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吳委員沛憶:(9時48分)謝謝主席,我請體育署。 |
1 |
主席:好,體育署。 |
2 |
鄭署長世忠:委員好。 |
3 |
吳委員沛憶:署長好。署長我知道您也是體育人,所以過去幾年期間我們其實看到了我們體育界很多的進步跟持續的努力,但是因為最近我在媒體上面也看到了我們男籃國手的心聲,真的是看到令人相當地心痛,所以我今天希望就一些問題在這裡提出來跟署長討論。剛剛這個簡報上面第1頁的標題,署長,我們這個國手發文是這樣子說的,他說:別人已經準備在世界的賽場上面,準備大幹一場了,我們還在媽媽10塊。然後我看到更心痛的是他說:我沒有任何不好的想法或立場,我們運動球員都是這個樣子嘛!球員只想要心無旁騖地來專心比賽。我想請問一下署長,我們的男籃去年在杭州亞運的成績如何? |
4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我們男籃在3對3的部分是金牌,在團體項目的部分是沒有奪牌。 |
5 |
吳委員沛憶:去年的杭州亞運是這樣,那我們今年在亞運資格賽的成績如何? |
6 |
鄭署長世忠:奧運資格,呃,對不起,我們今年…… |
7 |
吳委員沛憶:我們今年在亞運的表現,男籃的成績如何? |
8 |
鄭署長世忠:亞洲盃資格賽這一次的成績不理想,這一次是亞洲盃。 |
9 |
吳委員沛憶:如何不理想? |
10 |
鄭署長世忠:我們這一次是在16強之外。 |
11 |
吳委員沛憶:你認為在16強之外是不理想,原因是因為這樣的成績其實沒有發揮我們選手的實力,是不是? |
12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我想這個部分我們從去年7月的時候就在跟籃協,我們先從後勤的部分去強化它,今年的部分我們也跟籃協他們講過,這整個文化必須要改變…… |
13 |
吳委員沛憶:署長,這個新聞出來後,我看到你也提出了幾個改善作為,你認為今年我們男籃之所以在亞運的成績不理想,也就是說,並沒有發揮我們球員應有的實力,我再強調,我們運動界不以成敗論英雄,我今天不是說賽事比賽的成績不好,而是我們的選手有這樣子的實力,但是我們沒有提供給他們充足的後盾跟準備,讓他們無法在國際舞臺上面盡情揮灑。你也認為成績不理想,署長你有提出幾個作為,你認為未來應該要如何改善? |
14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有關這個部分,我們覺得在組訓的部分,整個籃協的文化必須要完整的去做改革…… |
15 |
吳委員沛憶:怎麼樣改革?組訓的部分,今年最大的問題是? |
16 |
鄭署長世忠:過去他們是用…… |
17 |
吳委員沛憶:球員說練球時連球員都沒有辦法湊齊啊! |
18 |
鄭署長世忠:這部分就是我們講的,一開始的組訓就是用總教練責任制去挑選選手,而沒有讓球團參與,所以這部分我們已經請籃協…… |
19 |
吳委員沛憶:所以沒有辦法穩定的提前集訓並且湊齊…… |
20 |
鄭署長世忠:已經達成一個協議,有個40人名單,長期的集訓,而且球團各派3位代表,整個聯盟進來一起參與。 |
21 |
吳委員沛憶:是,未來我們的組訓會建立一個明確穩定的制度,不會再發生今年的情況,對不對? |
22 |
鄭署長世忠:是的,因為球團進來才能真正監督到選手的狀況。 |
23 |
吳委員沛憶:另外還有二點問題,署長也提出解決的方案了嘛!請問另外二點問題我們要如何解決? |
24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在保險的部分,目前國內的產險量能的確是非常非常的不足,這部分我現在請產壽險公會協助我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我們的運動發展基金是不是可以當作再保險的一個單位?第二個,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到國外的再保險單位來當作我們整個短暫失能險這部分的一個保障?因為目前國內的產險在保障我們選手短暫失能險的部分,因為我們的選手實在太少,母數太少,所以它沒有辦法提高理賠的金額。 |
