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何委員欣純:(12時41分)謝謝召委柯委員,請次長。 |
1 |
主席:來,次長。 |
2 |
林次長騰蛟:何委員好。 |
3 |
何委員欣純:次長好。今天我們在關心特教,那特教有很多的議題,事實上我們之前在教文委員會就一直在討論,不過我覺得滿遺憾的是什麼你知道嗎?像我看到今天你們的報告裡面,還在講我們之前一直在談的特教學生的助理人員的事情。雖然我們有積極在推動,第一個,我看到你們要增聘人力;第二個,你們也願意調整他的薪資結構,但是這樣子的數字還是不夠,真的還是不夠。 |
4 |
這麼多年來,我們努力地要求教育部來編預算,希望跟地方的教育局能夠好好來討論這些特殊教育學生旁邊的助理人員,我擔心的是什麼?我們現在編的預算,我剛剛看到你們的報告,從113學年度配置400人,往後每學年要遞增400人,所以在116學年度每年進用的人可以達到1,600人,這樣子的配置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未來到了各級學校裡面,特殊學生的分配數更是少之又少,到底有沒有全面地去盤點?以目前,甚至要預估5年後,我們希望怎麼讓特教學生助理人員的進用跟配置能夠達到滿足,能夠完全到位,我們到底有沒有盤點?有沒有規劃?有沒有掌握? |
5 |
林次長騰蛟:根據我們對於特教法修正之前,有關身心障礙學生申請特教助理員的時數比例,總數申請大概是670萬小時,我們核配的部分大概470萬小時,所以有核准的比例占了78%。 |
6 |
何委員欣純:沒有核配的那百分之二十幾…… |
7 |
林次長騰蛟:沒有核配的比例占22%,但是我們特教法修正,也謝謝委員在修法的部分也都關心這個問題…… |
8 |
何委員欣純:那時候在修法,我們也在現場。 |
9 |
林次長騰蛟:討論也非常非常多,所以目前我們跟各縣市政府以及各協會也做了一些討論,大概朝兩個方面,第一個部分,剛剛委員也提到,從今年開始我們會分4年,每一年400個,設置月薪制的特教助理員。 |
10 |
何委員欣純:月薪制的月薪是落點在哪裡? |
11 |
林次長騰蛟:薪水的部分會從3萬1,700元到3萬7,800元,所以待遇也做了一個調整。 |
12 |
何委員欣純:做了一個調整,對不對? |
13 |
林次長騰蛟:對。除了月薪制的這1,600位,4年1,600位之外,針對時薪制的部分,我們也會持續來增加經費,也會增加這個部分。 |
14 |
何委員欣純:以時薪制進用的助理人員現在有多少? |
15 |
林次長騰蛟:大概7,800位。 |
16 |
何委員欣純:7,800位?那現在時薪制是以最低基本工資的時薪標準? |
17 |
林次長騰蛟:對,每小時183元。我們新修訂了以後…… |
18 |
何委員欣純:全部是中央來核定來補助? |
19 |
林次長騰蛟:對,都是由中央政府來補助經費。 |
20 |
何委員欣純:是嗎? |
21 |
林次長騰蛟:地方也會有配合款,按照它的財力等級,都會有配合款。 |
22 |
何委員欣純:按照財力等級,對不對? |
23 |
林次長騰蛟:是的。 |
24 |
何委員欣純:我是認為這個要盤點,特別是時薪制的助理人員到底夠不夠?他的薪資待遇結構可不可以再調整得更好?這是第二個問題。第三個,現在增加了這些月薪制的,那這些月薪制人員的配置公不公平?合不合理?能不能到位?我想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因為我們要做修法之後的配套措施,要做就要做到好,不要做半套啦!而且最後我還擔心什麼?我們現在雖然調整了人數的配置,也調整了他的薪資結構,但是人從哪裡來?現在臺灣面臨少子化的社會,各行各業普遍缺工,缺乏人力資源,以這樣子需要有愛心、耐心、專業能力、專業職能,他又必須要能夠付出且專職,那人從哪裡來?你們有想過嗎? |
25 |
林次長騰蛟:是,剛剛提到時薪制的特教助理員大概有7,800人,未來…… |
26 |
何委員欣純:這7,800人,如果就我實務面看到的,有很多都是學生的親友來兼任。 |
27 |
林次長騰蛟:有一部分未來會轉成月薪制的,未來我們也會持續辦理36小時的課程,希望能夠增加特教助理員…… |
28 |
何委員欣純:所以你要建立一套制度,加強他們的專業職能跟專業知識之後,希望能夠由時薪制轉任為月薪制,那原來時薪制的缺額呢? |
29 |
林次長騰蛟:時薪制,我們也是持續辦理相關的研習。 |
30 |
何委員欣純:所以你這樣的制度設計不是我想像中的,時薪制加未來增聘的月薪制是一加一大於二?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有可能是一加一不等於二? |
31 |
林次長騰蛟:沒有,我們還是會增加啦!我們會增加辦理相關的研習,讓新進的特教助理員也能夠入場。 |
32 |
何委員欣純:您會後給我一個比較完整的書面報告,好不好? |
33 |
林次長騰蛟:好。 |
34 |
何委員欣純:我覺得這個要好好地來探討,因為這樣子才能夠真正地做到修法之後,我們想要為這個特教環境做到完整的人力到位和配置,好不好?謝謝。 |
35 |
