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49738

邱議瑩 @ 第11屆第1會期經濟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邱委員議瑩:(9時34分)謝謝主席,我請一下部長。
1 主席:我們再請王部長。
2 王部長美花:委員好。
3 邱委員議瑩:部長早。今天幾個問題跟您請教,最近大家對於食安的問題又開始重視,經濟部大概主責所謂的公司登記。
4 王部長美花:對。
5 邱委員議瑩:我們看到進口蘇丹紅辣椒粉的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叫做李彥廷先生,他用人頭分別成立了10家在同一個地址的人頭公司,經濟部說現在要開始清查,我不曉得這個進度是如何,經濟部對於類似這樣的人頭公司,登記在同一個地址,但是它不曉得有沒有實際在運作,或者是出了事情就趕快再換一個負責人、換一個公司,這件事情經濟部的處理態度是什麼?
6 王部長美花:在院裡面已經成立跨部會小組來討論這件事情,衛福部如果給我們資料,譬如說A公司,當資料給我們之後,就會就A公司的同一個地址、負責人有沒有相同、或者其他的公司有沒有相同等等,只要有一個相同,我們就會把資料撈出來,回饋給衛福部。
7 邱委員議瑩:部長,有沒有可能你們現在就開始去進行清查,不須要等衛福部給你們資料?
8 王部長美花:有!現在就……
9 邱委員議瑩:比如說你的電腦裡應該很容易去撈出登記在相同地址的公司,尤其是食品業者,這個要防範成立人頭公司,我覺得你們應該要趕快先去把這一些類似人頭公司的資料都撈出。
10 王部長美花:沒有錯。現在跨部會的溝通非常快,甚至用line就聯繫了,所以衛福部那天開完會提供給我們資料,我們就積極來將這份資料撈出來,用最快的速度回報。
11 邱委員議瑩:好,這件事情可能也要請經濟部商業司跟衛福部或者是農業部聯繫,我覺得類似的相關事件,不管是食安或者是其他,其實有很多所謂的人頭公司,我覺得防堵人頭公司不只在食安的這一塊要去進行防堵,對於很多的虛擬公司、人頭公司可能經濟部也要去注意。
12 王部長美花:我們都會做最大的努力來協助。
13 邱委員議瑩:講到食安問題就不能不談台糖公司的瘦肉精疑雲啦!部長,921比1檢驗報告出來,我不曉得真的是台糖會使用西布特羅這個瘦肉精嗎?看起來我們食安辦已經公布了結果,即這是一個單一事件,但它沒有辦法排除、檢驗污染的風險,921比1的調查結果,我相信大概國人都看得非常的清楚。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對於台糖公司所造成的影響,這是台糖公司自己計算的,這個事件影響的損失程度大概是5,128萬,這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有形損失,而無形的損失是台糖公司長年建立的商譽,因為這樣突如其來或者是不知從哪裡污染到的一件豬肉,對於台糖公司所造成的商譽影響,這個價格是無法計算的。我要請問部長跟台糖公司,你們要不要求償?要不要採取法律行動,對於臺中市政府來求償,部長?
14 王部長美花:謝謝。食安辦前幾天也開了會,確認在相關的飼養、屠宰過程應該都沒有問題,所以我想對台糖來說,最需要的是回復其信譽,回復國人對台糖、對國產豬的信心,我想這個是最重要的。
15 邱委員議瑩:沒錯。
16 王部長美花:在這一份報告裡面,最後對於為什麼會有一個單一檢體有這樣的情形,確實是沒有辦法排除,但是也沒辦法肯認是怎麼一回事。
17 邱委員議瑩:所以這是一個羅生門啦!為什麼會只有這一包、或者是只有那一塊肉有西布特羅,其他的是完全沒有,但是就台糖所有的飼養過程中,包括原料、飼料進口完全不含西布特羅……
18 王部長美花:這是確認都沒有問題的。
19 邱委員議瑩:這是完全確認了?
20 王部長美花:是!
