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_ID |
150544 |
IVOD_URL |
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50544 |
日期 |
2024-03-27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 |
委員會-11-1-22-5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str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 |
會議資料.屆 |
11 |
會議資料.會期 |
1 |
會議資料.會次 |
5 |
會議資料.種類 |
委員會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0] |
22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0] |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
會議資料.標題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 |
影片種類 |
Clip |
開始時間 |
2024-03-27T13:19:33+08:00 |
結束時間 |
2024-03-27T13:23:57+08:00 |
影片長度 |
00:04:24 |
支援功能[0] |
ai-transcript |
支援功能[1] |
gazette |
video_url |
https://ivod-lyvod.cdn.hinet.net/vod_1/_definst_/mp4:1MClips/9baf490faf5eb4d57d68324afc28ec9b52100ef94a0b7c33f8ba9b0039caa7a631b349e6fc4a3edf5ea18f28b6918d91.mp4/playlist.m3u8 |
委員名稱 |
麥玉珍 |
委員發言時間 |
13:19:33 - 13:23:57 |
會議時間 |
2024-03-27T09:00:00+08:00 |
會議名稱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事由:一、邀請文化部部長史哲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處理或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文化部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8案。(如未接獲議事處來函,則不予處理或審查)【3月27日及28日二天一次會】) |
gazette.lineno |
1300 |
gazette.blocks[0][0] |
麥委員玉珍:(13時19分)謝謝主席。有請文化部部長。 |
gazette.blocks[1][0] |
主席:有請部長。 |
gazette.blocks[2][0] |
史部長哲:委員好! |
gazette.blocks[3][0] |
麥委員玉珍:部長好,今天我想要請教一下,因為文化部一直在推廣社區營造,同時也有推廣新住民的藝文社區營造,但是我好像沒有看到今年有持續在推動,為了保障新住民文化的平權,文化部應該積極推動多元文化交流,唯有通過文化交流、學習體驗,才能達到互相尊重文化差異的目標。我們一直都在被培訓,但是沒有一個平臺讓新住民發揮,今年我們沒有看到有在持續推動新住民的發展,針對這個部分,本席想要請教一下如何達到文化平權以及文化的互相尊重? |
gazette.blocks[4][0] |
史部長哲:委員提示的部分相當重要,事實上,文化部每年都投入至少超過1,500萬在新住民的社區營造,今年我們特別提升到部的層級,希望能夠更統合資源,所以對於新住民的文化平權並不是沒有投入。至於委員特別提到有沒有長期規劃新住民藝文成果常態性的平臺,我想這個確實我們還要繼續再來發展。 |
gazette.blocks[5][0] |
麥委員玉珍:現在每一個部門都說要栽培新住民,給新住民機會,也讓新住民可以發揮,但是目前新住民都變成專業學生,都是一直在學習,學習後也沒有一個平臺可以發揮。文化交流、文化互動是雙向的,要學以致用,並不是我們都變成學習的對象,但卻沒有發揮的對象,不然的話,我們如何達到平等、平權?所以希望部長在113年、114年是不是可以持續推動,並且要編列一些預算,讓新住民在臺灣可以有文化互動,或者讓我們在臺灣能夠有所發揮。來到臺灣的新住民已經有60萬人,另外還有移工七、八十萬人,這群人為臺灣貢獻,但是我們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卻沒有一個平臺,也沒有一個藝文中心讓大家可以去交流或者紓解壓力,所以請部長是不是可以設立一個長期的平臺,讓我們可以學以致用,也讓大家可以互相瞭解不同的文化? |
gazette.blocks[6][0] |
史部長哲:針對這個部分,我們可能要來規劃、研究、思考一下,就我所瞭解,當然縣市政府大部分都有新住民的會所…… |
gazette.blocks[7][0] |
麥委員玉珍:新住民的服務中心是有,但是新住民要發展的藝文中心卻是完全沒有。 |
gazette.blocks[8][0] |
史部長哲:是,現在並沒有。 |
gazette.blocks[9][0] |
麥委員玉珍:對,所以這要拜託部長。 |
gazette.blocks[10][0] |
史部長哲:這個我們來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在我們既有的文化設施或是在文化相關的資源當中能夠來促成。不過我也要跟委員說明,我們確實很願意在社造等部分匡列固定的經費,讓新住民來發展,這個我們是願意的,而且也在進行當中。 |
gazette.blocks[11][0] |
麥委員玉珍:謝謝部長,因為每一個部會都說有後續的發展對不對?但栽培也要有平臺,也要有後續發展才能達到互助共好,謝謝部長。 |
gazette.blocks[12][0] |
史部長哲:謝謝。 |
gazette.blocks[13][0] |
主席:謝謝麥玉珍委員,部長請回。 |
gazette.blocks[13][1] |
接下來請王鴻薇委員、王鴻薇、王鴻薇委員不在。 |
gazette.blocks[13][2] |
請王美惠委員、王美惠、王美惠委員不在。 |
gazette.blocks[13][3] |
接下來請伍麗華委員。 |
gazette.agenda.page_end |
322 |
gazette.agenda.meet_id |
委員會-11-1-22-5 |
gazette.agenda.speakers[0] |
林宜瑾 |
gazette.agenda.speakers[1] |
陳秀寳 |
gazette.agenda.speakers[2] |
洪孟楷 |
gazette.agenda.speakers[3] |
萬美玲 |
gazette.agenda.speakers[4] |
柯志恩 |
gazette.agenda.speakers[5] |
羅廷瑋 |
gazette.agenda.speakers[6] |
葉元之 |
gazette.agenda.speakers[7] |
葛如鈞 |
gazette.agenda.speakers[8] |
吳沛憶 |
gazette.agenda.speakers[9] |
陳培瑜 |
gazette.agenda.speakers[10] |
張雅琳 |
gazette.agenda.speakers[11] |
郭昱晴 |
gazette.agenda.speakers[12] |
吳春城 |
gazette.agenda.speakers[13] |
林倩綺 |
gazette.agenda.speakers[14] |