林次長騰蛟:好,謝謝何委員。 |
36 |
主席:謝謝欣純委員。 |
37 |
接下來請楊瓊瓔委員、楊瓊瓔委員、楊瓊瓔委員不在。 |
38 |
今天登記質詢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有黃捷委員、楊瓊瓔委員提出書面質詢。 |
39 |
委員黃捷書面質詢: |
40 |
2024年3月5日,台北市某高中的一名代課教師遭遇特殊教育生的叫囂和毆打事件,引起了各界對特殊教育師生權益的討論。該名教師僅是臨時代課,然而在接手課程時卻未得到適當的特殊學生狀況說明,導致了師生之間的衝突。應從本起事件出發,全面檢討《特殊教育法》的配套措施以及整體實施情況。以下三點請教育部通盤調整: |
41 |
(1)特教生「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應妥善告知代課教師 |
42 |
根據《特殊教育法》28條,其明文規定各教育階段學校應團隊合作之方式,為身心障礙學生擬定個別化教育課程。在本案上,除了課程進度,也應向代課教師交接特教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以確保教師掌握班級狀況、同時協助特教學生融入班級課程,避免衝突再度發生、或使特教學生對制度感到不信任。 |
43 |
(2)應有策略地調降師生比 |
44 |
為推動融合教育,使特教生能大部分時間於普通班上課,目前採的制度為「分散式資源班」,然由於現行制度並未設定班級人數上限,致使師生比嚴重失衡。2023 年《特教法》修法後,其附帶決議提及有關分散式資源班之師生比,教育部應以五年內達成 1:8 為目標,對此教育部應提出定期檢核機制及明確期程,以務實地達成逐年調降。 |
45 |
(3)心理評量工作專職化 |
46 |
承第二點,由於在教育現場師生比經常處於嚴重失衡狀態,因此特教老師經常需負擔沈重的學生的心理評量工作。根據「特教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實務經驗指出,若學生為感官類別的障礙心理評量就需2-3天,若伴隨智力缺損則可能要7-10天,長期下來造成教師沈重負擔,降低授課品質。若能增加特教老師編制並將心評專職化、或是外包處理,將有助於特教老師專注於教學專業。 |
47 |
委員楊瓊瓔書面質詢: |
48 |
一、普特融合教育各國都在實行,融合教育的原意是讓普通生與身心障礙學生的課程變得更豐富與多元,學生也能藉此學到接納及尊重,並且一起成長,然而將特教生放進一般班級裡面跟普通生一起學習,卻可能出現一個問題,如果任課老師未具特教專業,又沒有特教助理員在一旁協助,教室內很容易出現衝突狀況。先前在台北某高中發生特教生毆傷老師事件,畫面流出之後,各界大為震驚,也呈現出普特融合現在正面臨的挑戰。請問部長,特教師工作繁重,工時長、薪資待遇又不好,導致許多特教教師寧願轉任普教老師,如何增加特教教師人力?而在特教助理員部分,助理員的工作主要是協助特教生與教師,但職前訓練原則上只有36小時,請問部長,這樣的訓練足以應付教育現場出現的各種情況嗎?此外,特教助理員薪資大多以時薪計算,如何來提升他們的薪資、保障他們的工作待遇? |
49 |
二、現行規定特教老師每學期都要針對學生做心理評量,以確認學生是否有特教需求,導致每到心評季,很多老師都為了「做報告」忙到三更半夜,甚至連假日都要拿來做報告。根據特教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統計,感官類別的障礙心評約需2-3天時間,伴隨智力缺損可能要7-10天。現在特教生愈來愈多,特教老師卻不停流失,因為特教老師的工作量幾乎是普通科教師的2-3倍,若能將心評交由專職人員辦理,可減少現場老師的作業量,把時間留給學生。請問部長,有可能將心理評量交給專職人員辦理嗎?或是如何可以減少他們的工作量?現行法規明定一師總案量以不高於10案為原則,超過的話縣市要調配其他心評人員協助,但第一線的老師反映他們多半不會申請,因為實際上根本沒有額外特教人力可以支援,請問部長,這方面要如何改善? |
50 |
三、由於少子女化,從98年到111年間,學生總數雖縮減近2成,但特教生人數卻不減反增,從9萬5486人提升到11萬7185人,漲幅高達2成,在學生總人數減少的情況下,特教生佔比就從1.88%成長到2.85%,成長達50%之多。請問部長,面對特教生占比持續增加的情況,政府是否應該增加投入的預算?對於有安置身心障礙學生的班級,政府可以提供哪些協助?讓班級老師及一般學生都可以和特教生更好的相處?是否會考慮相應地減少安置班級的人數?是否會增加額外專業支援人力,以協助學校面對日益漸增的特教生或需要特殊輔導管教的學生? |
51 |
主席:關於今天的會議,作如下決定:報告及詢答完畢。委員所提書面質詢或相關資料,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
52 |
報告委員會,今天的議程處理完畢。現在散會,謝謝各位。 |
53 |
散會(12時4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