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林委員思銘:(10時35分)謝謝主席。主席,請教育部學特司司長。 |
1 |
主席:請教育部。 |
2 |
林委員思銘:司長好。青少年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從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的統計資料來看,112年的少年人口為117萬4,518人,其中少年嫌疑犯就有1萬790人,少年的犯罪人口率等於是每10萬人口就有921人,所以青少年犯罪的面向似乎不是單純只從刑事的角度來思考,也要從整體的社會政策來思考。每個人的人格養成,不論學校、家庭還有社會都是環環相扣的,從學齡前教育到18歲以前,每天都是在學校裡的時間占比最大,也更凸顯出我們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司長,你同意嗎? |
3 |
吳司長林輝:同意。 |
4 |
林委員思銘:少年嫌疑犯就是12歲到18歲,這個時期是孩子的青春期,生理的成長變化最大,也影響了他的心理狀態,所以稍微有些不良的誘因,就容易造成他行為的偏差。所以對於這種少年犯罪,我想剛才羅智強委員也講到是逐年在增加,當然,教育部在專報裡面有做很詳細的說明,但是我看到你的書面報告,發現我們的法治教育大部分都是偏重在人權、公民、勞動、性平以及強化學生民主法治的觀念、素養,但是對於現在實務上、社會上少年犯最高的幾種犯罪類型,比如說,竊盜、剛剛提到的詐欺、毒品,還有傷害等等的事件,孩子們常常會在校園裡面遇到很多同儕對他做這些行為,也是我們最頭痛的這些行為。我看到整個專報裡面,對於這會面臨什麼樣的法律制裁、會有什麼樣的法律責任以及如何去避免,都沒有列為教材,您認為孩子是否缺乏這方面的法治教育? |
5 |
吳司長林輝:跟委員說明,法治教育其實不是單獨存在的,在我們目前中小學的課程當中,還會有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它會從價值觀念的是非、善惡以及自我行為約束…… |
6 |
林委員思銘:所以你的意思是,你的素養教育是遍布在各種類科裡面,你們教育部常講的,是不是? |
7 |
吳司長林輝:應該是整合在課程實施裡面。 |
8 |
林委員思銘:就是整合在很多的課程裡面,並沒有一個專門的課程去提升孩子整個的素養教育? |
9 |
吳司長林輝:單純就法治教育的部分,可能重點會放在兩個領域課程,一個是在社會領域裡面,一個在綜合活動領域裡面,其實是有,但是…… |
10 |
林委員思銘:所以並沒有把我剛才講的實務上常發生的這幾種犯罪類型編入教材裡面? |
11 |
吳司長林輝:跟委員說明,因為教科書的編輯有一定的審查週期,不容易馬上更新,所以…… |
12 |
林委員思銘:所以這樣聽來,你們是認為我們實務上常看到的這些犯罪類型、在校園裡面孩子常發生的這些犯罪,是警察或者法務部的責任? |
13 |
吳司長林輝:不是,我們會因應時事、因應法令的變遷,在課程教材不足的部分,會透過教育宣導的方式…… |
14 |
林委員思銘:所以司長,我要建議你們,你看這種犯罪類型每年都在攀升,逐年攀升,不會斷啦!我想司法是最後一個審判的手段,我自己是法律人,我也很不贊成什麼都丟給檢察官、丟給司法院去做最終的制裁,我們前端就要做好啊!所以我看到你的整篇報告裡面,對於這些我們常看到的刑事犯罪類型,你有做這方面的法治教育嗎?你講的都是人權、民主…… |
15 |
吳司長林輝:委員,針對剛才您談到的包括詐騙案件的部分,其實我們跟警政署、法務部都有蒐集到這些犯罪的型態跟樣態,我們也製作懶人包、製作短影音等等,會提供給學校在教學上來運用。 |
16 |
林委員思銘:有做啦? |
17 |
吳司長林輝:有。 |
18 |
林委員思銘:我是覺得要再加強。 |
19 |
吳司長林輝:是。 |
20 |
林委員思銘:我再問你,最近也發生學生在校園教室裡面毆打老師,還有學生被霸凌也被毆打,兩個打一個等等的事件,但是在那個流傳的影片當中,我看不到有任何人去制止這件事情,甚至也沒有看到我們的老師出面,請問面臨這種事情,在校園裡面發生這種事情,難道我們的師長、我們的教官都沒有一個通報的機制嗎?我看到孩子們都坐在那邊,沒有人要管啊! |
21 |
吳司長林輝:會,跟委員報告,應該…… |
22 |
林委員思銘:還拿著手機在錄,沒有人去救他,到底有沒有遏止的機制,讓他不要繼續再打下去? |
23 |
吳司長林輝:是,跟委員報告,其實發生狀況時,班級的幹部應該可以立刻跟隔壁班老師說,或者立刻跟學務處做通報,其實是有的,只是畫面上看不到。 |
24 |
林委員思銘:有嗎? |
25 |
吳司長林輝:有。 |
26 |
林委員思銘:當然你們要有一個通報機制,你剛才說有,但實際上有沒有任何一個要點或者任何一個法規上的規範? |
27 |
吳司長林輝:目前這個部分是有作業流程。 |
28 |
林委員思銘:有一個作業流程? |
29 |
吳司長林輝:是。 |
30 |
林委員思銘:希望您提供給我。 |
31 |
吳司長林輝:好。 |
32 |
林委員思銘:我想請刑事局周局長,同樣一個案例,局長,你有看過那部影片嗎? |