25 |
吳委員沛憶:所以我們體育署會協助籃協解決保險的問題? |
26 |
鄭署長世忠:有提這樣子的對策。 |
27 |
吳委員沛憶:好。第三個今年還有發生的問題是,我們有歸化的球員,但竟然是到已經要上陣比賽了、要報名了,才發現我們的歸化球員還沒有完成續約,這顯然是沒有提前來規劃,未來這個問題我們如何解決? |
28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我想在歸化的部分,大概是因為去年的歸化選手在表現上沒有達到籃協預設的目標,所以這一次並沒有把他納入我們的賽事,接下來我們在歸化方面已經跟內政部請求協助,目前的方向就是二年內有達到居住183天的這幾位選手,我們已經開始跟他們去做一個商談,希望透過殊勳的方式來進行…… |
29 |
吳委員沛憶:好,所以我們體育署已經開始在進行介入了嘛!署長,我肯定你們在第一時間提出改善精進的作為,但是我也看到了,代表這些問題其實由來已久,我們其實可以更早來開始協助輔導跟解決,尤其是組訓的問題,球員表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這個問題已經發生很久,體育署對於籃協有絕對的督導責任,這寫在哪裡?第一個,我們的國民體育法要求體育署必須要對團體來進行輔導、督導相關等等的責任。第二個,我們籃協的經費來源,體育署每一年補助籃協多少經費? |
30 |
鄭署長世忠:大概是6,500萬。 |
31 |
吳委員沛憶:我們籃協每年的收入總共有超過1億2,000萬是來自於我們體育署的補助…… |
32 |
鄭署長世忠:1億2,500萬,含國訓…… |
33 |
吳委員沛憶:這占了籃協一整年收入的93%,超過了九成,也就是說,籃協的經費補助來自於我們政府,法律也要求我們體育署、我們政府、國家必須要對籃協有絕對督導的責任,所以今天發生這樣的問題,我肯定你們提出解決的方案,但是我認為我們未來應該要更積極地提前發現問題,我們不能讓球員到了國際的舞臺上面…… |
34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 |
35 |
吳委員沛憶:外國記者問我們的球員說,你們臺灣隊今年怎麼了,大家都很意外我們的表現,並沒有把實力發揮出來,我們的球員只能說四個字「五味雜陳」,我們不要再讓我們的球員到國際舞臺上面沒有辦法揮灑的時候才要來解決問題。我請問一下,按照我們的國體法,體育署是不是每年對團體要進行訪視評鑑? |
36 |
鄭署長世忠:是的。 |
37 |
吳委員沛憶:然後每一年會有訪視評鑑報告,對不對?我看了一下最近一期體育署對籃協的訪視評鑑報告,裡面有幾個結論,第一個,你們認為它有訂定代表隊培訓計畫,而且有落實實施,這裡我打了一個問號,並且籃協是要依據培訓計畫來推動國家代表隊的培訓工作,我也打一個問號,再來,你說它有訂定國家代表隊培訓計畫,署長,我要告訴你的是,代表我們每一年都有訪視評鑑,如果我們的訪視評鑑有落實,如果我們的訪視評鑑有確實的參考選手在實務第一線的意見的話,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在選手上場以前就可以提前發現,你們今天提出的解決方案可以在問題發生以前就先來預防了。所以今天我要特別拜託署長的是,我非常肯定你們在第一時間提出解決的方案,但是未來第一個,我看到籃協這幾年的作法是相對消極的,所以體育署基於國體法的規定,基於我們政府補助了上億元、這麼多的預算,我們責無旁貸,絕對要負起督導及輔導的責任。第二個,我們的訪視評鑑目前看來並沒有反映實務的現況,我希望你們能夠檢討如何精進。第三個,我希望體育署要建立跟國手溝通的平臺。我看到署長就其他的球類也都一直有讓這樣的溝通對話發生,我也希望這件事情可以儘快來做,未來、明年、下一次,絕對要讓我們的國手走進國際舞臺的時候是可以盡情地把他們的實力表現出來,好不好? |
