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604
林憶君 @ 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林委員憶君:(11時)主席,有請次長。 |
1 | 主席:田次長請。 |
2 | 田次長中光:林委員您早。 |
3 | 林委員憶君:次長早。次長,今天報告主題是美國2024年大選過程對我國及印太地區的衝擊及影響,對吧? |
4 | 田次長中光:是。 |
5 | 林委員憶君:但是你們昨天晚上交出來的這5頁報告,基本上就是整理了美國過去幾年對臺灣的一些軍事跟外交上面的協助,請問次長,美國大選期間對臺灣的衝擊到底在哪裡?影響在哪裡?然後這樣的報告會不會有點離譜呢? |
6 | 田次長中光:第一個、我們從美國大選兩個候選人過去對臺灣的政策,來分析美國大選後對臺灣或者印太地區會不會產生衝擊,那麼我們的評估,到目前為止,不管是哪一個候選人勝選,美國整個對臺灣的政策或者對印太地區的政策,不至於有很大的變動,因為我們過去跟兩黨的官員也好、國會議員也好,都建立了非常良好的關係,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其實我們回頭看看臺灣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在自由、民主這個camp,自由、民主這個群裡面,我們是扮演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除了在地緣政治上面來說,第二,在自由民主以及經濟方面,都是足以跟他們做一個相當重要的夥伴。 |
7 | 林委員憶君:好,我針對報告裡面我覺得缺少的部分直接請教次長,我們都知道美國已經決心要跟中國進行長期的戰略競爭嘛!然後把中國視為美國的戰略對手已經是兩黨的共識,只是兩黨對達成目標的方法不同,對嗎? |
8 | 田次長中光:是的。 |
9 | 林委員憶君:那請問民主黨跟共和黨的差別是在哪裡? |
10 | 田次長中光:這個問題可能要回到兩黨比較原始的政策來講,比如說共和黨跟民主黨的基本政策就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要求大政府,一個是要求小政府;一個是要走比如說照顧一些基層的人,一個是要菁英的政策,這個有非常非常大的不同,但是對外交來講,它可能就比較能夠凝聚在一起。 |
11 | 林委員憶君:好,那沒關係,川普時期美國傾向用關稅戰和貿易戰的方法,和中國直接對抗;相對來說,拜登政府採取的比較像戰略家李德哈特提出的間接路線,所以用比較戰略性的方法,針對中國幾個關鍵的科技領域,用釜底抽薪的方法,讓中國很難繼續發展。從長期來看,拜登政府的作法可能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抑制能力會比較強,但是因為缺乏了戲劇的張力,所以美國民眾感受到的也比較不深。本席想要請問次長,現在到年底大選這段時間,拜登政府會不會為了展現自己對中國有夠強硬,而對中國有比較多挑釁的行為呢? |
12 | 田次長中光:這個我們不便在這裡做揣測,他們各有想法。 |
13 | 林委員憶君:好,那次長判斷一下這段時間,北京當局對美國的舉動會比較忍讓還是比較會強力回擊呢? |
14 | 田次長中光:跟委員報告,選舉這個東西它可能比較牽涉到……我們在這裡不方便做任何的評論跟猜測。 |
15 | 林委員憶君:好,那我再問其他問題好了。面對中共近年來不斷地擴張武力,威脅到印太地區的繁榮穩定,美、日、臺三個國家其實都有非常緊密的雙邊互動跟情報交流,是不是這樣? |
16 | 田次長中光:是的。 |
17 | 林委員憶君:但到目前為止好像都是美、日還有美、臺這種雙方的交流關係,然後本席想要請教次長,基於維護印太地區繁榮、穩定的共同利益,外交部有沒有可能考慮推動一個包含美、日、臺三國政府高層人員的三邊戰略溝通平台? |
18 | 田次長中光:其實我們在印太地區,您剛剛提的除了美、日、臺,其實美、日、韓也有,澳洲也是加入這個陣營,現在包括紐西蘭也想加入這個陣營,更別談到印度在這一塊也是非常重要的player,所以其實這個牽涉的不光是美、日、臺而已,其實牽涉到整個印太地區的國家。 |
19 | 林委員憶君:其實這個想法之前很多人都提過啦!但是扁政府的時候有試著推動過,包含柯文哲在選舉期間也有提過,很可惜到現在都沒有實現,前幾年有舉辦過臺、美、日三國國會議員對話的線上論壇,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甚至也有出席,但是如果把這種類似的會議從立法部門轉成行政、國安單位的對話,其實三方戰略溝通平台的雛形就有了,是不是外交部要努力去推動,如果成功的話,對印太地區的安全保障是不是會比較有重大的意義呢?還是次長你有沒有什麼推動的想法呢? |
