沒有到,現在不能超收,要等原本的孩子升學,所以您能不能處理一下這個空窗期?
41 林次長明裕:委員所理解的,我來描述一下,如果他到5月就滿3歲,離開衛福部的托嬰中心,他滿3歲了,但5月還不能讓他進到幼兒園。針對這兩個月的空窗期,我們來想看看有沒有辦法,這方面的轉銜機制可能……
42 羅委員廷瑋:我是講5月,有的3月就滿了,對不對?
43 林次長明裕:是,有的3月就畢業了。
44 羅委員廷瑋:你要他適應臨時的保母,再適應真正的幼兒園,產生這些空窗期,我們在地方遇到超級多的案例,民眾都在抱怨,你們該怎麼跟衛福部好好協商,可不可以是滿3歲的那一個學期,而不是滿3歲?我覺得滿3歲的那一個學期,跟滿3歲……
45 林次長明裕:針對委員所提出的,我們跨部會來研議,研議結果的初步報告,我們再跟委員回報。
46 羅委員廷瑋:您答應我要給我回應,而這個在我當議員就一直在講了,但是地方社會局就推給衛福部。我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既然兩歲專班已經沒辦法成立這麼大的量能,我希望教育部要跨部會來溝通、協調,好不好?
47 林次長明裕:是。
48 羅委員廷瑋:這個部分,您可以給我回應嗎?
49 林次長明裕:如果委員召集我們兩部會來研商,我們很願意來加入。
50 羅委員廷瑋:好。最後我要再幫教保人員說話,報告裡面提到的只有基本起薪將提高2,000元,我認為教保人員真的招募不易,現在一直在推師生比1比12,又要改為115學年才達成,這樣不能夠納入這一本作為政績來跟我們說,因為還要再等待這些時間,對我們來說,沒辦法立即享受,我覺得還有一段時間。再來就是幼保員真的辛苦、經營不易,幼稚園的成本也一定會增加,找人又不易,只是給予3年的定額獎勵金真的夠嗎?你們是不是能有更多的配套來協助這些幼兒園,讓他們的環境更好,讓教保員能夠有更好的環境?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有更好的受教品質,這些東西都應該思考。最近很多團體都在找你們,因為大家都很關心三期的草案,我跟彭署長也都一直在探討,地方、很多團體還有全聯會都在跟你探討,我希望能夠多探聽他們的意見。我希望你們一定可以做到,好嗎?
51 林次長明裕:我們會努力,謝謝委員。
52 主席:謝謝羅廷瑋委員。
53 接下來請吳沛憶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20
meet_id 委員會-11-1-22-7
speakers ["林宜瑾","洪孟楷","柯志恩","萬美玲","葛如鈞","羅廷瑋","吳沛憶","郭昱晴","陳培瑜","葉元之","陳秀寳","張雅琳","吳春城","林倩綺","范雲","李坤城","鍾佳濱","鄭天財Sra Kacaw","楊瓊瓔","林月琴","何欣純","黃國昌","羅智強","蔡易餘","陳亭妃","劉建國","邱志偉","牛煦庭","陳冠廷"]
page_start 227
meetingDate ["2024-04-10"]
gazette_id 1132701
agenda_lcidc_ids ["11327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列席就「『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成效及未來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27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