38 |
鄭署長世忠:報告委員,您的第二點跟第三點也是我們從去年,我也是以身作則一直在告訴協會,我們的原則是服務選手,所以這部分一定要跟選手有更好的溝通。 |
39 |
吳委員沛憶:好,署長,謝謝。 |
40 |
接下來要跟你討論的是我們的新興運動,這是我們霹靂舞的國手孫振在2023年亞運賽場的照片,新興運動也是這幾年我們臺灣非常重要的體育項目,但是因為霹靂舞被納入了奧運,所以我們看見了體育署在培養潛力的新興運動,但我覺得有很多我們可以再來加強的地方。例如霹靂舞是先被納入了奧運,然後2023年也在亞運項目中,目前我們臺灣的全運會是2025年要把霹靂舞納入全運會的項目,但是在全大運以及全中運目前都還沒有把霹靂舞這個項目納入,我今天是以霹靂舞作為一個個案來跟你討論整體的新興運動,未來要如何跟我們基層體育的培訓來進行一個銜接,我目前看到幾個問題,今天提出來跟署長討論。 |
41 |
我們現在有三個法規,第一個是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作業要點,再來是我們全中運、全大運等等舉辦準則的規定,因為在你們的規定裡面,除了必辦項目之外,選辦項目必須要已經納入了亞、奧運並且認為有奪牌潛力,並且限制只能選辦一至二項,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其實除了霹靂舞之外,我們還有非常多新興潛力的運動項目,但是還沒有被納入奧運,所以就算主辦單位想要來選辦也沒有辦法納入,這一點我希望我們體育署可以來討論。因為我認為我們的順序應該是先來培養基層的體育,有一天他們都有可能代表臺灣、代表我們國家走進國際的賽會舞臺,我們不應該等到他已經成為臺灣之光了,再回過頭來變成是我們政府去沾光,我們應該從基層開始培育,這一點,因為這只是制度跟要點的辦法,我們體育署就可以來檢討,是不是能夠請署長就全中運、全大運等等基層體育相關的這些要點來做一個討論跟盤點,讓未來基層體育有機會可以納入潛力的新興運動?可不可以? |
42 |
鄭署長世忠:好,謝謝委員。 |
43 |
吳委員沛憶:好,謝謝。 |
44 |
接下來我請教育部部長,署長請回,謝謝。 |
45 |
請問主席,我還有…… |
46 |
主席:50秒。 |
47 |
吳委員沛憶:50秒的時間,是不是?好。 |
48 |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 |
49 |
吳委員沛憶:好,簡單扼要。部長,因為我看到去年吳思瑤委員有提議要來推動青年基本法,當時也獲得院長的承諾,我想請問部長,目前我們的青年基本法有沒有在研議當中?能不能告訴我目前的進度? |
50 |
潘部長文忠:是,跟委員報告,確實過去在青年法的發展有大家的一些倡議…… |
51 |
吳委員沛憶:已經在研議了? |
52 |
潘部長文忠:對,目前我們會依照青年政策綱領的推動基礎下來研議後續青年基本法的…… |
53 |
吳委員沛憶:今天要跟部長提醒的是,我希望我們的速度可以加快,因為過去我在臺北市議會,以地方的六都來說,最早是2005年桃園市首創青年局,再來是高雄、新北,臺北市也終於在今年成立了,所以目前看起來我們地方政府青年局的業務走得比我們青發署來得快、來得廣,因為地方的青年局對青年的定義是45歲以下,而我們青發署目前看起來是以學生族群為主,所以我想我們對青發署業務的盤整是刻不容緩,我希望我們的青年基本法儘快來研議,然後請把初步的研議方案給我們一個書面報告,好不好? |
54 |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委員,我們會朝這個方向來努力。 |
55 |
吳委員沛憶:謝謝。 |
56 |
主席(萬委員美玲代):謝謝吳沛憶委員。 |
57 |
接下來請柯志恩委員發言。 |