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黃委員秀芳:(10時26分)謝謝主席。請部長。 |
1 |
主席:有請部長。 |
2 |
薛部長瑞元:委員好。 |
3 |
黃委員秀芳:部長好。這幾天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其實基層很多人很擔心,尤其是大家最喜歡吃的粿仔條、粄條,現在變得不敢吃。傳統市場原本在賣自己帶回去煮的麵條、粿仔條、粄條,這幾天全部都滯銷,所以我想請教部長,目前為止,還沒有很確定是什麼樣的東西造成中毒嗎?還是已經能確定是因為粿條的關係嗎?已經確定了嗎? |
4 |
薛部長瑞元:大概是BKA,也就是米酵菌酸是主要引起中毒的物質,相對可以確定。 |
5 |
黃委員秀芳:它是來自於哪一個…… |
6 |
薛部長瑞元:但是來自哪裡的話,第一個,把這些有症狀的個案綜合分析,共同點就是有吃過粿條,所以來源大概就是這個。至於這一些粿條到底是經過什麼樣的程序產生米酵菌酸,目前還不知道,所以現在調查的重點會是在這個地方,也是檢調現在進行調查的重點,想要把這個事情釐清。原料進來之後,到底這個廚師有什麼樣的操作,然後保存到底又是什麼樣等等,必須要把這些調查清楚,也許才比較有可能推測出到底這個事件是怎麼來的。 |
7 |
黃委員秀芳:我們知道要滿足這個毒素的生成可能有幾個條件,第一個、可能要有唐菖蒲伯克氏菌,這個菌株要有適合的環境才有辦法繁殖,產生米酵菌酸。我想請教部長,以目前可見的國人飲食當中,其實在一些環境或者是烹調的環境當中,都有可能利於這個菌種生成,怎麼樣避免? |
8 |
薛部長瑞元:細菌能夠產生米酵菌酸這個物質,是在很多條件之下才會有的,第一個就是…… |
9 |
黃委員秀芳:所以要怎麼避免?因為現在大家都很擔心,甚至有的連麵都不太敢吃,就是說先停一陣子,先一陣子不要吃,所以我覺得真的要趕快釐清,或者是讓民眾知道要怎麼預防或怎麼避免。 |
10 |
薛部長瑞元:至少到目前的調查結果,第一,粿粉來源的廠商那邊的檢驗通通都沒有米酵菌酸,所以這一個先排除,就是排除大規模來源的部分有這個東西,那麼會產生米酵菌酸,應該是這些粿粉到了寶林茶室之後的操作過程才產生的,目前第一個是可以這樣推測,所以一般粿粉可能就不用太過緊張,不過他到底是怎麼操作的?當然從研究上知道有一些東西,比方可能跟椰子、玉米等這些比較容易產生的原料,而粿粉的成分裡面的確也有,它的澱粉有可能是玉米的澱粉…… |
11 |
黃委員秀芳:所以跟米到底有沒有關係?一般國人吃的米…… |
12 |
薛部長瑞元:關連性可能不大啦!不過因為粿粉裡面也有用到在來…… |
13 |
黃委員秀芳:玉米粉? |
14 |
薛部長瑞元:在來米粉也有用到…… |
15 |
黃委員秀芳:喔!在來米粉。 |
16 |
薛部長瑞元:玉米粉也有用到,小麥澱粉也有用到,這一些都有用到,但並不表示有這些混在一起,就一定會產生,所以到底中間還有什麼樣的操作以及保存問題?很重要的是保存,因為這個保存條件,從所謂的唐菖蒲伯克氏菌要產生米酵菌酸,通常溫度會是在22度到33度中間…… |
17 |
黃委員秀芳:可是一般臺灣的餐廳或者小吃店,他的烹調或者工作的場域可能就是這個溫度啊! |
18 |
薛部長瑞元:但是還有一個是中性的PH值,如果有加入酸、鹼的,就比較不容易。 |
19 |
黃委員秀芳:是。 |
20 |
薛部長瑞元:但是這樣看起來好像條件還蠻寬鬆的,如果說只有符合這樣的條件就可能產生,那我相信國內不會只有這麼一件,應該還有其他的…… |
21 |
黃委員秀芳:所以我覺得應該還有其他的原因,應該把這個原因趕快找出來。 |
