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林委員宜瑾:(10時48分)謝謝主席,有請吳主委。 |
1 |
主席:有請主委,謝謝。 |
2 |
吳主任委員政忠:林召委早。 |
3 |
林委員宜瑾:主委早。從臺灣第一枚的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升空開始,翻開了臺灣太空發展的新篇章,同時也持續提供遙測跟氣象的資料,貢獻給國際社會,讓臺灣在太空科技發展這條路上能跟國際接軌,不落人後,我在這裡要藉這個機會先肯定國科會有關於太空自主關鍵技術發展的努力。 |
4 |
吳主任委員政忠:謝謝。 |
5 |
林委員宜瑾:不過太空科技的發展其實是一場很艱困的挑戰,隨著國際情勢的演變,我們也需要相應的迅速來應對,近期媒體有報載,俄國傳出正在研發太空核電站的消息;中國的太空發展更是急起直追,2022年底它的天宮太空站已經全面建成,也陸續進行了月球跟火星的探測計畫;至於印度的太空科研也積極發展登月計畫,以及國造載人的航天計畫。由此可見,世界各國大家都很加強火力在發展太空科技,請問主委,目前就我們臺灣最新的太空計畫裡頭,是不是像我剛剛所說的,太空科研需要因應國際情勢的演變以及配合國家的安全而會有不同的規劃,同時也要做修正跟研議?所以對於我們的太空科技發展,我們要如何面對變化中的國際情勢? |
6 |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講的完全正確,而且是必須要走的方向,事實上從2019年Elon Musk那個Starlink出來以後,我們也馬上跟上,當然臺灣跟中國、美國不太一樣,因為國家的size不太一樣,我們是要找對時間點切進去。事實上,臺灣應該也有掌握到這個機會,低軌通訊衛星未來會帶來很多新的產業的機會,我們也有布局了。 |
7 |
林委員宜瑾:是。 |
8 |
吳主任委員政忠:另外,火箭的部分之前沒有,但是現在我們也啟動臺灣的火箭的一些研發跟研製,也在順利進行當中。當然要在這邊跟委員報告,臺灣不是一個大型的國家,我們施力必須要施得巧,事實上在這邊我們也注意到除了低軌、中軌、高軌的通訊以外,月球跟火星的探測也是未來一個重要的地方,我們也會跟民主友好的國家一起協力去做,謝謝。 |
9 |
林委員宜瑾:好。另一部分本席想請教,因為蔡總統在去年10月有表示我們國家太空科技發展的長程計畫,剛剛也有委員詢問,就是要再加碼至少400億,我想這個是要投入低軌通訊衛星的研製、規劃,以及國家發射場跟人才培育這幾大項。根據產經新聞的報導,臺灣今年有望開始進入低軌衛星通訊時代,來補足傳統4G、5G沒有辦法完全覆蓋臺灣,導致部分地區收訊不良的問題,我們期待未來全臺通訊都可以毫無死角的目標,就要靠覆蓋全臺的低軌衛星通訊的研製跟投放,不曉得目前的規劃到哪裡?是不是就正如產業界所預估的,我們已經要進入低軌衛星通訊時代了? |
10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有兩方面,短期來講,當然我們的衛星網還不會那麼快,但是短期我們會跟國際的大廠,包括OneWeb或者是歐洲的一些廠商,美國Starlink我們也沒有放棄啦,事實上目前只有Starlink跟OneWeb比較成熟,短期我們會持續跟他們接觸、合作,包括Amazon的Kuiper我們也不排除合作,在技術上的合作。在long term來講,的確因為臺灣是一個海島,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個衛星網路,這個太空中心有在研議、布局當中。 |
11 |
林委員宜瑾:好,至於國家發射場的部分,當然我們…… |
12 |
吳主任委員政忠:不好意思,委員,剛剛那個400億還有包括火箭的研發,除了場域以外。 |
13 |
林委員宜瑾:對、對、對,所以我現在就要跟你說火箭,當然啦,現在我們有屏東旭海的科研火箭發射場,這是用在短期的科研…… |
14 |
吳主任委員政忠:研究型的。 |
15 |
林委員宜瑾:對嘛,那永久性的國家級的火箭發射場,目前場址的評估如何?除了臺東的南田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進展? |
16 |
吳主任委員政忠:現在進到我們要把未來的發射場,因為事實上要用的話可能好幾十年的時間,這不能亂選,而且未來的擴充性也要大,所以它基本的地理、物理,還有一些環境的影響,相關的一些審查要件我們剛好在2月也把它審過了,現在會持續來進行下面的程序,我們預計在年底會把那個場址選定。 |