20 | 田次長中光:您剛剛那個想法,其實外交部一直在做,但是我們覺得印太地區,我們光以2016年的新南向政策來說,就有18個國家,18個國家我們除了在經貿方面,其實在區域安全,我們也透過一些管道跟他們的智庫、跟他們的1.5軌進行一些對話跟政策的一些交換。最近我們也參加了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我們也參加了印度的雷崗對話等等,都是我們利用這些對話的一些管道跟他們進行這些相關區域安全等等的交流。 |
21 | 林委員憶君:好,那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前年的一個民調,有43%的臺灣民眾相信如果中國入侵臺灣的話,日本會為了臺灣出兵,請問次長,既然臺日關係像剛才講得那麼緊密的話,你是否認同中國侵略臺灣的時候,日本會出兵協助臺灣呢? |
22 | 田次長中光: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句話是安倍故首相所提出來的,這句口號基本上也得到相當多日本民眾的一些支持。現在已經談到臺灣有事,印太也會有事,所以說大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理念,怎麼樣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這是大家在這個區域裡面的一個共識,所以我相信臺灣有事,他們大家都會出來做一些聲援。 |
23 | 林委員憶君:因為上週外交家雜誌有一篇比較熱門的文章有討論到這個問題,但是這篇文章就提到2022年日本一份全國性的調查,只有22.5%的日本民眾支持日本為臺灣出兵,並與美國並肩作戰,有74.5%的民眾反對日本出兵。另外我看了比較擔心的是在同一個調查中,大概有一半的民眾支持美國在臺衝突的時候使用駐日美軍基地,另外一半認為應該要關閉駐日美軍基地,所以這樣看起來,要能夠嚇阻中共犯臺的野心,主要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強軍備戰,次長你覺得呢? |
24 | 田次長中光:確實,我想我們政府已經在做怎麼樣加強我們自我防衛的能力,怎麼樣加強我們不對稱戰力,有些like-minded country能夠幫助我們,當然是非常感謝,但是我們不能期待人家來幫助。 |
25 | 林委員憶君:好,謝謝次長回答。 |
26 | 主席:謝謝林憶君委員、次長,各位請回。 |
27 | 接下來進行詢答委員,洪孟楷委員、洪孟楷委員,洪孟楷委員不在。 |
28 | 向本會報告,已登記質詢委員除不在場外,均已發言完畢,報告及詢答結束;本日會議有陳永康委員、羅智強委員提出書面質詢,請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相關機關以書面於兩週內答復;本日委員口頭質詢未及答復部分或約定要求處理或補充資料者,也請相關單位在約定的時間內或兩週內提供,我的印象洪申翰委員是約定一個月嘛!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18 |
---|---|
meet_id | 委員會-11-1-35-10 |
speakers | ["王定宇","林楚茵","羅美玲","馬文君","洪申翰","陳冠廷","沈伯洋","黃國昌","李坤城","牛煦庭","徐巧芯","陳培瑜","林憶君","陳永康","羅智強"] |
page_start | 179 |
meetingDate | ["2024-03-28"] |
gazette_id | 11321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21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外交部部長報告「美國2024年大選過程對我國及印太地區的衝擊及影響」,並備質詢; 二、處理院會交付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外交部主管預算凍結案等6案 |
agenda_id | 11321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