22 |
薛部長瑞元:譬如是不是溫度忽高忽低,比較容易產生這些,目前就是在調查這個。 |
23 |
黃委員秀芳:我們希望可以趕快…… |
24 |
薛部長瑞元:對啦!我們也希望啦! |
25 |
黃委員秀芳:儘快啦!因為國人對於這個是真的還蠻擔心的,尤其是賣粄條、粿條的,大家嚇到都不敢吃了,所以希望能夠儘速釐清…… |
26 |
薛部長瑞元:我們也希望可以儘速。 |
27 |
黃委員秀芳:好,另外,農業部農糧署特別提到,就是米酵菌酸應該正名為椰毒亞型,因為這個跟米可能沒有什麼太大關連,衛福部是不是可能針對這部分來釐清? |
28 |
薛部長瑞元:這部分我們不會反對啦!到底當時所謂米酵菌酸這個翻譯是從哪裡引進來的,我也不清楚,因為從它的英文原名Bongkrekic acid也對不太起來啊! |
29 |
黃委員秀芳:所以米酵菌酸是誰…… |
30 |
薛部長瑞元:我不知道。 |
31 |
黃委員秀芳:你不知道?那為什麼一開始就講是米酵菌酸? |
32 |
薛部長瑞元:有可能是從中國那邊的譯名過來的,因為他們發生過…… |
33 |
黃委員秀芳:所以你們也就一直沿用?一開始就說是米酵菌酸,可能從上上禮拜開始就一直講是米酵菌酸。 |
34 |
薛部長瑞元:可能在文獻上有這樣的翻譯,我們就把它引用進來。 |
35 |
黃委員秀芳:就直接翻? |
36 |
薛部長瑞元:對,對。 |
37 |
黃委員秀芳:那跟米也沒有太大的直接關連,所以針對這一次事件,農糧署希望是不是可以正名? |
38 |
薛部長瑞元:我們會請專家、委員會再去討論。 |
39 |
黃委員秀芳:再去討論一下,因為很多民眾看到是米酵菌酸,都會質疑是不是跟米製作的食物有關,大家會擔心,國人吃米,包括米飯、米製品真的非常多,我們也不希望因此而造成一些影響。除了希望儘速釐清原因外,未來如何預防,我覺得很重要,既然這個菌或者產生米酵菌酸已經在臺北的這家寶林茶室有案例了,未來如果環境適合的話,是不是這個菌也可能開始繁殖而在臺灣生存下來?我覺得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希望真的要儘速釐清。 |
40 |
薛部長瑞元:對,一方面是釐清這個確切的原因,但是也跟委員報告,原因的調查是否可以真的那麼精確地查出來,這個也不一定,但是至少有兩件事情要去處理,第一個就是一般像這種粿條的產品要怎麼樣保存…… |
41 |
黃委員秀芳:可能要有一個指引。 |
42 |
薛部長瑞元:對,要有一個指引,這個我們會來做,其實也不只是粿條,像現在天氣熱了,很多食品怎麼保存會是一個比較妥善的方法,這個我們會來做。第二個就是像粿條這樣一個特殊東西,在餐飲店裡面,保存跟操作的SOP、注意事項等等,應該要有所依循,讓這些餐飲業者都能夠follow。 |
43 |
黃委員秀芳:所以我們希望你們趕快訂下來,然後讓業者有所依循。最後30秒時間,我想請教有關我們鄰近國家、中國的百日咳案例。針對鄰近國家已經有3萬多個百日咳案例,請問,臺灣目前的狀況怎麼樣? |
44 |
薛部長瑞元:目前是2例,其實中國跟臺灣有點不太一樣,因為我們疫苗打得schedule跟中國不太一樣,我們會在入學之前多打一次,大概會比較有防護…… |
45 |
黃委員秀芳:所以也沒有病例上升的狀況? |
46 |
薛部長瑞元:目前沒有。 |
47 |
黃委員秀芳:目前沒有。好,謝謝。 |
48 |
薛部長瑞元:謝謝。 |
49 |
主席:好,謝謝。接下來請劉建國委員進行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