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陳委員昭姿:(9時11分)謝謝主席,有請部長。 |
1 |
主席:請許部長。 |
2 |
許部長銘春:陳委員好。 |
3 |
陳委員昭姿:部長早安。部長,請問你有沒有聽過一句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順口溜,叫做「十萬青年十萬肝,GG輪班救臺灣」?這一句話談的就是,當然台積電對臺灣經濟發展的貢獻沒有人是否定的,但是在某個程度上,這個順口溜也代表了事實上這是用很多年輕人新鮮的肝以熬夜輪班換來的一個成果。近期張忠謀董事長在美國Arizona設廠,但是因為勞力短缺,所以進度整個是落後的,他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就提到,他無法理解為什麼美國年輕員工對於工作跟生活品質要求平衡的態度,也就是Work Life Balance的態度,我想請教部長,對於這樣的說法,您的想法是什麼? |
4 |
許部長銘春:報告委員,我們勞動部一向主張工作跟生活要平衡,工作的時候我們當然要努力啦,但是適當的休息,讓身心能夠達到釋放,這是應該的。 |
5 |
陳委員昭姿:是,謝謝部長。部長,我講兩個小故事給你聽,我過去長期服務醫院的正對面就是一個非常非常有名的電腦公司,有一年他們全部的員工在我們醫院做健康檢查,結果我們發現他們的健康檢查數字是滿江紅。另外,我要談臺灣的健保,如果你問全民對臺灣健保的滿意度,大概都9成以上,可是如果您只調查醫療人員、醫事人員,也就是醫療提供者,大概滿意度頂多3成,這是比離死當還遙遠,也就是說,當事人提供這些服務的時候,他們認為那是用他們的血汗去撐出的這個奇蹟啦!當然,早期的住院醫師,包括我先生,他們當年一個月值十幾天的班,那是無眠無日的去值班啦,當然他們學習很快,也付出很大,但是現在連住院醫師都納入勞基法了嘛。當然,張忠謀董事長的想法,老實說我可以理解,可是時代不同了,對於大企業家發表這種有時候不是對勞工很正面的一個看法的時候,我不曉得勞動部的立場?就是說,您對於捍衛勞工追求自己比較期待的生活方式,你們的想法如何?你們會不會站出來捍衛勞工對生活跟工作品質平衡的期待? |
6 |
許部長銘春:跟委員報告,因為工作與生活平衡一向是勞動部的政策重點啦,我們其實也都鼓勵企業、企業主能夠讓勞工有適當的休閒,甚至要提供一些紓壓課程,然後讓勞工的身心能夠達到平衡。 |
7 |
陳委員昭姿:謝謝部長,你就是強調要一個兼顧或平衡的想法啦! |
8 |
許部長銘春:是。 |
9 |
陳委員昭姿:不過,早期很辛苦、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們因為經歷不同、時代不同,當然就會有不同的想法。 |
10 |
部長,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很多雙薪家庭不敢生孩子,我們先撇開經濟因素,當然雙薪家庭相對來說經濟因素可能是少一點點,但是他們還是不願意生小孩,部長,您瞭解他們最主要的理由可能是什麼嗎?就是雙薪家庭還是沒有要生孩子的原因。 |
11 |
許部長銘春:不生小孩的因素很多啦,但是其實能不能兼顧到育兒,工作跟育兒能不能兼顧,這其實也是年輕人考慮的重點。 |
12 |
陳委員昭姿:對,部長您談得非常正確,據我們的瞭解,以整個蒐集的資料來看,第一個就是時間都給了工作,根據媒體報導,很多家長的共同困擾就是他們因為要兼顧工作跟家庭,所以他們覺得陪伴孩子的教育或成長的時間有限,沒有辦法很完整,即便交給保母等等,他們還是會擔心環境跟照顧的品質。另外就是他們白天的時間都付出給工作,這是我們的責任,但是回到家裡以後,老實說很多工作也不能完全排除,在下班時間時還是必須做工作上的某一些支援跟回應,這是第一個,就是他們覺得在時間上沒有辦法,大概都給工作比較多的比率。 |
13 |
第二個就是請假的困擾跟不便性,例如剛剛您也報告到育嬰假,我知道育嬰假相對長嘛,所以他回到職場上的時候不一定能夠回到他比較期待的那個職位,雖然他有權利復職,但是有時候是有一些困難。還有,孩子生下來了之後需要照顧,會發生一些額外需要照顧的壓力,所以這些都會成為生育孩子、養育孩子的一些顧慮跟阻力。現行的法規是性別平等工作法第十六條,孩子3歲以前可以請育嬰假,但是老實說,孩子3歲以後還是會有一些需要額外照顧的情形嘛,所以這是第二件事,就是他們對於請假的部分,過去大概會用事假或特休來處理,就是請假的困擾與不便是第二個原因。 |
14 |
第三個,我認為時代不同了,在現行制度下是不是可能增加一些幫助生育孩子的誘因?如果是30年前質詢,我不會說這件事,我的時代是一年出生四十幾萬個孩子,但是我孩子的時代是一年出生30萬個孩子,部長應該知道去年只出生了十三萬多個小孩,所以我覺得各部門是不是應該在現有的工作制度下加一點讓他們願意生孩子的誘因,尤其育齡族群絕對是我們整個生產力的主力,他們生小孩,有孩子是讓我們國家繼續壯大、永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的調查都發現,沒有完善的育兒配套措施,確實是跟生育率有正相關,這個很多研究調查都證實了,所以部長,人口負成長已經成為我們的國安問題。 |
