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49984

張智倫 @ 第11屆第1會期內政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張委員智倫:(10時52分)主席好。各位官員、各位委員大家早安、大家好。是不是請部長?
1 主席:好,我們有請林部長。
2 林部長右昌:委員好。
3 張委員智倫:部長早。首先要跟您請問一下,因為我的選區在新北市中和,新北市中和本身的地區比較特別,居住了大概40萬人口,在新北市人數占400萬人口的十分之一,它的土地算是非常小,占新北市整體土地大概只有百分之一的面積,所以是地狹人稠的環境,本席過去不僅對交通問題非常在意以外,也對我們民生相關問題非常在意。第一件事情要請問部長的是,中和污水下水道的接管是從民國93年就開始做第一期的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經過20年,現在終於到第三期污水下水道的接管,也要跟部長報告,中間已經經過20年,所以很多中和鄉親苦不堪言,我還記得我小時候,我家人都叫我不要開後門,家裡都有後門,開了以後,那個環境非常不乾淨,造成很多環境衛生或是疾病傳染的問題。想請教部長,現在第三期污水下水道的接管時程為什麼會拖這麼晚,而且要分四個標來執行?現在將近有10萬人還沒有做污水下水道的接管,這個第三期污水下水道的接管大概要多久時間才能完成?
4 林部長右昌:跟委員報告,第一期跟第二期是我們國土署代辦,第三期是新北市政府現在正在進行,他們辦的,所以這個期程是新北市政府自己訂的;我們中央的部分,如果新北市政府依據相關進度,需要中央配合款的部分,我們就是依進度跟比率來撥付、來支持。所以有關期程的部分可能要新北市努力一點,然後我們會來協助。
5 張委員智倫:對,這邊就是我想要請部長來協助的部分,其實我覺得中央、地方要一起來努力,不能說中央推給地方、地方推給中央。
6 我們來看一下第三期的部分,我覺得比較特別的一個點是,請看到這個圖,上面有顯示,第三期第一標的形狀非常特殊,它是走中和的景平路的方向,它這個形狀非常地狹長,因為我認為我們對於污水下水道的技術已經發展得很完備了,但為什麼第一期的形狀這麼狹長,而且整個施作範圍這麼奇特?是不是中央可以跟地方政府大家可以協調一下?不是說中央政府只出錢,而不去管地方政府如何推動,因為總不能出錢當冤大頭吧!是不是請部長還是誰可以來回答一下?
7 吳署長欣修:感謝委員,其實我們各期大概都會跟幹線、支線的分布狀況還有住戶的分布密度去做一個推計,所以我想新北市政府這樣做大概是依循這幾個原則,它可能是按照住戶的密度及接管的戶數做一個平均的分配。因為一、二期是由我們署代辦,我們署的水工北區分署協助它做一個全面性的布展,現在新北市也是全面性展開在做,所以它可能囿限於其他人力等等,所以把它再切成比較細,這個部分我會再跟新北市政府瞭解它的狀況。
8 張委員智倫:對,就是麻煩一定要跟新北市政府來做個討論。我這邊是不是可以做個大膽的建議,我覺得中和第三期、第一期的標案跟第三標,我認為是可以把它結合在一起的,因為我們中和的南勢角人口其實非常密集,所以我認為做這個污水下水道的CP值會很高,如果第一期跟第三期整個結合在一起做的話,可以讓我們南勢角的鄉親不要等到5年甚至10年以後才有辦法做污水下水道的接管。因此我這邊拜託第一期跟第三期的部分,第一標的部分長得樣子很像一把斧頭,樣子很奇怪,所以這邊要拜託部長這邊來協助一下。
9 第二個也是我們中和市民的心聲,當時20年前在做第一期工程時,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住戶當聽到家裡要拆房子時就非常反彈,造成沒有辦法實際去施行,形成管線阻礙的問題;現在已經施作到第三期了,第一期其實還有一些鄉親是沒有做污水下水道接管的,這個部分中央跟地方要如何去合作,讓一些未來不知道如何做接管的鄉親有一個生活可以變更好的方式。
10 吳署長欣修:謝謝委員。因為一般來講,在我們補助給地方政府的下水道經費裡面,我們是請地方政府按照期程來推,過程當中或多或少有些民眾當時觀念上沒辦法突破或是執行上有困難,他不願意配合接管,事實上地方政府會有零星的開口工程,這個一般都會由地方政府執行,它可能每年自己有一些小型的開口合約,因為那個每年的戶數都很少。
11 張委員智倫:你們這邊有沒有辦法跟地方政府去瞭解現在有沒有需要中央來協助的地方?
