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855
牛煦庭 @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5,114 | 00:00:25,759 | 好 謝謝主席我們今天在討論這個完善國會的調查制度這個原因當然很簡單我們今天想從責任政治的角度來探討這樣的事情什麼叫責任政治責任政治包含法律責任跟政治責任法律責任指施政違法的時候接受法律制裁負起法律上應付之責任 |
00:00:26,579 | 00:00:47,790 | 而政治責任則表示政府官員因違反民意決策錯誤成效不彰等等失去人民信任造成人民不滿即便沒有違法但也要負起相關的責任嚴重的話必須要辭職下台按照現行的憲法架構來看法律責任中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監察機關追究行政責任而這個政治責任 |
00:00:49,011 | 00:01:16,954 | 往往是透過民意代表在議事堂上的問政質詢點出缺失然後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責任政治的精神但很遺憾的是政治的實務上這個概念真的有被落實嗎我們現行的機制真的有辦法讓行政的官員負起所謂的政治責任嗎我想這是所有社會大眾應該要共同思考的重要問題那麼立法委員受選民的託付要有權力要監督政府 |
00:01:17,898 | 00:01:46,300 | 但問政品質的好壞啊 取決於立委的專業程度 了解程度但議題的種類繁多 我們也不見得是每一個議題領域的專家按照現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有所謂的調閱制度但顯然強度啊 跟量能是不夠的也不見得能夠確保資料的正確性 可靠性 跟完整性因此 本次國會改革 最重要的是完善立法調查權以及相關聽證制度藉由制度法制化的過程 |
00:01:47,781 | 00:02:09,121 | 讓立法委員的聽證調查程序明文規定透過調查搭配聽證的執行讓相關人士在公開而且正式的場合就已知去做清楚的陳述並且俯以資料的呈現就立法委員關心的問題加以說明這樣子相關事項可以清楚對焦可以釐清問題的爭點 |
00:02:10,884 | 00:02:26,664 | 另外要透過處罰等等強制性的手段使相關人員的出席陳述的真實性資料提供的正確性有一定的擔保讓調查的結果有可靠性有權威性也讓立法委員可以根據這一些的資料 |
00:02:28,210 | 00:02:51,743 | 提出質詢或者是作為立法背景的資料去強化立法的品質問政的品質並且更有力量要求政府官員為錯誤的責任負起政治責任這是他的正當性那麼我必須要再次補充為什麼我們必須要有強制手段很多人講說按照現行的機制不就好了嗎我只能說自律不成只能他律了 |
00:02:52,603 | 00:03:08,974 | 如果行政官員有為有守願意尊重國會有的時候願意主動擔起政治責任也許今天國會改革國會這些聽證調查的制度要入法它的迫切性可能不會這麼高但是我們現行的這些行政官員動輒迴避問題 |
00:03:11,576 | 00:03:36,061 | 更有甚者反質詢甚至侮辱國會議員在這樣子的一個場合之下顯然責任政治根本沒有任何自律的可能性所以我們當然有必要透過法制化的角度來強化國會問政的炮火去落實這樣子的精神剛剛我們公聽會竟然有教授講說我們要確保這些人說謊的權利這樣子的說法真的能夠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嗎 |
00:03:36,801 | 00:03:57,236 | 也許法律有法律的學理概念可是我們今天在這立法院的殿堂就是要平衡民意跟法律的專業對不對講說確保這些人連說謊的權利都沒有這樣子的言論恐怕很有爭議吧本席認為完善國會調查權跟建立聽證制度它不只不可或缺而且刻不容緩 |
00:03:58,617 | 00:04:15,664 | 這個不是黨派鬥爭的戰爭工具因為這些法律入法之後不管誰執政 誰在野都可以按照法律的規定去強化國會的問政品質啊這個也絕對不是立法院的專善擴權我們今天不就在這裡開公聽會嗎我們馬上不就是要進入法條的討論跟審查嗎 |
00:04:17,725 | 00:04:41,660 | 是立法院不應該忘記人民賦予我們監督政府的神聖使命我們不能再繼續變成行政院下面的立法局更不能成為執政者的橡皮圖章這些都是民進黨曾經在野的時候都講過的論點所以這些事情不應該因為政黨的輪替而變成主客意味反而在這樣子的時候大家應該捐氣成見立刻的討論 立刻的通過 |
00:04:45,322 | 00:05:07,690 | 品質的好壞第一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處理第二透過修法之後的實際執行滾動式的檢討這樣不是比較有意義嗎我想在本屆立法院也許三黨不過半有一些混亂但這依然是推動國會改革的絕佳機會我想這件事情再次強調它第一不可或缺第二刻不容緩希望大家予以支持謝謝好 謝謝我們現在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