15 |
誠如我剛才提到的,去年出生的嬰兒才十三萬多人,我們除了要鼓勵出生外,對於已經出生的孩子,怎麼樣幫助父母親在職場工作能夠有完善的照顧跟陪伴,這也很重要。請部長看一下右邊這個表,這個是去年8月TVBS用Social Lab去查所謂的網路聲量,也就是討論的排行榜,職場父母育兒6大困擾,您可以看到第一名就是缺乏時間陪伴孩子,這個占最高,排行第一,第二個是育兒政策配套不完善,接下來還有保母的問題,另外甚至有很多女性還在思考是不是要離職來當一個全職媽媽,這幾個因素也讓部長做參考。 |
16 |
部長,現行有二個法條居然是父母有義務跟責任,一個是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家長負有參加教保服務機構之幼兒及親職活動之義務,第二個是教育基本法規定家長負有輔導子女之責任,部長,這個法律您知道嗎?就是當爸爸媽媽是有法律責任的,但是他們大部分都是透過私人假期或事假去參與這個親職活動,所以部長,我們可能某個程度要幫助他們來解決問題。 |
17 |
許部長銘春:是。 |
18 |
陳委員昭姿: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再看下一張。部長,有一個東西叫做親職教育,親職教育是一個名詞,我也是這次才學習到的,就是指為人父母要學習教養子女的一些教育課程,內容包括正確的親子關係、父母職責的認識、親子溝通的教育跟方法、了解兒童所面對的社會問題與解決之道,還有自我成長等等。但是面對這些,也許學校老師非常努力、非常認真去籌辦這些親職教育的活動,希望能夠提高家長的參與率,但事實上,家長的出席率還是不高,主要是他們不敢請假或是不方便請假,親職教育假是有其意義跟責任的,部長,您是不是支持有這個親職教育假?那個是法規規定的,親職教育假,過去沒有的。 |
19 |
許部長銘春:親職教育假,其實…… |
20 |
陳委員昭姿:對,剛剛我特別提到它是有一些內容、內涵的。 |
21 |
許部長銘春:報告委員,其實對於育兒或相關孩子的照顧,我們現在其實有一些假別可以運用,譬如說有家庭照顧假,他如果是要參加,因為大部分都是會安排在假日或下班…… |
22 |
陳委員昭姿:您提到家庭照顧假,我再給你看下一張,我原本也要談這個家庭照顧假,家庭照顧假在現行法也是有一些問題的。銓敘部109年12月11月發布的函釋,家庭照顧假應該要依個案事實進行合理認定,再去從寬給假,而且請假日數不併入事假計算。但是現在這個時代的生活型態不同,會有新的狀況,譬如之前的疫情期間,小孩有一些感染等等,他可能會需要一些額外的,就是隨著時代不同,他需要的家庭照顧假也可能不同。目前是7天,請問可不可能去考慮因應時代的不同、需求不同,家庭照顧假也可以有某個程度的放寬?包括時間。 |
23 |
許部長銘春:報告委員,我覺得這個是可以討論啦,有些親職假,家庭照顧假其實類似可以運用到親職的照顧上面去,有些我是覺得可以與時俱進來檢討。 |
24 |
陳委員昭姿:我們可以來檢討,因為時代真的不同,我們現在真的是缺小孩嘛! |
25 |
許部長銘春:對。 |
26 |
陳委員昭姿:現在就業保險法照顧的對象包括失業給付、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失業人保險等等津貼。剛剛我在前面提到的親職假津貼、親職教育假津貼、家庭照顧假津貼,可不可能因為時代的需要,考慮在現有的就業保險津貼裡面加入這幾項?本黨當然會提出相關的草案、法規,我不知道勞動部有沒有在準備這個事?假設把它放進去,會讓家長覺得他配合這些活動的參與跟學習是一種責任跟榮譽,而不是他要被扣薪的那種負面感受,而且對他們願意養育孩子這種意願應該很正面。 |
27 |
許部長銘春:增加相關的津貼來支持,這個方向可以討論,但是如果以就保的財源來看,我覺得這個還是會在財源的問題,因為現在就保中育嬰留停占了我們的大宗,占44%以上,將近45%,失業給付占了43%。現在…… |
28 |
陳委員昭姿:謝謝部長,我瞭解財源是一個問題,但是因為時代不同…… |
29 |
許部長銘春:留停津貼比失業給付……,原來就保的目的是作為失業給付的財源,但沒有關係,這個我們一樣支持,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整個要擴大到親職假津貼其實不夠,因為現在每年的結餘大概50億而已,會不夠。我們算過,大概要看這個親職假到底是幾天,然後…… |
30 |
陳委員昭姿:當然也可以限制。 |
31 |
許部長銘春:涉及津貼的範圍到什麼程度,金額啦!如果單就就保的財源來看會不夠…… |
32 |
陳委員昭姿:瞭解,部長,大家一起努力。 |
33 |
許部長銘春:一起努力,大家可能要檢討財源。 |
34 |
陳委員昭姿:友善育兒職場對我們整個國家的生育率、工作環境、要做善盡責任的父母是有幫助的。 |
35 |
許部長銘春:是。 |
36 |
陳委員昭姿:謝謝部長。 |
37 |
許部長銘春:好,謝謝委員。 |
38 |
主席:謝謝陳昭姿委員。 |
39 |
接下來請陳菁徽委員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