33 |
周局長幼偉:有,有看到。 |
34 |
林委員思銘:像這種事情發生,刑事犯罪在我們校園裡面、在課堂裡面公然發生,我也沒看到警察介入啊!學校要如何跟你通報去遏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
35 |
周局長幼偉:報告委員,這個是他們要跟我們通報,學校要跟我們分局來通報,我們就會來進行…… |
36 |
林委員思銘:請你說明一下通報的機制。 |
37 |
周局長幼偉:就是學校的老師或是輔導單位要跟我們分局裡面的…… |
38 |
林委員思銘:轄區分局的派出所? |
39 |
周局長幼偉:分局,就是分局裡面的…… |
40 |
林委員思銘:局長,我這樣講啦!我們看到畫面上人都已經被打了,所以我是說如何遏止這一塊要如何精進?不然都打完了!都打完了,我們還沒看到警方及時去介入,遏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
41 |
周局長幼偉:那個時間就是有人通報,我們就會馬上進入校園,因為這些學校…… |
42 |
林委員思銘:所以你們有聯繫、通報的機制? |
43 |
周局長幼偉:沒有問題,我們有三級通報,因為也有刑事局…… |
44 |
林委員思銘:但就像謝龍介委員剛才講的,沒有效啊!還是持續的發生啊! |
45 |
周局長幼偉:但這個不一定沒有效,還是會有它的效果,事實上這個發生個案非常少,只是你看到了,但事實上不是那麼多,不是常常發生打學生…… |
46 |
林委員思銘:局長,我這樣跟你講,昨天才有一個二十幾歲年輕人跟我講,他有一個共同服兵役的朋友告訴他,他們那個學校有小朋友書包裡面裝槍,帶著槍去學校。 |
47 |
周局長幼偉:這個部分如果他是平常就…… |
48 |
林委員思銘: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剛才講很少,其實不是很少,很多耶!黑數很多耶! |
49 |
周局長幼偉:有關這個曝險行為…… |
50 |
林委員思銘:如何進行校園安全的防護,我還是希望學校及警政單位要把如何通報的機制做好。 |
51 |
周局長幼偉:我們本來就有。 |
52 |
林委員思銘:你看下面的留言,大家是怎麼罵的?真的,我想這部分要精進啦!召委今天排的主題是「青少年法治教育與犯罪防制成效」,但是我還是要強調,除了法治教育以外,我們的道德教育是否更應該被重視,請問司長? |
53 |
吳司長林輝:我非常贊成。 |
54 |
林委員思銘:道德教育應該更重視,是不是? |
55 |
吳司長林輝:是。 |
56 |
林委員思銘:法律是最後的手段,孩子的品德教育、道德教育才是人格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從小有教好,他長大價值觀就不會扭曲。 |
57 |
吳司長林輝:對,是非善惡的判斷。 |
58 |
林委員思銘:與其告訴孩子打人會被抓去關,為何我們不教孩子待人處事要敦厚;與其告訴孩子偷竊、詐騙會被抓去關,為何不教孩子要天道酬勤,不貪圖急功近利;與其告訴孩子少年性剝削被抓去關,為何不教孩子應該尊重別人,並以禮相待。請問司長,你認為道德教育是不是能匡正社會風氣,預防犯罪的重要因素? |
59 |
吳司長林輝:深表贊同。 |
60 |
林委員思銘:教育部對道德教育到底做了哪些努力? |
61 |
吳司長林輝:跟委員說明,如同剛才前面有說的,其實法治教育跟品德教育有幾個不同的面向,其實都要一起在課程中落實。 |
62 |
林委員思銘:司長,我跟你分享一下,前陣子國中生殺害同學的案件,那個乾妹妹事後在網路上發表了一些怨懟的言詞,他認為他沒有錯,並悲秋傷春地感嘆他的乾哥哥為他的付出,那個是非價值觀扭曲到這種程度,所以只靠法治教育根本是治標不治本,教育部真的要努力。 |
63 |
吳司長林輝:我們再繼續努力。 |
64 |
林委員思銘:回到我們剛才講的詐欺犯問題,依據司法院最近5年詐欺犯新收案件的統計,107年詐欺案件只有3,254件,112年高達6,323件,呈倍數成長,教育部有沒有思考過詐欺犯為什麼會那麼多?而且都是青少年犯,為什麼那麼多? |
65 |
吳司長林輝:如同剛才前面所探討的網路因素,現在很多資訊容易串聯、聯繫有很大的關係,這些訊息…… |
66 |
林委員思銘:司長,不能推給網路,現在是你們要如何教育我們下一代的問題,做這種事情很沒有道德!不是只有法治,而是很沒有道德,現在的孩子甚至認為我騙人家沒有關係,他認為騙人家沒有關係,因為我不是殺人,我不是謀財害命,我只是騙人家的錢,他認為沒關係,是非價值觀已經變成這樣,所以大量的孩子才會不斷地去從事詐欺行為,去當車手,教育我們孩子是非道德的觀念很重要。我要告訴你們的是,要把禮義廉恥納入課綱,否則再這樣下去,你剛才講素養教育散布在各個領域,有成效嗎?沒有成效啊!我們孩子的犯罪率還是持續升高,我希望教育部要檢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上,謝謝。 |
67 |
吳司長林輝:我們很重視,謝謝。 |
68 |
主席:謝謝林思銘林委員。接下來請沈伯洋委員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