12 吳署長欣修:這個我們可以來跟新北市政府瞭解看看,因為正常來講,我知道他們自己每年有開口合約在處理,這個部分我們會把委員的意思轉達給他們瞭解,請他們積極針對中和一期、二期,有民眾需要用戶接管的部分,在開口合約的部分主動來洽辦。
13 張委員智倫:好,謝謝。
14 林部長右昌:委員,我來補充一下,這個大概會涉及地方政府的事務,特別是在屋後的尾巷裡面,因為它接管有一些可能會涉及比如違建的問題、違建拆除,這個大概都是到污水下水道最末端的接管會碰到的狀況,一般這個是地方政府在處理。剛剛你提到的一跟三期要併起來,我想我們這邊也會跟新北市政府瞭解,看是不是有這樣的機會,也可以請委員跟市政府這邊來反映,我們雙管齊下。
15 張委員智倫:好,謝謝部長。因為時間的關係,我趕快請教一下,也是關於我們選區一個比較特別的事情,本身我是在中和,中和有一個非常知名的華新街,那裡居住著非常多緬甸的華僑、很多東南亞的新住民,一直以來,我相信不分黨派、不分顏色,都對我們臺灣的新住民非常重視,想請教部長,中央是不是有定期就新住民的議題開會?有沒有想要成立一個新住民委員會?如果有的話,現在的處理進度時程大概是如何?
16 林部長右昌:委員,在行政院的部分,有新住民的協調會報,這是在院的層級,所以在院的層級開的會議做成的決議,各相關部會就必須依會議的決議下去執行跟推動,另外在部的部分也有。我們當然會希望能夠加強對新住民權益的照顧,我們也再跟院爭取更多的人力跟經費支應。
17 張委員智倫:有打算要成立新住民委員會嗎?
18 林部長右昌:這個不是我的層級可以回答,這屬於院的層級。
19 張委員智倫:那是不是請移民署長來分享一下,我舉例一下,就過去到現在而言,比如說在地有一些知名的活動,中央的部分有沒有一些協助、幫忙的地方?
20 鐘署長景琨:跟委員報告,在地方的各項活動,我們新住民發展基金其實是可以接受申請的,過去每年在地方各項有關新住民照顧服務的一些措施,我們都接受,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甚至NGO團體,只要提計畫來,經過我們基金管理會審查以後就會做部分的一些補助。
21 張委員智倫:好,謝謝署長。我今天就到這邊,謝謝。
22 主席:好,非常謝謝張智倫委員質詢,謝謝部長,謝謝署長。繼續我們請丁學忠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70
meet_id 委員會-11-1-15-7
speakers ["高金素梅","王美惠","蘇巧慧","張宏陸","許宇甄","黃建賓","徐欣瑩","黃捷","牛煦庭","張智倫","丁學忠","李柏毅","莊瑞雄","洪孟楷","洪申翰","黃國昌","吳琪銘","鄭天財Sra Kacaw","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黃珊珊","王世堅","麥玉珍","陳冠廷","林俊憲","劉建國"]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4-03-18"]
gazette_id 1131601
agenda_lcidc_ids ["11316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內政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內政部部長率同所屬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16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