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49735

林岱樺 @ 第11屆第1會期經濟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岱樺:(9時22分)有請部長。
1 主席:請王部長。
2 王部長美花:委員好。
3 林委員岱樺:好,本席要針對再生能源除了建置之外的後續維運來做討論,主題是在極端氣候下建立國家綠能穩定供應的機制,零排能源漸成主力,綠電也成為關鍵能源,在你的簡報當中也提到,去年在COP28最大的共識就是增加再生能源,那回顧國家的綠能目標,距離達到2025年20%的比例雖然有高難度的挑戰,但是我相信我們努力還是會有成果,試想,俄烏戰爭造成國際能源的飆漲,以阿戰爭後續可能形成石油供應的風險,若沒有綠能的規劃,能源的供應勢必困難。
4 好,我國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確實是有大幅的成長,在111年10月底,不管是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地熱發電,都有顯著成長,據本席所知,目前我們再生能源對發電的占比也達到9%了。
5 好,臺灣確實擁有好的綠能地理條件,我們在臺灣海峽有最佳的風場;我們位在太平洋西岸,黑潮的流量及流速都很好;我們位在亞熱帶,所以日照充足;我們臺灣也在環太平洋的火環內,所以地熱豐富。我國確實擁有各型綠能的最佳場域,但是好的地理條件也有對應的地理問題,綠能發展與氣候條件是正相關,注意!我這邊提的是氣候條件,這都跟我後續的主張會有關係,我們直觀來看,我國各型的綠能均面對不同的問題,我們說在臺灣海峽有好的風場,但是夏季多颱風,在風機大型化下,我們狹小的空域要如何兼顧民航、軍機飛安與能源安全?其次是太陽能光電,雖然我們位在亞熱帶,但是地狹人稠,要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國土資源?第三,我們位在環太平洋的這個火環帶當中,既然是在地熱發達的火環帶當中,那一定是火山很發達的地段,所以就多地震、地質破碎,也導致我們地下熱水源的涵養困難。第四,雖然我們有海洋流這樣的優良條件,但是有黑潮,那就一定有海溝的地形,水下工程的難度就會遽增了。
6 好,關於電力供應的風險管理,綜觀過去經濟部只要管一家公司就好了,也就是台電,只要管台電,它就可以掌握全國的電力,而先前又是大電廠的架構,火力、核能、水力等電廠均由台電現場人員即時掌握狀態,甚至可以用緊急備用料件來替代。好,在電業自由化之後,我們民間綠能電廠的地位等同台電,民間電廠為了講求最佳化,它都是委託建置,甚至委託營運,部長,您覺得它會像台電一樣有緊急的現場人員去掌握狀況,會有緊急的備用料件來支援現場因為地理或大氣環境所衍生的電力設備故障嗎?好,在去年有一則這樣的新聞,就是離岸一期故障頻繁,離岸一期的故障達三分之一,但是說到這一點,本席就要替台電同仁抱不平。台電的再生能源處一共才200人,它管什麼?就是再生能源而已,所以地熱、風力發電、太陽能全部它都管,就只有200位,甚至據本席瞭解,連一個主任都要去爬電桿,你看人員多麼吃緊。好,我要請部長這邊去瞭解,多大面積的風場有多少種發電設備要養護,光是我出海一趟,搭船來回所需的時間就造成養護量能的巨大限制,一艘工作船出海只能養護一座風塔,民營風場是占大多數,我現在講的是台電自己的風場哦!民營風場,你現在所標出去的風場,大部分都是國外的系統商來喔!他們是占大多數,其修復工作量必然更大於台電的維修養護需求。
7 本席認為綠能要永續,在你的簡報當中你只有講到我怎麼樣的發電滿足供應量,但是你沒有永續,綠能沒有循環,綠能沒有合理使用,你就不可能有這樣的穩定,像你現在所呈現的數字。所以本席認為綠能政策要科學化的監理,關於科學管理分散式電業的必要性,什麼叫做科學管理?我針對幾項、幾點,第一個,要求民營電廠具備復原維修量能,不能僅靠其發電才有收入的邏輯,這是現況,政府應強化監理民間業者的設備妥善率。連我們私人的汽車上路,交通部都要求我們都要驗車了,更何況重大的能源設施,政府豈能置身事外!