21 邱委員議瑩:但是這樣的一個事件對於台糖所造成的損失,即使台糖是國營公司,我認為台糖不能就這麼算了啦!你們的損失我覺得不只五千一百多萬,商譽一旦被破壞了要重新回復名譽,需要花多少的時間,甚至你要花多少的心力、精神、金錢才有辦法達到。所以我建議,我是支持台糖公司提告求償,也讓任何的檢驗單位對於這樣的事件發布都應該要更審慎。董事長,您同意我的看法嗎?
22 楊董事長明州:謝謝委員對台糖的鼓勵。因為根據食安辦的報告,我們的法律顧問目前也正在研擬相關的意見,所以我們會根據法律顧問的法律意見書再來做一些研議。不過我要跟委員報告,今天的報紙也有報導臺中市食安處的主管提到包括在這一次的檢驗方面有哪些需要再精進的,我覺得臺中市的……
23 邱委員議瑩:雙方都有意思要對這個單一事件進行和解就是了,是不是這樣?
24 楊董事長明州:我們會再研議,是。
25 邱委員議瑩:主席有意見啦!不要說和解,雙方要對這件事情來進行和談。
26 楊董事長明州:是。
27 主席:不是和談。
28 邱委員議瑩:好啦,這是我的質詢。接下來我要請教,部長剛剛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大概談到臺灣整個的經濟現況,不管是產業、我們需要的電力情況,RE100其實應該是現在企業非常重視也非常在乎的事情。
29 王部長美花:是。
30 邱委員議瑩:全球大概有350家的企業去響應了RE100,臺灣現在大概有31家,RE100用的一定是綠電,我要請教的是臺灣的綠電到底夠不夠?現在有31家不代表永遠只有這31家,你要踏入國際一定還要持續使用,一定要得到RE100的認證,所以臺灣的綠電到底夠不夠?
31 王部長美花:這個部分我們其實每一季都滾動地檢討,滾動檢討的原因是在我們的供給面也都會增加。第二個,在需求面的這些廠商也可能因為客戶的要求、或者可能在時程上有所不同,所以我們都會問它綠電的需求是怎麼樣的情形,也跟委員報告,國際大廠給他們綠電的需求確實都有在增加。
32 邱委員議瑩:部長,我這邊拿到的資料跟您確認一下,即2023年我們的綠電供給量大概是265億度,高於當年的潛在需求量118億度,我們看起來綠電的供給量是夠的,但是你們實際的轉供量只有17億度,其他的是不是大概都是拿去賣掉了?你們在去年推動所謂的小額綠電交易平臺,從去年10月25號上架開始競標,我想要更進一步瞭解你們到底競標的成效是什麼,如果今天來不及回答的話,是不是也請經濟部給本席資料?
33 王部長美花:好。我跟委員說明,17億度其實是指它原來躉購賣給台電,後來跟台電分手了,17億是指這一個部分,事實上非常多的案場本來就直接賣給民間了。
34 邱委員議瑩:民間的電廠就直接賣掉了嘛?
35 王部長美花:賣給民間了,是。
36 邱委員議瑩:但是目前為止你們的綠電供應量能還是夠的?
37 王部長美花:在總量上,比剛才委員講的是多非常多的。
38 邱委員議瑩:好,相關細部的資料是不是能夠請經濟部提供給本席,好不好?謝謝。
39 王部長美花:好,謝謝。
40 主席:接下來我們請謝衣鳯委員詢答。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68
meet_id 委員會-11-1-19-3
speakers ["邱議瑩","林岱樺","謝衣鳯","張啓楷","楊瓊瓔","陳亭妃","鄭天財Sra Kacaw","鄭正鈐","張嘉郡","邱志偉","陳超明","賴瑞隆","蔡易餘","黃珊珊","洪孟楷","黃國昌","吳春城","陳冠廷","王鴻薇","葉元之","劉建國"]
page_start 115
meetingDate ["2024-03-13"]
gazette_id 1131201
agenda_lcidc_ids ["11312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經濟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經濟部部長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12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