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49431

陳瑩 @ 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8,234 00:00:29,248 謝謝主席我們請那個發展署蔡署長好來蔡署長委員好署長好我們今天就這個引進印度籍勞工衍生出來的這個外籍勞工管理的問題我想就在我們再繼續請教那首先呢就是這個10萬名的這個數量的問題
00:00:33,391 00:00:48,544 當這個媒體報導要引進印度籍的勞工的時候呢第一時間就有提到10萬名這個數字那一開始也沒有看到你們有任何的駁斥那所以這件事情才會一直發酵起來嗎
00:00:50,612 00:01:11,859 那事實上本期觀察到的這個新聞回應其實我算了一下它是隔了4天之後你們才確認即將引進這個印度籍勞工而且上面根本就沒有10萬名的這個數字那也不是說一次就10萬名而是說逐步引進嘛
00:01:13,199 00:01:38,650 那也因此這樣造成我們很多許多這個民眾的這個討論跟關注啦那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簡報民國100年1月外籍勞工的人數就有38萬多了那最多的是那個印尼籍的勞工有將近16萬那到了今年的這個1月外籍勞工的人數已經高達75萬多人而且超過10萬人
00:01:41,211 00:02:08,505 10萬人數是有的超過10萬人的大概有菲律賓、越南還有這個印尼所以有關印尼籍的這個印度籍的勞工的新聞為什麼說到這個10萬名10萬名這個數字到底是怎麼來的是你們自己發布的嗎那如果不是的話你搖頭嗎不是啊是怎麼來的我很好奇啊大家都很好奇
00:02:10,211 00:02:37,018 跟委員報告因為其實我們跟印度在洽商因為MOU它只是一個框架裡面其實完全沒有提到未來要引進多少甚至它MOU其實有一條就是未來要引進的人數其實完全是由我們在決定那在當初去年底其實我們也有一點有一點大概對這樣的訊息發生有這樣的一個情形大概發現可能是有一些是不是有一些在新媒體上面有一些這種錯誤的一個傳播
00:02:38,658 00:02:55,606 這最初的傳播還是你們裡面有人耗大喜功就自己看到然後覺得說新開發了這個新的國家然後就耗大喜功趕快公布了這樣的一個訊息你要不要去查一下
00:02:56,646 00:03:16,662 絕對沒有因為事實上這個當初在討論過程其實我們一開始也是非常慎重完全也沒有對外做任何的一些相關的一些事情我想今天提出這個問題也是讓你再次的說明啦所以也希望你們未來反應要快一點像這種簡單就可以說明的問題你還拖了四天啊
00:03:20,525 00:03:38,358 來再來就是第二個問題就是這個逃逸的這個快速增加牽扯出這個印度籍勞工不當的這個刻板印象那問題的這個本質其實還是回到這個2022年單一年度逃逸外籍勞工的這個大幅增加我們看一下這個簡報的數字
00:03:42,302 00:03:48,992 2022年的1月還在5萬多到了12月的時候就突破了8萬人那我們再看一下這個簡報
00:03:52,048 00:04:15,993 因為本期長期都在未還委員會那過去我們這個逃逸的人數大概都維持在5萬多那但是到今年其實已經高達了這個8萬6千人了那其實在過去累積到這個5萬多人的這個年代的時候呢我們大概平均一年大概維持逃逸2萬5千多人
00:04:16,973 00:04:17,213 查獲25,000多人.
00:04:39,649 00:05:05,763 我們應該要把每年逃逸的人數把它累積起來那不管後來有沒有被查獲才是我們應該重視的數據那假設我們10年前每年逃逸25000人你算一下10年下來就是25萬人我們都不是這樣這個統計數據都不是這樣子算給我們看但是我們應該要這樣算那另外
00:05:07,113 00:05:21,687 我們在那我就問你啦好最近5年我們每年逃逸的人次是怎麼樣署長你能不能說明那5年來實際累計逃逸了到底又有多少的這個
00:05:24,309 00:05:48,779 跟委員報告 其實我們每一年這個逃逸本來在疫情前就正如委員剛剛講 其實都非常穩定就是在一個我們在一個管控的範圍內那主要是發生會來人數會跟現況會比較會偏高是疫情期間尤其在111年他那一年是特別飆高整個人數啊這個當然跟整個供需市場的影響
00:05:48,919 00:06:02,713 所以因為疫情讓人數飆高還是因為疫情我們為了要這個控制疫情我們有一些有一些宣導有一些誘因請大家出來自首
00:06:04,548 00:06:25,481 就是在疫情期間就是發生失聯的人數比較偏高就發生偏高那剛剛大概委員提到那個最近5年大概平均大概一年大概2萬多所以5年下來大概最近這5年大概是3萬是3萬的那查緝其實我們透過移民署的協助也查獲了10萬7千多人
00:06:26,381 00:06:39,065 你很誠實的累計講到13萬這個數據跟我統計的也是差不多所以我是給你肯定一下你有誠實其實13萬到15萬都有可能那因為最近我有注意到這個幾則新聞因為跟這個
00:06:42,606 00:07:11,149 外籍勞工的逃逸的原因有關就是有提到這個經濟因素勞動條件那還有雇主不當的對待以及這個疫情的邊境的管制都有相關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它一整個它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而且它每一個單一的這個原因那對其他的原因它整個加起來連貫起來它都有一個加成的加成的這個效果
00:07:12,636 00:07:22,484 所以我是看到說每年在回顧當年我們在審查救福法52條取消3年出國儀式的條文
00:07:31,155 00:07:52,149 當時你們勞動部信誓旦旦的保證說這個逃逸的這個外籍勞工的人數將會減少結果事實恰恰相反那這件事情到底誰要負責難道是當時的我們緬懷的這個郭芳玉部長嗎他可以為這件事負責嗎
00:07:55,267 00:08:21,157 阿如果就是說我只知道說好如果本來我出國打拼那每三年可以回家團聚一次顧主提供假期跟這個機票給我那對於安定我的這個工作我的這個內心跟這個鼓勵其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支持嘛那但是就是說現在說就算
00:08:23,237 00:08:29,039 他們三年好回去母國休假之後呢他違約不回來了
00:08:29,940 00:08:54,753 謝謝瑩
00:08:54,953 00:09:18,793 最後我要提的是安置的問題救福法的地方主管機關明明就是地方政府我們的兒童、婦女一般如果受到家暴的時候也都是透過地方政府的設政單位來安置為什麼我們的外籍勞工的安置不能補助地方政府來辦理
00:09:20,074 00:09:41,367 然後我想就是說這個地方政府如果接到通報那他們不就可以及時來安置了嗎那而且他們也可以同時進行必要的這個處理而且也沒有說沒有這個動機或者誘因為了說是不是怎麼樣然後來多收這個安置費而鼓勵勞資雙方來對立
00:09:44,409 00:09:47,390 發展署是否支持由地方政府機關來負責安置工作?
00:10:03,295 00:10:28,255 這一點我們非常認同因為地方政府其實安置會比較方便就是就地安置盡量避免發生因為沒有安置地點而造成跨縣市這樣的移動那我想我對你有很深的期待看你來怎麼樣改變這個很畸形的現象那所以今天的質詢我們主要就是說這個針對印度外籍勞工引進將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先做一個提醒
00:10:29,056 00:10:29,136 陳瑩委員的質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