8 第二個,綠能場域通過環評之後的環境生態不能放任業者自行管理,經濟部應該主動承擔建置後的環境資料收集責任及系統化管理,我們都會要求這些綠電的業者定期通報(半年一次)環境部的簡易環境影響資訊,本席要求針對這些業者同步提報給經濟部,你們才好去做後續的收集,甚至系統化的分析與管理,所以我在這裡請你們研議一定比例綠電場域是以免環評辦理,有環評的他一定會送環境部,免環評的是沒有的,免環評的綠電廠應該納入政府的環境衝擊監控。
9 針對這個生態是如此,那針對氣候呢?我就以金管會為例,金管會自112(去)年起,要求本國銀行於每年6月底前辦理前一年度氣候風險相關財務揭露,而綠電非常大比例是以融資……我相信部長你比我更清楚,與其說我們支持系統商,不如說是支持風電系統商的財務規劃,我想這句話才是重點。所以它的財務規劃,金管會都會要求它氣候風險的財務規劃要揭露,經濟部本身對於氣候相關的管理,是不是也應該要比照金管會的要求呢?綠電也好,太陽能也好,五級、三級的地震、五級、七級颱風所造成氣候所影響這個風場,你要有多少的量能、人力?要有多少的預備配料?這都要整備啊!那你怎麼知道要整備多少配料?你怎麼知道要多少人力?當然靠的就是科學管理長期的追蹤啊!3年、5年後的分析,要求電廠、民營電廠也要做這樣的整備啊!否則你的綠電到時候就變成廢鐵了,後續在這當中才能夠一直保持你現在所跟大家報告的這樣的量能。
10 綠能政策在科學化的監理當中,反觀能源署,我再講一次,能源署是直接規劃、管理綠能產業,卻沒有針對綠能氣候風險有生態風險的管理、氣候風險的管理,在電業自由化下與國家電力穩定供應進行監控,能源署不能只有管發多少電,更重要的是穩定發電的供給與調控,這個是本席的重點。因為以前的電力調控只要由台電來扮演管理者就好,但是綠能發電的電業自由化之後,能源署當然得承擔起來。綠能場域的微氣象資料屬於國家關鍵戰略資訊,這句話很重要,綠能場域的微氣候資料是屬於國家關鍵戰略資訊,只有持續建立綠能場域的資料蒐集,才能檢討、修正我們的綠能政策,進行科學化數據來支持國家綠能永續發展。
11 總結:面對國際碳排淨零趨勢,產業為製造出口導向的臺灣,綠能是不可不為的方向,這也是要替我們民進黨、執政黨來講,為什麼要強力發展綠能發電,本席也深以為榮,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很審慎的對後續在穩定供電跟調控上,我們也有這樣的責任,所以經濟部面臨新型態的綠能,明顯未完善分散式電業的科學管理機制。
12 我有三項要求,第一個,請台電於1個月內提供其經營綠電場域的再生能源養護、修復人力、材料量能及環境監管資料規劃,並請經濟部……這個一定要部長的支持,請經濟部額外補助台電新增人力所需經費,以此作為規範民營電廠養護設備的依據;第二個,總而言之,就是台電做示範,它目前的電廠怎麼樣的營運狀況,請他們提出一個規劃案,進而經濟部能源署建立民營電廠防護與復原規範,以降低人為及氣候因素造成國家電力供應危機。也請經濟部能源署,也請台電建立各型綠能氣象風險及環境資訊監管機制,也以此依據,能源署建立起中央級綠能環境管理機制,以利要求民營電廠參照台電的永續經營跟穩定供電。部長,你怎麼看呢?
13 王部長美花:非常謝謝委員有系統的呈現這幾個問題,委員這三個意見我們會按照委員的指示來辦理。
14 林委員岱樺:謝謝。因為這個是目前能源署沒有注意到的,謝謝部長。
15 王部長美花:是,謝謝委員。
16 主席(楊委員瓊瓔代):謝謝。接下來我們請邱議瑩委員進行詢答。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68
meet_id 委員會-11-1-19-3
speakers ["邱議瑩","林岱樺","謝衣鳯","張啓楷","楊瓊瓔","陳亭妃","鄭天財Sra Kacaw","鄭正鈐","張嘉郡","邱志偉","陳超明","賴瑞隆","蔡易餘","黃珊珊","洪孟楷","黃國昌","吳春城","陳冠廷","王鴻薇","葉元之","劉建國"]
page_start 115
meetingDate ["2024-03-13"]
gazette_id 1131201
agenda_lcidc_ids ["11312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經濟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經濟部部長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12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