范雲 |
gazette.agenda.speakers[15] |
吳思瑤 |
gazette.agenda.speakers[16] |
鄭天財Sra Kacaw |
gazette.agenda.speakers[17] |
林月琴 |
gazette.agenda.speakers[18] |
高金素梅 |
gazette.agenda.speakers[19] |
牛煦庭 |
gazette.agenda.speakers[20] |
麥玉珍 |
gazette.agenda.speakers[21] |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 |
gazette.agenda.speakers[22] |
羅智強 |
gazette.agenda.page_start |
241 |
gazette.agenda.meetingDate[0] |
2024-03-27 |
gazette.agenda.gazette_id |
1132201 |
gazette.agenda.agenda_lcidc_ids[0] |
1132201_00005 |
gazette.agenda.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gazette.agenda.content |
一、邀請文化部部長史哲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處理或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
算有關文化部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8案 |
gazette.agenda.agenda_id |
1132201_00004 |
transcript.pyannote[0].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0].start |
10.15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0].end |
11.20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start |
11.65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end |
13.58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start |
13.78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end |
14.72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3].speaker |
SPEAKER_02 |
transcript.pyannote[3].start |
17.14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3].end |
17.64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4].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4].start |
18.64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4].end |
19.36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5].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5].start |
19.36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5].end |
19.42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6].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6].start |
20.41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6].end |
31.350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7].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7].start |
31.50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7].end |
82.83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8].speaker |
SPEAKER_02 |
transcript.pyannote[8].start |
83.27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8].end |
113.32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9].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9].start |
113.768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9].end |
205.38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0].speaker |
SPEAKER_02 |
transcript.pyannote[10].start |
205.75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0].end |
216.87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1].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1].start |
216.14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1].end |
224.70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2].speaker |
SPEAKER_02 |
transcript.pyannote[12].start |
218.24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2].end |
219.32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3].speaker |
SPEAKER_02 |
transcript.pyannote[13].start |
223.42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3].end |
225.767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4].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4].start |
225.34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4].end |
