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49499

林宜瑾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宜瑾:(10時37分)謝謝召委,有請院長。
1 蕭院長宗煌:委員早。
2 林委員宜瑾:院長早。院長,去年故宮北院參觀人次超過155萬,其中本國旅客占了53.9%,外籍旅客占了46.1%,其中韓國旅客最多,有36.6%;日本排第二,27.5%;港澳中國跟其他地區加總也才7.5%。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許多人都會許下新年新希望,故宮當然也不例外。作為對2024的展望,院長曾表示,北院希望今年能突破200萬人次,南院要突破100萬人次,希望南北院參觀的人次加總也要達到350萬人次的目標。請問院長,是不是這樣?你有沒有信心?
3 蕭院長宗煌:北院的部分,我們也有拉高標準,就是250萬,然後南院100萬,這樣加起來才有可能350萬。
4 林委員宜瑾:好,故宮要加油,我們希望南北院能夠成為臺灣文化觀光發展的雙引擎,帶動全臺博物館觀光量能的拉抬。
5 另外,本席認為同樣值得注目跟鼓勵的就是,從2018年就開始推動「故宮國寶出遊去」這個專案,這個專案讓故宮有機會進一步和臺灣本土歷史還有它的文化脈絡對話,跟地方政府攜手合作,讓文物可以到全國各地去展出。像這一次我們共同見證臺南四百的歷史時刻,故宮典藏最高人氣的翠玉白菜就來到臺南,擠身千載難逢故宮國寶在臺南展出之列。小小宣傳一下,這一波展期就到3月10日,大家要看要快!
6 故宮身為臺灣的博物館龍頭,還有它是一座國際的知名博物館,無論是新年新希望,或者是我們對於觀展者的經營跟開發,又或者「故宮國寶出遊去」這樣專案的辦理,這些作為我們除了是對故宮自身定位與角色的尋求外,相當程度也是代表臺灣展現在國際舞臺上的態度。故宮典藏的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資產,因為管理及維護這樣的資產,讓臺灣有機會能夠跟各國進行交流,這是我們身處在所謂帝國夾縫間,努力創造國際空間的臺灣不可或缺的軟實力,所以本席真的非常關心跨國博物館合作的問題。
7 在質詢前,辦公室有跟故宮做過初步討論,知道今年9月我們跟法國的博物館有合作計畫,要在北院舉辦特展。明年9月,我們也會跟捷克的國家博物館合作,在布拉格舉辦「故宮百品及其故事」展,所以未來故宮跟國際的博物館合作計畫是一連串的,預期一定相當的精彩跟豐富。談到跨國博物館的合作,我們就必須進一步思考相關的倫理,以及剛剛提到的故宮呈現在國際舞臺上的態度。我們先前有進一步跟故宮請教,如果我們要進行跨國博物館的合作,必須要考量什麼樣的面向?故宮給我們的回應是,第一,跨國博物館合作的前提是要有司法保障,也就是確保文物借展之後能夠安全返臺。第二,我們要評估它的經濟效益。再來,要確保文物的運送及展覽過程中的安全性。故宮對於文物安全與完整性的重視,這一點相當重要,本席也非常認同,不過,目前跟我們合作的國家並沒有無所不用其極要打壓臺灣的國際空間,而且高舉對臺灣侵略意圖的國家,換句話說,假設跨國博物館的合作一旦遇到了中國,那臺灣故宮要如何做出得體的回應?這件事情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
8 中國在這個月召開兩會,其中有政協委員提案,內容是關於加強兩岸故宮博物院交流與合作的建議,他的論述是兩岸故宮肩負著為兩岸同胞講好中國故事,要傳遞文化認同感的時代使命,並且希望讓海外客群對兩岸故宮形成統一的認知,最終也希望達成所謂京臺深度融合與交流。好,再來就要請教院長了,第一,是否認同中國假借文物之名,行文化統戰之實,把博物館當成是政治工具的行為?第二,臺灣故宮有沒有促進臺灣人對中國產生認同感的使命?第三,故宮文物到底是屬於中國,還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化資產?最後要請教的是,如果遇到中國單方面的放話,並提出種種要跟我們故宮交流的計畫,我們到底有沒有實際作為來捍衛對等跟尊嚴,並避免其他國家對臺灣跟中國之間關係有誤解?院長,請你回答。
9 蕭院長宗煌:臺灣是一個自由民主,也是具有非常深厚文化軟實力的國家,當然兩岸的文化交流有助於兩岸民眾的相互瞭解,理論上應該是樂觀其成,但它有一個大原則,就是必須遵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相關法律規範。另外,要在對等互惠的情況之下,確保這些文物或是交流沒有疑慮,那我們會去進行,但是不是作為一個政治統戰的工具,我想安庭委員基本上是一個國際文創集團的董事長,然後他是蒙古籍,他在兩會中提出這樣的建議,當然是拋出一個議題,所以這樣是不是就是統戰,基本上來講,我想我們也不見得一定要這樣把他指涉。
10 林委員宜瑾:可是他明明就很清楚地說透過這樣的合作,要對兩岸故宮形成統一的認知,他是這樣闡述的。
11 蕭院長宗煌:故宮的文物,基本上是屬於臺灣這一塊土地,為什麼呢?因為在行政的法規上,這批東西是屬於中華民國政府,我們每年要跟財政部申報我們的財產總量,另外又有文資法管制,所以在法令涉及的範圍裡,它都是屬於中華民國,這是沒有問題的。
12 林委員宜瑾:是,屬於中華民國,也屬於全人類的文化資產。
13 蕭院長宗煌:它當然也是全人類的文化資產。
14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院長的說明,我想我們要繼續努力,特別是我剛剛提及的,就是要怎麼樣把故宮那麼漂亮、那麼有文化意義的這些文物,透過與國外的交流,讓故宮國寶出遊去,讓更多國家有機會看到這些在臺灣,而屬於全人類文化資產的文物,我想故宮繼續加油。OK,謝謝。
15 蕭院長宗煌:謝謝。
16 主席:好,謝謝院長。
17 接下來我們請葛如鈞委員。我還是說一下,葛如鈞委員質詢完畢之後,休息5分鐘,這個剛剛已經有特別預告了,謝謝,不好意思。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80
meet_id 委員會-11-1-22-2
speakers ["柯志恩","洪孟楷","萬美玲","羅廷瑋","葉元之","陳秀寳","張雅琳","林宜瑾","葛如鈞","吳沛憶","林倩綺","郭昱晴","陳培瑜","吳春城","范雲","陳冠廷"]
page_start 323
meetingDate ["2024-03-07"]
gazette_id 1130801
agenda_lcidc_ids ["11308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08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