17 |
林委員宜瑾:決定?確定? |
18 |
吳主任委員政忠:對。 |
19 |
林委員宜瑾:OK。 |
20 |
吳主任委員政忠:也會跟在地居民及縣市政府做一些溝通。 |
21 |
林委員宜瑾:好。另外,就人才培育的部分,本席上會期有詢問高教端太空相關科系設立的狀況,加上蔡總統加碼研發的經費,所以我們目前的規劃是如何?大學端。 |
22 |
吳主任委員政忠:大學端我們現在…… |
23 |
林委員宜瑾:大學端的太空相關科系的設置。 |
24 |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有4個太空相關的系所已經設立了,學生都是爆滿,另外我們太空中心也有一些太空相關的培育訓練營,whatever,包括給產業都有,我請主任說明一下。 |
25 |
林委員宜瑾:好。 |
26 |
吳主任宗信:我大概分幾項,一個是基礎,在大學端有4所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去年幾乎全部滿招,甚至有些學校備1都進不去。另外一個是比較偏太空中心,就是比較在培養太空科技人才,太空科技人才部分我們辦了很多訓練的課程。 |
27 |
林委員宜瑾:所以現在大學端有4個? |
28 |
吳主任宗信:對。另外一個是經濟部的,他們其實有很多在比較偏產創方面的,也訓練了相當多的人才。 |
29 |
林委員宜瑾:好,如果4個都爆滿,有沒有考慮再多增加? |
30 |
吳主任委員政忠:看起來有機會啦,因為太空領域越來越大。 |
31 |
林委員宜瑾:好。下一個想要跟您討論的就是如何健全我國資安防護的體質,因為這個禮拜一我們為了討論各界關注的衛星資訊安全議題,美臺衛星安全國際研討會有在臺灣舉辦,這場研討會代表著衛星通訊資安的重要性,不過不只衛星的通訊資安,我國政府各部會的整體資安防護,在臺灣不分公家、民間,在越來越常受到網路攻擊的狀況之下,我們要更有系統地布局。舉例來說,像鴻海旗下的半導體大廠京鼎在1月遭到駭客入侵,這一起事件的重要性當然就影響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穩定性啦。 |
32 |
國科會下面有個資安科技研究中心,我想這個是負責布局中上游資安學術的科學中心嘛,串聯下游跨部會合作的應用,聚焦關鍵議題的研究,引導策略性國際資安學術合作,同時我們當然也要延攬國際學者來訪臺參與我們的研究計畫,培育資安的學術人才。經過我們初步的詢問,現在國科會2023年培育高階資安技術研發人才有341位,我想請教的是,這些專業人才投入了哪些單位來協助我們的資安科技?我們有沒有想要把這些培育出的人才都留在國內? |
33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我們會盡力啦,因為資安人才最近是世界各國都在搶,包括臺灣國內也在搶,政府都搶不贏外面的公司啦,但是的確未來需要更多的資安相關人才,我們TACC就是在,因為TACC是一個center,下面應該有7到9個中心嘛,也布在各個大學去訓練更多的資安人才,的確,這一批人才我們儘量想辦法把他們留在國內,另外國際的也必須要把他們吸過來…… |
34 |
林委員宜瑾:對、對、對! |
35 |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我們也有在努力,包括有一些薪水的incentive,我們也在努力當中。 |
36 |
林委員宜瑾:好。最後要強調的就是資安即國安啦,公部門的資訊安全其實需要不分行政、立法共同來加強,資安防護的落實就如同我們國防要自主,所以資訊安全的防護也要國造,就是要自主,我們要自主來健全自己的體質,所以期待資安科技研究中心可以有更專業、更完整的布局。我想我們都要來努力,剛剛提到的不管是資安,不管是我們火箭的發射場,不管是人才的培育等等,這些都還要繼續來加油,好不好? |
37 |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國科會繼續努力。 |
38 |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謝謝主委。 |
39 |
主席:謝謝林宜瑾委員,謝謝主委。 |
40 |
現在休息5分鐘。 |
41 |
休息(10時59分) |
42 |
繼續開會(11時5分) |
43 |
主席(林委員宜瑾):我們繼續開會。 |
44 |
接下來請吳春城委員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