227.7759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5].speaker |
SPEAKER_02 |
transcript.pyannote[15].start |
226.10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5].end |
235.89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6].speaker |
SPEAKER_02 |
transcript.pyannote[16].start |
235.97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6].end |
247.13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7].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7].start |
236.196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7].end |
236.399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8].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8].start |
247.06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8].end |
262.69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19].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9].start |
255.16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9].end |
255.40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0].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0].start |
261.49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0].end |
262.45409375 |
transcript.pyannote[21].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21].start |
264.445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1].end |
264.96846875 |
transcript.whisperx[0].start |
10.542 |
transcript.whisperx[0].end |
14.704 |
transcript.whisperx[0].text |
謝謝主席有請文化部部長好有請部長部長好今天我想要請教一下說因為我們的文化部一直在推廣就是社區營造也有推廣新住民的藝文社區營造但是我 |
transcript.whisperx[1].start |
34.21 |
transcript.whisperx[1].end |
47.837 |
transcript.whisperx[1].text |
今年好像就是沒有看到說我們在持續去推為了保障新住民文化的平權文化部應積極地推動就是多元文化交流還有通過文化交流學習體驗 |
transcript.whisperx[2].start |
49.398 |
transcript.whisperx[2].end |
61.706 |
transcript.whisperx[2].text |
在能達到互相尊重的文化的差異但是我們都一直是在被培訓但是沒有一個平台讓新住民發揮因為110年到今年我們有看到說 |
transcript.whisperx[3].start |
70.612 |
transcript.whisperx[3].end |
82.654 |
transcript.whisperx[3].text |
實施去推這個新住民的發展所以這個部分想要請教一下說如何達到就是文化平權還有就是文化的互相尊重 |
transcript.whisperx[4].start |
83.342 |
transcript.whisperx[4].end |
111.721 |
transcript.whisperx[4].text |
是,委員提示的這個部分相當的重要事實上文化部每年都投入了至少超過1500萬在新住民的社區營造今年我們特別提升到部的層級希望能夠更統合資源所以對於新住民的文化平權不是沒有投入至於說委員特別提出有沒有長期規劃新住民藝文成果的常態性的平台我想這個確實我們還要再繼續來發展 |
transcript.whisperx[5].start |
113.902 |
transcript.whisperx[5].end |
136.456 |
transcript.whisperx[5].text |
是因為呢現在就是我們每一個部門都說要去栽培新住民給新住民機會也讓新住民可以去發揮但是現在目前都變成是新住民就變成專業學生了都是一直在學習學習後也沒有一個平台可以發揮文化交流文化互動是雙向的 |
transcript.whisperx[6].start |
137.917 |
transcript.whisperx[6].end |
142.399 |
transcript.whisperx[6].text |
要學以致用不是說我們都是變成一個學習的一個對象但是沒有發揮的對象這樣的話我們如何達到就是平等平權所以希望說我們的部長這邊有就是在1013、113年、14年這個部分是不是可以說有在推動還有說要編列一些預算讓我們的新住民在台灣可以把我們的 |
transcript.whisperx[7].start |
167.412 |
transcript.whisperx[7].end |
172.917 |
transcript.whisperx[7].text |
文化做一個互動或者要發揮在我們臺灣因為來到臺灣的已經新住民已經有60萬人還有移工就是有七八十萬人所以這群人在臺灣我們為了臺灣的貢獻但是我們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 |
transcript.whisperx[8].start |
188.192 |
transcript.whisperx[8].end |
205.114 |
transcript.whisperx[8].text |
就沒有一個平台也沒有一個譯文中心讓大家可以去做交流或者紓解壓力所以我們請部長是不是可以有用一個就是長期的一個平台讓就是協議之用也讓大家可以互相去了解不同的文化 |
transcript.whisperx[9].start |
205.782 |
transcript.whisperx[9].end |
235.302 |
transcript.whisperx[9].text |
好我想這個部分我們來可能要來做規劃研究思考一下我所了解當然縣市政府啦大部分都有新住民的這個新住民的服務中心是有但是說新住民要發展的一個一個藝文中心是完全是沒有的事件是沒有沒有錯對所以說這個就是要拜託部長我們來研究一下看是不是在我們既有的文化設施或者是在文化相關的資源當中能夠來促成 |
transcript.whisperx[10].start |
236.082 |
transcript.whisperx[10].end |
238.343 |
transcript.whisperx[10].text |
二月27日及28日二天一次會議結束。二月27日及28日二天一次會議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